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评价刘备历史

如何评价刘备历史

发布时间:2022-07-12 13:34:32

㈠ 刘备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帝王,在历史上对他有何评价

演义试图把刘备描写成仁义之君,但是就像诸葛亮“多智而近妖”,演义中的刘备仁义而近伪。其实正史中的刘备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真正的刘备,善于识人,善于拉拢人心,有城府,有抱负,所以在最落魄的时候依然有人誓死追随;刘备确实是仁义之君,这在正史中也有很多体现;刘备大半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却从未消沉,可见刘备的坚韧不拔超乎常人。从一个织席贩履之徒成为一方霸主,可见刘备的能力也很强;但是刘备作为封建帝王,缺点是不可避免的,一意孤行起兵伐吴就是一个例子。
总的来说,刘备起于微末,志向远大、性格坚韧不拔、仁义、魅力超凡、城府极深、但并非完人。
下面古人对刘备的评价,比较具有代表性:曹操:“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㈡ 历史上对刘备的评价有什么

刘备在天下大乱、军阀混战时所表现出的得人心、受尊敬的品格,在寄寓荆州期间进一步得到显示。

刘表与刘备,系汉室同宗。对于刘备的到来,刘表是真心欢迎的。刘备一到,他就增加其兵力,使之屯新野,在博望坡击败曹军进攻。但后来荆州豪杰归附刘备的日益增多,刘表起了疑心,暗中对刘备有所防备,不予重用。尽管如此,对刘备仍然十分敬重,待遇十分丰厚,而且一收留就是七年(从201年农历九月到208年农历八月),刘备对此是深为感激的。所以当曹操南下,刘琮背着刘备派人至新野(时刘备屯樊城)向曹操投降,刘备处境十分危急之时,他没有乘刘表刚亡故、刘琮刚继位即降曹这个机会,夺取荆州。

当时刘备从樊城撤退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攻刘琮、得荆州,刘备说:“吾不忍也。”只是停下马来呼刘琮,刘琮吓得低着头连身子也站不起来。随后,又去刘表墓地,拜辞哭别。另据裴松之在先主传引《英雄记》、《魏书》、《汉魏春秋》载,刘表临终时曾将荆州托付刘备,刘备没有接受,其理由是:“此人待我厚,今从其言,人必以我为薄,所不忍也。”

刘备强调“不忍”,主要是考虑一个信义问题。诚如刘备所说:“背信自济,吾所不为。”尽管荆州对刘备来说已由诸葛亮定为争霸图强的首要目标,但他决不在违背信义的情况下图取。这完全是由他的政治品格决定的。

㈢ 如何评价刘备呢

刘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评价刘备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评价。接下来,从能力和人品这两个观点来综合分析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刘备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刘备对盟友态度不太好。曹操收留了落魄的刘备,帮助了消灭了吕布的刘备,刘备偷袭了曹操,夺取了曹操统治的徐州。

孙权帮助刘备击退曹操,把南郡借给刘备,让刘备占领荆州五郡。但刘备夺取益州后,不想回到荆州,最后孙权突袭荆州两次,把荆州五郡全部夺走。刘璋是刘备的同宗兄弟。相信刘备的仁义,让刘备出兵了。结果,刘备虚袭益州,夺取刘璋之地。

㈣ 对刘备的评价

历史评价

杨璟:昔据蜀最盛者,莫如汉昭烈。且以诸葛武侯佐之,综核官守,训练士卒,财用不足,皆取之南诏。然犹朝不谋夕,仅能自保。

孙承恩:贤矣昭烈,宽厚弘毅。崎岖立国,仗信履义。推诚任贤,肝胆孚契。顾命数词,可训后世。

何良臣:剑用则有术也。法有剑经,术有剑侠,故不可测。识者数十氏焉,惟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有传。此在学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王夫之:刘先主以汉室之裔,保蜀土,奉宗祧,任贤图治,民用乂安,尚矣。[60]

毛泽东曾多次谈论刘备,他认为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4)如何评价刘备历史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

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是指以良好的德行使人佩服。刘备虽然在机权干略上略有不足,但是却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并曾以此感化了刺杀他的刺客。刘备临死前还以此来教育他的儿子刘禅,即“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求田问舍

求田问舍出自《三国志·陈登传》,本意是指只知道购置房田产业,没有远大的志向。

许汜和刘备一起在荆州牧刘表处坐,刘表与刘备一起品论天下人。许汜说:“陈登是个江湖之士,豪横之气不加检点。”刘备问刘表:“许汜君说的对不对啊?”刘表说:“要说不对,许汜君是个善士,不会说虚假的话;要说他对,陈元龙可是名重天下呀。”

刘备问许汜:“你说他豪横,难道有什么事例吗?”许汜说:“我曾经遭遇战乱路过下邳,我去见陈登。他没有招待客人的意思,很长时间不跟我说话,他自顾自地上大床睡卧,让我这个客人睡下床。”

刘备说:“您有国士的名声,现在天下大乱,帝主不能执政,希望您忧国忘家,有一点救世的念头。可是您呢,整天忙着求购土地,到处询问房产价格,说的话没有能采为良言的,这是元龙所忌讳的做派,他凭什么跟您说话呢?如果是当时是在下,我会自己睡在百尺楼上,让您睡地板,怎么会只是上下床之间呢?”

死里逃生

据《典略》记载:张纯反叛时,平原刘子平推荐刘备参军讨伐,途中遭遇敌军被打败,刘备佯装假死。敌军退散后,刘备遇上故人,一同乘车离去,逃过一劫。

髀肉复生

出自《九州春秋》。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后表示感叹虚度光阴,想要有所作为。

据记载:刘备依附荆州刘表后,在荆州居住多年。有一天刘备发现自己大腿生出赘肉,由此感概而落泪。刘表见了,询问何因,刘备回答:“我过去常常骑马,大腿没有赘肉。现在不再骑马了,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时光飞逝,人即将步入垂老,却没能建功立业,因此感到悲伤。”


参考资料刘备-网络

㈤ 贯穿整个三国历史,怎样看待刘备这个君主

在三国历史中,刘备从草根英雄到建立了蜀国伟业,确实很有过人之处。可能有人会觉得刘备不是皇叔吗?怎么会是草根呢?要知道,从东汉的汉光武帝刘秀到汉献帝刘协共传了12个皇帝8代人,何况刘备的祖上还是西汉的皇帝,光凭这个皇叔的头衔根本混不到人气。

㈥ 对历史刘备人物的评价是怎样的

人物性格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 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宽仁、忠厚、慈善、好施、善于收买、笼络人心,这是他性格中远远胜于曹操的地方。曹氏父子占据北方大部,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军事上都占有明显的优势。但曹操行事残暴,时常就屠城,刘备行事多与曹操相反:曹操急暴,刘备宽仁;曹操狡诈,刘备忠厚;曹操篡汉,刘备扶汉,因此,刘备深得人心。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识人善用,君臣融洽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着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 ,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坚忍不拔,终成大事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㈦ 如何评价刘备

刘备是一个坚韧不拔的英雄。

毛泽东曾多次谈论刘备,其褒贬十分中肯。

《三国演义》读多了,总认为刘备是个忍气吞声的窝囊废,其实不然。实际上,刘备也是个豪气冲天的性情中人,也有怒发冲冠拍案而起的时候。比方说那个“督邮”,就是刘备打的,不是张飞打的。当然,由于势力小处境差,常常要投靠他人,刘备不可能像曹操那样“笑傲江湖”。同样,由于性格的原因,或者斗争的需要,刘备沉默寡言(少语言),不动声色(喜怒不形于色),不像曹操那样高谈阔论,眉飞色舞,肆无忌惮地表现出英雄本色。但这不等于说刘备就不是英雄。在他那沉默寡言不动声色甚至忍气吞声的背后,仍然荡漾着一股英雄气。这种英雄气不是表面上的,而是骨子里的。

㈧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刘备,他都有哪些辉煌的过去

我们都知道刘备的一生,可谓传奇之极。从一个卖草鞋出生的农民,到后来辗转反侧,寄人篱下,再到后面,在诸葛亮等人的辅助下,建立蜀国,登基为帝。在战火纷乱,英雄辈出的年代,终于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么就是这么一个辛辛苦苦打拼一辈子,终于换来了江山的草根逆袭的人,我们又应该如何评价,是不是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大英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历代是如何评价的吧:








孙承恩:贤矣昭烈,宽厚弘毅。崎岖立国,仗信履义。推诚任贤,肝胆孚契。顾命数词,可训后世。

何良臣:剑用则有术也。法有剑经,术有剑侠,故不可测。识者数十氏焉,惟卞庄子之纷绞法、王聚之起落法、刘先主之顾应法、马明王之闪电法、马超之出手法,其五家之剑庸或有传。此在学者悉心求之,自得其秘也。

王夫之:刘先主以汉室之裔,保蜀土,奉宗祧,任贤图治,民用乂安,尚矣。

㈨ 刘备的历史评价

1、诸葛亮对刘备的评价: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2、曹操对刘备的评价: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

3、赵戬对刘备的评价: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4、黄权对刘备的评价:左将军有骁名,今请到,欲以部曲遇之,则不满其心,欲以宾客礼待,则一国不容二君。

5、杜甫对刘备的评价: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6、毛泽东对刘备的评价:毛泽东曾多次谈论刘备,他认为刘备的优点主要于是善于用人,善于团结各方人士。而缺点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好感情用事;二是不能区分主次矛盾。

(9)如何评价刘备历史扩展阅读:

1、刘备少年时拜卢植为师;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投靠过多个诸侯,曾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先后率军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2、赤壁之战时,刘备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于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

3、《三国志》评刘备的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也称自己做事“每与操反,事乃成尔”。

阅读全文

与如何评价刘备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2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0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0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4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3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2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5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