1. 了解一下国子监的历史,说说你对国子监存在的看法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
北宋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今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1]
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和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而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南京国子监始建于东吴永安元年(公元258年),到明永乐年间,规模宏大,延袤十里,灯火相辉,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2. 北京国子监的历史沿革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大德十年,明初毁弃,改建北平府学,成为北京地区的最高学府,永乐帝从南京迁都北京,改北平府学为北京国子监,同时保留南京国子监。由于元末明初的战乱,现在北京国子监内的元代建筑遗存极少,绝大部分建筑为明清所建。
北京国子监在1949年之后一度被用做首都图书馆,彝伦堂被改建为阅览室,六堂成为书库,随着首都图书馆新馆落成并投入使用,2003年首图迁出北京国子监。现在北京国子监成为中国教育博物馆所在地。作为首都图书馆,北京国子监曾经免费向公众开放,现作为博物馆须购票进入。
3. 国子监简介
http://ke..com/view/7406.htm
4. "国子监"的由来什么朝代才有的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
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干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
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5.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发展历史
孔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得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前院东面有碑亭、神厨、省牲亭、井亭;西面有碑亭、致斋所,并有持敬门与国子监相通。两侧排列着198通元、明、请三代进士题名碑,可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材料。大成门外有干隆石鼓和与之有关的两座清代石碑。中院的主要建筑为东西庑和13座御碑亭;后院崇圣祠独立成院,集合成北京孔庙完整的古建筑群体。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又称“太学”“国学”。它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公元 1287年),明代永乐,正统年间曾大规模修葺和扩建,清干隆四十八年又增建“辟雍”一组皇家建筑,形成现在的规制。国子监整体建筑座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古代在国子监读书的学生称为“监生”。国子监不仅接纳全国各族学生,还接待外国留学生,为培养国内各民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曾起到积极的作用。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要追溯孔庙的历史,当然是源远流长。史载,鲁哀公在孔子去世后第二年(前478年),鲁哀公下令在曲阜阙里孔子的旧宅立庙。将孔子生前使用的衣、冠、车、琴、书册等保存起来,并且按岁时祭祀。这样说来,历史上第一座孔庙距今已有2488年了。
孔庙,又称文庙,先师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庙。在中国,孔庙遍布各地,但孔氏家庙全国仅有两处,一在山东曲阜,一在浙江衢州。而北京孔庙规格最高,是元、明、清三朝皇帝举行国家祭孔的场所。除中国外,日本、韩国、东南亚乃至欧美各国也都建有孔庙。
京城唯一保存四座牌楼的古巷――国子监街
北京历史上重要的街巷,常以牌楼为主要标志。然而随着城市的变迁,几乎已将这种标志冲刷殆尽。现今京城,唯一仍依清代规格保留下来的古老标志的街巷,仅存于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又名成贤街)。横贯街巷四座一间式彩绘牌楼,将这条浓荫蔽日的小街,点缀的分外古朴庄肃,着名的北京孔庙就坐落在这条街巷的东端。
由于孔子被誉为圣人,明代以后还享有某些与皇帝相等的待遇,故而在孔庙大门外东西两侧二十米处,各设一座清代下马碑,碑身正背两面,分别镌刻:“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满、汉、蒙、回、藏、托忒六种文字。文官到此下轿,武官到此下马,即便皇帝亲临,也要下辇步行,以表庙门森严、圣贤至上,孔子地位之尊。同时在孔庙大门前还设有镶嵌琉璃雕花砖影壁一座,以示孔庙的威严。
左庙右学―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的兴建
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后,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笼络汉族民心,下令袭历代旧典,命宣抚王楫于金枢密院建宣圣庙,祭祀孔子。据《元史·哈刺哈孙传》:“京师久阙孔子庙,而国学寓他署,乃奏建“庙学”。元成宗铁木耳大德六年(1302年),在今址建庙,元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西邻国子监,(又称“太学”)构成左庙右学规制。
北京孔庙,占地22000多平方米,以大成殿为中心,南北成一条中轴线,三进院落,建筑左右对称,主体建筑依序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经历代多次扩建修葺,至民国五年(1916年),才最后竣工。至此,北京孔庙形成现今的规模和布局,成为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全国第二大孔庙。
国子监古代又称为太学,其历史其实更为久远,传说中的五帝时期便有了太学雏形,而夏商周也有各自名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周代天子有五学,分别为东西南北四学(即东序、瞽宗、上庠、成均)加上中央之学即辟雍。公元前124年,汉武帝设太学,立五经博士。直至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才正式设立国子监,并开设进士科,开创了科举取士的先河。
国子监始建于13世纪的元朝(1287年),是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行政机关和最高学府,至今已有7百多年历史。
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央大学,历来倍受国家重视,多有修建,尤其是经明永乐、正统年间分别进行的大规模修缮,清干隆年间增建辟雍后,形成了今天的建筑规模和格局。民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也曾对国子监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缮,致使这座古老的大学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子监平面整体呈南北走向的长方形,由三进大型院落组成,占地面积2万7千多平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排列集贤门、太学门、琉璃牌坊、辟雍殿、彝伦堂、敬一亭。主体建筑两侧有 “二厅六堂”、御碑亭、钟鼓亭等,形成传统的对称格局。国子监前院东侧由“持敬门”于孔庙相通。
国子监招收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包括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国子监又是全国唯一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学校:琉球、日本、朝鲜、越南、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学生,也曾在国子监读书。国子监为培养全国各族学生成长,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过积极的重要作用。
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至2005年,随着首都博物馆和首都图书馆及少儿馆陆续迁出,孔庙和国子监又重新归于一体。2008年奥运会前夕,市委市政府和文物局又专门斥巨资对其进行了大规模修缮,才终于有了今天孔庙和国子监焕然一新的面貌。2008年6月,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正式成立并全面对外开放。
孔庙和国子监的历史意义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作为元明清三代皇家祭孔的重要场所,以及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曾经担负着如同现代北大、清华、中央党校以及教育部等的文化教育职能。1901年传统的书院被改为学堂(如京师大学堂),而后1905年,读经被废止,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也被废除。孔庙和国子监的教育和行政职能也趋于式微,孔子、儒学教育全面弱化。党和国家领导人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对重塑国民精神的重要性,现代教育改革也逐步开展,渐渐加大传统文化、儒学及其精神在教学内容中的比重。比如,初中课本加入了一二十条《论语》,高中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从而,孔子、儒学从体制外逐渐转到体制内,尽管是部分引进。我们今后应该继续努力加大传统文化元素的比重。
孔庙国子监是北京乃至全国的国学圣地。为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加快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推进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及《关于大力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文化发展的意见》,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孔庙、国子监为中心的国学文化展示区。并特别强调,要对孔庙、国子监进行文化功能复兴,修建高规格、高品位、高质量的“进士题名碑展示廊”和“十三经碑林展示廊”,进一步提升文物环境和基础设施品质,建设世界儒学研究、传播中心,举办有影响力的弘扬国学活动,传承国学文化。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要以展示弘扬民族文化为核心,办好传统特色文化活动。首先是策划推出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等传统文化活动。其次是推广节庆文化,将现代文化活动与传统民族节日相结合,利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吸引北京友好城市和有相同节庆国家的文化组织参加。
6. 国子监的历史沿革
西周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称为“太学”, 汉武帝设置“太学”也是承袭了传授儒家经典最高学府的功能。
永安元年(258年)东吴景帝孙休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为建业太学之滥觞。
西晋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初立国子学。这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之始。《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记载:“咸宁四年(278年),武帝初立国子学,定置国子祭酒、博士各一人,助教十五人以教生徒。博士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国子学限五品官以上贵族子弟方可入学。但国子学在西晋并不景气,尤其是西晋末年以后,时兴时废。
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之后,建业太学中断。晋武帝死后,中原“八王之乱”,以王导、谢安为首的大族,于307年簇拥着西晋皇族琅邪王司马睿,仓促南渡至建邺(史称“永嘉南渡”),建立起偏安江左的东晋王朝,并在鸡笼山下建立建康太学。西晋末(313年),因为晋愍帝的名字叫司马邺,为了避他的名讳,又把建邺县改称建康县。后宋、齐、梁、陈先后在建康建立太学。
刘宋时期,元嘉十五年(438年),宋文帝召雷次宗至京师,令国子学开馆于鸡笼山,聚徒百人教授。刘宋末年,祖冲之回到建康,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祖。祖冲之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制造,重造指南车,发明千里船、水碓磨等等,是我国南朝机械工程专业之最早肇始。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相当于精确到小数第7位,简化成3.1415926,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成就。
北齐改国子学称之为“国子寺”。隋平陈以后,实行抑制江南地方势力的政策,摧毁六朝宫苑,漫天大火,烧炎千里,建康城全部被平毁,建康太学中断。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监内设祭酒一人,专门管理教育事业,属下有主簿、录事各一人,统领各官学,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各官学的博士、助教、生员皆有定额。据《隋书·百官志下》记载:博士:“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助教:“国子、太学、四门各五人,书、算各二人,”学生 :“国子一百四十人……”。国子学与太学并立,是专门研习儒家经典的经学学校。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 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唐朝以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这一时期,蒋州又一次成为南唐的都城。902年,杨行密被封为吴王,以扬州为国都,史称“杨吴”。后来权臣徐温操纵了吴国的军政大权。909年,徐温兼任异州刺史,由他养子徐知诰具体负责军政事务。937年,徐知诰代吴称帝,定都金陵,并改金陵为汗宁府,国号唐,史称“南唐”。939年,徐知诰称自己是唐明皇第六子永王的后裔。南唐的宫城设在金陵城的中央,大体上位于今洪武路一带,设南唐金陵太学。
宋沿唐制,分设西京国子监(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京国子监(今河南省开封市),增辖武学。宋代国子监亦屡易其名,有时称国子监,有时称国子学,其职能具有二重性,一是作为官学最高管理机构,二是生徒就学的最高学府。如北宋着名学者程颐曾任判西京国子监,胡瑗曾以直讲名义兼判东京国子监。宋太宗端拱二年(989)曾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年)又改国子学为国子监,名称反复变化。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称国子生或监生。宋初无定额,后规定200人为限。但实际数量很少,故可插班补缺或旁听。国子学设判监事总管学校,由直讲教授经业和训导德行。
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范仲淹参政“庆历新政”,应天府书院升为南京(今商丘)国子监学,与东京(今开封)、西京(今洛阳)的国子监并列为北宋最高学府。范仲淹提出“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改革主张,改革当时教育系统,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先行实施改革,一改当时崇尚辞赋的浮浅学风,重经义、重时务、重实际。
辽代的中央官学中亦设有上京国子学、中京国子学、东京国子学、西京国子学和南京国子学。其中除南京国子学外,其他均无明文可考。金代的国子学于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年)始创,规定词赋、经义学生百人,限宗室、外戚亲属及诸功臣三品以上官吏的兄弟或子孙入学。另外在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设有女真国子学,限金人子弟优秀者入学。
元代分设国子监管辖国子学。蒙古国子监管辖蒙古国子学,蒙古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八年(1272年)创立,入学资格限于随朝蒙古、汉人百官等,学习内容主要是以蒙古文译写的《通鉴节要》,并兼习算术,学成考试,量才授官。回回国子监管辖回回国子学,回回国子学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90年)创立。入学资格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学习内容以“亦思替非”文学为主,目的是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元代又设有汉文国子学。所学课程有《孝经》、《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以及《诗》、《书》、《礼记》、《周礼》、《春秋》、《易》等。
元大德十年(1306年),,北京国子监始建,初称为北平郡学,至今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
明朝国子监创于明太祖初定金陵之时,即改应天府学为国子学。后太祖建都南京,重建校舍于鸡鸣山下,改学为监,故称国子监。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南京国子监学生已增加到8000多名。永乐二年(1404年),北平郡学复称国子监。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迁都北京,改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于是明代国学有南北两监之分(亦称南北两雍)。永乐二十年(1422年),南京国子监达9900多人,盛况空前。当时邻邦高丽、日本、琉球、暹罗等国“向慕文教”,不断派留学生到南京国子监学习。但此种盛况为时不久,正德以后日衰。
顺治七年(1650年),南京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清因明之旧制,世祖始修葺北京国子监。据《清史稿·选举志》记载:“世祖定鼎燕京,修葺明北监为太学。顺治元年,置祭酒、司业及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簿等官。设六堂为讲习之所,曰: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一仍明旧”。干隆年间,国子监祭酒仿宋名儒胡瑗苏湖教法,分经义、治事二斋教学,“严立课程,奖诱备至”,力主经世致用,曾使国子监出现“师徒济济,皆奋自镞砺,研求实学”的可嘉景象。但清朝末期日趋腐败,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监生多纳粟入学,为科名声利而学,致于积重难返。
1902年,南京清江宁府学在四牌楼江宁府学基础上建立三江师范学堂。
1905年12月6日(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改革学制,设置学部,国子监裁废,其教育行政功能并入学部,国子监的历史使命便告结束。
1956年,北京国子监辟为首都图书馆。
1998年,辟雍对外开放北京国子监。
2005年,首都图书馆迁出。
2006年,北京国子监和孔庙成立北京孔庙和国子监管理处。为历史文化类旅游景区。
7. 国子监至今己有几年
隋开皇初年,决定国子寺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开皇十三年(593) 国子寺不再隶属太常,成为独立的教育管理机构,复名国子学。大业三年(607)改称国子监,到今天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8. 国子监的创立、兴盛及灭亡历程
国子监是中国古代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西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始立国子学,设国子祭酒和博士各一员,掌教导诸生。北齐改名国子寺。隋文帝时,改寺为学。不久,废国子学,唯立太学一所,省祭酒、博士;置太学博士,总知学事。炀帝即位,改为国子监,复置祭酒。唐沿此制,国子监下设国子、太学、四门、律算、书等六学,各学皆立博士,设祭酒一员,掌监学之政,并为皇太子讲经。唐高宗龙朔元年(661),东都亦置监。一度改称司成馆或成均监。宋属礼部。宋初承五代后周之制,设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为学生。端拱二年(989)改国子监为国子学,淳化五年(994)依旧为监。庆历四年(1044)建太学前,国子监系宋朝最高学府。但高、中级官员子弟坐监读书,仅是挂名,数量既少,平日听课者又甚寥寥。自设太学和其他各类学校后,国子监成为掌管全国学校的总机构,凡太学、国子学、武学、律学、小学、州县学等训导学生、荐送学生应举、修建校舍、画三礼图、绘圣贤像、建阁藏书、皇帝视察学校,皆属其主持筹办。元丰改革官制(见元丰改制)前,国子监官员有判监事、直讲、丞、主簿等。自元丰三年(1080)起,改设国子祭酒(即旧判监事)、司业(祭酒的副手)、丞、主簿、太学博士(即旧直讲)、学正、学录、武学博士、律学博士等官,监内分成三案:厨库案管太学钱粮、颁发书籍条册,学案管文、武学生公私试、补试、上舍试、发解试等升补、考选行艺,知杂案管监学杂务。各案设胥长、胥佐、贴书等吏人多员。国子监还设书库,刻印经史书籍,供朝廷索取、赐予以及本监出售之用。南宋在监内专设“印文字所”。国子监所印书籍称“监本”,一般刻印精美,居全国之冠。北宋陪都西京、南京、北京亦陆续置国子监,设分司官,由朝廷执政、侍从等官迭互充任,职事颇简,仅出纳钱粮,实际成为士大夫休养之所。崇宁四年(1105),罢三京国子监官,各设司业一员。
辽太祖置南面上京国子监,设祭酒、司业、丞、主簿、下辖国子学。中京另建国子监,设官与上京同。金代国子监下辖国子学、太学,设祭酒、司业各一员;监丞二至三员,一员兼管女直学。元初置国子监,属集贤院,下辖国子学,设祭酒、司业,掌国子学的教令;监丞,专领监务。另建蒙古国子监和回回国子监学,以示与汉人、南人之别。
明初设中都国子学,后改为国子监,掌国学诸生训导的政令。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在北京设国子监,皆置祭酒、司业、监丞、典簿各一员。清代国子监总管全国各类官学(宗学、觉罗学等除外),设管理监事大臣一员;祭酒,满、汉各一员;司业,满、蒙、汉各一员。另设监丞、博士、典簿、典籍等学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并归学部。
国子监,始于隋代,为教育机关,至清代变为只管考试,不管教育的考试机构;到清末则成为卖官机构。国子监学生,等于秀才,分文武两种,文称文生,武称武生。凡依照惯例规定缴纳一定数额的钱给朝廷,即可称为“例监生”。他们有资格去见县官,但没有什么实权。"(摘自黄现璠着《中国封建社会史》,1952年12月)
历经元、明、清三代的北京国子监,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的国子监街内,是中国最后一个国子监,保存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子监一般设有
祭酒一人,从三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掌儒学训导之政,总国子、太学、广文、四门、律、书、算凡七学。
丞一人,从六品下,掌判监事。每岁,七学生业成,与司业、祭酒莅试,登第者上于礼部。
主簿一人,从七品下。掌印,句督监事。
△国子学
博士五人,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生者。
助教五人,从六品上。掌佐博士分经教授。
直讲四人,掌佐博士、助教以经术讲授。
五经博士各二人,正五品上。掌以其经之学教国子。《周易》、《尚书》、《毛诗》、《左氏春秋》、《礼记》为五经,《论语》、《孝经》、《尔雅》不立学官,附中经而已。
△太学
博士六人,正六品上;助教六人,从七品上。掌教五品以上及郡县公子孙、从三品曾孙为生者,五分其经以为业,每经百人。有学生七十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十五人。
△广文馆
博士四人,助教二人。掌领国子学生业进士者。有学生六十人,东都十人。天宝九载,置广文馆,有知进士助教,后罢知进士之名。
△四门馆
博士六人,正七品上;助教六人,从八品上;直讲四人。掌教七品以上、侯伯子男子为生及庶人子为俊士生者。有学生三百人,典学四人,掌固六人;东都学生五十人。
△律学
博士三人,从八品下;助教一人,从九品下。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律令为颛业,兼习格式法例。隋,律学隶大理寺,博士八人。武德初,隶国子监,寻废;贞观六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大理寺;龙朔二年复置。有学生二十人,典学二人。元和初,东都置学生五人。
△书学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石经、《说文》、《字林》为颛业,兼习余书。武德初,废书学,贞观二年复置,显庆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秘书省,龙朔二年复。有学生十人,典学二人,东都学生三人。
△算学
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
国子监 地理位置(旅游需要)
坐落在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原名成贤街)15号,与孔庙和雍和宫相邻。国子监街两侧槐荫夹道,大街东西两端和国子监大门两侧牌楼彩绘,是北京仅存的建有四座牌坊的古建街。
北京国子监始建于元朝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中轴线上分布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门)、琉璃牌坊、辟雍、彝伦堂、敬一亭。东西两侧有四厅六堂,构成传统的对称格局,是我国现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办大学建筑。
交通:乘地铁到雍和宫站下,南行200米即到;或乘13、116、807路公交车可达。
门票:6元
国子监之“监”不读兼
饶少平
“监”作监察、监视、监狱解时读平声jiān(兼),用作官名、官署名时读去声jiàn(荐)。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监,上监去声,下监平声。”古书文字都是竖排的。“上监”即前面的“监”字,“下监”即后面的“监”字。左大监、右大监都是官名。张守节的意思是,官名之“监”读去声,监察之“监”读平声。魏、晋至隋、唐殿中省主官殿中监,南北朝末期以后秘书省主官秘书监,其“监”字都读荐。
“监”也是官署名,如中书监、钦天监、牧马监等。国子监既是官署,又兼有国子学性质。
在我国、国子学、国子监历史悠久。西晋武帝咸宁二年(公元276年)设国子学,与太学并立。南北朝时,或设国子学,或设太学,或二者同设。北齐改国子学为国子寺。这是国子学由高等学府变成教育管理机关的标志。隋文帝时以国子寺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更加突出了国子寺的教育管理功能。隋炀帝时改国子寺为国子监。唐、宋也以国子监总辖国子学、太学、四门学。明、清设国子监,为教育管理机关兼具国子学性质。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学部,国子监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国子是些什么人呢?《周礼·地官·师氏》:“以三德教国子。一曰至德,以为道本。二曰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东汉经学家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汉书·礼乐志》:“国子者,卿大夫之子弟也。”清·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国子证误》:“国子者,王大子、王子、诸侯公卿大夫士之子弟,皆是。”可见国子泛指贵族子弟。
作为官署名,牧马监、钦天监、中书监之“监”都读jiàn(荐)。国子监作为古代中央教育管理机关和高等学府,“监”也读荐。读兼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历史上只有男监、女监,没有专门囚禁贵族子弟之监。此外,古代称当官之人为“监子”,称官署的低级官员为监事,称国子监生员、肄业者为监生,称国子监课业考试第一名为监元,称国子监刻印的书本为监本,称国子监的规章制度为监规,唐代监管盐业的官署称监院。这些“监”都应该读去声。
国子监里多古槐
张宝贵
位于安定门内大街东侧国子监街的国子监和孔庙现已复修一新,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着中外游客。如果游人注意的话,就会发现在国子监街和国子监内是广植古槐,这是为什么呢?
国子监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北京的是元大德十年(1306年)修建的,其东边与孔庙毗邻,体现着古代“左庙右学”的规制。国子监可以说是北京最古老的学校。在“戊戌变法”时,兴建学堂,废除科举,国子监学停办。在国子监里,是古槐成片,因自周代起,就有“面三槐,三公位焉”之说,即在皇宫大门外种植三棵槐树,分别代表太师、太傅、太保的官位。古人所谓:“登槐鼎之任”,即三公之位。所以在我国封建社会里,人们就把国槐视为“公卿大夫之树”。在国子监里广植槐树,喻示着监生们(大学生)可以考中高官之意。在周代,国子监的内外就广植槐树,所以在我国历代的国子监内外就沿周礼之制,都广植槐树。从隋代起,我国又兴起了科举制度,其科考的考场叫“贡院”,即给皇帝和国家贡献人才的地方。在贡院里也是广植槐树。如在明清时北京的贡院内就有一棵着名的元代古槐,名叫“文昌槐”,相传此槐是文昌射斗的地方。因在我国的民间传说中,文昌帝是专管考试的神仙,所以在我国古代,考生们都要拜文昌帝。(现在在大考时,竟然有的家长带着孩子到道观中拜文昌,是否有意义?)。所以贡院的这棵“文昌槐”和考生们的文运有关,成了考生们膜拜之神。北京的国子监和孔庙修建于元代,而北京城也是在元代正式建都修建的大都城,并以槐树为大都城街道和胡同的行道树。七百多年来,槐树一直是北京行道树的当家树,成为了北京的特色。所以,人们一说起北京的古都风貌,总是说起:“古槐、紫藤、四合院”。而且,古槐还和我国的一些古今名人有关。像西山曹雪芹故居门前的“歪脖槐”、东郊通惠河畔的“曹公槐”等,还相传和曹雪芹有关。其例举不胜举。可见槐树也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见证。
据史料载,在元明时,北京的国子监内有国槐古柏二百余株,随着年代的推移,现存古槐古柏仅四十余株。国子监里的古槐大多种植于元代,距今已七百多年。在这些古槐中,最着名的一棵,是位于彝伦堂前西侧的“吉祥槐”。
“吉祥槐”高约15米,由两棵主干组成,其双干周长分别为2.6和2.5米。似一对孪生兄弟并肩而立,向人们展示着独特的风采。此槐种植于元代,据说是元代国吉监第一任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许衡所植。人们为什么叫它为“吉祥槐”呢?相传在明末此槐已死,但到清干隆十六年的初夏,枝干上忽又萌发新芽成叶,枯而复荣。国子监的师生们发现后,纷纷传颂,当时正值干隆生母慈宁太后六十寿辰,人们认为是吉祥的征兆,所以得名“吉祥”。文武百官纷纷题诗作画,以示庆贺。这年正赶上大学士将溥奉旨到孔庙祭先师,他得知此事后,竟夜宿国子监,发挥其树画的特长,绘制一副古槐图,得到干隆的嘉奖。据《日下旧闻考》载“国学古槐一株,元臣许衡所植,阅岁既久,枯而复荣。当辛末一枝再茁之出,时慈宁六旬万寿之岁,槐市众生,传为瑞事”。干隆皇帝也作《御制国学古槐诗》,诗云:“黄宫嘉荫树,遗迹缅前贤。初植至元岁,重荣辛末年。奇同曲阜桧,灵纪易林乾。徵瑞作人化,符祥介寿筵。乔柯应芹藻,翠叶润觚编。右相非夸绘,由来事可传。”干隆的古槐诗和蒋溥的古槐图及众大臣的诗文还刻在碑上,立在树旁。朝廷还下旨把古槐用琉璃围墙保护起来。据说古槐诗画碑保存完好,在1956年该碑与《十三经石刻》一起移到孔庙西侧。关于此槐的名字,在上述《日下旧闻考》引句中的“槐市”。在周代时的太学旁,有一大片槐树林。当时的士人和太学生为了互通有无,每逢初一、十五,就在槐树林里,各自拿出家乡的土特产或书籍等互通有无,或进行买卖。因都是文人进行交易,故出现和气礼让的景象,人们称为“槐市”,以后槐市也就泛指国子监。文句中的“槐市众生”也就是国子监的学生。
在国子监的“辟雍”殿西的圆水池旁,高矗一棵古槐,它的主干呈罗锅状,上部向南倾斜,而且在干北侧的罗锅部位还有很像被用利器砍过的痕迹,其实是原有一大枝断掉的原故。人们叫此槐为“罗锅槐”。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因“辟雍”殿是清干隆年间修建的,为皇帝讲学的地方,由大学士兼国子监事务的刘墉主持修建。辟雍竣工后,其“辟雍泮水”是我国古建的精华,刘墉陪干隆及众官员视察。众人来到辟雍西,立刻就看到这棵明显的罗锅古槐。因相传平时刘墉经常给干隆出难题,而又相传刘墉是个罗锅,干隆就灵机一动,说:“众位爱卿,你们看此槐像谁?”众官心里明白,却不好回答。干隆又说:“此槐罗锅,有失大雅”,于是下旨,砍掉罗锅槐,其意思是象征杀掉刘墉。刘墉爱惜古槐,就说:“万岁,使不得,此老槐虽相貌丑陋,但却是年代久远的古槐。在国子监里,终日听圣人经典,饱含国学文墨之气,虽表陋而内秀。现在辟雍落成,以后将经常聆听圣上教诲,乃是大大的忠臣也”。干隆听了,只好说:“罗锅失雅,砍去修直”。
国子监街的行道树,七百多年来,交替种植,一直是以槐树作为行道树,是有着文化内涵的。高大的槐树把古老的国子监街打扮得古香古色,是京城的一道亮丽风景,也增添了国子监和孔庙的文化色彩。
主要建筑
集贤门,位于国子监的大门,门内院子东西设有井亭,东侧的敬持门与孔庙相通(现已封闭)。
琉璃牌坊,位于集贤门内,是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建于干隆四十八年(1783年)。正面额书"圜槁教译",阴面为"学海节观",彩画华美,是北京唯一不属于寺院的琉璃牌坊。
琉璃牌坊辟雍,建于清干隆四十九年,是国子监的中心建筑。建于中轴线中心一座圆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台上,是一座方型重檐攒尖顶殿宇。四面开门,设台阶六级。辟雍周围环绕着长廊,四面架设精致的小桥横跨水池使殿宇与院落相通,这种建筑形制象征着天元地方。干隆皇帝之后,每逢新帝即位,都要来此做一次讲学,以示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重视。
六堂,是位于辟雍左右两侧的33间房,合称为六堂,分别为: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是贡生、监生们的教室。
彝伦堂内的王码学校彝伦堂,位于辟雍以北,元代名为崇文阁,明代永乐年间予以重建并改名为彝伦堂,早年曾是皇帝讲学之处,兴建辟雍之后,则改为监内的藏书处。
敬一亭,位于在彝伦堂之后,是国子监的第三进院落。建于明嘉靖七年,设有祭酒厢房和司业厢房和七座御制圣谕碑,是国子监祭酒办公的场所。
9. “国子监”出现的历史背景是怎样的
隋唐时期儒学教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化制度的创立方面,其足以影响后世教育的发展。
隋文帝杨坚非常重视振兴学校。为了管理各级各类学校,他曾特设国子监,作为教育的行政领导机构。国子监初名“国子寺”,593年改为“国子学”,607年又改为“国子监”,从此一直为后世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