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介绍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前身为清宣统二年(1910年)绥远将军瑞良奏请清廷获准设立的归绥农林试验场,迄今有101年的历史。1954年成立内蒙古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1956年成立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1964年内蒙古农业科学研究所、内蒙古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所合并,成立内蒙古农牧科学院,为正厅级建制,隶属自治区政府领导。1971年内蒙古农牧科学院被撤消,三所恢复各自处级建制。1979年农业、畜牧两个研究所更名为内蒙古农业科学院和内蒙古畜牧科学院,均为处级建制,1995年分别升格为准厅级建制。2005年原农、牧两院合并组建为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2007年恢复为正厅级建制。
Ⅱ 内蒙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高校,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之一,是一所以农为主,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等8个学科门类、29个二级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设有动物科学学院等22个院部,1个高等教育研究所,学校下设的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1767人,其中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163人。建校50多年来,共培养了各类人才7万余人,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特别是在自治区农、牧、林、水、草、乳、沙等行业中,我校毕业生多已成为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
2002年和2008年,学校两次接受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都获得“优秀”的成绩。学校以国家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带动学校的专业和课程建设,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数2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46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试验示范中心9个,2个专业被批准为国家级创新实验区试点班和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专项资助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20项。 “十一五”以来,3部教材获国家级教材奖,有95部教材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7部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教材,42部被确定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1部入选国家百门精品课程教材,2部获中华科教基金奖。
学校现有畜牧学、兽医学、农业工程、林学、作物学、林业工程、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9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位授权点涉及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7个学科门类。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3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有畜牧学、农业工程、林学、兽医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过多年的建设,基本形成了能够满足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需要的学科体系。有66个本科专业、其中蒙汉双语授课专业13个,“汉英”双语授课专业17个。
“十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技项目1600余项,项目总经费近4亿元,这些项目包括国家863、国家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其中,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80项,总经费6000余万元,列全国农林院校的第6位。取得科技成果460余项。
现有教职工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17人,具有硕士学位515人,其中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313人,具有硕士学位 42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66.7%;教职工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924 人,其中专任教师队伍中的教授、副教授有689人,占教师总数的62.3%。现有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分别有70人和36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7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深入一线的优秀专家14人;国家、自治区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5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25人,“333人才引进工程”首席专家4人,自治区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2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4人,列入自治区优秀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2人,自治区人才基金资助30人,共遴选、表彰各级各类突出人才约90多人次。现有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候选科技创新团队7个。
学校现有呼和浩特校区(又分东、西、北三个区)、萨拉齐校区和海流图科技园区3部分组成,学校现已形成一校五区办学格局,学校总面积150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49969平方米。有标准田径场(馆)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8亿元。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野外观测站、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中心;2个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人文社科基地, 2个自治区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和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校际合作及学术交流关系。学校邀请了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着名高校校长、院长和科学家来校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聘请多名外国专家担任特聘教授和学校顾问,指导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工作,并承担教学任务
学校党委先后被授予“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校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连续19年获“全国高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和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
学校紧紧抓住成为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高校的发展机遇,结合实际,提出了“1134”行动计划,即确立一个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西部高水平大学”;强化一项措施: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三大工程:质量立校工程、人才强校工程、科技兴校工程;加强四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学科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全校师生正在齐心协力,认真总结经验,加快发展,大力提高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为早日实现“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西部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Ⅲ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办学历史
1952年,国家政务院批准,由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合并迁至呼和浩特,创办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签署任命了第一任院长。
1958年,原内蒙古林学院成立,这是党和国家为适应内蒙古作为全国林业生产基地的需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第一所高等林业院校。
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农业学校、内蒙古农业干部学院、内蒙古牧业干部合作学院等3所学校并入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 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
1958年,内蒙古党委批准,学校的水利系移交内蒙古水利学校,成立了内蒙古水利电力学院。
1962年,内蒙古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系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63年,内蒙古农牧学院被列为华北地区重点高等农业院校,成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招收国外留学生和研究生的高校。
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内蒙古林学院,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78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内蒙古林学院,从此,农林两校进入了各自的恢复、发展和振兴期。
1981年,内蒙古农牧学院成为全国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1983年,经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批准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院校。
1985年,内蒙古农牧干部学校并入内蒙古农牧学院。
1993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内蒙古农牧学院成为内蒙古第二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校。 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撤销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0年,学校成为内蒙古第一个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2001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高校。
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国家林业局签署共建内蒙古农业大学协议,正式进入省部(局)共建行列,属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
2012年,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Ⅳ 内蒙古的历史
内蒙古地区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历史摇篮之一,也是古代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据文献记载,古代曾在这里活动过的游牧部族有10多个,其中维系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有匈奴、鲜卑、突厥、契丹、女真等。额尔古纳河畔是蒙古族的历史摇篮。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逐渐统一各部落后才演变成了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大约在公元7世纪,蒙古部从额尔古纳河流域开始向西部蒙古草原迁移。回纥建立起了一个新汗国,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并成为如今蒙文的先锋。
12世纪时,这部分人繁衍子孙氏族分出了乞颜、扎答兰、泰赤乌等许多部落,散布在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的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当时在蒙古草原和贝加尔湖周围的森林地带,还有塔塔儿、翁吉刺、蔑儿乞、斡亦刺、克烈、汪古诸部。
近代内蒙古: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内蒙古地区的革命也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内蒙古的各族人民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这正是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建立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深刻历史原因。
1947年4月23日至5月3日,内蒙古人民代表会议在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 召开,会议决定5月1日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纪念日,民族区域自治在全国第一个得以实现,时辖呼伦贝尔、纳文慕仁、兴安、锡林郭勒、察哈尔盟,计32个旗、1个县、3个县级市,面积54万平方公里。自治政府驻王爷庙。
Ⅳ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几本院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二本类院校。
内蒙古农业大学位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是教育部2001年“十五”期间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国家首批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学校前身是1952年由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的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
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5)内蒙古农业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农业大学先后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2000项,科研进账经费逾10亿元,其中,包括杰青、优青、重点项目、重点国合等在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项,总经费2.47亿元;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总经费1.14亿元。
2017、2018年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特色动物基因组及乳酸菌等研究领域的3项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部级科技和社科成果奖73项,其中一等奖10项。
作为主要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持承担国家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3项。
立项建设校级科技创新(培育)团队30个,其中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团队3个、农业部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团队9个。
建成国家级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野外台站和人文社科基地)56个;自治区教育厅认定的协同创新培育中心2个正在建设之中。
Ⅵ 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与哪一年求大神帮助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创办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当时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同志签署任命了第一任院长。1958年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同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内蒙古林学院。1999年经自治区政府决定,教育部批准,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现在学校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支持建设的院校,也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是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学校下设的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 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特别是1999年以后,学校的办学实力和规模进一步提高。现在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教、法等8个学科门类,29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成人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建校50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名。 学校现有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农学院、生态环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林学院、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林业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言学院、理学院、研究生院(筹)、继续教育学院、中央农业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分院、国际教育学院以及职业技术学院共19个学院, 1个体育教学部,1个高等教育研究所。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7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55个本科专业。其中蒙汉双语授课专业12个。在校生2.36万余人。其中,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495人。 学校拥有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10人。其中,教授153名、副教授379名。有博士生导师57名、硕士生导师265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专家71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3人;有5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有37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21人为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选。 学校共有42个实验室,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有国家野外生态实验站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3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7亿元。学校总面积911.78公顷,校舍建筑面积83.10万平方米。标准田径场(馆)4个。图书馆建筑面积2.94万平方米,藏书118.2万册。 学校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自治区级科研项目489项,项目经费1.15亿元,有68项研究成果分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0项,总经费1935.5万元。 学校加强对外交流,与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加拿大、蒙古国等十几个国家的2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组织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 学校新时期办学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本科教育为基础,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贯彻“西部大开发”和“科教兴国”战略,发挥学校优势,服务“三农”,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学校目标定位:使学校成为自治区农牧林业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农牧林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农牧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把学校建设成为位居自治区一流水平和全国同类院校先进行列的农业大学。 学校类型定位:以教学为主,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 学校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适度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科技与管理人才。 学校学科定位:以农为主,农、工、理、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适应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地区特点、民族特色、学科优势的学科专业群。 学校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内蒙古,服务“三农”,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服务。 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内蒙古的地缘优势、资源优势、特殊的畜牧业经济优势为依托,形成了适应民族地区特点、突出以草原畜牧业为重点的办学特色。 现在,学校正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十一五”发展规划,努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以应用型为主的高级科技管理人才,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向教学科研型大学发展。 (引自疯狂的石头的博客)
Ⅶ 内蒙古农业大学好不好
内蒙古农业大学好不好?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大学,是教育部2001年“十五”期间西部重点建设十四所高校之一,国家首批32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国家林业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作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校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被誉为塞外“花园式高等学府”。由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支援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农业大学成立于1952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最早的本科高等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院校之一,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院校,是国家草业学会会长单位之一,是一所以农为主,以草原畜牧业为优势和特色,具有农、工、理、经、管、文、法、艺等8个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具备培养高职高专、学士、硕士及博士的完整高等教育体系。
学校环境特别好,尤其是好几片树林,比较适合晨读、锻炼。学校硬件设施都全,其他学校有的东西我们都有。我大四了,马上就要毕业了,现在挺舍不得了呢。名气来说的话在全国是算不上什么,但在内蒙这个地方那就是名校呵呵。刚开始我们来的时候经常埋怨学校不好,但几年之后我们改变想法了,在哪儿学习都一样,只要你想学习。学习风气来说还是很好的。早上树林里尽是晨读的学生.虽然名字不是太响亮。但是最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看重,也对农业大学挺重视的。这几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还是可以的。。。不过你的选一个好专业才行.
我就是农大的。还行吧~看你学什么了~经管院虽然很讨厌但是 对你毕业考公务员有好处(如果进经管院还不如上财院)~食品 水建 林学院 说就业率高,可是你学出来找个工作真是挣不了几个钱~而且考公务员也很少要这个专业的。在经管院学个金融学毕业进个商业银行还不错。
Ⅷ 内蒙古农业大学是一本还是二本呢
根据教育局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本、二本概念。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大学、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学校由中国农业大学对口支援。
截至2020年4月,近五年,学校选派教师到中国国外访学、学术交流500余人次,中国国外到学校开展学术交流、访问讲学、科研合作等活动的专家教授800余人次。学校成立了“‘一带一路’研究所”,参加了有关“一带一路”教育援外项目及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2012年学校成为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承办单位,承办多边和双边援外培训25期,累计培训来自52个国家的600余名学员。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累计培训学员8000多人次。学校自2005年开始实施“2+2”合作办学项目,共选送248名学生到中国国外合作院校学习。学校自2005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先后招收来自蒙古、俄罗斯等15个国家的各类留学生526人。
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3个,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种。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79个,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含8个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Ⅸ 内蒙古农业大学都有什么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 (1个):草业科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农业水土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农业部重点学科(1个):草业科学。
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一级学科)(2个):林学、林业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一级学科( 5个):农业工程、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学科( 22个):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基础兽医学、森林培育、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作物遗传育种、预防兽医学、临床兽医学、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水文学及水资源、木材科学与技术、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果树学、蔬菜学、农业经济管理。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4个):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水工结构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学、生态学、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技术、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农林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应用经济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草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畜牧学、农业工程、林学、兽医学、草学、生物学、林工工程、农业经济管理、生态学、作物学。
(9)内蒙古农业有多少年的历史扩展阅读:
一、历史沿革
1952年,原河北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和山西农学院的兽医专业整建制迁至归绥(现呼和浩特),组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
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1960年,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内蒙古林学院合并组建内蒙古农业大学。
二、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3个,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11个。现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种。
现有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79个,拥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2个(含8个专业),有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
Ⅹ 内蒙古农业大学与师范大学最早成立是哪一所
内蒙古师范大学创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之一,内蒙古历史上第一所高等院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师范院校,也是内蒙古草原上第一座高等学府。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前身是内蒙古师范学院,1952年5月5日成立于当时的首府乌兰浩特。1954年8月,学校随自治区首府从乌兰浩特市迁到呼和浩特市,并将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并入。
“第一所高等院校”并不一定是本科啊,专科也是高等院校。而农大是“于1952年创办的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所本科高等学校。”所以我冒昧的猜想师大的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是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