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平江在历史上都发生了什么

平江在历史上都发生了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07 15:39:03

1. 平江县古代出过什么大人物

平江,历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古往今来,各类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市民大都熟知该县先后出了李宾王、李元度等雄才高官,但近日经考证,南宋首任宰相李纲也出身平江县。原岳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史学专家何培金先生表示,历代名人籍贯原本存在争论,难以定评,而明弘治《岳州府志》是岳阳乃至整个洞庭湖区最早方志,南宋平江籍宰相李纲已登记入册,具有可信性,若有必要,将组织专家进一步考证。明弘治《岳州府志》详细记载,宋宰相李纲籍贯平江

宰相身世有据可考
接到平江市民吴先生反映南宋宰相李纲是否平江人这一报料后,为弄清事实真相,调查考证过程中笔者先后查阅了《宋史》、《宋诗鉴赏字典》和明弘治《岳州府志》、清康熙《岳州府志》及《平江县志》等史料、志书,并求证岳阳文史专家何培金等人,证明李纲为平江籍宋代宰相。

据清康熙《岳州府志》记载,李纲、李纯、李西平皆为平江宋代进士。而明弘治《岳州府志》记载:“李西平,宋元符三年进士;伯父李纲,宋相;父纯,进士,有贤名,西平知澧州专务,德化集民训,以孝悌劝课弄,桑化治州,累迁枢密院承旨,金人入汴西平与纲奏守御策,时宰相何栗不能用。”。经查诸志书,认定李纲、李纯二人为兄弟,李西平,字宾王,历官澧州知州、枢密院承旨、司农少卿等职。为李纯儿子,而李纯为安乐县知事。

李纲为平江人有据可考,为唐朝宗室。其祖籍为福建省,北宋中期其父迁居在平江。据悉,宋代着名诗人陆游与李纲侄子李宾王(李西平)是同僚好友,他对李纲伯侄爱国抗金胆气尤为赞颂,不仅为李纲撰写了家传,感慨系之,为李西平赋写一首《长歌行》古律,其中“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平枭逆贼清旧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句中就言及李西平三字。

“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谁念迁客来,老大伤名节”此首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词作于高宗渡初期被贬途中;“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天际......奇伟、沃水上,八千戈甲......”这首词是李纲认为自己身为宰相,应为抗金作出战功所作,抱负很大。俗话说,树长千尺,落叶归根。上面两首“荣哀”词中,李纲均提及家乡的“长江”海阔天空。充分表明他有思念老家平江故里之情。

平步青云官居宰相
南宋抗金名臣李纲、岳飞二人虽说同朝为官、为将,极力抗金,但李纲不像岳飞那样未得善终,虽说几度罢官、总算青云得路,飞黄腾达,老来安闲,寿终正寝。

李纲,字伯纪,北宋末南宋初为抗金英雄。政和元年(1112年)高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宣和七年(1125年),为太常少卿。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第一次围攻开封。他力主坚守,反对迁都,以尚书左丞、亲征行营使负责战备,激励士兵,奋勇杀敌。使军民团结,金兵闻风而退,钦宗以康王赵构、张邦昌为人质,愿割地赔款求和,他率兵袭敌营不胜,便罢却官职;后经太学陈东等恳求,复职,并升知枢密院事。因极力主战,被贬远方。靖康二年,金兵又围开封,他领兵勤王,但都城已失。宋高宗赵构登基后,他出任右相。给皇帝上书,提出十条抗金建国的建议,反和主战,并请求严惩张邦昌等汉奸,破格任用抗战将士。疏中,李纲还提出改革军制,整顿纪律,重新部署防御力量和募兵买马等一系列革新主张,目的在于挽救宋朝“靖康之变”以来的危重局势。在李纲的强烈要求下,宋高宗总算对一些投敌官员作了适度处置。上任后,即整顿军队,部署战备,荐张所招抚河北,傅亮治兵河朔,命宗泽渡河。可惜李纲任宰相七十天后,又被贬官。绍兴二年(1132年),任湖广宣抚使兼知潭州。后多次上书论攻战守备方略,均未被采纳。

只因辩“马”丢了状元
李纲自幼才智过人,诗词歌赋,刀剑棍棒,样样精通。二十二岁那年赴京赶考,偏偏母亲身体不适。李纲一贯孝顺,只得等到母亲病好后、才匆忙起身。虽说家乡离京城有几千里之遥,一路上早起晚赶,风尘仆仆赶到京城已到开考日期。匆忙进入考场。当日宰相李邦彦为主考官。阅卷时,见李纲考卷句如行云,文若流水,他格外妒忌,便逐字地查阅。终于发现李纲把“战马”的马字下面的四点写成了一横。以此把李纲的一甲第一名状元降为第四名进士。

随后,宋徽宗下旨召见榜前四名考生时,亲自批阅考卷,看完四张卷子,发现李进士的文章竟比状元的还要好,就问主考官是怎么回事。李邦彦说:“进士李纲文章虽然动人,但他连马有四蹄都不懂、把它写成一横。马无四蹄,不能驰骋,更不能作战,请圣上明查!”

皇上听了李邦彦的话,觉得有理。李纲被召上殿,皇上问:“马怎么没有四脚呢!”李纲知道自己一则进考场太匆忙,二则心中想念母亲,所以出现了疏漏。他将错就错,辩解说:“启奏万岁,臣文中之马本是驰骋疆场,屡见战功的烈马。只是后来被困于南山,不能到战场厮杀以建功业,长期关在马厩里,四蹄便攒在一处了。等待有朝一日扬鞭奋蹄啊!”皇上一听非常高兴,赞赏李纲机智能辩、胸怀大志。皇上封他为“太常少卿”。后来,李纲果然在宋王朝国运危艰,金兵大举南侵,直逼京城紧急关头,能挺身而出,披铠甲,跃战马,率兵抵抗,屡建战功。后人敬慕李纲忧国忧民,刚正不阿,鄙视李邦彦卖国求和、陷害忠良的行为,把有四点的“马”写成李纲所写的那个改点为横的“马”字,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回乡种树唾骂奸臣
李纲为人正直,为官清正,嫉恶如仇,相传,1142年,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时,李纲已被罢官。当他得知岳飞被害的消息后悲痛万分。既恨奸臣当道,又恨自己无力伸张正义,只好举家隐居乡间,安度晚年。

临行前,李纲想再看一看京都的百姓,就踉踉跄跄地在街上走。忽然见到前面围着一群人,听口音,看穿戴,多数是南方来的读书人。他们挤在地摊前,争买北方运来的桧树苗。李纲凑上前,向他们打听原因。“种桧树苗!”“南方种桧树,我还是刚听说哩!”李纲愈觉奇怪。

“这很简单,不过是为了让后人记住秦桧是陷害忠良的奸贼,不做卖国贼!”这时,人群中有人认出了李纲,就叫起宰相来。大家对李纲仰慕已久,一下子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痛斥朝廷腐败,怒骂奸臣秦桧妒贤嫉能,陷害忠良。原来,这些年轻人都是来应试的,他们看到朝廷黑暗,都感到前程无望,就决定放弃功名,回家种树去。他们说着说着,一个个捶胸跺脚放声大哭。李纲也激动得热泪直流。真是民心不可违。秦桧一时得逞,将来必定遗臭万年!李纲当即也买了两株桧苗带回乡里,种在庭院里,时常浇水、施肥,树苗逐渐抽芽长大了。后来,其中一株桧树干枯了,只剩下光溜溜的枝干。据说,山里突然飞来一群杜鹃鸟,把树叶全啄光了;又有人神秘地说,是秦桧死后,这株桧树一夜之间,全都落了叶,再也不会发芽了。可乡里老人称,每逢阴历十五,明月当空时,在那株枯树下,有一个身影像秦桧,捆绑着跪倒在地的奴颜卑膝形状。

宰相李纲魂归何处?
几经调查考证,虽说初步认为李纲系平江人,李纲卒于1140年,享年57岁。其妻系黄夫人之次女。其子无考,其父名夔,官至龙图阁学士,但其后人及其墓冢,目前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搜寻资料,加以考证。据《平江古今通》一书记载介绍,平江李氏自有唐乾符6年(879年)李敬先从长沙迁芩川。后晋天福2年(937年)李陵泰由江西建昌之磨刀坑迁南江,未曾提及李纲墓冢及其后人分布情况。而李纲侄李宾王(李西平)墓在平江三阳。同时宋代地方官民为李纯、李宾王父子修建“父子进士坊”。

“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曾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据《宋诗鉴赏词典》记载,该诗是李纲贬谪武昌(1128年)后所作,由于反对求和、主力投金,并且亲自派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奸臣所排挤,自己感到愤愤不平,为此作《病牛》诗以自慰。

李纲为相仅七十天后,被贬到湖广武昌,见世态不妙,恐生变故,遂在武昌谪居,次年又“移澧浦”(见《梁溪全集》),自称所历之处皆“骚人放逐之乡”。之后,李纲痛感皇帝昏庸,不久朝廷又将他贬到边远的南剑州(今福建)沙县充当一名监税小吏。便隐居无锡梁溪河畔安度晚年。并作有《梁溪全集》诗十三自序和着有《梁溪先生文集》一百七十卷,其中《感愤有作》诗中“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退避固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殊方?”可鉴忠心,更可得知李纲老来在无锡深溪隐居。

2. 平江起义旧址的历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由平江知县杨世芳倡议,建天岳花院于县城南三里的小天岳峰,因名天岳书院。
清干隆四十年(1775年),天岳书院迁于县城青石巷左。因院前是校场,院后讲学不便,即与县考棚合并。
清同治六年(1867年),由署知麻维绪集邑绅张岳龄(陕西按察使)、李藻、何忠继等人,集资新建于县城南三里黄土仑,即今天的天岳书院。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末男爵、新疆提督、乡绅余虎恩集资兴办平江县小学堂于书院内,碑刻犹存,书院改为学堂。这里也曾相继为平江县小学堂、平江县官立高等小学堂、平江县中学堂、平江县第三师范学校、平江县立中学、平江县第一中学的校址。
民国七年(1918年),平江官立高等学堂改为平江县立师范学校。李六如在这里任教,钟期光在这里读书。
民国十七年(1928年)7月18日,时任国民革命军独立五师一团团长的中共党员彭德怀得知党的南华安特委组织遭破坏,决定将原本已定的武装起义提前举行。7月22日上午,一团在天岳书院操场举行起义誓师大会。下午1时,起义部队占领平江县城。
民国十九年(1930年)7月,彭德怀在这里指挥20万红军、赤卫队攻打长沙,并一举攻下省城长沙。
民国三十年(1941年),正值抗战时期,国民党27集团军驻扎平江,该军司令杨森为平江中学征地,扩建体育场。为方便学生读书,还修筑了一条4米宽的马路,并书“直道而行”4个大字,立坊于三阳街路口。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到达平江,王震、王首道偕随军记者周立波驻扎于书院内,传播马列主义。
1949年7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解放平江城后,司令员林彪偕和谈代表金明、唐天际、袁任远、解沛然、李明灏住进天岳书院。7月27日,湖南省主席程潜派程星龄、欧阳方、刘纯正等为代表,在天岳书院接头,协商谈判事宜。29日,金明一行赴长沙,与程潜一方代表袁唐星、唐先明、刘公武、彭杰如、王劲修等进行正式谈判,顺利实现了湖南和平解放。
1958年12月,彭德怀元帅回到阔别30年的故乡,在天岳书院与平江一中的师生员工亲切交谈,合影留念,题写“平江第一中学”校名。
1983年1月,陈云为“平江起义纪念馆”题词。
1985年7月22日,平江起义纪念馆举行开馆典礼。书院门前宽阔的广场上,矗立着彭德怀横刀立马的铜像。广场四周,浮雕牌坊、楼台亭榭、花团锦簇,映射出古老书院金碧辉煌的宏伟气势。书院原貌得以保存,并以图片、实物、模型等形式对平江起义做了准确的花再现。为人们了解平江、了解平江起义、了解平江籍的50多位将军和100多位闻名中外的名人提供了很好的资料。
1987年,收回平江起义旧址、维修后,复原陈列对外开放。
1992年,在平江起义纪念馆内左侧组建了由王丙乾同志题词的“喻杰同志纪念馆”。
2008年,平江县县委县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平江起义纪念馆,重新布展史料陈列,拓宽彭德怀铜像广场,修缮平江起义旧址。

3. "平江惨案"发生的历史北京背景起到的意义!!

1939年1月21日至30日在重庆举行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成为抗战期间蒋介石对共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国共两党间有着长达十年的敌我关系,并有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阴影,虽然国共两党又进行了第二次合作,但蒋介石仍以忧虑和恐惧心理来看待共产党。五届五中全会后,这种变化最明显地表现在国共间的军事磨擦上。国共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武装冲突事件。1939年4月,秦启荣部袭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三支队,惨杀400余人;在河北,张荫梧率部袭击冀中深县八路军后方机关,惨杀400多人;6月12日,国民党驻湘鄂边第27集团军总司令部根据蒋介石的秘密命令派特务营一个连,突然包围了新四军驻湖南平江县嘉义镇的通讯处,并将新四军高级参谋涂正坤等当场枪杀。晚上,又将八路军少校副官罗梓铭、通讯处秘书吴渊、新四军司令部少校秘书曾金等6人活埋于平江县的黄金洞。通讯处财物被洗劫一空。制造了历史上着名的平江惨案;9月,程汝怀部围攻新四军独立游击第五十队后方机关杀500余人;企图取消在河南确山的办事机构,制造了确山惨案等。从1939年5月起,胡宗南等部以约30万人的兵力,绵延千里,形成对陕甘宁边区的包围。12月在空军的配合下,袭占了边区5座县城。

总之,五届五中全会后,国共之间尖锐的矛盾公开化了,在日军进攻局势紧张时,被遮蔽了,当局势缓和下来后,很快凸显,这正是国共关系恶化的症结所在,同样也是随后出现的愈演愈烈的国共磨擦和三次反共高潮的症结之所在。由此看来,“平江惨案”的发生就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产生的。

4. 苏州平江的历史

平江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部。平江区的名称,取自苏州旧称“平江府”。“平江”之得名有两说:一为平定江南之说,宋开宝四年(971),南唐去国号改为江南国,开宝七年宋谕吴越伐江南,八年(975)宋以吴越孙承佑为平江节度使,意在平定江南。一为地理之说,苏州地势低洼,城东娄江水势平缓,地与江平,故称平江。
今平江区的行政建制,始于1955年。1949年4月27日,苏州解放,划苏州为市。1951年10月18日,经苏南人民行政公署批准,苏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城区建立东、南、西、北、中五个区人民政府。东区即今平江区之前身,辖区范围小于今平江区区域。1955年10月1日起,苏州市各区改名,东区改称平江区、“平江区”名称始于此。建国以来,由于建置多次变动,其境域变化大致可分五个时期:东区时期、四区时期、前三区时期、人民公社时期和后三区时期。1992年,郊区官渎村、长亭两村划归平江区;1996--1997年间,钱万里桥居委会和挹秀新村先后划归平江区北塔街道;1998年2月18日,东港小区划归平江区娄门街道;1999年7月1日,苏锦二村划归平江区北寺塔街道;2002年金阊区金门、桃坞两个街道和虎丘区幸福、苏站七个村划归平江,平江区辖区有所扩大。
现区界为:东沿东环路西侧与工业园区相连;南以相门塘、干将河与沧浪区为界;西以殷家荡西口、十字洋河、西护城河与金阊区为邻;北与相城区为界。
平江区东沿东环路西侧与工业园区相连;南以相门塘、干将河与沧浪区为界;西以殷家荡西口、十字洋河、西护城河与金阊区为邻;北与相城区为界。面积22平方千米。总人口24万(2004年)。下辖观前、平江路、苏锦、娄门、城北和桃花坞六个街道,51个社区居委会(村)。
平江区历来是苏州的经济中心。近年来,平江区经济保持了良好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势头,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显着增强。增长36%、53%和55%。形成了以区域经济为主体,服务业为支柱的具有平江特色的经济结构。辖区内的商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地方和时代特征,商业在古城内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一百多年来,观前地区始终是苏州古城的商业中心。观前街集中了黄天源、松鹤楼、得月楼等19家传统特色名店和百年老店;荟萃了大洋百货、金鹰国际等数十家大型商厦;形成了太监弄、碧凤坊餐饮一条街;大成际艺品、玄妙观集市、东中市五金、皮市街花木,华东电器城家电因各具特色而名扬全国。辖区内分布着中学10所,小学20所,博物馆6处,控保建筑58处,光裕书场、苏荷天地等大型娱乐场所30多处。
区内交通便利,有31—2国道、沪宁、苏嘉杭高速公路出入口、火车站及运河码头,东环路、北环路、人民路、干将路等主次干道,构成了内外环通、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区内旅游景点众多,古典园林就有17处,其中拙政园、狮子林、耦园、艺圃、环秀山庄等5处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被国务院确定的平江历史街区较为完整地保留着宋代《平江图》描绘的苏州古城“小桥流水”的古朴风貌。

5. 平江县的历史沿革

古属三苗国,秦属罗县,东汉末年设县,后唐定名平江。
春秋时,平江属楚附庸罗子国。
秦朝时期,置罗子国为罗县。
汉末时期,将罗县东部划为汉昌县,三国时又改名吴昌县。
唐神龙二年(公元706年),析湘阴县东境置昌江县;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为避庄宗祖父李国昌讳,以县治周围地势平坦,江水至此平静无波,改称平江县。
1986年1月27日,撤销岳阳地区,将湘阴县、临湘市、华容县、汨罗市、平江县划归岳阳市管辖。
2015年9月,《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推进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根据《方案》,平江县成为湖南国土资源省直管县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县(市)。

6. 湖南平江有哪些历史名人

湖南平江县出的将军比较多,如苏振华、傅秋涛、钟期光等等。

1、苏振华

苏振华(1912年6月2日—1979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三墩乡戴家铺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排长、连政委、团党总支书记、师经理处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团政委、大队大队长、旅政委、纵队政委、军区副政委、兵团政委、军区政委、军区司令员、省委书记等职。

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长沙战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潘溪渡战斗、平原游击战、邯郸战役、巨金鱼战役、鲁西南战役、高山铺战役、宛东战役、豫东战役、郑州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等。

2、傅秋涛

傅秋涛(1907.8.3-1981.8.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 。湖南省平江县人。1925年参加雇农工会,1927年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赤卫团政委、平江县工会委员长、湘鄂赣省总工会委员长、新四军皖南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中共鲁中南区委第一副书记、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兼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中共中央山东分局第一副书记、山东军区第一副政委等职。

参加平江农民扑城暴动,参加配合红军攻打长沙的战斗,参与领导湘鄂赣苏区反“围剿”,参与领导同国民党当局谈判,参与创建苏南抗日根据地,参加皖南秋季反“扫荡”,组织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支援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

3、钟期光

钟期光(1909.1.2-1991.5.22),湖南省平江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区农民协会委员长、中共平江县委组织部长、红五军秘书长、湘鄂赣省委秘书长、红十六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政委等职。

参加组织了平江农民扑城暴动,参加了长沙战役,参加了主力红军长征后的三年游击战争,参与指挥了韦岗战斗、车桥战斗、黄桥战役以及浙西三次反顽战役,参与创建了苏南、苏中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了高邮、苏中、宿北、鲁南、孟良崮、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战役。

(6)平江在历史上都发生了什么扩展阅读

平江县在近代孕育了60多位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军政要员和92位国民革命军抗日将领。这里更是中国革命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工农红军的摇篮之一,曾发生过“三月扑城”、“平江起义”、“平江惨案”等重大革命事件。为了共和国的诞生,平江20多万儿女壮烈牺牲,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2.1万多人,占湖南烈士总数的五分之一;先后走出了64位共和国将军和100多位省、部级干部,是中国三大将军县之一。还有赖毅等将军。

赖毅(1903—1989)原名赖玉生。湖南省平江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7. 请教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的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楚附庸罗子国。秦置罗县。汉末将罗县东部划为汉昌县,三国时改名吴昌县。唐神龙二年(706)析湘阴东境置昌江县;后唐同光元年(923)为避庄宗祖父李国昌讳,以县治周围地势平坦,江水至此平静无波,改称平江县。 1986年1月2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6]18号):撤销岳阳地区,将临湘、华容、汨罗、平江4县划归岳阳市管辖。 1995年,平江县撤区并乡建镇:大桥乡、长田乡、安定镇合并为安定镇;爽口乡、三市乡合并为三市镇;南江镇、南江乡、昌江乡、石浆乡合并为南江镇;栗山乡、三和乡、时丰乡合并建伍市镇;谈岑区的西江乡、瓮江区的浯口镇和三联乡的8个村合并为浯口镇;瓮江乡、双江乡、河东乡和三联乡的坎头、中村、塘城3个村合并建瓮江镇;团山乡、柘庄乡、梅仙镇合并为梅仙镇;龙门乡、大口塅乡、泉水乡合并为龙门镇;长寿镇、长寿乡、桂桥乡、邵阳乡合并为长寿镇;谈胥乡、张市乡合并为余坪乡;钟洞区的钟洞、恩溪两乡合并为钟洞乡;思村乡、芦洞乡合并为思村乡;大坪乡、浆市乡合并为大坪乡;木瓜乡、金坪乡合并为木金乡;(其余待补充)。 1997年,平江县辖13个镇、15个乡:伍市镇 汉昌镇 三市镇 长寿镇 加义镇 龙门镇 安定镇 向家镇 瓮江镇 虹桥镇 南江镇 浯口镇 梅仙镇 三阳乡 大坪乡 三墩乡 大洲乡 木金乡 冬塔乡 咏生乡 余坪乡 板江乡 岑川乡 思村乡 南桥乡 东塔乡 钟洞乡 黄金洞乡。 1999年,平江县辖13个镇、14个乡、9个县属农林茶场,778个村、26个居委会。面积4125平方千米,总人口98.7万人。 2000年,平江县辖13个镇、14个乡。总人口931996人,各乡镇人口: 汉昌镇 69137 安定镇 63094 三市镇 48737 加义镇 47705 长寿镇 61170 龙门镇 35013 虹桥镇 33757 南江镇 70858 梅仙镇 59943 浯口镇 36433 瓮江镇 45340 伍市镇 64127 向家镇 15038 三阳乡 54527 思村乡 17917 咏生乡 2981 黄金洞乡 5533 南桥乡 3154 木金乡 19599 大坪乡 20736 冬塔乡 21055 板江乡 13129 大洲乡 18146 钟洞乡 27270 三墩乡 28275 余坪乡 33291 岑川乡 16031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平江县辖15个镇(三市、长寿、汉昌、嘉义、龙门、安定、伍市、向家、瓮江、虹桥、南江、浯口、梅仙、岑川、钟洞)、12乡(三阳、大坪、三墩、大洲、木金、冬塔、咏生、余坪、板江、思村、南桥、黄金洞)。 2004年,平江县辖15个镇、12个乡。(2004年行政区划一览)

8. 红日战争时期发生在平江最有名的三大战役分别是什么

你好,第一个打响的是:辽沈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着名的“三大战役”分别是:
辽沈战役从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历时52天;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
平津战役在1948 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15日。
希望可以帮到你。

阅读全文

与平江在历史上都发生了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