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中国考古发现的文明历史有多少年

中国考古发现的文明历史有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2-07-10 04:34:22

① 中华文明到底有多少年的历史

五千年。

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而有据可查的历史只限定在距今四千年,之前的一千年即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由于缺乏考古实据一直广受质疑。位于辽宁、内蒙古、河北三省区交界的牛河梁大型史前祭祀遗址群的出现,以确凿而丰富的考古资料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物证。

“然而,由于历史文献典籍的漏记与空白,历史考古界对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特殊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郭大顺不无遗憾地指出,“一些有影响的通史性着作中,对中华五千年文明史这一罕见的考古证据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所提甚少甚至只字不提。”

(1)中国考古发现的文明历史有多少年扩展阅读:

在浙江良渚遗址,发现了建于距今约5000年前,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内城和更大规模的外城。为了防止北边山洪对城的侵害,古人在修建之前先修了一个长3.5公里、宽十几米的巨型水坝。

经考古勘测,该遗址目前发现最大规模的城址总工程量,初步估算是1200万立方米,这样的工程量如果动用1万个劳动力也需要10年甚至更长时间。

其工程量在全世界同时期的建筑中首屈一指。除高等级的宫殿之外,高等级的墓葬也在祭坛上修建。所以说这是一个阶级分化相当严重的社会,是一个产生王权的社会。

在山西陶寺遗址和陕西石峁遗址,分别发现了面积在280万乃至400万平方米的巨型城址。这些城址内社会分化严重,高等级建筑周围有高高的围墙围绕。

这一时期,墓葬中反映的阶级分化非常明显,小墓一无所有,或者仅有一两件武器或陶器;大型墓葬随葬品可达到上百件,不仅制作精美,而且表明等级身份。

“像这样的社会,显然不再是原来我们认为的部落联盟,应该已经进入到国家阶段。”探源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说,“所以我们觉得,在距今5000年前后,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包括西辽河流域等一些文化和社会发展比较快的区域,已经率先进入到文明阶段。”

② 中华民族有着多少年的文明历史

中华民族有着5000年的文明历史。考古学家通过对众多遗址开展的大规模研究,以丰富的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有5000年文明,这些遗址分别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中华民族有着多少年的文明历史

良渚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境内,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3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群。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为华夏族先民所创造,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存在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属于尧舜时期。

石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高家堡镇石峁村,是中国已发现的龙山晚期到夏早期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

二里头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盆地东部的偃师区境内,年代约为距今3800至3500年,相当于古代文献中的夏、商王朝时期。

③ 中国是文明古国,至今有多少年文字可考的历史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约有4700年.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两个,即黄河文明、长江文明,中华文明是两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中国历史自黄帝时代算起则约有5000年.有历史学者认为,在人类文明史中,“历史时代”的定义是指从有文字时起算,在那之前则称为“史前时代”;历史中传说伏羲做八卦,黄帝时代仓颉造文字;近代考古发现了3350多年前(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南方古猿在450万年前生活在中国江南一带.考古证据显示224万年至 周25万年前,中国就有直立人居住,目前考古发现的有小矮子、元谋人、蓝田人、南京直立人、北京直立人等.这些都是目前所知较早的原始人类踪迹. 中国史前时代的各种文化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以直立猿人为主的旧石器时代早中期(距今约50至40多万年前),接着进入了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以山顶洞人为代表,距今约在20至10余万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代表性文化是裴李岗文化,这一时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社会尚无明显分层.紧接着是以仰韶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这一时期,社会性质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逐渐加深,同时生产力水平有了显着提高.而以龙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出现在4900年至4100年前间,目前考古工作已经在长江、黄河流域发现了数个属于这一时期的城址群,如中原城址群、江汉城址群、海岱城址群等.这或许表明在龙山时代,社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根据现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的新石器时代呈现多元并立的情形:约7000年到5000年前在河南省、河北省南部、甘肃省南部和山西省南部出现的仰韶文化便具备使用红陶、彩陶以及食用粟和畜养家畜的特质.而大约在同一时间,尚有在浙江省东边出现的河姆渡文化、浙江省北边出现的良渚文化、山东省的大汶口文化.而之后发现的如二里头遗址和三星堆遗址则为青铜器时代的代表.

④ 中华文明到底有多少年与古埃及相比谁更高一筹

埃及建金字塔的时候,中国还处于夏朝,夏朝没听说有什么大的事件。不过后来中国要胜于埃及,因为古埃及被灭了。中国后来有了长城,有了更灿烂的文明。不过,古埃及的那些建筑竟然是在中国夏朝的时候建的,太不可思议了。跟有外星人帮助一样。

⑤ 中国的文明史到底有多少年

没有夏朝有关的东西出现,所以夏朝虚构的可能性很大。从商朝开始算起。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中国文明史只有3500年,即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王朝,而不是国人通常概念中的五千年。

读书的时候,总是听到老师讲,中国有五千年文明史,还有什么灿烂文化、发明创造等等。老了,翻一翻陈年流水账,好像不是那么回事。说它是谎言、伪装、自我粉饰,恐怕要得罪许多历史学家。等着挨骂吧!
有位教授说没有文明史,只有莽荒史,原始部落史。中华文明史没有5千年,只有3700年。我今扣去商、周这两个没有任何文明要素留存下来的一千多年,从《春秋、战国》算起,只有2715年。而且还不是一种(三个)文明要素贯穿延续的。呈现出:“分裂,统一,亡国”三段式。请看流水账:
一 分裂史:
1 春秋——294年
2 战国——254年
3 三国——45年
4 西晋十六国——51年
5 东晋十六国——103年
6 南北朝——169年
7 五代十国——53年
8 北宋、辽——167年
9 南宋、金——144年
总计1280年
二 统一史:
1 秦——14年
2 西汉——230年
3 东汉——195年
4 隋——29年
5 唐——289年
6 明——276年
7 民国——38年
总计1071年
三 亡国史:
1 蒙古帝国统治——97年
2 满清帝国统治——267年
总计364年
在柏杨先生的《中国人史纲》里,特别指出,东汉,唐,明三个统一朝代,都是宦官制度、宦官专权时代。第一次宦官时代持续31年,第二次宦官时代持续百年,第三次宦官时代则持续227年。
宦官是文化体系中最可耻的产物之一。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中国的文明有多少年?是个什么样范的文明???

⑥ 中国文明历史的年代有多长

黄帝王朝大约在公元前二千六百多年建立,距今约四千六百多年。在中国历史的记载中,黄帝在是一位神化的人物。在黄帝大战蚩尤的故事里,双方都有神灵助阵。黄帝的结局也是成仙而去。黄帝之后的五帝也都明显地带有传说成分。 夏朝从禹帝开始,于公元前二千年左右建立,距今约四千年左右。可是关于夏朝的记载虽有,却没有考古依据证明它的存在。 商朝从汤帝开始,于公元前一千六百年左右建立,距今约三千六百年左右。商朝的存在,有确凿的考古依据证明。证明商代存在的考古发现是位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甲骨文”。 周朝从武王伐纣开始,距今约三千多年。 自公元前八四一年的西周末叶开始,中国有了可靠的编年历史。此前关于中国历史的文字记载,均出于追记,因此其年代多有缺失和推测的成分。 夏、商时代的中国以部落为组织形式,从周朝演变成诸侯国和共主的关系。真正统一中国、建立集权统治的是秦始皇,其时公元前221年。 中国文明发祥之历史,最远不超过五千年。如果剔除神话传说,那么尚存四千年左右。有考古依据的历史大概三千六百年左右。确凿可信的编年历史大概两千八百多年。自始皇建立大一统的国家,大概两千二百多年。 中国文明发祥的历史观点,引用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中的话:“ 大体上研究古史,应有其相当之限度,凡及年历、人物、制度、学术等等,过细推求,往往难得真相。 文明历史并非陡然而生,神话和传说未必没有渊源。商朝后的历史固然可信,夏朝前的历史未必不可信!

⑦ 中国有多长时间的文明历史,怎样了解文明的定义

一,文明的含义

在历史学领域,人们往往会学习到“文明”(Civilization)这个概念。“文明”的本义是指有教化的、有文化的、有礼貌的等。中文的“文明”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如“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其德刚健而文明, 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文明以止,人文也”,这些“文明”都有开化、文治、教化的含义,和野蛮是相对的概念。

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美洲和黑非洲出现文明的时期远远晚于亚欧大陆和北非,而澳洲在大航海运动之前还处于原始社会。黑非洲最早的文明国家是埃塞俄比亚,这里在前12世纪建立了库施王国,是受到古埃及影响而建立的。西非国家直到8世纪才出现了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中非最早的文明国家是13世纪在津巴布韦建立的国家。美洲最早的文明是玛雅文明,出现在6世纪,到15世纪灭亡。随后墨西哥一带出现了阿兹特克文明,南美洲出现了安第斯文明(印加帝国)。非洲文明和美洲文明的发展程度都不高,总体处于国家的早期阶段,如玛雅一直处于早期城邦阶段,“印加帝国”类似于一个强大的部落联盟。

⑧ 考古实证中华文明有5000年了吗

5000年前的中国什么样?昨天,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发布最新成果:在距今5000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已进入文明阶段,出现了国家,进入“古国时代”。据此发现,我国的历史教科书也将修改。

“探源工程”起于2001年,已实施4个阶段的研究工作,2016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4期完成结项。研究团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牵头,联合国内近70家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地方考古研究机构参与。

多处巨城遗址还原“古国文明”

文明起源与国家产生,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事件之一。关于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界很早就开始关注,提出许多观点和理论,但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古代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相当长时间里,既缺乏资料,也缺乏系统的认识。

“探源工程”逐渐揭开了中国上古史的神秘面纱。

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已取得多方面重要进展:距今5800年前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距今5300年前后,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巍透露,中华文明探源实施的十几年里,研究人员在距今5500—3500年的都邑性遗址开展了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这些重要遗址分别是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山西襄汾的陶寺遗址、陕西神木的石峁遗址和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

其中位于浙江北部的良渚遗址修建于大约5000年前,该遗址是在沼泽上修建的,为了防止北边山洪对城的侵害,在修建之前先动员人力修了一个长3.5公里、宽达10多米的巨型水坝,或叫水利工程。据水利专家研究,这个水坝除了具有防洪的功能外,因为有高坝、低坝,还有的是根据不同水位蓄水灌溉,是一个水利工程。后来,在作为城的中心部位修建了一个630米长、450米宽、10多米高的大型土台,土方量大约200多万立方米,都是用草包泥从别的地方运来修建的。同时,围绕这个高台又修建了长1900米、宽1700米的大型城址,面积大约300万平方米。

“探源工程”最近十来年最新的发现表明,尽管中国文明的起源、早期形成和发展过程由于地理的原因处在东亚地区,是相对独立、自己摸索向前发展的,但是在“古国时代”的晚期,中华文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和其他外来文明有了接触,源自西亚、中亚等地区的小麦栽培技术、黄牛和绵羊等家畜的饲养以及青铜冶炼技术逐步融入中华文明之中,并改造生发出崭新的面貌。这说明,中华文明在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兼容革新能力,成为了其长期生长的起点,从中孕育出的共同文化积淀、心理认同、礼制传统,奠定了中华文明绵延不断发展的基础。

昨天,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透露,“探源工程”中,新技术发挥了很多关键作用,比如将遥感、空间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实验室等现代科学技术广泛运用到空间数据的采集、遗址的寻找发现、现场文物信息的提取等工作中。

举例来说,发现良渚文化5000年前大型水坝遗址,就和遥感技术的应用非常密切,应该说是遥感技术助力发现了这样一个大的历史遗迹。

在研究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年代的测定问题,碳十四测年技术就可以进行比较准确的年代测定,所测定的年代对初步建立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和都邑性遗址及其考古学文化兴衰的绝对年代,发挥了支撑作用。

另外,现代生物技术在生物物种的起源测定上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小麦、黄牛、绵羊从何而来,主要依靠的就是现代生物技术。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我们国家是水稻和粟、黍的发源地。这也是‘探源工程’一个重要内容。大约在一万年前,南方已经开始种植水稻,北方开始种植粟、黍,就是小米和黏的黄米,我们应该把这样的知识也加入到课本当中。”王巍说,“要让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先为人类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发布、发表,我们也在积极对接,把这些新的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里面。”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透露,现在初中用的历史教科书对照“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经确定,内容也基本确定下来了。

修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根据工程新成果,增补一些过去教科书中没有的知识,比如像石峁文化、屈家岭文化、宝墩遗址等;对原有的表述进行细化,如良渚遗址中发现的大型水坝、古城遗址等内容;更新教科书里的一些图表。“原来有一些遗址图里没有,现在做了修改补充,有些照片采用新的考古照片。”据介绍,目前初中教科书已经修改完成,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关于中国史这部分也编完了,也对照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实,高校《考古学概论》教材也做了适当的调整。

将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积极与科技部等部门协商,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后续研究工作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尽快完成指南的编制、发布,精心组织实施。并积极配合教育部和相关部门,加强成果整理与宣传。同时,继续对相关重要遗址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和有效保护,积极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全力做好良渚等重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古遗址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据了解,目前国家文物局已经公布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还有若干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在建设中,像良渚遗址就是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很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比如安阳殷墟、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今后我们将积极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

“探源工程”揭秘中国上古史

1 距今5800年前后

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西辽河等区域出现了文明起源迹象

2 距今5300年前后

中华大地各地区陆续进入了文明阶段

3 距今3800年前后

中原地区形成了更为成熟的文明形态,并向四方辐射文化影响力,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

阅读全文

与中国考古发现的文明历史有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