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如何形容扭曲历史的人

如何形容扭曲历史的人

发布时间:2022-07-14 18:59:57

‘壹’ 形容蓄意歪曲事实的成语

【不明不暗】:指事实真相被歪曲而不清楚。也指既不公开,也不秘密。

【颠倒黑白】: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翻黄倒皁】:犹言颠倒黑白。比喻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浮词曲说】:浮:虚浮,不真实;曲:歪曲。虚浮不实的词句,歪曲不正的言论。

【深文罗织】:深文:制定或援用法律条文苛细严峻;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

【深文曲折】: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深文周纳】:周纳:罗织罪名。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指不根据事实,牵强附会地给人硬加罪名。

【深文周内】:歪曲或苛刻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

【受赇枉法】:受赇:接受贿赂;枉:歪曲,破坏。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贪赃枉法】:赃:赃物;枉:歪曲,破坏。贪污受贿,违犯法纪。

【歪嘴念邪经】:比喻为谋私利故意搞歪曲事实的宣传。

【枉法营私】:枉:歪曲,违反。指曲解破坏法律以谋私利。

【舞文弄法】:舞、弄:耍弄,玩弄;文:法令条文;法:法律。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

【舞文玩法】:歪曲法律条文,舞弊徇私。同“舞文弄法”。

【徇情枉法】:徇:曲从;枉:使歪曲。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

【因私枉法】:因:因为;枉:歪曲,破坏。因为私人感情而破坏法律。指因私不能秉公办事。

【证龟成鳖】:将乌龟说成甲鱼。比喻蓄意歪曲,颠倒是非。

‘贰’ 形容一个人扭曲事实还一脸有道理的样子的成语

强词夺理

[读音] qiǎng cí ó lǐ

[释义] 强词:强辩;夺:争。 指无理强辩,明明没理硬说有理。

‘叁’ 有哪些历史人物被电视剧给扭曲了形象

这样的干隆皇帝真有趣

电视剧扭曲历史人物的现象,比比皆是。很多时候,一些编剧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事情硬附和在历史人物身上,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理解。他们的做法,严重扭曲了历史人物。

例如:干隆皇帝和唐伯虎。

要说被电视剧、电影扭曲形象最严重的,莫过于兴起于90明年代的无厘头电影。在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电影中,明代着名的四大才子,被周星驰一伙,演绎成了泡妞成性的四大流氓,尤其是祝枝山,一听到被打下河的女孩是“人妖”时,居然喊了一句“人妖,我喜欢!”然后,就不要命地跳进了河里!这样,用娱乐的手法严重扭曲历史人物的现象,真的也是没谁谁了。

尊重历史,尊重历史人物,我们的历史观、价值观才不会扭曲。

‘肆’ 你知道什么叫歪曲历史

对历史的重述当然都是为了当下的政治需要,也就是因为,很多人无法公开表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从而迂回到历史问题上去了。这也就是这几年一直在被公开反对的历史虚无主义。

‘伍’ 别人严重扭曲事实的话要怎么去说

被扭曲事实的真相,历史上跟文学上都是非常多的。
历史上被扭曲事实的真相,我想就是武大郎跟潘金莲的故事了。其实在历史上,武大郎是一个山东阳谷的知县,是一位有能力有相貌有品德的三有人士,但是因为他对一个朋友的帮助没有声张出来,而被他的这位朋友误会他忘恩负义。这位朋友于是在回家路上竭尽所能诋毁、谩骂武大郎,并作出诗作、小说跟漫画到处张贴。后来等他知道了自己误会了武大郎,想要回去撕毁那些东西,可是为时已晚,这些东西已经在民间广为流传了。而潘金莲她简直更冤枉,她其实是贝州知府的千金,知书达理,是一个很贤惠的人。她被人骂为荡妇,被世人唾弃了几千年,也算是遭受了无妄之灾了。
不过,这世界上总是不缺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这些小故事,经过后来一些文人墨客添油加醋,写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小说,事态便一发不可收拾,流传至今,就是我们听到的故事了。
还有就是我们文学上的空穴来风。我们现在说空穴来风的含义是说随随便便说出来的东西,没有事实根据的东西。其实是不正确的解释,只是众口铄金,所以才改成了这个说法。我们都知道有洞穴的地方因为风对流的关系,所以都会有风吧,所以,其实空穴来风是指一件事有根据有来源,是能查得到说法的。
所以啊,很多时候,真的是人言可畏,有时候流言能扭曲真相并掩盖它,有时候流言能扭曲真相甚至真的改变它。因此我认为每个人都要积口德,不要随随便便诋毁或者是中伤别人。

‘陆’ 扭曲历史人物怎么看

这些真要找到源头的话,真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开的不好的头,以至于后来的史官无法真是的记载历史了,这为我们了解历史带来很多困难。

‘柒’ 怎样告诫制造事端,扭曲事实背后说人的人

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得在别人背后说坏话、我也很讨厌说坏话自己,只是那些人的虚假太令人讨厌、那些脱口而出的话实则是与这个世界的对抗。​

2、有一种无奈叫人心、有一种人心叫猜测,有一种猜测叫背后说闲话、有一种无奈叫怎么教都别人不懂。

3、你人又不聪明,还学人家绝顶!

4、口大唇薄之人、欲望强、唇薄之人爱说又嘴里不饶人、人前说话尖酸刻薄,背后又爱多说闲话。

5、没空跟你吵架,因为别人看到我跟非人类吵架,会以为我脑子有毛病的。

反击背后说坏话的句子 警告背后说人坏话句子

6、面子是别人给的,脸是自己丢的。

7、死了浪费土地,半死不活的浪费人民币。

8、好了,你不要再说了,你闭嘴!

9、我可以笑着给你讲道理,也可以翻脸告诉你什么叫规矩。

‘捌’ 日本人当时是如何扭曲历史的

1、关于中日历次战争声称责任都在中国

关于与中国之间的历次战争,教科书的描述俨然是由于中国的责任。

关于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2001年版教科书不提日本首先在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而用暧昧的“日清两军发生冲突,日清战争开始了。”这次送审本则进一步歪曲事实:“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就是由于东亚的这种国际关系。”关于“二十一条”,2001年版将该事件叙述为“日本让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带有强迫的含义,同时指出:“英国和美国提出了抗议,二十一条要求分为五款,第五款是希望条款,被作为秘密。第五款要求接受日本人作为政治、财政和军事顾问以及大量购买日本制武器。这虽然是希望条款,也是将中国作为半殖民地的做法,是轻视中国的民族主义的行动。”但这次送审本却用了“要求”,删掉了强迫性含义和英美抗议的内容,而且还歪曲宣称:“中国方面期待列强的介入,向国内外泄漏了极为机密的谈判内容,而且在5大条款中,将并非正式要求的事项也列入,制造了‘二十一条要求’的名称,中国国内的反日舆论开始高涨。”也就是说,新送审本称当时的反日完全是中国政府制造谎言引起的。

关于“九一八”事变,2001年版说:“关东军炸死满洲军阀张作霖后,希望加强对满洲的控制,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的事态。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在这种情况下,石原莞尔等一部分关东军军官制定了通过军事占领整个满洲解决问题的计划。”此次送审本则变成了:“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主语变成了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而不是日本的步步进逼,表明是关东军精心策划的句子也删除了。

在《日中战争》一章中,新送审本比2001年版增加了《西安事变》一节,其中说:“共产党获得了喘息,共产党员潜入国民党内部,大肆推进将日本引入战争的破坏和挑衅活动。”也就是说,新送审本称中日战争是共产党阴谋挑唆起来的。关于卢沟桥事变,2001年版教科书说:“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一早,与中国国民党军队之间进入战斗状态。虽然当时人们希望现场解决,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规模派兵,国民党政府也立即发布了动员令,此后进入了持续8年的日中战争。”但是新送审本这样叙述:“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也就是说,旧版本尚承认日本大规模派兵在先,新版本则将卢沟桥事变完全算成中国的责任,是中国方面扩大了事态。

从教科书的描述来看,中日战争的责任完全在中国,日本反而是受害者。此外,新送审本继续将8年战争描述为“目的不明的泥沼战争”,完全抹煞了日本希望灭亡中国的阴谋。

2、对外侵略不称“侵略”大书特书日本损失

教科书对日本自古至今的历次对外侵略战争从来不用“侵略”二字,对丰臣秀吉入侵朝鲜,也称为出兵,右翼学者可笑地辩解说,为何不用侵略,是因为秀吉根本没把朝鲜看在眼里,不过是借道,真正的目的是征服中国明朝。对于殖民统治朝鲜,新旧版本都强调朝鲜像一只手一样伸向日本,如果被其他国家控制,日本将受到威胁,并且将沙俄在朝鲜北部建立的伐木场称为军事基地,为自己吞并朝鲜正当化制造借口。唯独对于苏联在二战后期出兵中国东北,教科书毫不吝啬地用了“侵入”、“侵攻”等字样。

对于日本在战争中犯下的罪行,2001年版说:“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在战争中发生过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行为,日本也不例外。战争中,日本军队在进攻的地区,对于俘虏的敌国士兵和平民进行了不当的杀害和虐待。”也就是说,即使日本干了坏事,也不过彼此彼此。新送审本则仅仅说:“没有一个国家在战争中没有任何杀害和虐待非武装人员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未再提日本军队所犯罪行。

关于南京大屠杀,2001年版的教科书在《日中战争》一节的正文中的括号内加了一句话:“(那时,日本军队导致民众中也出现了很多死伤者,这就是南京事件)”,将大屠杀以“事件”一词轻轻带过,但是在介绍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时,又以稍小的字体介绍:“东京审判认定日本军队在1937年的日中战争中占领南京时杀害了很多中国民众。但是关于事件的实际情况,资料上被发现有很多疑点,存在各种见解,现在仍在争论。”这就使括号中的那句话进一步大大折扣。但是,在送审本中,括号中的那句话被删除了,只是在一张名为“因巷战而遭到破坏的上海市区”的照片上面用小字注解重复了上面的那句话。也就是说,教科书进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杀的真实性,而且几乎不会使读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杀这个问题。

‘玖’ 一个人把事实扭曲了,明明这句是这样说话,结果被他颠倒着说,怎么形容这种人大神们帮帮忙

歪曲事实,有意整人,断章取义,居心叵测。

阅读全文

与如何形容扭曲历史的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