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性巨变是什么意思

历史性巨变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7-10 01:20:55

① 中国社会20世纪四次历史性巨变是什么

20世纪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1、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2、新中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下午2时,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勤政殿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以及周恩来等56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宣布就职。会议一致决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改革,即对内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自觉地调整和改革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更好地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1)历史性巨变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辛亥革命的影响:

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大,辛亥革命虽然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当时中国缺乏一个强大的资产阶级,参与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果也未直接促进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

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官僚,大多在辛亥革命大风浪中,随机转投向了革命而获得了地位和利益,反而更加巩固了他们的地位。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构建社会结构。参加辛亥革命的大多数人是军人、旧式官僚、各地士绅,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未给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根本利益。

② 如何正确认识近代中国革命历史的必然性,进步性和正义性

必要性: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使它必须进行革命。首先,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太紧太深,它们不希望中国富强,也不希望中国通过改良而改变现状;其次,中国的封建实力根深蒂固、力量强大,不经过巨大的革命风暴无法将它摧毁;再次,改良本身的弱点及改良过程中的失误,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改良的流产。因此中国近代的革命,不是革命者任意制造出来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主要残酷压迫下,社会矛盾空前尖锐的产物。不革命,中国将无法取得进步,改良的道路走不通,近代各种改良的失败即说明了这一点。

正义性:.满族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孙中山一直推行“五族共和”的民族和解政策,近代中国革命之正义性并不在于满族人统治不合法不合理,何况,他们也创造了辉煌的“康乾盛世”。正义性主要是晚清政府卖国求荣,软弱无能,对内镇压百姓剥削民众,而近代中国的辛亥革命是提倡“民权”,实行三民主义。

进步性:进现代中国革命经历了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给人民带来了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而五四运动打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第一枪,五四运动具有旧民主主义革命不具备的特点,它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是一次真正的群众,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展现了新的面貌。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开始采取群众路线的方法进行革命斗争,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线。在经过曲折艰苦的斗争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代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取得了最终胜利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极力维护祖国的和平局面,力避与国民党的冲突,共产党在明知道蒋在耍弄假和平这一伎俩后,为了揭穿它的真实面目,还是派了毛泽东冒着生命危险于45年年底去重庆和蒋谈判,最后达成了<双十协定>.他为了争取战争准备时间,假心假意和共产党谈判,后来无耻的撕毁了达成的和平协定,大逆不道,他仗着几百万军队,仗着美帝国主义的飞机与大炮,与4万万中国人民背道而驰,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本着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来审视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国民党实施了正义的抵抗,在中国共产党各党政军领导的英明领导下,在伟大人民力量的支持下,人民解放军终于推翻了腐败落后的国民政府,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就代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中国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独裁专制统治,扫清了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残余,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解放了人民群众,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真正意思的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真正的站起来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并开始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

(1)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革命转变的途径是经过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并且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不停顿地转变为社会主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政治上,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政权中居于领导地位;经济上,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意识形态上,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4)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更进一步讲,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政权交给资产阶级,由它去领导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广大工农群众不允许这样做,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没有力量这样做。中国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5)从1949年到195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三年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随即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参考资料:政治考研大纲

正义性:彻底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解放了人民群众,

进步性: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真正意思的推翻了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真正的站起来了!

③ 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历史巨变是什么分别以什么为标志性质巨变是什么

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改革开放。

辛亥革命标志是武昌起义,性质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巨变是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巨变是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确立了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开启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
改革开放的标志是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性质是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巨变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小康。

④ 所说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他首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并且从新民主主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取得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这是中国从古未有的人民革命的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在建国以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为全世界所瞩目。

⑤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的伟大意思

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几千年来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剥削制度已经被消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第一,它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 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牌.它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生产力,使全国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的生活,为我国今后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
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即创造了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过渡的形式,用和平的方法改造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同时把经济制度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在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和列宁关于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设想.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⑥ 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指的是对辛亥革命的发展。辛亥革命只是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体现出明显的反帝反封建性质。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指的是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开始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⑦ 历史简答题:如何理解近代中国革命发生的原因和历史必然性。

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我们: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1848年恩格斯在评价德国等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指出:把革命的发生归咎于少数煽动者的恶意那种迷信时代,是早已过去了。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达到满足。1915年列宁在批驳考茨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制造出一个革命,实行社会主义”的谬论时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革命政党和革命阶级的任务是认清革命的形势、把握革命的时机、掌握革命的规律,在革命潮流到来之际,不失时机地去迎接它。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同样遵循这一原理。
②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的必然产物。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从政治、军事、经济乃至文化各个方面控制着清政府,清政府完全成了“洋人的朝廷”,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社会历史舞台,最终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开创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③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是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着中国新生产力的发展。地主阶级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的社会基础。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盘剥,激化了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随着资本主义一定程度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出现,为中国革命的发生、发展准备了主观条件。
因此,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统治者逼出来的,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指出:这些矛盾的斗争和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中国革命,正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革命的阶级和政党的任务是正确认清革命的形势,把握革命的动机,掌握革命的规律,在革命潮流到来的时候,不失时机地去迎接革命。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是中国革命的阶级顺应革命形势的必然结果。

(四)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
正如毛泽东所说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社会历史舞台。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①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05年夏天,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备的、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不久,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他的革命主张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通过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对三民主义作了重新解释。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包括反满和独立两层意思。要完成的任务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在国内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之上建立对外独立、对内统一的民族国家,实现民族革命。 对外反对帝国主义,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对内反对民族压迫,主张“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完成政治革命。它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主张“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许为少数人所专有、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使地主不能因地价上涨而坐享其利。以改善人民物质生活,防止出现贫富严重对立为目标。 平均地权强调“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予土地,资其耕作”以期达到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强调“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孙中山是第一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辛亥革命成为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峰。
第一,辛亥革命在比较更完全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科学评价。这场革命最终赶走了皇帝,推翻了清王朝,宣告了在中国已经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终结,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第二,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这是辛亥革命的最主要的历史功绩。首先,通过这场革命,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其次,孙中山还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最后,辛亥革命在中国人民中撒播了民主革命的火种,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了一次大解放,民主精神普遍高涨。这是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性的巨大进步。同时,由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
第三,辛亥革命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清政府,是一场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但是,由于清政府早已是“洋人的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这场革命实质上具有反对帝国主义的性质。
第四,辛亥革命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天生的软弱性,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辛亥革命使中外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以后的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统治阶级始终建立不起一个统一的、稳定的统治秩序,统治集团内部长期地分裂、混战,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创造了条件。
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理上经历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③关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从主观方面来看,根本的是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太微弱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与束缚的夹缝中艰难地生长起来的,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难以割舍的联系,带有先天的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这就使它没能提出一个明确而完整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没有能把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发动起来造成一个大的农村变动;没能形成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从客观方面来看,中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力量远远大于革命的力量。中国资产阶级无法与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相对垒,不能承受帝国主义的压力。最后,只能把政权让位给袁世凯。
④关于辛亥革命的教训。第一,决不能对帝国主义抱任何幻想,帝国主义在中国需要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权。第二,在帝国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任何革命取得胜利。第三,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老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必须寻找适合自己国情的革命道路,解决中国的近代化的课题。第四,没有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进行革命,同时也没有建立起一个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把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活动进行到底。
辛亥革命及其以后多次奋斗的失败有力说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阅读全文

与历史性巨变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