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河南南阳有呐些风景区出过呐些古代名人
景点有:南阳龙潭沟、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桐柏山水帘洞、淮河源、内乡县衙、老界岭、伏牛山等
名人:诸葛亮、张衡、张仲景、 范蠡、姜子牙、韩愈、黄忠、魏延、文聘、邓艾、许攸、百里奚、岑参、范晔、冯景兰、冯友兰、彭雪枫、丁声树、二月河、周同宾
⑵ 南阳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南阳市,古称宛,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诞生了众多历史名人,分别为:
1、先秦,姜尚、百里奚、范蠡、孟明视、熊绎、屈原、申伯
2、秦汉,张衡、刘秀、刘玄、张仲景、张释之、左雄、直不疑、杜延年、阴丽华、樊宏、朱晖、邓禹、吴汉、贾复、岑彭、朱祐、马武、刘隆、马成、陈俊、杜茂、任光、杜诗、灵思何皇后、何进、何苗、邓绥、邓猛女、杜周、茨充、孔仅、逢纪、李松、赵憙,李通,郭丹
3、三国魏晋南北朝,诸葛亮、何晏、范晔、范缜、范宁、吴敬怀皇后、范云、范泰、范晷、范坚,范汪,范弘之,范甯,韩嵩,庾信、许攸、黄忠、魏延,韩暨、吕乂,张辅、文聘、李严、邓芝、邓艾、甘宁、韩暨、来敏、陈震、赵彦深,刘之遴
4、隋唐五代,岑参、岑文本、张巡、刘洎,韩翃、张建封,张皇后
5、宋元,王坚
6、明清,铁铉、马殿甲、李贤、王鸿儒,王鸿渐,吴阿衡,柴升,李仁,彭凌霄,李蓘
7、近现代,彭雪枫、许永跃、赵东宛、赵延年、二月河、冯景兰、杨廷宝、冯友兰、董作宾等
(2)西峡历史上有过什么名人扩展阅读:
南阳历史悠久。约在五六千年前,就出现了村落和房屋。商代为“南乡”,有谢、楚、邓等国。西周时,南阳属荆州,因在周的南部,被周人称为“周南”,境内有申、吕、楚、鄀、蓼、邓等国。春秋大部分入楚,楚置宛邑。战国分属楚、韩。秦初置南阳郡,为全国36郡之一。
汉承秦置,仍置南阳郡,兼有弘农郡地,辖境相当于河南熊耳山以南和湖北大湖山以北。晋置南阳国和义阳、顺阳郡。南北朝时建置变化无常。隋设南阳郡、阳郡、淅阳郡,兼有淮安郡和舂陵郡地。唐、宋设唐、邓二州。元、明、清设南阳府。中华民国设行政督察区。
1949年3月,新成立的中共河南省委决定,成立南阳地委、专区,辖南阳市、南阳县、南召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邓县、新野县、唐河县、桐柏县、泌阳县、方城县12个县市。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南阳地区,设立地级南阳市。
⑶ 西峡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姜子牙-周朝宰相,助周武王灭商,河南许昌人
老子-原名李耳,着有《道德经》,道教创始人,河南鹿邑人;
庄子-原名庄周,道家集大成者,着有《庄子》,河南民权人;
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河南鲁山人;
商鞅-秦国的着名改革家,河南濮阳人;
范蠡-春秋末年越国大夫,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世称陶朱公,河南南阳人
⑷ 西峡烈士陵园主要有哪些战士
1934年,中共党员薛天义、张国玺为了摧毁反动势力,掌握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就曾在西峡口民团司令部内部组织武装起义。虽因叛徒告密,被以别廷芳为首的反动统治者血腥地扼杀在摇篮中,但这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西峡地区的第一次尝试。它震慑了反动统治阶级,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在这次革命起义中,被杀害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有10多名。其主要组织者薛天义、张国玺于1986年12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1987年4月,中共西峡县委、县人民政府派人将他们的遗骨迁葬于西峡烈士陵园,立碑铭记,千古流芳。烈士陵园墓区,还安葬着着名烈士白涛。白涛,原名袁怀义,西峡县丹水镇袁沟村人。他在抗日救亡中离别故土,投身革命,解放战争中随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出任安徽省金寨县县长。1948年5月,我主力部队转移外线作战,白涛率县大队在内线坚持斗争,不幸被俘。国民党军队对其威逼利诱,其心坚如铁。1948年7月7日,敌人“公审”白涛,白涛持着新装,万方仪态,高声讲述解放战争胜利形势,痛斥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敌人无可奈何,气急败坏地杀害了年仅33岁的白涛。 墓区中还安葬着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黄玉辉烈士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壮烈牺牲的张运合烈士。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英勇奋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宛西战役中牺牲的我军职务最高的38军17师副政委秋宏和马华敏等掩埋着西峡籍81名着名烈士。
⑸ 西峡县有多少个乡镇
截至2019年,西峡县辖3个街道、15个镇、1个乡。
1、3个街道:白羽街道、紫金街道、莲花街道。
2、15个镇:丹水镇、阳城镇、回车镇、五里桥镇、丁河镇、重阳镇、西坪镇、桑坪镇、米坪镇、双龙镇、二郎坪镇、太平镇、石界河镇、军马河镇、田关镇。
3、1个乡:寨根乡。
西峡县是河南省南阳市下辖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西与陕西商洛市接壤,北临三门峡市、洛阳市,东接内乡,南临淅川,为河南省第二区域大县。
(5)西峡历史上有过什么名人扩展阅读:
西峡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5000年前,西峡就有聚居的群落。西周初年为鄀国属地,并设为白羽邑。
公元前 524 年至 506 年曾是许国国都,秦时置析县。后几经沿革,清末民初为西峡口镇,1948年5月6日西峡解放,设置西峡县。
古史记载,西峡“陆通秦晋,水达吴楚”;“山产百货风行,千里万商云集”。自古以来,许多圣哲贤达、历史名人曾在西峡留下了传奇遗踪:孔子回车返鲁、屈原苦谏楚王、武则天建造行宫、李自成兵屯西坪操场,李白、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苏辙、司马光等都曾游历西峡而留名作。
金代着名诗人元好问曾出任西峡县令,留下了 100 多首歌吟西峡山水田园风光的诗词佳句。西峡还是原宛西民团司令别廷芳实施宛西自治的大本营。蕴藏在西峡这块古老土地上的有形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⑹ 屈原姓什么名什么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秭归),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官拜左徒,为楚王近臣。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国第一诗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多次反对楚怀王与秦国交好的举动。秦昭王在武关扣留楚怀王之后,继续辅佐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
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屈原因此被驱除出郢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然而,正是因为流放,使得屈原广泛地接触了底层的人民群众,也接触了丰富生动的楚国民间文化,留下了千古绝唱《离骚》。
(6)西峡历史上有过什么名人扩展阅读:
屈原出自楚国公族屈氏,屈氏与昭氏、景氏并称王族三姓,屈原曾任三闾大夫,据说就是掌管昭、屈、景三氏的事务。屈,昭,景为楚国大姓。屈氏子孙如屈重、屈完、屈到、屈建等,在楚国都曾担任过要职。
屈原的父亲叫伯庸。到了屈原这一代,屈氏为高官的人不多,只有屈原和后来被秦国俘虏的大将屈匄。屈原楚辞《九章》中的《惜诵》曾说道:“忽忘身之贱贫”。很可能当时这个贵族家庭已经衰落了。
⑺ 西峡县的历史名人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 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于楚国丹阳北一带(今河南西峡),名平,字原。
别廷芳(1883年-1940年)字香斋,民国时期的内乡县丹水镇张堂村人(今西峡县阳城乡),历任内乡县民团第二团团长、宛属十三县联防司令、河南省第六区抗战自卫团司令等职。
庞掌运(1829年-1865年),字芙卿,号仙举,清代内乡魁门关人(今西峡县丁河镇奎文村)。1859年元月被任命为国修馆协修官。1861年出任广东乡试同考官。他求贤若渴任人唯贤,经他推举的20多人,多是广东的知名人士。1862年,改任广东省镇平县(今蕉岭县)知县。
邓晔,西汉末年农民起义英雄,在讨伐王莽和东汉年间历次征战中战功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