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社会历史的物质性由什么决定的

社会历史的物质性由什么决定的

发布时间:2022-07-08 11:26:50

Ⅰ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应该从两个方面来说明:

① 人类社会的自然物质基础

这是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问题。自然界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先在的物质条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是,达到这样的认识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有的认识。旧唯物主义的环境决定论也有类似的认识。所以,这个问题应略讲。重点应该放在第二个问题上。

②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特点

前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物质性与自然物质性的共性。而本问题则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性。这是理解社会物质性的关键,不理解这一点,在具体社会历史问题上,仍然可能会陷入唯心主义。理解这个问题的 关键在于从劳动实践出发,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Ⅱ 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我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经济形态”即经济社会形态。马克思这句话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或社会形态的演变也像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辩证的过程,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确,对于马克思的这句话我还是比较赞同的,我们同样也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演化的过程,不具有任何非物质的特色,但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是一个纯粹的物质的演化的过程,不具有任何的非物质特征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大的方面来讲人类本身就是物质世界的产物,物质具体形态的一种,它的运动发展当然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的过程。而具体的讲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的;第二,实现人类利益的方式是物质的。

第一,人类的利益构成是物质世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我们已经说过,人们的利益来自于人们的身体结构,我们的身体结构决定了我们的利益需求,因为我们的身体会饥饿、会寒冷、会疲倦、且懒得走路等等,所以我们的根本利益就是以衣食住行为基础的整个的物质利益体系。而我们的身体的产生则是大自然的长期演化的产物,不是有我们来决定的,因为在我们的身体出现之前我们不可能决定我们自己,因为我们那时还没有出现。而大自然我们都知道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物质运动的过程,也就是说,人类产生于自然。

第二,人类的实现利益的方式取决于物质的结构方式、运动方式。我们知道我们人类的利益需求主要的或全部都是从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中得到满足的,而我们从相关物质环境中创造物质利益的方法也是物质的,这个该怎么理解呢?总的来讲我们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工具和方法无非就是利用已经存在的具体的物质形态或我们根据物质的结构规律新创造的物质形态和根据已经存在的物质的运动规律形成的,简单的讲就是物质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决定了我们的使用方式,我们的使用方式是根据物质本身固有的结构方式和运动方式确立的,例如我们都知道更牛和铁犁造就了比奴隶制时代多得多的物质财富,而人们能够以这种方式创造财富首先是因为我们的相关物质环境中存在耕牛和铁犁等等这些具体的物质结构,其次是因为铁的结构导致的轻便、坚硬、耐用等特性和牛的结构导致的的力气大,脾气好、易于驯养等运动特性(静止的运动性特性),然后我们才能够组织起这样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说人们创造物质财富的方式是由相关物质环境中的具体的物质的结构和运动决定的。当然了农业生产当然不止这一种方式,现代化的机械化作业也是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但即便是机械化的农业生产也是物质性的,因为机械化的生产工具是用具体的物质制造的,它的工作原理也是根据物质的运动原理制造出来的,例如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就是根据石油的相关的化学性质,钢铁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等制造出来的,人们唯一可以做的事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进行生产,还有现在人们用核电站进行发电,人们只所以能够这样做,还是因为物质世界中存在核燃料及相关的运动方式。总而言之,人们实现物质利益的方式是根据相关物质环境中的物质的具体形态的结构及运动方式建立起来的,人们的实现利益的方式来自于相关的物质环境。而且社会结构作为一种方式也同样如此,因为既然生产力来自于相关的物质环境,而且生产力决定了主要的社会结构,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社会的演变也是物质性的。

当一个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运动趋势和运动方法都是物质性的时候,我们便可以认为这一物质形态的演变就是物质性的。因为,我们的利益(运动趋势)是物质性的,决定去我们的利益的原因——我们的身体结构也是物质性的,而且我们实现我们的利益的方法也是物质性的,综合起来讲,我们做什么(运动趋势)、为什么做(运动的决定因素——结构),怎样做(相关的物质环境)都是物质性的,那么可以肯定的是事件本身(社会的运动发展)也肯定是物质性的。这里的物质性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客观性”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运动发展是客观的根据又是什么呢?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运动与发展之所以是客观的是因为:第一,因为每一代人在社会上开始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的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二,人们不能自由的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并不是说他们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是,人们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自己是意识不到的。也就是所谓的“合力论”。在这两个根据中,第一个主要想说明的是任何的物质的运动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量的积累的过程,矛盾的运动过程,人们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也服从这样的规律,这是对的,因为人类也是物质的构成部分,而第二个根据简单的讲就是单个的个人的活动时有意识的主观的活动,但整个社会整体的活动却是客观的必然的活动,但这只是对社会中的现象的一种描述,而至于为什么单个的个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主观的,而整个社会的活动是客观的、必然的,辩证法并没有解释清楚,但这并不意味着无法解释,事实上原因很简单,就像价格和价值的关系一样,价值具有必然性,而价格相对的具有偶然性,价格虽然很少和价值保持一致,但却反映着价值,因为价格是以价值为基础、为标准、为方向的,同样的道理个人的活动虽然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偶然性,但个人活动的方向、标准、根据、基础却是必然的(例如封建社会中的绝大部分人的活动方向都是土地,而现代人的方向却是工作岗位或企业)所以人们的主观的活动虽然像价格一样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但由于基础或方向是必然的,所以人们的主观活动总是围绕着人们的利益方向或运动方向上下波动,反映着方向。因而,从长远来看从波动的价格中人们仍然能够发现价值所在,所以从整体来看人们仍然能够从无数的主观性的、偶然性的个人活动中发现整个社会的必然性(也就是所有人的根本利益,土地或者工作),因为每个人的利益是确定的、必然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辩证法说“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不对的,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所以社会反映的是绝大部分人的根本利益,根本利益(奴隶、土地、资本、工作或知识)是绝大多数人的追求,正因为几乎所有人的根本利益是物质利益所以社会的发展规律一直以物质利益为核心的,否则代表物质生产手段的生产力、生产关系也不会对社会产生根本的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认为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几乎所有人的共同意志(物质利益的需求)的一个反应和产物。和人们的根本意志密切相关。

另外从辩证法的两个根据来看我们只能够知道为什么人们的实现利益的方法是客观的,必然的,但我们知道社会是实现人们的根本利益的一个手段,这个手段的性质(客观性、必然性)除了和手段的具体内容(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有关之外,我觉得还应该和这个手段的目的有关,即产生这个手段的原因及手段的主要作用。而辩证法并没有分析社会的目的、运动方向,也就是人们的利益构成体系对社会的必然性的影响。

同时我们应该注意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性并不意味着唯一性,也不意味着必然性,因为整个物质世界是多元的,除了牛之外,毛驴也可以耕地,除了核电站之外我们还有太阳能,风能等等。也就是说人们的社会的发展的形式并不是唯一的。人们既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势发展,也可以采用那样的形式发展,我们知道,物质世界中除了必然性之外还有偶然性的存在,偶然性决定了人类各个不同的社会采用了不同的发展形势,从而导致了现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

Ⅲ 社会的物质性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科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科学技术。
社会发展具有复杂的动力系统,下面按照社会结构总图示的逻辑框架列出比较常见的、科学的表述。最后两条是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
以个体为基础的社会关系出现从个体到社会总体的自由延伸,个体的自由延伸到社会整体关系面。包涵个体的物质及精神自由发展到社会层面,并取得社会化的一致。这其中包含经济、文化、政治、习俗、体制等一系列的社会存在的总体发展。

Ⅳ 哲学问题。什么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整个社会有机体,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的首要条件,是历史的发源地。此外人类在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从事政治、教育、科学、艺术等活动。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动物的观念和思想也发生变化,并给动物以精神动力和给社会活动以指导。

2、构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客观的。

(1)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2)生产关系只能由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客观的决定,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总之,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客观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

(4)社会历史的物质性由什么决定的扩展阅读

1、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生产主体利用劳动工具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能力,表现为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或者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从完全的意义看,所谓生产力,乃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塑造自我的能力,归根结底, 是人类的本质力量在历史中的全部展开。

生产力常以单位生产主体生产的产品数量和质量来衡量,故又称生产效率。生产力的本质是指生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具体可表现为科学技术即人们利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以及绝对产权如经济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等内容。

2、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指在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这些关系有着各种各样内容,可以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等,人们结成了经济利益或经济权利关系就称为经济关系。制度经济学中常称之为相对产权,具体的表现形式有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等。

3、相互关系

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就是建立在生产力即主体与客体关系基础之上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生产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物质资料

Ⅳ 人类社会之所以具有物质性是因为

A和D正确,首先世界是以物质为基础的,人类社会是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存在包括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其中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中包括3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物质资料的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位置影响因素。这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决定因素。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A和D是正确的。

Ⅵ 什么是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的

(1)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得以产生的物质前提。

(2)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即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过程。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并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过程。

(5)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过程。

(6)人类社会物质性的特殊标志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所体现的物质性,即它们本身固有的“物质变换”和“物质关系”,并最终体现在作为物质力量的生产力上。

Ⅶ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于( )。 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 物资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客观规律。也就是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客观的、物质性的存在。所以D应该选。

Ⅷ 怎么理解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从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来理解。从产生来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形成不是由意识主导的,劳动在猿向人进化中起到决定作用,劳动使人形成了社会关系。。从存在来看,人来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它的基本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从发展来看,人来社会的发展不是由神主宰或英雄人物创造,它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这种规律支配的。综上所述,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Ⅸ 社会形态的发展史自然历史过程为什么说明了社会的物质性

所谓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就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一样,既是一个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发展过程,也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历史的规律,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也必须通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既然如此,人类历史的发展怎么会用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在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每一代人开始在社会上生活时,所遇到的都是现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每一代人遇到什么样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依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他们必须把前人活动的终点作为自己活动的起点。
第二,人们虽然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并不是说不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但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所从事的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他们是意识不到的。这是因为,这种社会结果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的形成的“合力造成的。每一种社会力量在形成这种“合力”时都起了作用,但历史发展却又不依任何一种社会力量为转移。每一种社会力量都具有偶然性,但所有这些社会力量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合力”却体现了历史必然性。历史唯物主义的“合力”论思想,最清楚、最令人信服地说明了为什么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而这种自觉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历史及其规律却是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三,列宁指出,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社会历史问题所用的方法,“就是从社会生活的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出生产关系,并把这种生产关系看作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又说,“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水平,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同上,第9页)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有了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就把物质决定意识这个一般的唯物主义原理,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说明在社会历史领域里,也是物质的东西决定精神的东西,客观的东西决定主观的东西,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而建立起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而由历史纵横深度和广度来说: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背叛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社会历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理解,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到哲学中来,使它成为自己的哲学的基础。
(3)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揭示和有力的证明。
①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数千万年前的一种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由猿进化到人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其根本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当进化,中国古猿第一次用自制的工具(不论这种工具是何等的粗糙和简陋)在生产食品时,枪,便将自己同其他一切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使自己变为人。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不仅生产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②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求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活动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因此,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原因引起的,也应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它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精神的产物,而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形态。

Ⅹ 如何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背叛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前提而陷入了唯心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社会历史观结合起来,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理解,使得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把科学的实践观引进到哲学中来,使它成为自己的哲学的基础。
(3)由于科学实践观的确立,使得社会的物质性得到了正确的揭示和有力的证明。
①劳动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是由数千万年前的一种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由猿进化到人的决定性环节是劳动,其根本标志是工具的生产和使用。当进化,中国古猿第一次用自制的工具(不论这种工具是何等的粗糙和简陋)在生产食品时,枪,便将自己同其他一切动物从根本上区别开来,使自己变为人。劳动不是个别人的孤立活动,而是一种集体行为。劳动实践从一开始就是一种社会性活动。它不仅生产人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同时也生产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社会的产生和存在奠定了基础。
②物质生活资料生产的实践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就必须能够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求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物质活动,它是各种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在这种生产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即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它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③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活动是物质活动的结果,又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态。社会生活是异常丰富和复杂的,有经济的(物质的)、政治的、精神的等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人们的物质活动和物质交往。因此,一切观念、思想、法律、宗教等,归根到底是由物质原因引起的,也应从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得到解释和说明。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人类社会它不是神创造的,也不是精神的产物,而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存在形态。

阅读全文

与社会历史的物质性由什么决定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