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试论古朝鲜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朝鲜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的檀君朝鲜,不过那是神话传说没有史料依据。
商朝:商朝遗臣箕子带领部分中原移民在 朝鲜半岛北部 建立了箕子朝鲜。(因为民族主义原因韩国不承认)
汉朝:燕王卢绾的部将卫满灭掉箕子朝鲜后建立卫满朝鲜,后来汉武帝灭掉卫满朝鲜将 朝鲜北方 其分成四个区域,设置“汉四郡”。同一时期朝鲜半岛南方形成了一个部落联盟--南部辰国
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朝鲜北部汉四郡合并为乐浪郡,还隶属于中央政权,后来被高句丽吞并。朝鲜南部 辰国演变成马韩、辰韩、牟韩的三韩联盟。后来马韩演变成百济,辰韩演变成新罗。牟韩演变成伽倻,后并入新罗。此时整个朝鲜半岛形成了高句丽、百济、新罗并立的前三国时代。
唐朝、宋朝、元朝:新罗向唐朝称臣。唐灭掉了百济和高句丽后建立了安东都护府。此时整个朝鲜半岛为安东都护府与新罗并立。后唐迫于西域和吐藩的压力退出朝鲜半岛,但仍然控制大部分区域,原安东都护府变成了百济和高丽,加上新罗,形成了“朝鲜的后三国时代”。
明朝:原高丽部将李成桂推翻高丽,将所拟国号方案“朝鲜”(箕子所建古国名)、“和宁”(李成桂诞生之地)上奏明太祖朱元璋裁定,朱元璋选取新国号为“朝鲜”。朝鲜王朝统一整个半岛,与中原是藩属关系。
清朝:公元1897年,高宗改国号为“大韩帝国”。
㈡ 求一篇关于朝鲜形象的论文,从多方面论述,800字以上。
那女子微笑道:”公子爷会错意了。我口中的三国,指的不是曹刘孙的三国,而是方今日本、中国与朝鲜这三大国,不知公子可爱听?”老陈、老林对望一眼,二人心下一凛,均知她说到了正题上。那崔轩亮却是个白痴,一时侧卧榻上,以手支额,笑道:”快说吧!我等着听哪!”
荣夫人静静搧着炉风,一边说道:”崔少爷,你是中国人,可知异邦子民怎么描绘你们?”崔轩亮微笑道:”大。”荣夫人微笑道:”没错。就是大。我丈夫曾经游历天下,只想找到一个比中国更大的国家。为此,他远去天竺,后至蒙古。可当他到了当地后,却又发觉不是如此,因为几千年来,天竺始终多方割据,似大实小,蒙古更是根基松散,外强中干。却独独中国数千年屹立不摇,无论怎么击破它、拆散它,它最终都会追求江山一统。如此聚合之力,放眼天下万国,委实找不出第二个。”
崔轩亮常受叔叔的教养,自也是忠君报国之士,听得此言,立时哈哈笑道:”是啊!中国本就是天下第一大国!这可让你们知道了。”
荣夫人界面道:”没错。中国的大,是中国人自己都不能想象的。中国是一切文物的起源,它给朝鲜日本太多太多,而朝鲜日本还给它的却太少太少。中国的人多、中国的地广,即使朝鲜与日本相加,都还不及它的一半大。所以若把这东海比喻成一户人家呢,这中国一定是家中长子,不只如此,它还是嫡长子,是正室所生,一生下来,便坐着至尊之位。”
崔轩亮哈哈笑道:”是啊,咱们中国本就是老大哥,一定会照顾日本弟弟的。”
荣夫人眼中闪过怒色,她垂下眼去,淡淡地道:”公子爷,昔年日本曾有几个豪杰,每回议论贵国之事,总说日本是哥哥,想要提拔中国这个可怜弟弟,不知您听来感受如何?”
“大胆!”崔轩亮勃然大怒,喝道:”谁敢这样说?”荣夫人淡然道:”公子爷息怒,做大哥的本就是这样的,天生惹人厌。”崔轩亮皱眉道:”什么意思?”
荣夫人凝视对座,说道:”自大化革新以来,日本上下对贵国极尽崇仰,然而深藏于心中的想法,却不曾有过改变。在日本人眼中瞧来,中国确实是大国,这个大哥不只个子大、年纪大、本领大、连心胸也很宽大,也因为它太大太大了,所以中国才显得非常非常地……”她提起茶壶,淅沥沥地倒茶入杯,轻轻地道:”自大。”
崔轩亮嘿了一声,拂然道:”荣姊姊,你这话不嫌过分么?”
荣夫人微笑道:”公子,我明白你的心事,没人乐见自己的国家受人讥刺的。可中国不同,中国是个大国,大到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大到可以关起门来,自己过活几千年。大到即使没落了,也还带了几分王孙公子的骄气。所以我说中国人真是自大。这不是褒、也不是贬,而是贱妾的肺腑之言。”
确实如此,中国真是个自负的国家,千年来强邻如匈奴突厥、契丹女真,莫不横行天下、盛极一时,每个称霸之时,莫不想撕下老大哥的假面具,让它俯首称臣。可匆匆千年已过,中国南面为王、巨大如故,可昔年的威武强邻又安在?
崔轩亮怔怔想着荣夫人的说话,忽道:”姊姊,咱们中国人这般自负,究竟是好是坏?”
荣夫人微笑道:”老大之所以是老大,不是一两年的事,而是千年以上的见证。故而在中国人眼中,一切邻邦的强盛,都如暴发户一般,横发横破,比比皆是,何须大惊小怪?所以中国人一向眼高于顶,他绝不在乎外人的看法,更不屑去学旁人的本事。便算邻居有什么好处给他,他也要嗤之以鼻,当作笑话看待。”崔轩亮笑道:”这不能怪咱们啊,谁要你们是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名字都有个犬字边,像是畜生一样呢。”
荣夫人给白损了一顿,却也没怒气冲天,只淡淡一笑:”也好,就算我狗眼看人低吧。”她取碗饮茶,轻轻啜饮一口,道:”公子爷,你有没想过,这世上许多邦国子民,谁最在乎旁人的观感?”崔轩亮喃喃地道:”观感?”荣夫人道:”观感就是看法。公子爷,你有没想过,世上哪个国家的子民,最在意旁人对自己的看法?”
中国一向视异邦为夷狄猪狗,哪管他们如何看待自己,自是不屑一顾了。可要说谁最在乎旁人的看法,此事却从未深思。崔轩亮道不出个所以然,正想自承无知,忽听老陈咳了一声,顿时醒悟道:”啊!是东瀛么?”
荣夫人颔首道:”没错,世上最在乎旁人看法的,便是日本。”崔轩亮喃喃地道:”为什么?”荣夫人微笑反问:”崔公子,你可知日本国名的由来?”
崔轩亮想了半晌,喃喃便道:”我……我听叔叔说过,好像东瀛人始终以为自己是住在日出的地方,对么?”荣夫人颔首道:”你说对了。日本就是日之乡、太阳升起的地方。只是崔公子可曾想过,为何日本人会这么想?”
崔轩亮咦了一声,看世上的太阳皆从东方升起,举世无一例外。想来东瀛子民立于海边,观看日出之际,太阳必也是从东方升起,只是说也奇怪,他们为何会以”日出国”的子民自居?莫非是给太阳晒昏了头不成?
崔轩亮越想越觉得纳闷,喃喃便问:”姊姊,你快说吧,到底为什么啊?”荣夫人淡淡地道:”这是因为中国的缘故。”崔轩亮讶道:”中国?怎么你们称呼自己为日本,也和咱们有关?”荣夫人道:”当然有关了。公子有没想过,中国的太阳是从哪儿升起的?”
崔轩亮喃喃忖忖,猛地醒悟道:”对了!是从日本!”荣夫人微笑颔首:”没错。东瀛诸岛居于大陆的东方,从中国远眺而去,扶桑之岛便像中原的日出之地,美丽得让人心悸。正因如此,日本人才以日出国子民自居。”
崔轩亮哼道:”好狂啊,那不是占咱们便宜么?”荣夫人淡然道:”崔公子误会了,这不是狂妄,而是悲哀。”崔轩亮愕然道:”悲哀?”荣夫人轻声道:”几千年来,日本人都看不到自己的长相,他们必须从外人的眼中来找到自己。”
老陈、老林对望一眼,却也明白了荣夫人的意思,日本之所以是日本,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中国。对天竺来说,日出之地并不在伏桑之岛,而是在东方暹逻。对波斯大食而言,太阳升起的地方更不在海外东瀛,而是在中土。说来日本之所以自称为”日本”,正是因为”中国”。
只有对中国,日本才能是日出之地,这是一份难以言喻的心情。当年圣德太子致书隋炀帝,遂以”日出国”对”日落国”相称,从此为东瀛子民津津乐道。然而日本人并不晓得,其实汉人压根不在乎这种说法,更不以为自己是身处于日落之地。当他们游目四顾时,他们知道自己不只在日本的西方,他们还位于罗刹的南方、天竺的北方、以及波斯大食的正东方。所以在很早很早之前,汉人就为自己定下了国名,”中国”,他们是在无极宇宙的正中心、浑沌天地的最中央。中国自信自负,乃是人间的中心,它绝不在乎旁人怎么看待自己。
做一个中国人,该是幸福的。他们坚信故乡是天下最美的地方,世上所有的好东西,全数出于中土。既然家乡的文物优于一切,又何必向外国去抢?也因如此,中国无意效仿蒙古西征,也无意去探索异邦,甚至异邦是否有兴趣探索它,它也懒得知道。它唯一的嗜好,就是广招门徒,也好把普天下的蛮夷统通变为华夏子民。
在东瀛人看来,中国人太自负了,千年来它一直招揽门人,它的徒弟越教越多、信众越收越广,他们一点一点向外蔓延,辽东湖广、安南朝鲜,所过之境,人人都用起了筷子、读起了汉书,车同轨、书同文,到得普天之下一切文物都与中国相同的一天,中国就哈哈笑了,只是它不知道,其实日本正在暗自流泪。
世上最在乎旁人观感的,便是日本。日本写汉字、读汉书,甚且也仰慕汉唐国风,几与中国一个面貌。可是他们并不想做中国的徒弟。当年圣德太子自称”日本”,正是为了与中国平起平坐。他们宁可成为中国的敌人,也不想被中国轻视。
殿外大雨淋漓,宛如日本的千年之泪。崔轩亮呆呆忖想日本人的处境,喃喃又道:”姊姊,我真的不懂啊,为何你们日本人这样在乎旁人的看法?人家说三道四的,便让他们说啊,又不是欠了谁的银子,怕什么啊?”
荣夫人笑了一笑,道:”公子爷,你这句话说对了,我们日本人真是欠了人家的银子。”崔轩亮本是随口胡说,岂料真有此事,不觉愕然:”真的吗?你们欠谁了啊?”
荣夫人微笑道:”这笔债,便是你们中国人所说的‘恩’。国恩君恩、父母之恩,上从天皇、下到百姓,人人生来就欠了一笔债。这笔债是互相亏欠的,因而每个人也都是对方的债主。正因如此,每当你犯了过错,全天下的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破口大骂,说你如何忘恩负义、如何愧对天下、愧对国人,倘使你还相应不理,这时人家就会来指责你的父母兄弟,直到逼得他们无地自容为止。”
崔轩亮苦笑道:”太可怕了,那……那该怎么平息众怒呢?”荣夫人淡淡地道:”自尽。日本人宽恕死者。你只要切腹谢罪了,他们便不再追究你的过错。”崔轩亮喃喃地道:”难怪叔叔说日本武士成天切腹,原来是这个道理。”
荣夫人淡淡地道:”日本人之所以谦卑好礼,并不是真的对谁心存敬意,而是怕旁人对自己指指点点,所以才会把自己藏在礼节的大伞里。也是这样,日本人变得很脆弱,往往会因为一句讥笑而杀人,也会因为一句赞扬而切腹,所以我的丈夫常说,日本人太自卑了。”
崔轩亮惊道:”自卑?”荣夫人叹道:”是。只有自卑的人才会从别人的眼里找自信,也只有自卑的人,才会这般在乎旁人的观感。”
崔轩亮一辈子给叔叔辱骂,倒也没曾自卑,他呆呆想着荣夫人的说话,道:”姊姊,你……你的丈夫到底是什么人啊?像是很有见识呢。”这句话已是第二次来问,荣夫人却始终避而不答。她默默端起自己的茶杯,轻声道:”公子爷,若说中国是自负的大哥,你知道日本像是什么吗?”
崔轩亮笑道:”像什么?二哥吗?”荣夫人摇了摇头,道:”不,若与中国相比,日本的性子便像个老么。”崔轩亮皱眉道:”老么?”
荣夫人微微一笑,道:”老么就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任一个家里,老大的身材总是最高最壮,所以也时常忽视弟妹的想法。相形之下,老么最瘦小,所以也显得最机灵、最敏锐。他比谁都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句奉承、一句辱骂,都足以让他刻骨铭心。”
说到这儿,荣夫人忽地放下了茶碗,问向了崔轩亮:”公子爷,你也是老么吗?”
“不……不是。”崔轩亮脸上一红,摇了摇头:”我……我是独生子。”
荣夫人颔首道:”难怪了,你看来有些任性,模样像是老么,可又没老么那般机灵。原来是独生子了。”崔轩亮脸上一红,道:”这样说来,老么都很聪明么?”
荣夫人微笑道:”说聪明,那也未必。只是老么个子小,从小便给哥哥们追打欺侮,所以也学得很机灵,该哭的时候哭,该闹的时候闹,若不如此,便是死路一条。也因如此卑微,老么的自尊也最强,终其一生,他都在努力找回自己的自尊。”
崔轩亮讶道:”找回自尊?怎么找啊?”
荣夫人道:”老么的自尊,是从兄长的手上失去的,所以要找回自尊,便得从兄长的手上赢回来的。这是长大成人唯一的法子。所以咱们日常见到的老么,总是任性赌气,好胜要强。每逢与人争竞之时,哪怕是一丁点儿的小胜负、无关痛痒的小输赢,他都要全力以赴,好似是生死之战……”说到此处,她忽然笑了一笑,道:”崔公子,似这般既好胜,复自卑的性子,您觉得像不像日本人呢?”
天下最好胜的,便是日本人。每逢打败仗、摔一跤,一旦为人所知,立时要以死谢罪。若是无人察觉,则是讳莫如深,抵死不认。看在中国人的眼里,当真卑鄙阴险、复又偏激怪诞之至。如今听来,原来他们的自尊早已失落了。再不以性命保卫尊严,却该如何自处?
崔轩亮叹道:”难怪你们老是想挑战咱们中华上国,好啦好啦,让你们赢一赢吧。真是可怜哪。”荣夫人摇头道:”可怜我们,倒也不必。因为自卑之人,必然自强,这就是为何家里的老么毫不起眼,可成就却总是能击败大哥,成为真正当家作主的人。”
老陈、老林听到这里,心下莫不一凛,均知日本有意与中国争雄。老陈嘿嘿一笑,道:”这位夫人,您自己呢?您是家里的大姊,还是么妹啊?”荣夫人淡淡地道:”我和崔公子一样,也没有兄弟姊妹。”崔轩亮哦了一声,道:”你……你也是独生女么?”荣夫人含笑道:”不是,我是私生女。”崔轩亮啊了一声,道:”野种?”
这话说得重了,难免惹得人家不快。老陈、老林都是咳了一声,彼此眉来眼去。那荣夫人并未发怒,只望向了殿外雨廉,神色静默,若有所思。
崔轩亮怕自己惹人生气了,他急于转过话头,忙道:”姊姊,那……那你的丈夫呢?他……他可是家中老大么?”荣夫人摇了摇头,道:”不是,我丈夫也是个……”说到此处,凝视着崔轩亮,轻声道:”野种。”
崔轩亮吞了口唾沫,看这荣夫人与丈夫一般,俱是没名没份的私生子女,却不知他俩缘何结识?莫非是同病相怜不成?正臆测间,忽听老陈道:”少爷,这雨老是下个不停,没个了局,我看咱们还是走了吧。”
崔轩亮也想走了,忙道:”姊姊,你……你可以借咱们几把伞么?”
荣夫人微笑道:”当然可以,不过崔公子得听完我的故事。”崔轩亮皱眉道:”你不是说了大哥和小弟么?怎还没说完啊?”荣夫人微笑道:”当然没完。咱们还漏了一个,三兄弟当中,最容易给人忘掉的那个。”
崔轩亮啊了一声,醒悟道:”你……你说得是老二?”
荣夫人淡然笑道:”正荣夫人淡然笑道:”正是二哥。他打生下来,便是爹不疼、娘不爱,上头便有个万众瞩目的大哥,下头有个出人意料的弟弟,上下交逼之下,身为老二的人往往无所适从,崔少爷,你可知东海之中,这位二哥是谁呢?”
崔轩亮喃喃地道:”姊姊,你说得是朝鲜,对么?”荣夫人含笑覆述:”没错,当大哥的威风凛凛,做小弟的机灵聪明,却只有这个二哥无声无息。这三国之中的老二,便是中国古来最坚定的友邦,‘白袍之国’,朝鲜。”
殿外雷声隆隆,闪电交错而过,宛如一条神龙,照得房内明亮一片。崔轩亮深深吸了口气,一时之间,高丽柳聚永、百济崔中久,以及背负在”目重公子”身上的那柄”神功震主”,一一飞跃眼前。
想到了明国勋海上搜捕倭寇,下手狠辣无比,虽说时隔境迁,崔轩亮仍不禁暗暗心悸,道:”荣姊姊,朝鲜人好像挺怕你们日本人的,是不是啊?”荣夫人微笑道:”不,朝鲜并不怕日本。他们只是极其提防日本。”崔轩亮皱眉道:”提防?他们好端端地,干啥提防你们?便要找个人提防,也该是咱们中华上国吧?”
荣夫人微笑道:”不,朝鲜不会提防中国的。当大哥,是要挑大担子的,它对中国可以礼让、可以忍受,却不至于提防它。可是对日本,它不得不防。”
崔轩亮讶道:”为什么这样?”荣夫人叹道:”做个二哥,处境总是艰难无比,他上有一个目中无人的大哥,下有一个好胜要强的小弟,所以他总是自怨自艾、患得患失,总觉得天下一切都不公。可相形之下,老么却是自由自在,高兴的时候便去找哥哥们玩耍,闯祸的时候,他便可以躲回爹娘的怀里,不受大哥、二哥的害。”
崔轩亮喃喃地道:”爹娘?姊姊的意思是……”荣夫人静静地道:”天地山海,便是日本的爹娘。想当个老么,便得先找一个靠山。在日本而言,大海正是它的靠山。”
崔轩亮讶道:”这……这靠山管用吗?”荣夫人道:”千年以来,无人能侵略日本,仗着海天阻隔,纵是成吉思汗的兵威,也无法打到日本。可日本高兴的时候,却可以越过大海,去找大哥、二哥打交道。一旦兄弟阋墙的时候,它便可以逃回大海,纵使老大、老二暴跳如雷,却也无计可施。”
听得老么如此任性可恶,崔轩亮不禁暗暗庆幸自己是个独生子,不受小弟之害了。他喃喃又道:”姊姊,那……那朝鲜为何又要提防日本了?可是因为它专来捣蛋么?”
荣夫人静静地道:”公子爷,你可晓得,日本是如何看待朝鲜的?”崔轩亮暗暗揣想,按着荣夫人的说法,这日本宛如么儿,朝鲜却是家中行二,当即道:”这……这老么对老二,应该不怎么尊敬吧?”荣夫人叹道:”岂止不尊敬?近千年以来,我国上下始终认为朝鲜毫无主见,实不配称做一个国家。”
听得这话毒辣无比,若让”目重公子”耳闻,势必当场杀人不可。崔轩亮干笑道:”他们干什么了?为何要被你们耻笑?”荣夫人静静地道:”朝鲜采用中国的纪年,穿戴中国的衣冠,沿袭中国的科举,可无论怎么模仿,他们都不是中国人。所以日本上下始终轻视朝鲜,当他们是中国的附庸,可有可无。为此朝鲜君臣也恨透了日本,近年朝鲜国王发明‘训民正音’,使朝鲜有自己的文字,或多或少也是为了这个缘故。”
崔轩亮叹道:”你们日本人说话可真难听,不怪朝鲜人讨厌你们。”
荣夫人淡淡地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若是骂着你们中国人,你们也只当倭奴国自取其辱,不屑一顾。可在朝鲜听来,却成了千年之耻。”
中国人自尊自大、日本人自卑自强,可怜朝鲜既没有中国的地大物博,也没有日本的海洋庇护,一面得应付大哥的拳头,一面得忍受小弟的讥嘲,长年处于夹缝中,难免流于自怨自艾了。崔轩亮呆呆听着,又道:”荣姊姊,若是中国和日本相争,朝鲜会站到哪一边?”荣夫人道:”他没得选。每回老大与老么相争,无论输赢如何,受害最深的一定是他。”
崔轩亮愕然道:”为什么?”荣夫人道:”在平日看来,做大哥的必是面目可憎,颐指气使,自尊自大。二哥虽有反抗之心,却因孤掌难鸣,只能忍气吞声。是以每到了老么不服管教、向着大哥咆哮叫嚣之时,做二哥的必然见猎心喜,就盼老么能大闹一场,也好让大哥收敛些,是以多半会暗中助他一臂之力。可一旦事情真个闹得不可收拾,第一个害怕的定然也是这个二哥。”崔轩亮皱眉道:”他怕什么?带头闹事的又不是他?”
荣夫人道:”身为老二,天生就没有靠山,真要闹到大哥震怒动手,老么一定掉头就跑,逃个无影无踪,只留下二哥独自挨揍。是以每到了生死关头,做老二的别无选择,一定会回到大哥身边,向着小弟冷言冷语,奉劝他乖乖听话,莫要自寻死路云云。”
荣夫人淡然笑道:”正是二哥。他打生下来,便是爹不疼、娘不爱,上头便有个万众瞩目的大哥,下头有个出人意料的弟弟,上下交逼之下,身为老二的人往往无所适从,崔少爷,你可知东海之中,这位二哥是谁呢?”
崔轩亮喃喃地道:”姊姊,你说得是朝鲜,对么?”荣夫人含笑覆述:”没错,当大哥的威风凛凛,做小弟的机灵聪明,却只有这个二哥无声无息。这三国之中的老二,便是中国古来最坚定的友邦,‘白袍之国’,朝鲜。”
殿外雷声隆隆,闪电交错而过,宛如一条神龙,照得房内明亮一片。崔轩亮深深吸了口气,一时之间,高丽柳聚永、百济崔中久,以及背负在”目重公子”身上的那柄”神功震主”,一一飞跃眼前。
想到了明国勋海上搜捕倭寇,下手狠辣无比,虽说时隔境迁,崔轩亮仍不禁暗暗心悸,道:”荣姊姊,朝鲜人好像挺怕你们日本人的,是不是啊?”荣夫人微笑道:”不,朝鲜并不怕日本。他们只是极其提防日本。”崔轩亮皱眉道:”提防?他们好端端地,干啥提防你们?便要找个人提防,也该是咱们中华上国吧?”
荣夫人微笑道:”不,朝鲜不会提防中国的。当大哥,是要挑大担子的,它对中国可以礼让、可以忍受,却不至于提防它。可是对日本,它不得不防。”
崔轩亮讶道:”为什么这样?”荣夫人叹道:”做个二哥,处境总是艰难无比,他上有一个目中无人的大哥,下有一个好胜要强的小弟,所以他总是自怨自艾、患得患失,总觉得天下一切都不公。可相形之下,老么却是自由自在,高兴的时候便去找哥哥们玩耍,闯祸的时候,他便可以躲回爹娘的怀里,不受大哥、二哥的害。”
崔轩亮喃喃地道:”爹娘?姊姊的意思是……”荣夫人静静地道:”天地山海,便是日本的爹娘。想当个老么,便得先找一个靠山。在日本而言,大海正是它的靠山。”
崔轩亮讶道:”这……这靠山管用吗?”荣夫人道:”千年以来,无人能侵略日本,仗着海天阻隔,纵是成吉思汗的兵威,也无法打到日本。可日本高兴的时候,却可以越过大海,去找大哥、二哥打交道。一旦兄弟阋墙的时候,它便可以逃回大海,纵使老大、老二暴跳如雷,却也无计可施。”
听得老么如此任性可恶,崔轩亮不禁暗暗庆幸自己是个独生子,不受小弟之害了。他喃喃又道:”姊姊,那……那朝鲜为何又要提防日本了?可是因为它专来捣蛋么?”
荣夫人静静地道:”公子爷,你可晓得,日本是如何看待朝鲜的?”崔轩亮暗暗揣想,按着荣夫人的说法,这日本宛如么儿,朝鲜却是家中行二,当即道:”这……这老么对老二,应该不怎么尊敬吧?”荣夫人叹道:”岂止不尊敬?近千年以来,我国上下始终认为朝鲜毫无主见,实不配称做一个国家。”
听得这话毒辣无比,若让”目重公子”耳闻,势必当场杀人不可。崔轩亮干笑道:”他们干什么了?为何要被你们耻笑?”荣夫人静静地道:”朝鲜采用中国的纪年,穿戴中国的衣冠,沿袭中国的科举,可无论怎么模仿,他们都不是中国人。所以日本上下始终轻视朝鲜,当他们是中国的附庸,可有可无。为此朝鲜君臣也恨透了日本,近年朝鲜国王发明‘训民正音’,使朝鲜有自己的文字,或多或少也是为了这个缘故。”
崔轩亮叹道:”你们日本人说话可真难听,不怪朝鲜人讨厌你们。”
荣夫人淡淡地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若是骂着你们中国人,你们也只当倭奴国自取其辱,不屑一顾。可在朝鲜听来,却成了千年之耻。”
中国人自尊自大、日本人自卑自强,可怜朝鲜既没有中国的地大物博,也没有日本的海洋庇护,一面得应付大哥的拳头,一面得忍受小弟的讥嘲,长年处于夹缝中,难免流于自怨自艾了。崔轩亮呆呆听着,又道:”荣姊姊,若是中国和日本相争,朝鲜会站到哪一边?”荣夫人道:”他没得选。每回老大与老么相争,无论输赢如何,受害最深的一定是他。”
崔轩亮愕然道:”为什么?”荣夫人道:”在平日看来,做大哥的必是面目可憎,颐指气使,自尊自大。二哥虽有反抗之心,却因孤掌难鸣,只能忍气吞声。是以每到了老么不服管教、向着大哥咆哮叫嚣之时,做二哥的必然见猎心喜,就盼老么能大闹一场,也好让大哥收敛些,是以多半会暗中助他一臂之力。可一旦事情真个闹得不可收拾,第一个害怕的定然也是这个二哥。”崔轩亮皱眉道:”他怕什么?带头闹事的又不是他?”
荣夫人道:”身为老二,天生就没有靠山,真要闹到大哥震怒动手,老么一定掉头就跑,逃个无影无踪,只留下二哥独自挨揍。是以每到了生死关头,做老二的别无选择,一定会回到大哥身边,向着小弟冷言冷语,奉劝他乖乖听话,莫要自寻死路云云。”
㈢ 急求朝鲜历史与文化论文
你要哪个方面的? 太多了。 一个朝鲜通信使就够写一本书了。
所谓朝鲜通信使是日本人邀请朝鲜人到日本传授先进文化。
㈣ 朝鲜文对历史的影响:对古代朝鲜普及文化功不可没
直到中国明朝初年那会儿,朝鲜才在世宗国王的指令下,创造出朝鲜文(也就是现在大多数人说的韩文)——那会儿是十五世纪中期左右,距离现在不过五百余年。
朝鲜文在当时,给朝鲜带来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文化传输方面。
众所周知,才朝鲜创造出朝鲜文字之前,朝鲜是使用汉字作为官方文字来使用的,而用汉字来表达朝鲜语,其实有一定的难度的,而在古代,由于社会的欠发达,很多人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求学了,而用汉字来表达朝鲜语,也彻底让朝鲜百姓丧失了求学的机会——毕竟汉字太难了。
而朝鲜文,属于字母文字,学习起来很容易,这就等于降低了朝鲜百姓求学的门槛,促进朝鲜文化的发展,因此说,在当时,朝鲜文字是起到了推进朝鲜进步的意义的。
㈤ 朝鲜的历史是怎么样的尼
史籍称古朝鲜人为“东夷”,意即东边的弓箭手。他们遍布于满洲、中国东部沿海、长江以北和韩半岛。东夷人中有一个神话,传说立国者檀君系天上下凡的父亲和一位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据说他于公元前2233年开始统治,他的后代在朝鲜——“黎明宁静之国”——执政达一千余年。 当周朝伐殷时,东夷人移向满洲和韩半岛,因为那里气候条件较好。看来他们保持着团结,因为中国大圣人孔子和孟子曾赞扬他们亲密友爱,恪守礼仪。 在中国的战国时代,黄海西岸的东夷同周朝人发生冲突。这导致他们向满洲南部和韩半岛迁移。 东夷还有其他一些部落,即居住在满洲地区的貉和居住在韩半岛上的韩人,他们都属于通古斯族,语言上属阿尔泰语系。当殷朝崩溃时,殷国臣民箕子约在公元前11世纪进入檀君的辖土,引进殷国的文化。 接着,由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燕国入侵,古朝鲜在公元前3世纪丧失了辽河以西的领土。这时候,出现了铁器时代文明,战国诸国向东驱赶难民。 移民中有一个叫卫满的,在古朝鲜出任军事指挥官,以鸭绿江为基地把准王赶到南方,篡夺了政权。但在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发兵由陆海两路进犯位于辽河口的古朝鲜。两年后,古朝鲜被打败,中国在满洲南部和韩半岛北部设立了四个都督府。这四个都督府建立之后不久,韩国的进攻变得猛烈起来,所有四个都督府均于公元313年被摧垮了。 《关于檀君的神话》 相传天神桓因的儿子桓雄想下凡帮助人类,向他的父亲要求将韩半岛作为他的领地。桓因允准了他的要求,并派3000名随从同他一道来到人间。 桓雄降临在太白山山坡上的一棵神圣的檀香树附近。他自号天王,建立了神城。他任命了3位大臣分别掌管风、雨、云,并教臣民学习耕作、医药、木工、编织和打鱼在内的360种技艺。他还教臣民辨善恶,并制作了一部法典。 当时有一熊一虎住在檀香树附近的一个大山洞中,每日来到檀香树前向桓雄祈祷。天王最后被它们的祈祷所感动。 他将它们叫到跟前,给了它们20瓣大蒜和一小支神圣的艾蒿。他说:“吃下这些东西,百日之内不要见日光,如能做到,便可变成人类”。 熊和虎将蒜和艾蒿吃下,回到洞中,虎耐不住煎熬,不久便出了山洞。熊则安心等待,才过了21天,便变成了一个美貌的女人,后人称之为熊女。 这位女人十分高兴。但是由于找不到娶她为妻的人,于是她又到檀香树前祈祷,希望能有一个孩子。桓雄很怜悯她,便将自己暂时变成了人形。这位女人后来怀了孕,不就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檀君。 全国的臣民对檀君的出生都十分喜悦,后来檀君成了半岛上的君王。他定平壤为都城,称他的王国为朝鲜。此后,他将都城迁至太白山上的阿斯达。檀君统治了1500年才退位,成了山神。 传说中朝鲜和韩国是古朝鲜下来的。但据有些人认为古朝鲜的这个檀君是假的。 朝鲜最早的朝代是箕子朝鲜,箕子是商纣王的叔父,《封神演义》里就有这个人,商朝灭亡以后逃到朝鲜半岛建立国家,后来周武王就封他做朝鲜侯了。(注意,朝鲜侯。表明那里是周的一个属国)(这段历史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但平壤过去有箕子墓,现在不知道状况了)。 然后,燕国人卫满带了一些燕赵流民跑到朝鲜并做了官,后来又夺权建立了卫氏朝鲜(或卫满朝鲜),直到汉武帝讨伐他把他消灭,设置辽东四郡。这期间,仍然是中国国土。 汉朝以后,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些土着开始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得到了发展,建立国家。正好中国东北的夫余族的分支高句丽族建立了一个国家而且打到了朝鲜半岛,又把首都迁到了平壤。成为朝鲜历史上的三国时期。另两国是百济和新罗。 唐朝的时候,高句丽作为唐的属国(另两个也是唐的属国)却却不听唐的话,攻打新罗;百济也乘机占领新罗的土地,新罗向唐朝求援,于是唐罗联军消灭了百济和高句丽。这时候的新罗的统一朝鲜半岛,也不过主要是朝鲜半岛中南部原新罗、百济以及高句丽侵占的一部分领土而已。北边仍然属于中国。 再后来,高丽王朝建立,定都在今天的开城;随后的朝鲜王朝,定都今天的首尔,才基本把领土扩展到了鸭绿江以南。由于跟中原比较远,就形成了一套与中原不很相同的风俗。直到2战结束朝鲜半岛才出现这么两个国家。朝鲜是经过北方全体人民和南方左派人士选举成立的,韩国却是在美国的扶持以及大部分旧时(日本殖民地期间)的军警等反动力量建立起来的,而且建立后屠杀了大量的进步人士。包括“韩国之父”金九(证据表明很大程度上他是被李承晚害死的)。 总结一下,历史上并没有朝鲜和韩国对立的存在。如果按朝鲜南北在历史上的人群主要来源来划分的分,两边的关系应该是:北边属于中国,南边属于朝鲜(或韩,即朝鲜南部最早的三韩人)。 韩国全称是大韩民国(Republic of Korea),成立于1948年。在英文资料和报道中,常以其地理位置称大韩民国为南朝鲜(South Korea),而称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为北朝鲜(North Korea)。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其英文都是Korea,来自于高丽的音译。 朝鲜名称沿袭半岛最后一个王朝-朝鲜王朝,而韩国的沿袭则要复杂一些。据史书记载,约在公元1-2世纪,半岛上一些部落发展成为马韩、辰韩和弁韩3个部落集团,被称为三韩时代。其中以辰韩经济最发达,从事建房、织绸、使用铁器、养蚕和役使牛马等活动。其后半岛未再出现以韩字命名的部落或国家,直到20世纪末。1897年2月,高宗宣布改国号为大韩帝国,改建阳二年为光武元年,并追封被日本暗杀的闵妃为皇后。1910年日本呑并朝鲜半岛,废大韩帝国,改称朝鲜,并入日本。 在日本殖民时期,韩国流亡的爱国志士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反抗,并于上世纪20-30年代,在中国上海等地开展抗日复国运动,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因其民主救亡运动,致力于建立民主共和国,故称之为大韩民国。战后日本投降,美军和苏军分别在38度线南北接受日本投降,朝鲜半岛自此被划分为南北两个部分。1948年,南北方先后独立建国,南方正式使用了大韩民国国名
㈥ 如何看待朝鲜自称五千年历史
古朝鲜
朝鲜半岛具有五千年历史,最远可以追遡至檀君建国。但其实早在数十万年前,朝鲜半岛之上已有人居住。朝鲜半岛的旧石器时代始于公元前70万年,公元前10世纪开始进入青铜器时代。到了公元前4世纪进入铁器时代。朝鲜人原来是生活在亚洲北面大陆的阿尔泰语系各民族,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从公元前4世纪,在中国辽宁省至半岛南部形成几个部落联盟,有高句丽、沃沮、濊、马韩、辰韩、弁韩。
檀君朝鲜
相传前2333年,檀君王俭于今日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此传说记载于《三国遗事》之内。
箕子朝鲜
金正日的长子金正男一度似乎很有希望成为金正日的继承人,他曾担任朝鲜国内安全机构的要职,后来负责朝鲜刚刚起步的IT行业,但2001年5月的假护照事件使他的地位一落千丈,并使金正日十分难堪。
㈦ 古朝鲜婚姻制度史论文3000字
这个是有关历史的一篇叙述文,
你应该查找相关资料参考
就可以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