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北伐成功的有多少年

历史上北伐成功的有多少年

发布时间:2022-07-10 15:46:11

⑴ 历史上自南而北的北伐战争有哪些最终成功的、失败的又各有哪些

成功的:
明朝北伐元朝。
失败的:
蜀汉北伐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发生于三国时期(228年春至234年冬)。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蜀军先后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五次北伐,虽然蜀军战果颇丰,但终因各种原因而退军;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结束后,由曹真为统帅向蜀汉发动过反击战,但因受蜀汉地形、气候影响而退军。其中的五次北伐可分为:两次大型全面战争(第一次北伐,第五次北伐);一次中型区域战争(第四次北伐);两次小型局部战争(第二次北伐,第三次北伐)。
234年,诸葛亮率领蜀军第五次北伐。在渭水五丈原,与曹魏大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僵持不下。
诸葛亮正欲屯田久战,因长期积劳成疾,心力交瘁病逝于五丈原,享年54岁。诸葛亮死后,蜀军全军退回汉中,至此历时6年之久的诸葛北伐结束。
日后姜维也曾经数次北伐,但也都以失败告终。而蜀汉政权也在炎兴元年(公元263)年向曹魏大将邓艾投降,蜀汉灭亡。
东晋北伐
东晋建立之后,中原地区已沦丧于胡人之手。虽然皇室及大多世族只想偏安江南,然爱国之将士每每以北伐中原、规复失土为己任。故东晋自始至终,都有北伐之举,先后有祖逖、庾亮、殷浩、桓温、刘裕等人的多次行动。以刘裕取得的成果最大。
南宋北伐

开禧北伐 隆兴北伐 端平入洛。

⑵ 历代北伐有没有成功过

历史上的北伐,次数很多,跨越时代也比较广。

成功的北伐有:

国民革命军北伐:以张学良改旗易帜宣告成功。

东汉窦宪北伐 :两次北伐,均胜利。北匈奴至此崩溃,单于远逃,汉军直追击至私渠比鞮海(乌布苏诺尔湖),此役共斩杀名王以下匈奴军一万三千多人,获牲畜百余万头,周围部落归降汉室共八十一部计二十余万人。出典故:燕然勒石。

三国姜维北伐:姜维历次北伐战绩,互有胜负,军队已到达华阴、蒲城一带。其中大胜两次;小胜三次;平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

东晋祖逖北伐:313年,司马睿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予一千人的粮食和三千匹布作为北伐物资,由其自募战士,自造兵器。胜,收复北方大部失地。

东晋桓温北伐:三次北伐,前两次胜利,第三次失败。

南朝刘裕北伐:两次北伐皆胜利。攻灭南燕,伐灭后秦。

五代柴荣北伐:显德六年(959年),农历4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

北宋岳飞北伐:北伐四次,只有第一次算的胜利。

明朝朱元璋北伐:朱元璋洪武年间进行了八次北伐,只有第二次北伐失利,其余均为胜利。

明成祖朱棣北伐:为了彻底解决元朝的残余势力,从永乐八年(1410年)开始,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这次北伐,明军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五万元朝铁骑,蒙古本部的鞑靼向明朝称臣纳贡,永乐帝封鞑靼大汗为和宁王。随后明军一直进入到擒狐山,在巨石上刻字为碑“翰海为镡,天山为锷。”

还有诸多失利的北伐,可参考 北伐 网络:http://ke..com/view/32423.htm

⑶ 中国上下五千年,有几个朝代是北伐建国成功的

中华上下五千年,北伐成功并建国的我只知道一个,那就是刘邦建立的汉朝。中国的战争很多时候都是北方强南方弱,很少有政权能从南方起家建立政权。


人和

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非常重要的。刘邦的士兵们都是一路从北方跟随到的汉中,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土生土长的北方人。汉中对于他们来说不是家乡,他们就像是一群客人。这些士兵每天都在想着回到北方,回到自己的家乡。士兵们的这些愿望和刘邦他们的目的完全重合。上下一心的军队爆发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军队不管面对什么都有战胜的希望,这就是人和的力量。

⑷ 中国历史上都是北打南,那么,南打北最后成功了的有几次哪几次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简单说说。

最终成功的只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共联合的北伐。明朝也勉强算,不过明朝起家濠州、滁州,都是在长江以北,然后拿下南京,是向南打,平定江东以后,才发动了北伐战争,准确的说是“先南后北”,鉴于南打北的太少,所以也就算是吧。
还有两个勉强算的就是楚汉相争和东汉建立。因为楚汉相争的关键人物在韩信,而一般历史上管韩信打赵国、灭齐国,十面埋伏逼死项籍的战役,叫做韩信北伐。实际上,从地理上看,叫韩信东征更为贴切。
东汉刘秀起家南阳,在荆州地区,后来基本上都是在南阳以北作战,打败了王莽和绿林军、赤眉军,才南下,继而灭蜀和陇东。如果明朝算的话,东汉也勉强能算。
其他的北伐战争还有:1、东吴北伐。孙策曾经出兵袭击曹操,被陈登击败。孙权和张辽打了合肥之战,陆逊和诸葛瑾带兵北伐,诸葛恪北伐,都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2、祖逖北伐。祖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第一次北伐成功的人。他为东晋稳定住了淮河流域,并打下了洛阳,使得名义上还是晋国属下的前凉派人进贡,前燕和成汉表示服从东晋。可惜,祖逖一死,弟弟祖约等人不争气,又丢掉了洛阳等地。
3、刘裕北伐。刘裕出身比较低微,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解决了东晋长期的海盗卢循、孙恩,在朝廷里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捞政治资本,刘裕决定北伐,一举灭掉了所谓的“十六国”中的后秦、南燕两国。由于刘裕急着想篡位,就没有继续北伐,而回来当皇帝。刘裕就是南朝宋的开国之君。此次北伐,其实相当冒险。北方的北魏已经相当强大,北魏曾经商量对刘裕北伐的对策。有三种意见:1、包抄刘裕,吃掉刘裕主力部队,才顺便解决后秦;2、不作为;3、等刘裕撤兵,再拿下刘裕的北方领土。最终,北魏采取了第三种意见,才使得刘裕北伐,在表面上取得了成功。刘裕撤兵以后,北魏迅速占领了刘裕打下来的地盘。
4、陈庆之北伐。陈庆之是南朝梁的大将,率兵北伐,一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打下了洛阳。不过,由于朝廷内部的矛盾,以及北魏的反击,陈庆之只得撤兵。
5、柴荣打契丹。周世祖柴荣,是五代为数不多的明君。他先是三征南唐,然后北伐契丹,夺得了燕云十六州的两个州,这也是五代时期,对契丹为数不多的胜利,且为进攻战。本来,柴荣打算进一步扩大胜果,结果得了重病,返回汴梁后去世。
6、宋太宗灭北汉。北汉是十国之一。十国中,前蜀被后唐灭掉,南唐篡位吴,灭掉了楚和闽。楚的余部,仍然盘踞在长江流域。而剩下的6个半国家,宋太祖赵匡胤灭了4个半,仅给宋太宗赵匡义剩下了北汉和吴越。北汉由于有契丹支持,很是猖狂。赵匡义决定亲征北汉。他动用了自己几乎所有的优秀将领,只留下杨业防御契丹。结果,四面夹击之下,北汉迅速土崩瓦解。后来,吴越投降,五代十国最终结束。
7、宋真宗北伐。契丹在宋朝初期多次骚扰宋朝北方,在真宗时期,又一次大举进攻,在寇准的极力建议下,宋真宗决定亲征。前线战士大受鼓舞,击败了契丹军队。不过,宋真宗是投降派,他最后决定,用金钱换和平,战胜的情况下,签订了《檀渊之盟》。《檀渊之盟》虽然颇为屈辱,但也为宋朝争取了90年左右的和平时期,对于那些岁币,其实在宋朝的税收中,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宋朝没能好好的利用这一时期,在对西夏、交趾,甚至回纥的战争中,屡屡失败,未能乘机开疆扩土。而辽人也没有居安思危,被宋朝联合金最终灭掉。
8、童贯北伐。宋朝联合金人灭契丹,徽宗派自己最信任的童贯带兵北伐,结果一败涂地。
9、岳飞、韩世忠等人北伐。南宋初年,宋高宗赵构一度想收回失地,派出了岳飞、韩世忠、吴玠等人北伐,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不过赵构知道自己无力驾驭这些人,在取胜后,就下令撤兵,导致北伐成果丧失。(和徽宗、钦宗无关,徽宗早就死了,秦桧从北方回来以后,一定会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赵构。而钦宗本来可以不被抓,但是为了父亲仗义赴死,临走前,就交待过将皇位让给他认为更有能力的赵构。所以,钦宗不存在对赵构的威胁,人家要想当皇帝,就不去北方了。且赵构对皇位也不是很重视,当了36年就不干了,禅位给宋孝宗,自己又当了太上皇20多年才死。)奇怪的是,吴玠等人得到了晋升,韩世忠仅仅是降级罢官,仅有岳飞一人被杀。估计他肯定没说什么好话。
10、朱元璋、朱棣的12次伐北元。元朝北返以后,仍然对明朝是个威胁,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各有6次对北元用兵,表面上都取得了胜利,不过,北元自知打不过明朝,就敌来我走,明朝也未能逮住北元的皇帝,抢回玉玺。
11、尼布楚条约。康熙派兵击败了沙俄军队。

⑸ 历史上的诸葛亮究竟北伐了多少次

在《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作了浓墨重彩的描述。实际上,《三国演义》就是一本小说,它对诸葛亮北伐中原的次数造了假。那么,历史上诸葛亮到底北伐了几次,还有每次的战果如何呢?


实际上,诸葛亮只打了五次北伐。而在《三国演义》中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北伐中间加了一出戏,凑成了六出祁山。这出戏就是三出祁山,其实只有将军陈式率军进攻,诸葛亮并没有亲自出马。总之,历史上诸葛亮的五次北伐虽然没有完成一统中原的目的,但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诸葛亮用进攻延缓了蜀汉的灭亡,也算是大功一件。

⑹ 中国历史上的北伐比较成功的是哪几次

1、陆逊北伐

陆逊北伐指的是陆逊4次参与的东吴与曹魏的作战。陆逊四次对魏作战未尝一败,战绩辉煌,战果丰硕。于敌境中来去自如,可见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①第一次

着名的石亭之战,起初孙权命鄱阳太守周鲂诈降引诱曹休,曹休果然中计引兵前来,孙权便召见陆逊假黄钺,为大都督率领诸将与魏大司马曹休交战于石亭,陆逊自己为中部,朱桓、全琮为左右翼,三道俱进,大破曹休,斩获万余,牛马骡驴车辆缴获万辆,军资器械略尽。

朱桓提出自领万兵于夹石、挂车拦路,想要生擒曹休,然后进取寿春,割有淮南的计策。未被陆逊采用。

曹休率军向皖时,曹魏尚书蒋济便上表魏明帝称未见其利,曹休果然战败,迁中护军。曹魏贾逵得到曹休战败的消息,多设旗鼓为疑兵赶往支援,将粮草给予曹休, 曹魏将领朱灵等从后断道,方才救出曹休。战后不久曹休病亡。

②第二次

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陆逊与诸葛瑾进攻襄阳。陆逊派遣亲人韩扁奉报,归途中,在沔中遇到敌人,巡逻查问抓住了韩扁。

诸葛瑾听到后十分担心,写书给陆逊称:“大驾已旋,贼军得到韩扁,对我军的部署了如指掌。现在水干,应当赶紧撤退。”陆逊没有回答,还在催人种葑豆,与诸将弈棋射戏如常。

诸葛瑾知道陆逊智略多,应当是有了主意,就自己来见陆逊,陆逊说:”贼军知道大驾以旋,能专心对付我。又已经坚守要害,兵将意动,得先镇定安抚,设计变术,然后再走。现在要是退走,贼军觉得我害怕,仍旧来交战,对我们那是必败的。”

然后秘密与诸葛瑾立下计策,令诸葛瑾率领水军,自己率领兵马向襄阳进发。敌人素来害怕陆逊,赶紧回城。诸葛瑾引水军出,陆逊队伍整齐,张拓声势,敌人不敢交战。

军到白围,托言说打猎,暗地里遣周峻、张梁等进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石阳热闹,周峻等人到时,百姓都带着东西入城,城门堵住关不上,魏军只好杀死自己的百姓,才关上城门。

斩首获生,凡千余人。对于生还的百姓都加营保护,不让兵士干扰侵侮。家属来了,就让探望。若是妻子孩子死了的人,就给衣服粮食,厚加慰劳,遣送他回家。

江夏功曹赵濯、弋阳备将裴生及夷王梅颐等,并率支党来依附陆逊。

③第三次

于孙布诈降赚王凌次年进攻庐江,曹魏将领认为应迅速赶赴支援。满宠认为:“庐江虽然小,将士强劲士兵精锐,能坚守一段时日。贼军舍弃船只上岸二百里赶来,后尾空县,尚欲诱致。现在应该任由他前进,到时他就来不及撤退了。”

之后整军前往杨宜口,想要夹击陆逊。陆逊得知曹魏援兵东下支援便在夜里撤退,满宠未能得逞。

④第四次

赤乌三年(另有记载为赤乌二年与赤乌四年),陆逊拔邾城(邾县故城,今湖北黄州府黄冈县治),筑城置戍,以为重镇,常驻3万之众。其地始为吴有,魏人息志。

陆逊四次对魏作战未尝一败,战绩辉煌,战果丰硕。于敌境中来去自如,可见其过人的军事才能。然而袭击江夏导致敌军自杀其民也为后世所诟病。

2、刘裕北伐

东晋自偏安以来,时时面临着北方的威胁。祖逖、庾亮、殷浩、桓温都曾先后北伐,但无一成功。

晋元兴二年(404),刘裕起兵击败篡晋称帝的桓玄。次年,拥戴晋安帝复位,控制东晋朝政。时南燕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加剧,慕容超信用奸佞,诛戮贤良,赋役苛重,激起民众强烈反抗。

为了晋朝的强大,刘裕决定兴师北上。刘裕为抗击南燕,外扬声威,遂欲挂帅北伐。 公元409年二月,南燕军队侵扰淮北,就正好给了刘裕一个机会。他上书皇帝,要求北伐,获得朝廷批准后,他迅速出兵,五月就到了下邳。

两次北伐,前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收复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光复洛阳、长安两都,后长安虽在一年多后得而复失,但潼关以东、黄河以南和山东全境已划入刘宋版图,“七分天下,而有其四”,江淮流域得到保障。

为刘宋永初和元嘉年间,休养生息,出现“余粮息亩,户不夜扃”的局面提供北部疆域的屏障,仍不失为取得较大成果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北伐。

3、柴荣北伐

显德六年(959年),农历4月,柴荣亲率诸军北伐契丹。至宁州,刺史王洪以城降。之后,领兵水陆俱下,至益津关,契丹守将终廷晖以城降。至瓦桥关,守将姚内斌以城降。

鄚州刺史刘楚信以州降。农历5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这次出师,仅四十二天,兵不血刃,连收三关三州,共十七县。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遇疾而返。

4、徐达北伐

朱元璋大致扫平南方群雄后,为了彻底推翻元朝,乘红巾军基本摧毁元主力军的有利时机,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达、常遇春率军25万人北伐。朱元璋军由淮河入黄河,连克淮安、寿光、临淄、高苑等地。山东诸州县尽为朱元璋军所有。

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明。四月,其北伐军队完全夺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元顺帝只得携带家眷及宫廷官僚北走上都,继续元室的统治,史称北元。八月二日,徐达师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彻底胜利,元朝灭亡。

5、国民革命军北伐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

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加入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伐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裕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明灭元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陆逊北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北伐

⑺ 除了气势磅礴的刘裕北伐外,历史上的北伐还有哪次成功了

中国的地理、气候和经济环境决定了占据南方北伐,要比占据北方南征要难。

首先地理上,北方大山大岭多,北方相对南方普遍更加易守难攻,而南方除了长江至外,其实只适合游击割据的丘陵为主,但战略上并不适合政权防守。

其次,气候上,占据北方,一路南征,只需要脱衣服,而受到气候影响小,而北伐,如果不能速战成功,基本上严冬一来,必须退兵,以前没有那么多高科技的保暖设备,也不可能带着一堆棉袄棉被什么的打仗,增加负载负重,对于行军极其不便,必须认真部署。

5、 五代十国,宋取代后周后,依然是从北方开始逐步消灭了盘踞在南方的诸多政权,最后完成国家统一的。

6、 北宋被来自北方的金国所灭,南宋则被依然来自北方的元所灭,北方的元再次统一了中国。

7、 接下来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情况,盘踞于南方的明政权,经过长年的准备后,只用了十个月就推翻了北方的元,这是一次典型的南方统一北方。

8、 明朝被来自北方的清所灭,清由北向南扫清了统一道路上所有的障碍!

9、 清的灭亡,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只是一次爆发于武昌的起义点燃了这个帝国灭亡的导火索,这个帝国随即就像被蛀空的大树一样轰然倒地了。

10、 清灭亡后,事实上中国又进入了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直到北阀战争,以及后来的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南方开始向北推进,最终从形式上统一了中国,这也可以勉强算做一次南方统一北方吧。

⑻ 1368年,明朝为什么能够横扫蒙古,成为唯一北伐成功的王朝

1367年,朱元璋拜大将徐达为征虏大将军,统军25万开始进行北伐。朱元璋的军队一路势如破竹,一年以后,大军进入元大都。朱元璋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的帝王,在此之前的孙权、刘裕、宋孝宗都折戟沉沙。只有朱元璋开创了了历史,建立了长达280年的大明王朝。那么明朝的建立究竟拥有哪些因素,明军又是依靠什么打败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军队呢?
一、朱元璋集团文臣武将俱佳,元顺帝方面一直是混乱和内斗
朱元璋是中国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的政治能力和军事能力甚至超过了同为底层出身的汉高祖刘邦。朱元璋在指挥战斗的过程中,身边的文臣武将都是起到了辅助作用,他自己本身就是杰出的将领。这一点和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非常相似,没有大将自己也能上。更何况朱元璋身边人才济济,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等文臣武将十分齐全。再加上朱元璋卓越的统筹能力,将这些人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这就是知人善任,这不是什么类型的帝王就做得到的。在世界历史上,错用了人造成国家灭亡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一点朱元璋绝对能和《沁园春》中的那四位大神并列。
相比之下,北方的元顺帝水平就差了十几条街了。元顺帝此时已经做了20多年的皇帝,登基初期的那股干劲早就被岁月消磨的干干净净。元顺帝到了后期以后,疯狂的信任太监,而且还是一个朝鲜半岛来的太监。除了宦官专权,元顺帝本人还十分的好色,仅仅是皇后和后妃的数量就是元朝之最。中央朝政是腐败的,地方上也好不到哪里去。各地的军政长官相互争斗,丝毫没有估计南方正在迅速崛起的朱元璋。在元顺帝方面一共有两个拿的出手的任务,一个是脱脱,另一个是王保保。脱脱因为反对元顺帝的一些政策,最终被迫害致死。王保保虽然忠心耿耿,但是始终无法得到朝廷的绝对绝对信任。
二、长期的战斗,使明军的战斗力超过了元军
从古到今,要想让军队永远保持战斗力就只能使用战争。通过战争的洗礼让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逐步成为悍不畏死的战士,这一点非常重要,至今仍不例外。朱元璋的军队是从农民军中锻炼出来的,起初这支军队的战斗力确实一般。但是长期的战争再加上名将名帅们的训练,这支军队逐步成为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从大战陈友谅到灭张士诚,再到征方国珍,朱元璋的军队已经适合在任何条件下进行战斗。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在当时的中华大地上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正是在强大军队的保证之下,明朝军队最后完成了北伐大业的成功。
与明军相比,此时的蒙古铁骑早就不复当年之勇。此时蒙古人统治中原的时间已经将近100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已经将蒙古军队变成了绵羊。当年蒙古军队横扫欧亚欧亚大陆,无数国家为之胆寒。但是蒙古军队统治中国以后,长时间的太平岁月消磨了他们的斗志。到了元朝后期,一些蒙古士兵连马都不会骑了。看到明军的第一反应不是冲锋,而是掉头就跑。真是风水轮流转,曾几何时蒙古骑兵追击南宋军队也是这幅场景。即便游戏蒙古军队敢于迎战,由于长期疏于战阵,蒙古士兵已经不是明朝士兵的对手。
三、骑兵和火器的使用,让明朝军队如虎添翼
强大的步兵部队可以打败对手,但是无法全部歼灭对手。每一个强大的王朝都会有一支强悍的骑兵部队,汉武帝时期汉军的战马超过了60万匹,唐太宗李世民时期唐军战马超过40万匹。由于元朝在全国推行养马的政策,这个本来祸国殃民的政策却间接帮助了朱元璋。在朱元璋在南方确定自己的统治以后,他根本就不缺战马。虽然此时朱元璋拥有的战马数量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明初战争的使用次数来看,最少也在10万匹以上。再加上骁勇善战的明军士兵和强悍到极点的常遇春,元朝军队根本挡不住他们。
常遇春是标准的骑兵将领,而邓愈则是一个使用火器的高手。在明朝初期,火器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早在大战陈友谅时,朱元璋的军队就开始大量使用火器,如火铳、火炮等等。而元军还是信仰自己的那一套骑兵冲击的战术,这可就是早死了。元军冲锋,明军使用火器和弓箭轮流招呼;元军撤退,明军的骑兵开始追击。元军打又打不赢,跑又跑不掉。元朝军队成批成批的被俘虏,每次都有那么几万人。正是在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明朝实现了北伐,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北伐成功的王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⑼ 南北战争历史上,都有哪些北伐成功的案例

北伐是中国政治的一种独特的军事形势,它往往与中国儒家正统思想有关,因此每一次北伐的背后,都与收复失地,华夷之辨所挂钩,正如诸葛亮《后出师表》中所谓的:“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有着关系,北伐象征着中原正统向北方蛮夷宣誓的战争,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统一与归化,就出师目的而言十分具备正统性。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北伐成功的有多少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