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恭亲王府介绍
恭王府(Prince kung’s Mansion),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柳荫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欣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恭王府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拥有各式建筑群落30多处,布局讲究,气派非凡。
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在周恩来、谷牧和李岚清三代国务院领导人的关心下,恭王府腾退修缮工作历28年完成,使之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座对公众开放的清代王府。
清室覆亡后,府邸的产权曾归属辅仁大学,八十年代初的恭王府已成为被8家单位割据、数百住户聚居的大杂院,有200余住户。要修复恭王府,首要任务是搬迁。1988年,恭王府花园对外开放,2008年恭王府完成府邸修缮工程后,全面对外开放。
2017年,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1)嘉乐门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历史
恭王府及花园原是固伦和孝公主在和珅作为二品户部侍郎邸的规制基础上,花六年增建的公主府,相当于郡王府规制,西路建筑是大臣和珅的府邸以一品大员建造,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和珅赐死,四月“和珅之宅,赏给庆郡王永璘居住;和珅之园,赏给成亲王永瑆居住。
咸丰元年后由于庆亲王的孙子奕劻世袭降低为辅国将军,换至得定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宅,原王府由内务府收回,后于咸丰年间赐予奕䜣作为府邸,称为恭王府。
1921年,恭亲王奕䜣的孙子溥伟、溥儒(溥心畲)将恭王府和花园抵押给天主教会,后由辅仁大学买去作为校舍,后先后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音乐学院的校舍。恭王府建筑曾部分为北京空调机厂占用,1980年代腾退。1996年10月起,恭王府花园作为旅游景点供公众参观。2008年8月20日,修复后的恭王府全部对外开放。
建筑
恭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120平方米,其中府邸占地32260平方米,花园占地28860平方米。
恭王府王府在南,花园在北,由高高的后罩楼将王府与花园分开。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过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
恭王府花园也分为三路。中路是西洋门,独乐峰,蝠池,安善堂及左右配殿明道堂,棣华轩,福字碑,邀月台,蝠厅。东路是怡神所垂花门,大戏楼,芭蕉院,西路是湖心亭,澄怀撷秀。此外还有龙王庙、榆关、妙香亭、流杯亭、艺蔬圃。
⑵ 北京恭王府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恭王府大修发现神秘萨满殿
曾见证《北京条约》签订过程的多福轩因被音乐学院改成录音棚而保存下完整的金砖、彩绘
“在大修中,我们发现,恭王府嘉乐堂与故宫坤宁宫萨满教神堂的建制一模一样,这充分印证了王府中有座神殿的传说。另外,在多福轩内,由于偶然原因,还保存下了完整的金砖、彩绘,与宫中的规格相同,可谓是恭王府修复中的意外之喜。”昨日,恭王府管理中心古建修缮部李中国主任告诉记者。据悉,为在2008年前将恭王府建成国家级王府博物馆,文物修复工作正在进行中。
两口旧灶台
牵出祭祀神殿
恭王府是清代最大的一座王府,分为中、东、西三路。位于中路的后殿嘉乐堂是其中的重要建筑,面阔七间,颇具宫廷风格。在成为恭王府前,这里曾是干隆宠臣和王申的府邸。诗词造诣颇深的和王申的诗就收在《嘉乐堂诗集》中,嘉乐堂的重要性也由此可见一斑。
嘉乐堂被腾退完毕后,只剩下一处空房子。由于历史变迁,屋内原有的东西已经荡然无存,只有两口挪不走的灶台孤零零地留在这里。在每口直径近1米的灶台上方,还有一处木质的半隔断结构。
这两口灶台引起了专家的注意,经过与故宫中的坤宁宫西厢房对比后发现,嘉乐堂的建筑结构与坤宁宫中的萨满教神堂结构完全一致,可以认定这是一座清代萨满教的祭祀场所。
在过去,恭王府的嘉乐堂一直被府里的人称为神殿,此次的发现印证了这个传说。
被毁银安殿
将在原址修复
“有一件事情特别遗憾,就是被烧毁的恭王府的正殿。”恭王府管理中心古建修缮部李中国主任告诉记者。
恭王府正殿是银安殿,也叫银銮殿,位于中路,是王府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1921年2月的元宵节,因为点灯失火,银安殿及东西配殿被全部烧毁,成为一片废墟。
目前,银安殿与东西两侧配殿遗址基本上还处于自然保存状态。李中国表示,经过对遗址的发掘、考察,结合历史文献记录,在专家对其进行论证后,有关部门将在原址对银安殿进行复建。
见证《北京条约》多福轩意外保存完好
被音乐学院改成了录音棚隔音材料竟成了“保护设备”
多福轩位于恭王府东路,院落宽阔,采用小五架梁式建筑,属明代建筑风格,曾是恭亲王奕�6�0的会客厅。奕�6�0经常在此处会见官员、外宾。当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咸丰皇帝逃往热河行宫,恭亲王奕�6�0留守北京,被推上了与英法侵略者谈判的第一线,全权负责与英法联军的议和事宜,谈判地点就在多福轩内。
多福轩见证了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北京条约》的全过程,是重要的历史见证人。
早在上世纪50年代,恭王府多福轩就被中央音乐学院改成了录音棚,天花板与地面上都铺装了隔音材料。
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将多福轩腾退。此次大修中,在拆除轩里的隔音材料时,专家们意外地发现,天花板上的苏州彩画——牡丹兰花图保存完好,地面上还留下了与故宫中一样的金砖。
由于多福轩内的金砖与故宫内铺设的金砖是同一种,因此非常珍贵。在恭王府的其他建筑中,由于没有这种偶然的“保护”措施,就没有保存得如此完好的彩绘、金砖了。
先是“门改窗” 后又“窗改门” 老资料中查出建筑“真容”
恭王府将恢复同治年间旧貌
正在修复中的恭王府府邸修缮规模约为1万平方米,其中复建规模约4000平方米,新建规模约6000平方米,投资1.83亿元。按照计划,在2006年年底前,这里将恢复清代第一王府的威严与华丽。
目前,正在修复中的建筑是多福轩。在现场,记者看到廊柱刚刚被油漆过,屋内的灰土还没有清走。
施工前,专家们找到了1940年刊登于辅仁大学年刊上的多福轩照片,发现多福轩殿堂正中为屏门,屏门上方和两侧均有匾额、对联,墙上挂着十多块书有“福”、“寿”二字的大匾。
在清理多福轩内部装饰时,施工人员发现,中间开间大门旁的两个窗户所用木材与别处不一样,质地、做工都要差很多。在查找资料时,专家们在清华大学找到了梁思成先生于1937年所做的恭王府实测图,对照后发现,这里原来是门,不是窗户。将此图与同治年间王府建筑样式图对照后,专家们决定,按原有规制将多福轩改回原有的三扇门结构。
“本着修旧如故的原则,恭王府修复将恢复其原貌,我们只对糟朽和损坏严重的建筑材料进行了更换,原有的建筑材料占了一半以上。”李中国说。文并摄/记者 饶沛
相关链接
恭王府
据考证,恭王府始建于明代,规模宏大,占地约6万平方米,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是北京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曾为清干隆帝宠臣、大学士和珅的宅第。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获罪,宅第入官后被赠给了庆王。咸丰年间,咸丰帝将其赐予其六弟恭亲王奕�6�0,称为恭王府。
恭王府规模宏大,布局讲究,气派非凡。其花园又名锦翠园,模仿故宫中的宁寿宫,园内布局、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由于恭王府设计富丽堂皇,斋室轩院曲折变幻,风景幽深秀丽,昔日有碧水潆洄并流经园内,一向被传为《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
萨满教
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起源于原始渔猎时代,直到各种外来宗教传入前,几乎独占了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
萨满教不是统一的宗教,信仰萨满教的民族、部落也没有共同的经典,很少有共同供奉的神灵,只是一种自发的民间信仰活动。萨满教信仰是一种原始多神信仰,处于不同历史阶段的各民族,其萨满教信仰几乎囊括了原始信仰中最古老的内容和形式。诸如天地、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动植物等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几乎都被纳入了萨满教崇拜与信仰的轨道。
满族及蒙古语和突厥语民族从大自然崇拜中突出了对天的崇拜,名为“腾格里”的天神被提高到至高无尚的地位。在萨满教的动、植物世界里,鸟禽往往成为灵魂的象征,其中鹰、天鹅作为萨满巫师特殊灵魂的显形尤其具有突出意义。
⑶ 清朝都有谁当过九门提督
1、瓜尔佳·荣禄
瓜尔佳·荣禄(1836-1903年)字仲华,号略园,瓜尔佳氏, 满洲正白旗人,清朝大臣,政治家。出身于世代军官家庭,以荫生晋工部员外郎,后任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出为西安将军。
因为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留京任步军统领(即九门提督),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辛酉政变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欣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加太子太保,转文华殿大学士。
光绪二十九年,卒,赠太傅,谥文忠,晋一等男爵。编有《武毅公事略》、《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其女瓜尔佳·幼兰是末代皇帝溥仪的生母,被慈禧太后收为养女。
2、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干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
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九门提督)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干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3、爱新觉罗·善耆
爱新觉罗·善耆(1866年3月15日—1922年3月14日),字艾堂,号偶遂亭主人。满洲镶白旗人,晚清贵族重臣,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
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肃武亲王豪格十世孙,女间谍川岛芳子生父。同治五年生于北京,初封二等辅国将军,光绪二十五年其父隆懃逝世后,善耆袭封肃亲王爵位。
1902年,肃亲王善耆任步军统领,支持军警分离的改革。1905年清廷正式创设巡警部,并开办现代警察学校,培养警察人才。自此,军警编制分离,现代警察制度初步创立。
善耆在清末赞成立宪运动,并免除刺杀监国摄政王的汪兆铭死刑。辛亥革命后,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
民国十一年(1922年)病死于旅顺,享年56岁,运回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溥仪追谥“忠”,全称肃忠亲王。
4、佟佳·隆科多
佟佳·隆科多(约1664年—1728年),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维第三子,清朝大臣。
康熙五十年,任步军统领(亦称九门提督)。五十九年,擢理藩院尚书。六十一年,圣祖崩逝,隆科多以受圣祖末命得新君世宗之宠信,命与亲王允禩、大学士马齐等,总理事务,袭一等公,授吏部尚书。
雍正元年(一七二三),复加太保,兼领理藩院事,并充会典、实录等官书之总裁官,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可谓位极人臣,殊恩无以复加。
此亦世传世宗之得位由隆科多内助所致之原因也。惟自雍正三年,世宗先解其步军统领职,后又以交结专擅,诸事欺隐罪之,令缴回所赐四团龙补服,并不准复用双眼翎;
随又削其太保衔,令往今宁夏等地修城垦地,可谓圣眷大衰矣!四年,又以受贿事罢尚书,令料理边疆事务,勘议俄罗斯边界。
雍正五年,宗人府奏劾辅国公阿布兰以玉牒畀隆科多,私藏于家。世宗震怒,隆科多因是夺爵,召还京师,后以四十一条大罪,永远禁锢。其子岳兴阿夺官,玉柱发黑龙江。六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
5、费莫·文庆
费莫·文庆(?—1856年),字孔修,满州镶红旗人,两广总督永保之孙也,清朝大臣。道光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五迁至詹事。历通政使、左副都御史、内阁学士。
十二年,授礼部侍郎,兼副都统,历吏部、户部侍郎。二十八年,召授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内务府大臣,军机大臣。
咸丰二年,起授内阁学士,寻擢户部尚书,复为内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五年,复为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
题孝静皇后神主,加太子太保、拜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管理户部,充上书房总师傅。六年,卒,入祀贤良祠,谥文端。子善联,官至福州将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佟佳·隆科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和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瓜尔佳·荣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新觉罗·善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费莫·文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
⑷ 在中国历史上8月6日发生了什么事
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 1726年——神圣罗马帝国和俄国缔结反土耳其军事联盟。 1806年——弗朗西斯二世正式放弃神圣罗马帝国皇位,成为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神圣罗马帝国结束。 1890年——美国纽约州对杀人犯威廉·凯姆勒执行了首例电椅死刑。 1914年——奥匈帝国对俄宣战。同日,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对奥匈帝国宣战。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占领华沙 1926年——来自纽约的游泳运动员格特鲁德-埃德尔用了14小时31分成功游渡英吉利海峡,成为世界第一位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妇女 1930年——中共成立指挥全国武装暴动的最高机构 1931年——第三次反围剿战争开始 1932年——最早的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被誉为“国际电影节之父”。 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中央红军长征途中于四川毛儿盖召开会议。会议重申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针,并决定组织左、右两路军经草地分路北上。 1935年——方志敏在南昌牺牲。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了一颗原子弹。 广岛原子弹
1952年——新中国财政首次实现收支平衡 1954年——中国组建生产建设兵团 1954年——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在北京成立。吴耀宗当选为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首任主席。 1962年——拉丁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岛国牙买加获得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 196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就美国侵犯越南的行为发表声明。 1978年——教皇保罗六世逝世,继任者仅在位33天 教皇保罗六世逝世
1980年——我国人造血液的研究在上海获得成功 1981年——美国航管人员罢工 1986年——使用人工心脏时间最长的病人逝世 1990年——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性文明调查结束 1991年——英国计算机科学家伯纳斯·李在一个新闻组发布了他设计的万维网的摘要。 1997年——“微软”与“苹果”宣布合作计划 1997年——韩国一客机坠毁关岛 2002年——中央电视台《午夜新闻》开播 《午夜新闻》
2006年——中国与乍得正式恢复外交关系。 2008年——毛里塔尼亚的军人发动军事政变,总统阿卜杜拉希和总理瓦格夫被扣押。 2009年——莫拉克台风在太平洋生成
2010年——波兰当选总统布罗尼斯瓦夫·科莫罗夫斯基在波兰议会大厦举行的国民大会(众参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誓就职。 2010年——匈牙利当选总统施米特·帕尔在总统府举行就职庆典,正式就任匈牙利总统。
编辑本段出生
1697年——查理七世诞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逝世于1745年) 查理七世
1881年——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诞生 1890年——蒋渭水,台湾日治时期民主运动先驱出生于宜兰市。 1911年——季羡林,着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1928年——安迪·沃荷,美国波普艺术的开创者。(1987年逝世) 1941年——文兴宇出生,中国着名导演,表演艺术家 1946年——卢武铉,大韩民国的第16任总统。 1952年——李修贤,香港电影演员,导演 1962年——杨紫琼,马来西亚影星。 1965年——戴维·罗宾逊,NBA历史五十大球星之一出生 1965年——梶浦由记,日本动画作曲家。 1965年——钱嘉乐,香港演员 1969年——美国歌手艾略特·史密斯诞生(Steven Paul "Elliott" Smith,1969年8月6日-2003年10月21日) 1970年——奈特·沙马兰,好莱坞电影导演。 1972年——方馨,台湾演员。 1978年——彭政闵,台湾棒球选手。 1980年——潘玮柏出生,台湾歌手。 1981年——浦井健治,日本演员。 1982年——雅芝·加里,美国模特儿。 1983年——范佩西(Robin van Persie) 出生,荷兰足球运动员,现效力英超阿森纳。 1987年——叶姵延,香港羽毛球运动员。 1999年——侯高俊杰,童星。 舞仔侯高俊杰
编辑本段逝世
1863年——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被害 1926年——林白水被张宗昌枪杀 1935年——方志敏被杀害 方志敏
1966年——赵承嘏,中国药物化学家。(1885年出生) 1978年——保罗六世,罗马天主教教皇。(1897年出生) 1988年——李春昱,中国地质学家。 1998年——邓兆祥同志逝世。 2002年——艾兹格·迪科斯彻,荷兰计算机科学家。(1930年出生) 2005年——郭伟邦,前英国外相。 2006年——铃置洋孝,日本配音演员、播音员及演员。(1950年出生) 2009年——约翰·休斯,因心脏病突发在纽约逝世
编辑本段节日
国际电影节 玻利维亚——独立日 牙买加——独立日 教会——基督易容显光日
⑸ 历史上有和珅这个人物吗如果有,那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有和珅这个人,干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
个人简介: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清朝干隆年间的官员、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为官清廉,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干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和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干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
⑹ 清代在什刹海修建的王府有哪些
到了清代,什刹海的水量继续减少,名称逐渐定型。德胜桥以西水域称“积水潭”,以东称“什刹海”。什刹海地区因临近皇城、环境优美而成为修建王府的首选之地。 沿岸的格局虽然并没有发生巨变,但是因为朝代更迭,名宅赐第,转瞬易主,沿岸原明代的宅园别业或衰落,或为清朝府邸所代替,沿湖景观中心也由西海向前海和后海偏移。
清入关后所封的4个世袭罔替亲王府中就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庆亲王府三座王府建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阿拉善王府、涛贝勒府、棍贝子府、兆惠府等。这些王府官邸演绎了几乎全部我国近代史和半部清代史。
比较有名的有后海北岸的醇亲王府和前海西街的恭王府,为什刹海平添了些许贵气。在清代,王府并不是私人宅邸,而是属于皇家的公产,是亲王和郡王日常起居和办公的场所,其他人的宅邸概不能称为“府”。
干隆后期和珅得势,遂选定在什刹前海西岸大建宅第。恭王府花园曾是干隆宠臣和珅的私宅,后由慈禧赐给了恭亲王并因此得名恭王府。恭王府分府邸和花园两个部分,拥有建筑群落达30多处,布局讲究,气势非凡。
府邸建筑分东、中、西三路,每路由南自北都是以严格的中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
中路最主要的建筑是银安殿和嘉乐堂,殿堂屋顶采用绿琉璃瓦,显示了中路的威严气派,同时也是亲王身份的体现。
银安殿也叫银銮殿,是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作为王府的正殿,只有逢重大事件和重要节日的时候才会打开,起到礼仪的作用。
嘉乐堂悬挂有“嘉乐堂”匾额一方,该匾是干隆帝赐给和珅的,但匾额上并没有署款,也没有钤记,但和珅留有《嘉乐堂诗集》,说明是和珅之室名。
在恭亲王时期,嘉乐堂主要作为王府的祭祀场所,内供有祖宗和诸神等的牌位,以萨满教仪式为主。
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200多年的藤萝,长势依然很好,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的起居处。
西路的四合院落较为小巧精致,主体建筑为葆光室和锡晋斋。精品之作当属高大气派的锡晋斋,大厅内有雕饰精美的楠木隔段,为和珅仿紫禁城宁寿宫式样。
府邸最深处横有一座两层的后罩楼,东西长达156米,后墙共开88扇窗户,内有108间房,俗称“99间半”,取道教“届满即盈”之意。
其花园又名萃锦园,占地40亩,园内设计和布局都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花园的东、南、西三面被马蹄形的土山环抱。中路进园门后,土山起障景作用,穿越山洞门后,豁然开朗,正中置一峰石,名“飞来峰”。峰东为流杯亭,峰北正中有一“凹”形的水池,面池是一组厅堂。
穿过厅堂进入中部庭园,有一座石山,为全园的主景。全园以“山”字形假山拱抱,三面堆土叠石为山,中路以房山石堆砌洞壑。立于山顶,居高临下,更可观全园景观。
山石后面有一列书斋,平面曲折,如蝙蝠展翼,名为“蝠厅”。花园西路以一个长方形大水池为主景,池中心有岛,岛上有水榭。池北岸有一卷棚顶的大厅,和水榭成轴线相对。
花园东路是一组建筑庭院和戏楼,用爬山廊连接中路的厅堂。恭王府花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是什刹海沿岸清王府附园的经典之作。
醇亲王府位于后海北岸,府邸分为正院、住院、花园及马圈四部分。另外在府后建有醇贤亲祠堂一所,占地共约80余亩。花园由于位于住宅西部,故称为“西花园”。
进入西花园,首先看到两座土石假山为屏障,循山口过小桥见竹林一片,中有方亭一座。依长廊而行有一座六方亭,篆书额曰“恩波亭”。清代不许民间引玉泉水入宅,“御赐引玉河入庭”是一种殊荣。
后海水在山西花园西部引入,绕园一周,山东端流出园外。因奉旨许引玉泉水进园,故命亭为“恩波”,以示皇恩浩荡。在什刹海沿岸的众多清代王府和官邸中,获此殊荣的仅此一园。
1761年,干隆皇帝下令将原明代建于什刹海西海西北小岛上的镇水观音庵改建为汇通祠,祠内供奉龙王。同年,疏浚什刹海及月牙河,使水流方向改变,水由西海经月牙河注入前、后海,由于是下游的前海倒流入后海,故有“银锭观山水倒流”的说法。
庆王府是北京王府中的一座,第一代庆王永璘为清干隆皇帝的第十七个儿子,嘉庆皇帝的同母胞弟。老庆王府在前海西街路北,在和珅府的前方。后来,庆王永璘的后人奕劻袭承辅国将军一职,咸丰皇帝命奕劻由老王府迁至定阜大街原大学士琦善的宅第。
咸丰年间,奕劻由辅国将军晋升为贝子,继而晋升为贝勒。由于深受慈禧太后赏识,奕劻在光绪时期晋升为庆郡王,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海军事务,后来有晋升为庆亲王,并被封为世袭罔替亲王。1903年授军机大臣,成为清代最后一个铁帽子王。
庆王府是在奕劻晋封为庆郡王之后,按照王府的规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这时的奕劻在府内大兴土木,修建了万字楼和戏楼等处。
府内建筑宏伟,面积广阔,分为5个大院,大小楼房近千间,朱红大门,高大的宫殿,只是屋顶为泥瓦而不是琉璃瓦,成为当时京城最华丽的王府之一。
涛贝勒府原是康熙第十五子愉郡王允嵎居住的愉王府,在同治年间被赐予了贝勒载滢,后来载滢获罪,迁出此府。
光绪年间,醇贤亲王奕譞的第七子载涛过继给钟郡王奕詥为嗣,承袭贝勒爵位,于是迁居到了愉王府,作为贝勒府,称为涛贝勒府。
涛贝勒府总体建筑约为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有门东向,分中路和东路及西路。中路有四进院落,东路亦有四进院,后三进院为三合院。西路只有前后3排房子,西为戏楼。南为花园,有长廊、亭、花厅和假山等。
棍贝子府又被称为诚亲王新府,根据《啸亭杂录》记载:“诚亲王新府在蒋家房。”诚亲王的旧府位于官园,因改赐慎郡王,所以在蒋家房的基础上建造了新府。
诚亲王胤祉离世后,他的第七个儿子弘暻继为府主,后被封为贝子,所以此府又称为固山贝子弘暻府。
根据干隆时期的《京城全图》来看,此府东起水车胡同,西邻光泽胡同,北抵积水潭南岸。占地面积大,规制严整,府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东西配楼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三间,后寝面阔五间。
主体部分在西路,东部以花园为主,规模很大,园中有亭台楼阁,古树参天,山石点缀,土山环绕。园内有一湖,湖中有一土石相间小岛,湖水引自积水潭。
按清代的制度,积水潭水为御用,非经特许,任何人不得擅引。弘暻无特殊建树,却也享受到了如此特殊的恩准。弘暻之后府主分别是弘暻的第三子永珊、永珊的第三子绵策和绵策嗣子奕果。
奕果承袭不入八分辅国公之后,改迁别所,此府改赐给庄静固伦公主为府。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皇帝的第四女,后来下嫁于土默特的世袭贝子玛尼巴达喇。
他们的儿子德勒克色楞承袭贝子,德勒克色楞的儿子索特那木色登袭贝子,之后棍布札布承袭贝子,因而被称为棍贝子府,一直延续。
后来,棍贝子府原有的建筑绝大部分被拆除,仅存有三间卷棚歇山筒瓦顶的花厅,二幢硬山过垄脊的重楼,以及湖与假山。
有一年,清朝的军机大臣和珅在什刹前海中修筑了一条南北方向、略呈S形的大堤,后人俗称“和堤”,将前海分成两部分,堤坝东侧水域称为“前海”,西侧水域称为“西小海”。
因为这一带是皇亲贵胄和文人雅士会聚的场所,所以酒肆歌台也自然发达。位于前海北沿的会贤堂原是清光绪朝礼部的侍郎斌儒的私邸,内设戏台,门簪上书“群贤毕至”四字,成为文人墨客聚会之所。
除此之外,什刹海因周围有10座寺庙而得名,包括广化寺、火德真君庙、护国寺、保安寺、真武庙、白马关帝庙、佑圣寺、万宁寺、石湖寺和万严寺。什刹海附近还有广福观,大藏龙华寺等寺庙。
火德真君庙里供奉的是真武大帝,为象征天地精灵的龟蛇抱像。传说元世祖忽必烈在开始营造大都城的时候,有龟蛇出现在西直门外的高粱河上,群臣解释说,这是真武神光临,其德惟水,水能胜火,宋朝亡定了!
忽必烈大喜,下令在高梁河出现龟蛇的地方建了座“大昭应宫”,祭祀真武大帝。又在城中心海子边建了这座规模宏大的真武庙。后来元统一我国后,元成宗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使真武成为了北方最高的神!
明成祖朱棣也特别崇奉真武大帝,他在夺取皇权的“靖难之役”中,鼓吹有北方真神相助,是替天行道。他当了皇帝后,加封真武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赐名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修“金殿”、造金像,大兴土木,费资百万,把个武当山修得如天宫落地。
火神真君庙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山门东向,开在庙的东南角上,面对地安门外大街。山门内外各有一座牌楼。山门为歇山顶,面阔一间,黄琉璃瓦绿剪边。山门内原有钟楼、鼓楼。进山门,向西穿过配殿,进入南北向的院落。
南面的倒座房是隆恩殿,面阔三间,歇山顶,供奉隆恩真君王灵官。北面正殿是火祖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歇山顶,前出抱厦,供奉火神南方火德荧惑星君。西面为一配殿。
护国寺是北京的八大寺庙之一,原为元丞相托克托的官邸,初名崇国寺,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为圣祖祝寿,曾对寺庙大加修缮,名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
明代刘侗、于奕正着的《帝京景物略》云:
大隆善护国寺,都人呼崇国寺者,寺初名也。都人好语讹语,名初名。寺始至元,皇庆修之,延佑修之,至正又修之。元故有南北二崇国寺,此其北也。
我宣德已酉,赐名隆善。成化壬辰,加护国名。正德壬申,敕西番大庆法王领占班丹、大觉法王着肖藏卜等居此,寺则大作。中殿三、旁殿八,最后景命殿。殿旁塔二,曰佛舍利塔。
寺前后五进,院中碑刻甚多,其中着名的有赵孟頫书《皇庆元年崇教大师演公碑》和危素撰并书《至正二十四年隆安选公传戒碑》等。
寺内除供奉佛教诸佛祖外,还有元丞相脱脱夫妇塑像和辅佐明成祖朱棣建有殊勋的姚广孝影堂。另有葡萄园数亩,可见其规模之大。
清末学者唐晏所着的《天咫偶闻》中说:
隆善护国寺,俗称护国寺,即元之崇国寺。赵松雪书演公碑,危太仆书选公传戒碑皆在殿东阶下。月七八有庙市,与隆福寺埒,而宏敞过之。
护国寺庙会与隆福寺庙会齐名,即所谓“东西二庙”之西庙。《京都竹枝词》中说:
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消百万钱,多少贵人间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
清末,什刹海地区由于水源日渐减少,临湖的园亨、寺庙便逐年荒废,只剩下净业寺、汇通祠等少数庙宇,其他府第、园囿和古刹多已坍塌。
每至夏季前荷花茂盛时,和堤上便聚集很多摊贩,出售小吃和茶水,逐渐成为京城百姓的消夏胜地。
从元朝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什刹海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的深厚的各阶层文化。
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沿着什刹海迤逦的河沿四周,形成了不规则但密如织网的网状胡同,这些胡同依势而建,自然天成,被誉为“北方的水乡”,是古都之源、文化之源,是民众休闲、感受历史的胜地。
此外,这里仍旧保存着十分难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胜迹交相辉映的历史风貌,处处古迹宛如一颗颗明珠,将什刹海点缀地美丽灿烂。
恭王府萃锦园
醇亲王府游廊
⑺ 属马的名人,历史上属马的名人有哪些
韩世忠、雍正帝、和珅、李自成、康有为等。
1、韩世忠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 ),属马,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 ,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韩世忠身材魁伟,勇猛过人。出身贫寒,十八岁时应募从军。他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也作出重大的贡献。
韩世忠为人耿直,不肯依附权臣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是南宋朝一位颇有影响的人物。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年),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
2、雍正帝
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畅春园病逝,他继承皇位,次年改年号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
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治,实行改土归流。废除贱籍制度,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并且大力整顿财政,实行耗羡归公,建立养廉银制度等。
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在政治上,整顿吏治,创立密折制度监视臣民,设立军机处以专一事权。
而且改善秘密立储制度,使得皇位继承办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诸皇子互相倾轧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间,勤于政事,自诩“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对于康乾盛世的连续具有关键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终年58岁。庙号世宗,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传位于第四子弘历。
3、和珅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干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
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
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干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4、李自成
李自成(1606年9月22日—1645年5月17日),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童年时给地主牧羊,曾为银川驿卒。
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
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
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襄阳称新顺王,并在河南汝州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旋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
不久攻克北京,推翻明王朝。四月,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会战李自成。李自成战败,退出北京,率军在河南、陕西抗击清军。
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大顺军逼走南明将领左良玉,占领武昌,李自成计划乘舟东下,夺取东南作为抗清基地。
但大顺军尚未准备充分,清军分水陆两路突然袭来,李自成仓促弃武昌向东南进发。顺治二年(1645年)5月17日,在湖北通城县九宫山遭村民误杀。(另有一说李自成死亡地点为湖北咸宁市通山县九宫山。)
5、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
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
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
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韩世忠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新觉罗·胤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和珅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自成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康有为
⑻ 历史上真实的和珅是怎样的
和珅生平:
和珅(1750年5月28日—1799年2月22日),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干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和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干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49岁。
和珅的绝命诗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此时和珅一看到白绫,知道死期已至。他对自己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
这一次自己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凄凉、冷清、饥饿、刑罚、痛苦等苦辣滋味。
特别是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珅自然而然想到往年家中欢欢喜喜,自己在众人侍奉下悠然自得、尽情享乐的情景,提笔作了题名为《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的诗:“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新。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