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元阳梯田为何是中华文明的骄傲
在云南的红河南岸,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当中,运用自己的智慧与双手,结合当地特殊的地理条件,创造出了一项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伟大工程——红河哈尼梯田。在这其中,元阳县境内共有113平方千米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也是哈尼梯田最具有代表性的区域。
梯田是山区、丘陵地区常见的田地形式,是在坡地上沿等高线修筑的阶台式或波浪式断面的农田。元阳县境内全是崇山峻岭,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以一座山坡而论,梯田最高级数达3000级,这在中外梯田景观中是罕见的。初春时节,当梯田灌满了水的时候,在晨光或是夕阳的照射之下,可见云雾飘动在一层层田间,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景象壮美,恍如云海,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云海梯田。
元阳县的哀牢山区,一共有7个民族共居一山,大致依照海拔高低分层而居。海拔144~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2000米的上半山区,多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瑶族居住;汉族则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
哀牢山是云岭山脉的一个分支,自西北向东南,绵延不断,它的脚下还有一条相伴而行的大江——元江(红河),高山与大江在云南中南部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这里不易受北方冷空气的侵扰,气温较高。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但当2500年前,哈尼族的祖先从西藏高原来到云南南部这个边陲山区之时,却遇到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山区内平地极少,到处是浓绿的原始森林,这样的山地条件很难进行耕种。为此,哈尼族人民开始了改造大自然的奋斗。
哈尼族人垦殖了大量的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保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几千平方米、小者仅有簸箕大,这便构成了举世闻名的元阳梯田奇观。
元阳哈尼族梯田不是一个死板的历史遗迹,从古至今始终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大系统,时至今日,它仍然是哈尼族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根本。它将自然的壮美风光与人力的巧夺天工融为一体,既能发挥出巨大的实用性,也具有无可比拟的观赏性,是文化与自然巧妙结合的产物,不仅是哈尼族人民的,也是中华文明的伟大骄傲。
2. 红河哈尼梯田是哪一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
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红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据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梯田规模宏大,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元阳、绿春、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9万亩。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多端,将山谷和梯田装扮得含蓄生动。20世纪80年代经一些摄影家的介绍,红河哈尼梯田开始名扬世界,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被它壮美的自然景观所吸引。
参考资料:网络
http://ke..com/link?url=71GjubNOOUTMjFwq
3. 中国哪里的梯田最有名
白云深处,邂逅梯岭;疑为世外桃源,又似梦里老家
井冈山下,位于江西省吉安市的遂川桃源梯田景区,以如诗如画的山水田园风光着称,被誉为“全球十大最美梯田”
4. 元阳梯田的由来、由来、特点分别是什么
元阳梯田的由来:
元阳地处亚热带和温带,是哀牢山夹缝中的一座县城。元阳哈尼族梯田之所以如此壮丽和独特。首先是大自然特殊地理结构所造成的。元阳位于云南省南部,而云南省地形分布的特点是西北高、南部低,从滇西北的中甸、丽江经大理、楚雄到到滇南的思茅、版纳、红河、文山,海拔渐渐下降,形成了滇西北高海拔地区常年无夏的寒温带、寒带气候类型和滇南低海拔地区全年无冬的亚热带、热带气候类型。从滇西北到滇南,随着海拔下降,立体气候越来越显着,降雨量也越来越大。全省降雨量最大的就是红河南岸哈尼族聚居地区,降雨量竟达到年均1397.6mm,相应的稻作农耕越来越密集,旱地耕作越来越减少。这就使从滇西北的怒江、澜沧江、长江水系到滇南江河水系流域,梯田稻作文化越来越发达,并最终在红河南岸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区形成全省、全国最集中、最发达的梯田稻作区的地理构成环境。
其次,哀牢山特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也决定了元阳哈尼梯田必然形成为最壮丽、独特的奇观。元阳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多为切割中山地类型,即县内众山在亿万年中被红河、藤条江水系深度切割,中部突起,两侧低下,鸟瞰全境,山地连绵,层峦叠嶂,地形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境内最低海拔为144米,最高海拔为2939.6米,海拔高差2795.6米。县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但因地形复杂差悬殊,立体气候突出。
元阳全县有63958.4公顷森林,其中东西观音山有18167.6公顷原始森林,分布各山各岭的原始和次生林森林尚有45790.8公顷,这些森林构成了巨大的天然绿色水库,它们涵养的巨量水份在高山上形成了无数条小溪、清泉、瀑布和龙潭,提供了全县所有梯田、旱地用水和全部人畜用水。正所谓“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元阳县共居一山的七个民族大致说来是按海拔高低分层而居的,海拔144米到600米的河坝区,多为傣族居住;600米到1000米的峡谷区,多为壮族居住;1000米到1400米的下半山区,多为彝族居住;1400米到2000米的上半山,多为哈尼族居住;2000米以上的高山区,多为苗、瑶族居住;汉族多居住在城镇和公路沿线。
哈尼族居住的上半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在15度左右,全年日照1670小时,非常适宜水稻生长,故哈尼族先民自隋唐之际进入此地区就已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在此1400多年间,哈尼族倾注了数十代人的心力,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和勇毅垦殖梯田。同时,哈尼族等民族还发挥了巨大的天才和创造力,在大山上挖筑了成百上千条水沟干渠,已建成骨干沟渠4653条,其中,灌溉面积达50亩以上的有662条。条条沟渠如银色的腰带,将座座大山紧紧缠绕,大大小小沟箐中流下的山水被悉数截入沟内,这样就解决了梯田稻作的命脉——水利问题。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梯田中可长年饱水,保证了稻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的想象力令人惊绝,其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之中,无不奋力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这一景观构成了千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元阳梯田的特点:
一绝:面积大,形状各异的梯田连绵成片,每片面积多达上千亩;
二绝:地势陡,从15度的缓坡到75度的峭壁上,都能看见梯田;
三绝:级数多,最多的时候能在一面坡上开出3001多级阶梯;
四绝:海拔高,梯田由河谷一直延伸到海拔2002多米的山上,可以到达水稻生长的最高极限。
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元阳梯田有多依树、坝达、猛品、金竹寨龙树坝等六七个景点,各有特色,离县城最远的有2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