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被称为“中国第一将军县”的红安,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作为身处大别山南麓的一个山区小县,红安却因为新中国贡献了249位将军,成为中国第一将军县。而且,这200多名将军,并不含1988年以后新授予的将军和国民党籍的将军。由于红安县对革命的巨大贡献,徐向前元帅曾亲自为红安题词:“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王近山一家
此后,王近山历任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公安部副部长等职。1978年因病在南京逝世。
❷ 红安名称的来源,历史沿革,相关故事,相关信息
红安,原名黄安,隶属于湖北黄冈。地处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东邻黄冈麻城,西接孝感大悟,南临武汉黄陂,北接河南信阳,县城距省会武汉80公里,车程1小时左右。
全县国土总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场,396个行政村,人口66.3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52.9万人,城镇人口13.46万。
红安之名起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在黄安(今红安)麻城一带爆发了黄麻起义,建立了后来的鄂豫皖苏区。1931年12月23日,红四方面军在黄安军民配合下,攻克黄安县城。鄂豫皖中央分局为了纪念黄安战役的伟大胜利,表彰黄安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宣布将黄安县改名为红安县。1937年抗战爆发后,为了不影响国共合作,国共双方统一县名,称为黄安。1952年9月,为了表彰黄安人民革命斗争业绩,湖北省政府报请中南军政委员会转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核准,将黄安县正式改名为红安县,属黄冈管区。
❸ 红安县在中华民国的时候叫黄安,到1949年属于孝感,那之前属于哪里管辖
推荐答案 红安县的历史: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麻城、黄冈、黄陂三县析置黄安县。以“地方安谧,生民安妥”之意得名。
1927年爆发了黄麻起义,
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夺取县城后,改为红安。
1947年复置黄安县。
1949年属孝感专区。
1952年因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此创建(红安是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又改为红安县,素有“将军县”之称,属黄冈管区。
1970年属黄冈地区。
❹ 红安的战争遗址
辉煌的革命历史 红安是着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摇篮和中心。红安又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本营,产生了多支人民革命军队,诞生了湖北最早的第一支人民军队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重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改编了红二十八军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抗日战争和解放时期,红安还是李先念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坚持敌后抗战的主要区域,又是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主要立足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安是鄂豫皖最高党政军领导机关的常驻地,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还是鄂豫皖特委、新四军第四支队留守处、鄂豫边区党委、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刘邓大军的晋冀豫野战军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原局等指挥机关。在这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关召开过许多重大军事会议,进行过许多重大战役,从1923年红安建党到1949年解放,英雄的红安人民奋战了26个春秋,有“大别山红旗始终不倒”之称。徐向前称红安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的摇篮”,这是对红安为中国革命的作出的巨大贡献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这不仅是红安人民的光荣,同时又是黄冈乃至湖北人民的光荣。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
红安是全国着名的将军县,徐向前题写的“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为红安的革命历史增添了辉煌的篇章。两百个将军是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中产生的,是这一时期人物的杰出代表。战争年代,红安有数以万计的工农群众参军参战。大革命前红安只不过是一个48万人的小县,从土地革命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红安参加的工农群众约6.5万人,参加新四军,解放军的约6000人,当时的状况是青年人几乎都参加过革命军队、打过仗,中老年和妇女、儿童绝大部分做过革命工作。
据资料统计,红安有14万人战死在缰场或是惨死在敌人的屠刀下,仅紫云区由原来的6.5万人杀得剩下的只有1.7万人,现在已查清登记在册的烈士达2.2万余人,其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根据地的黄安籍主要领导人和创建人有三分之二在战争年代中牺牲。其中牺牲的同志有省军级11名,地师80多名,县团级有400多名。牺牲如此多的革命将领,这在全国其它根据地中是没有的。到新中国成立时,全县健在的老红军只有600多人。他们是枪林弹雨中拼杀出来的幸存者,是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宝贵财富。为了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幸福,他们鞠躬尽瘁,再树功勋。他们之中有2人任过国家主席,3人任过全国人民常委会副委员长,5人任过国务院副总理,有12人任过中共中央委员,有24位乒团级干部,130多位省军级干部,他们之中有一名军事家,有8人被授予上将衔,有10位授予中将军衔,4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这些还不包括已划出的原黄安籍将领的老红军。一个县出了这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了这么多将军和高级干部,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❺ 红安历史文化
2005年11月12日,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评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揭晓,,湖北省总共两个镇,一个村入选,他们是:红安县七里坪镇,监利县周老嘴镇,黄陂县木兰乡大余家湾村.</P>
<>七里坪镇是黄麻起义策源地,红四方面军诞生地,共诞生将军143名,有国家级重点文物23处,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街---长胜街.</P>
<>七里坪镇自元代起形成集镇,一直是武汉的重要农副产品来源地,红安第一大镇,明清两代被称为"小汉口",有"拖不完的七里坪,填不满的李家集(新州)"一说.现在是中国有名的花生购销大镇.</P>
❻ 湖北红安县将军城有多少年历史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麻城、黄冈、黄陂三县析置黄安县。以“地方安谧,生民安妥”之意得名。1927年爆发了黄麻起义,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夺取县城后,改为红安。1947年复置黄安县。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因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此创建(红安是大别山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又改为红安县,素有“将军县”之称,属黄冈管区。1970年属黄冈地区。1995年属黄冈市至今。
❼ 红安县属于湖北吗具体是哪个地区呢
属于,红安县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
红安,原名黄安,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大别山南麓,南临武汉,北接河南,东邻麻城,西接黄陂、大悟,县城距省会武汉80公里,车程1小时左右。全县版土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6月,辖13个乡镇场,396个行政村。
红安境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曾养育了理学奠基人、北宋时期着名的哲学家程颢、程颐,明代思想家李贽,现代着名的翻译家、文学家叶君健,历史学家冯天瑜,经济学家张培刚等一大批名臣学士。大革命时期,这里打响了黄麻起义第一枪,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三支红军主力。
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红安人民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牺牲了14万英雄儿女,在册革命烈士就有22552人,牺牲之重、贡献之大,全国罕见。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223位将军,红安因此成为举世闻名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7)红安历史知多少扩展阅读
红安历史沿革
1563年,朝廷正式批准建县。割麻城的太平、仙居两乡20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黄陂的滠源乡8里甲,黄冈的上中和乡12里甲为新建县所属,定名新安县,不久改为黄安县。1952年9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改黄安为红安。隶属:明、清、属黄州府。
1914年(民国三年),属江汉道。1927年废道,直属湖北省政府。1932年属湖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1936年,第三、四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0年1月,第二行政督察区改为湖北省鄂东行署,又属鄂东行署。
1945年11月,鄂东行署复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仍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属鄂豫边区第三行政区,5月属孝感专区。1952年6月改属黄冈专区,1996年黄冈地区改为黄冈市,红安属黄冈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