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伟大历史转折”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转折性的会议有三次
八七会议: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中国共产党召开的转折性的会议有三次
遵义会议是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结束了王明的“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路线、组织路线和军事路线,在中国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则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转折点,它全面纠正了自1957年以来党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发生的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重新恢复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政治路线.
B.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次伟大转折分别是什么
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核心
第二次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的领导核心
C. 伟大的转折思想基础是什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伟大转折有着极其深刻的原因。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引发的全国性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实现伟大转折的坚实的思想基础。实际上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起了中流砥柱作用,为实现伟大转折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则是伟大转折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弄清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实现的原因,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深入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坚持改革开放方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深远意义……
D. 中国社会历史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生的“三次伟大转折”是什么
1、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广大人民,深受三重大山的压迫。新中国的成立则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成为新社会的主人。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的第一次历史性转变。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1956年底,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性转变,“为中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辟了道路”。1956年以后,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的第二次历史性转变。
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的第三次历史性转变
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社会实现的第三次历史性转变。
E.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转折指什么
你好,这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结束了阶级斗争为纲,将国家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部署。纠正错误,转变了国家建设思路,这当然是重要的转折。
F.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有哪些
1、1935年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这次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伟大历史转折指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共产党能够在长征途中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在于伟大的长征精神,既包括甘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也包括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自我革新精神,以及顾全大局、团结统一的集体主义精神。
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停用“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提出改革开放的新政策,才能使中国的前进道路出现又一次伟大转折。
G. 中国伟大的历史转折指的是什么转 向什么
中国伟大的历史转折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高速发展时期。
H. 什么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伟大的转折点
第一次伟大历史转折发生在长征途中,以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为标志。在党和红军处于生死攸关之际召开的遵义会议,批判了“左”倾错误军事路线,结束了第三次“左”倾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遵义会议后十四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斗争取得了全国性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建国以来历史的伟大转折。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二次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开始了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开辟了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只九年,国民生产总值就翻了一番;到二十世纪末,达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向着在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迈进。
可见,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光辉历程中经历的两次伟大转折,形成了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核心的两代领导集体,在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开辟了两条通向胜利的新道路,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I. 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指哪次会议揭开什么序幕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着重点转移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由于一系列的根本性转变,这次全会
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正式开辟的起点,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时期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