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少次战争
古今战争次数统计
从古到今,世界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大致有以下几种统计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56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531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共发生过366次,平均每年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包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就有87次之多,平均每年2.3次。其间,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
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
据前苏联学者统计,从公元前1496年到公元1861年这3357年间,人类有3130年在打仗,只有227年是和平的。
据匈牙利一位教授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爆发470余起局部战争。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据美联社调查报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爆发了大约300场局部战争,大约有1000万人死于战火。
中国历史上发生战争次数
我国是战争频繁之国。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近代,人民起义、人民革命战争频繁;历史上统治阶级内部以及诸侯之间争城掠地的战争更是难以计数。见诸史籍,有些眉目和头尾的战争,从夏朝至明代大约有3300余次,清代有400余次,近代也有数百次之多。我国历史上大约发生战争4000~5000次之多,约占世界历史上战争总数的1/3左右。
两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项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参战国数目
33
61
中立国数目
17
6
持续时间
1564天(4年3个半月)
2194天(6年)
参战国总人数
10.5亿人(占世界人口62%)
17亿人(占世界人口80%)
战争中被打死的人数
1000万人
3200万人
受伤人数
2000万人
3500万人
领土上进行过军事行动的国家
14个
40个
军事行动区域的面积
400万平方公里
2200万平方公里
动员入伍人数
7000万人
11000万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统计数据
第一次世界大战先后卷入33国15亿人口。军事行动涉及的领土达400万平方公里,战线长度有2500~4000公里。1914年,英、法、俄三国(含殖民地)总人口7.045亿,动员完毕时陆军兵力达977.7万人;德奥两国(含德国殖民地)总人口为1.3亿人,动员完毕时陆军兵力为634万人。战争期间,协约国总计动员军队4218万余人,损失2210万余人,其中死亡515万余人;同盟国总计动员军队2285万人,损失1540万余人,其中死亡338万余人。交战双方直接战费约为1863亿余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损耗统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历时4年又3个半月。参加战争的有6个大洲的33个国家,卷入人口达15亿多人,交战双方动员的兵力达6000多万人,其中伤亡3000多万人,因战争而死于饥饿和其他灾害的达1000万人左右,各交战国经济损失约为2700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军队伤亡人数统计
国别
死亡(万人)
负伤(万人)
失踪被俘(万人)
合计(万人)
占动员总兵力(%)
死伤比例
德国
177.4
421.6
115.3
714.3
64.9
Ⅱ 中国史上八大战争
中国史上八大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 、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中日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 赔款最多,签订国家最多,并丧失多项主权。影响所及,清帝国内部及远东(满洲平原)之权力平衡,亦受重大冲击,间接导致清廷衰落、俄日冲突升级等变化。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广泛的、真正的实施,辛亥革命实际上是“既成功,又失败了。
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 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
解放战争是指1945年8月至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领导权,而在中国大陆及海南岛进行的内战,战争以共产党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而告终。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国民党败退台湾。
抗日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Ⅲ 人类历史和中国历史上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中国 历史上有文字记 载的 战争有 多少?
中国军事史》所集《历代战争年表》,起自公元前26 世纪传说中的神农时代,止于公元1911年清王朝的灭亡。据《年表》统计,在大约4500年的漫长岁月中,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共3791次。
其中,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公元前26世纪至前22世纪) 5次; 夏、商、西周时代(公元前22 世纪至前770年) 38次; 春秋时代(公元前769 年至前476年) 384 次: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 年至前221年)230次
秦代(公元前220年至前207 年) 9次; 西汉时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 124次; 东汉时代(公元25-220年) 278 次; 三国时代(公元220-265年) 71次; 西晋时代(公元265-316年) 84次; 东晋时代(公元317-420年) 272次; 南北朝时代(公元421-50年) 178次; 隋代(公元581-617年) 88次; 唐代(公元618~906年) 192次; 五代十国时代(公元907-959年) 73次; 北宋、辽、金、西夏时代(公元960-1127年) 256次;
南宋、金、蒙时代(公元1127~1279年) 295次; 元代(公元1280-1368年) 208次; 明代(公元1368~1643 年) 579次;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427次。上述战争中,绝大部分是奴隶主之间和封建王朝之间的战争,也有不少是奴隶反抗奴隶主,农民及其他阶层的人反抗封建王朝的起义,还有一部分是反对外族人侵的战争。
自明、清以来,我国军民反对日本倭寇的进犯及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在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840 年英国发动的人侵中国的“鸦片战争”,1857 年英法联军进攻中国的战争,1884年法军进犯中国的战争,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台攻中国的战争,使中华民族饱受了帝国主义的欺凌和压榨。中国军民在这些战争中失败了,同时也在痛苦中接受了教训,从此不断开拓了反对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民族解放战争,直到把所有的侵略者最终赶出了自己的神圣国。
人类历史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 战 争?
迄今为止,全世界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由于古代文献没有准确的记载,有些战争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发生过了,所以谁也提不出准确的答案。下面介绍的数字,是几个现代国家根据自己的标准和统计方法计算出来的。据挪威史学家统计,到1982年,在有文字记载的5560年中,世界上共发生过14531次战争,平均每年2.6 次。
瑞士计算中心曾经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过85 万次运转计算。计算结果认为,从公元前3200年到现在,在大约5000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14513 次战争,夺去了36.4 亿人的生命。在这期间,“无战争年”累计只有292年。据美国人士统计,从公元前1496~公元1861年,在这3357 年中,世界上共发生过3130 次战争。
法国史学家统计,在1740~ 1974 年的234 年间,世界上共发生过366 次战争,平均每年1.6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情况怎样呢?据联合国统计,从1946~ 1985 年,世界上共发生过140 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夺去了2100 万人的生命。其中规模较大的战争,美国统计为60次,法国统计为70次。我国有的材料统计,从1945- 1987 年,世界上共发生过182 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
Ⅳ 中国自建国以来共发生过几次战争,分别是那几次
对外战争有四次半:四次是朝鲜战争(1950-1953)、中印边境战争(1962)、中苏边境冲突(1969)、中越边境战争(1979-1989);开玩笑说的半次是抗美援越(1965-1973),主要是我国官方从来没有正面承认过出兵,也没有宣战,但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先后派出了高炮、工程、铁道、扫雷、后勤等部队,总计32万余人,最高年份达17万余人,在越南北方执行防空、作战、筑路、构筑国防工程、扫雷及后勤保障等任务。
小规模的对外海战有两次:1974年和南越海军的南沙冲突,1988年和越南海军西沙冲突。
内战较大冲突有:(1)1949年10月金门战役(国军三万人,解放军9千人);(2)1949年底成都战役、西昌战役;(3)1950年西藏昌都战役;(4)1950年4月海南岛战役,(双方各十万人);(5)1955年浙江一江山岛战役,是解放军第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6)1958年金门八二三炮战。
Ⅳ 中国历史上,一共发生了多少次战争
中国历史上的战争发生了无数次。人类前进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所有文明和进步都是从战争开始,在战争中被毁灭、再在战争中创造,在战争结束后发展。但影响中国文明和发展的战争有以下:1、神话传说的众神之战,2、上古的皇帝战蚩尤、 3、夏朝建立后的对非人类之战(传说主要是对巨人、鸟人等的战争)4、夏商之战 (人神争权)5、商周之战(人神最终一战,从此神退出人类舞台,从此再无神的存在,这也是到今天人称迷信的根源,因为从此后一切均是传说,其实神的存在直到秦始皇焚书坑儒、统一文字后,神才真正退出人类发展的历史舞台。)6、秦末农民起义(他造就了汉朝)7、楚汉战争(奠定了汉朝统治)8、汉朝对西域和北方匈奴的战争(从此中国历史不再被外族困扰,同时也加快了罗马帝国灭亡和西方文明的发展。匈奴逃走中,进入西方,灭亡罗马--这也是被称黄祸的来源,同时匈奴也是现在的匈牙利、土耳其、奥地利国家的祖先)9、汉末的割据三国战争(加快中华民族的融合,也是一个混乱的年代,随后统一的晋朝(南北晋)因政策造成被灭,北方民族成立的各个国家相互等上舞台,终因能力不能结束混乱)、10、隋朝的统一之战(结束了中国向西方发展的历史,若一直延续,中国会像现在的欧洲,有许多国家,完成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同时为唐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11、隋唐之战 12、五代十国(如同南北晋时,也是最后一次的民族融合,从此也结束了少数民族对中国统治的不认可)13、宋的统一(非真正的统一,统一指汉族区,非汉族区的北方和西方没统一,但这两方的民族认可中原为正统,都想进入中原成就霸业,最终只有蒙古和满清人完成)14、宋蒙之战(第一次是少数民族统一中国,也是第一次让中国使全世界的国家在中国前颤抖)15、元末的农民起义(建立明朝、恢复汉族统治地位)16、明清之战(建立满清王朝,也是中华民族进入百年屈辱)17、武昌起义(恢复汉族统治,建立民国,完成名义的统一,为蒋介石打下基础)18、抗日战争(为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创造机会,)19、解放战争(完成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20、未来之战(亚洲的统一之战和走向宇宙的宇宙殖民战,将在未来的百年内发生,这是发展的必然,任何发展必须有战争)
Ⅵ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次战争
第一,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清朝末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耻辱的战争,战争历时九个月,清朝损失兵力高达六万人,被俘3000多人,丢失了朝鲜这个重要的战略盟友,割让台湾给日本,并使得倭寇势力渗透入辽东一带。 这场战争的结果大大的刺激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也正因如此,此后日本制定了以占领中国为目的的战争国策,并做了长期的准备,终于发动了1937——1945年长达八年的侵华战争。说这场战争改变了中日两国的相互地位以及中日关系,并导致了两国从此兵连祸结,恐怕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但是,今天关于甲午战争的主要评论,把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都归结到满清制度的腐败和与日本装备的差距上,似乎在开战以前满清的失败就已经成为了必然。 中央电视台十年前拍摄的电视剧《北洋水师》,更将这一观点深入人心。然而,偶然间,当我知晓了先于此战300年前发生明朝抗倭援朝的真实情况后,我这一想法开始有了转变,两次战争发生在同一个地点,面对的是同一个对手日本,战争性质同样是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 然而比较满清甲午中日战争的完败,明朝却成功的将倭寇驱逐出朝鲜半岛,使日本之后200年中乖乖的蜷缩在自己的国土中,不敢越雷池一步。不同的结局发人深思,对比两场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和战争过程,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满清的失败并不是必然的,我们完全有能力赢得那场战争。是满清统治者和官员的失误葬送了大好的战争形势,使我们最终输掉了战争。 1、从敌人(日本)方面比较 1592年日本侵朝军队的军力与1893年日本军队的军力相比,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然而其军事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却是大相径庭的。 1592年时期的日本刚刚完成了国内的统一。丰臣秀吉一直很注重军国主义教育,从执掌大权开始,就将灭亡明朝定为国策,并制定了十年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三年之内灭亡朝鲜,第二步,五年之内灭亡明朝,迁都北京,第三步,进军安南等国,灭亡印度芝那,称霸世界。今天很多学者都嘲笑此计划的疯狂弱智。 但从当时的日本军力看,他做出这样的决定还是有一定理由的。国家完成统一,其政权蒸蒸日上,日本军队其军队总数有三十万人,且长年参加日本内战,作战经验极其丰富,战斗力空前强大,可谓是虎狼之师。从陆军看,日本陆军装备齐全,特别是出于赢得内战的需要,日本高度重视火器发展,长年从葡萄牙等殖民者处购买火器,其火器的先进程度在某些方面甚至高过了明朝。 根据日本史料记载,侵朝战争前日本装备火器的部队高达六万人,占军队总是的近十分之一。而日本士兵在丰臣秀吉军国主义思想的鼓动下,士气空前高昂。同时,日本的骑兵部队也相当强大,部队装备重甲,防御能力强大。其军官也都是日本内战的余生,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从海军上看,日本拥有各种类型的战船多达一千艘,其炮舰仿制葡萄牙战船,载炮多,火力强大,冲击力迅速。 从当时的世界看,日本这样的军事实力也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当时的欧洲还是小国林立,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国家虽然可以在东南亚地区耀武扬威,但其举国兵力也不过四五万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雄踞中东,可其全国军力也就20万人左右,君士坦叮堡战役土耳其五十万大军多数是各国降兵,真正的土耳其人很少。 到了16世纪土耳其势力衰落,其军力也大为削减,远难与同时代的日本相比。而同时期英国与西班牙进行的“无敌舰队”与“英帝国舰队”的大海战,两国动用船只的总数还不及日本发动侵朝战争时动用的船只数量多。阻止土耳其西进的由基督教国家联合舰队与土耳其皇家舰队进行的勒颁多海战,规模和火力也远小于中日露粱海战。因此,说当时的日本是除明朝以外的世界第二军事强国,恐怕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何况,明朝参战前,日本已占领了朝鲜北部大多数战略要地,地利优势明显。明朝若要进攻日本,就必须要进行惨烈的攻坚战,而这一点,恰恰是日本优势火器的长处。日本侵朝战争开始前,明朝军队的最高统帅兵部尚书石星却力主议和,其担忧的正是日本军队强大的战斗力。 而甲午战争中的日本却不可同日而语了。当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军事实力已大大增强,但与同时代的欧美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根据日本首相伊腾博文给天皇的报告看,甲午战争前日本可动用的军力海陆相加不过八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