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学考研名词怎么背

历史学考研名词怎么背

发布时间:2022-07-14 20:40:20

㈠ 历史专业的名词解释该怎么背

名词解释的出题形式比较灵活,比如把简答或是论述题修改都有可能成为名词解释,其实准备名词解释,不需要死记硬背,在准备名词解释的时候,你一定解释清“名词”的时间,范围,性质,用一句话阐明,就相当于盖个帽子,然后再具体阐述一下详细的内容,就像穿个衣服,最后阐述这个“名词”的影响,可以比喻为履靴。
比如“典制体”作名词解释。
典制体:又叫典制体,典制体史书,以典制为中心,记述历代典章制度及其因革损益而发展成的史书体裁。(盖帽)
它以分门别类为表述上的特点,比较有代表的典制体有唐朝刘知己编修的《通典》等。(穿衣)
典制体的出现丰富我国史书体裁,记述了历代的典章制度,为历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史料。(履靴)
通过例子,可以对名词解释这类题目做个分类。一般名词解释不外乎出自政治制度,经济专用,文化方面等。所以在做名词解释的时候,第一句话一定点明是什么性质,出现的时间等这些基本的因素。即便你记不清它的详细内容或是影响,也可以做到有话可说了。

㈡ 考研历史学怎么复习

多做真题集

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https://pan..com/s/14ylWPSQM-tRqjLKKDeHRRQ

提取码:v2wy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㈢ 考研历史学如何更好的解答名词解释题型

上面为大家总结介绍了考研历史学考试中的核心题型:名词解释,下面将为大家总结一下如何更好解答名词解释题目,名词解释同样不能死记硬背,这里有一种方法:三段论能够很好的帮助同学们顺利通过考研历史学中的名词解释部分考核。 在介绍了名词解释的范围之后,便进入了真正的关键时段:如何解答名词解释。名词解释的答案应包括概括句、分述部分、影响与作用句(结尾句)。可以看出,三段论不是三个段落,而是指有上述三部分构成的完整的答案。如09年23题官督商办:“①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创办民用企业的主要方式。②一般由商人出资认股,由清政府委任官员督办。③官督商办方式对民用企业早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①为概括句,②为分述部分,③为影响与作用句。 整体上看,三段论的答案呈现“总-分-总”的形式,这种形式与考研英语大作文的三段模式很相似。 应当给与重点关注的三段论的概括句。在答题时,考生最易忽视此句,而直接进入展开叙述,这是考生不能获得高分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为什么必须要概括句呢?其原因在于概括句能直接而准确地告诉阅卷者,这个名词解释是什么!假如有一本专门论述少年中国学会的着作,而此前你并不知道什么是少年中国学会,当你深入此书后,慢慢地你会知道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着名的社团。若干时间后,你可能忘记了书中关于该社团成立时间、主张、活动的具体叙述,但你依然记得: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的社团。是的,这句活就是该名词的概括句。更通俗的例子是,当别人问你什么是火龙果时,你会告诉他火龙果是热带的一种水果,而不是喋喋不休的告诉他火龙果的成分构成和生长环境。 至此,大家已经清楚地知道了,概括句就是用准确而简洁的语言概括某个名词的主要特性的句子。 概括句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阅卷老师一目了然地知道考生对该名词的掌握程度,是最能体现考生水平的部分,也是获得高分的关键。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撰写概括句?可以用一个完整的概括句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时间、地点、施动者、行为、原因、目的、性质。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每个名词都要写出以上七项,二是根据名词的具体特点而有选择的使用。一般而言,中国古代史的名词要指出朝代,世界史的名词要指出国别(包括已经消亡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名词则要灵活的多,即可根据晚清、民国、中共来划分时间,亦可根据重大历史事件如洋务运动、五四运动等来划分所属时间。 三段论的第二段是分述,此部分是详细解释名词的具体内容。一般而言战争类应写明交战双方、原因、经过、结果;改革应主要写明改革内容。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该部分是对每个点深入的写还是尽量简洁地多些要点?我倾向于后者。这是主要是按点给分的缘故。 就第一段与第二段关系而言,尽管两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但两者还是有一定联系的,即有些内容可放在第一段亦可放到第二段,如战争的原因。 第三段是影响与作用,这部分较为简单。应予注意的是与第二段的分述不同,第三段应指出名词对历史的最主要的影响与作用上。

㈣ 历史学考研有哪些必背知识点

第一部分史前时代★
(1)对于旧石器、新时期时代的分期大家要知道,同时重大史学价值的遗址发现,如北京人遗址、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是本章出题的重点。
(2)关于远古社会的传说以及相关内容也有出选择题的可能。氏族公社虽然在新大纲中删掉了,但也可能出名词解释题。中国古代社会的传说如果要考查的话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题。
第二部分夏商西周★★
(1)夏、商、西周三族的起源发展,夏、商、西周朝代更替的过程、背景、影响,这部分大家了解一下;
(2)三个朝代国家制度的架构,建立了一系列的制度,涵盖了政治方面的分封制、宗法制、一系列的礼制(周公制作"礼乐"),经济方面的井田制、"工商食官";
(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尤其是甲骨文、金文;对这一个时期的文化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如二里头文化要重点掌握,可能以名词解释的方式出题。
(4)分封制、宗法制很容易以名词解释的形式考查。
(5)西周后期的社会矛盾及其灭亡的过程大概了解一下就可以。
第三部分春秋战国★
(1)春秋战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是出题重点,大概了解一下这个发展过程就可以;
(2)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有哪些,他们的形成过程大概要了解一下,出来选择题大家要能分辨清楚;
(3)春秋战国时代的改革与变法是比较重要的,每一次变法的时间、内容、意义要掌握。这部分极易出名词解释和论述题;
(4)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是比较重要的。这个时代的百家争鸣,九流十家、儒家、孔子的思想,着作等细节知识要扎实掌握这是重要的知识点,很容易被考查到,同时,这部分内容也是基础知识,无论考不考都是要弄清楚的。
第四部分秦汉★★★★
(1)掌握秦朝统一专制集权国家的建立及为巩固国家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了解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的历史意义;
(2)西汉建立与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是重点知识,要识记整个背景、内容、意义,并且要知道如果出现名词解释应该怎么来解答。
(3)汉武帝时期的统治是非常重要的,他统治时期奠定了西汉强盛的基础,掌握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一系列改革以及西汉政权的强大。
(4)西汉的统治危机要了解;王莽改制的背景、内容、意义及其失败的原因都要掌握,很可能出论述题和名词解释;
(5)刘秀统治时期的政策要识记;光武中兴要掌握。东汉后期的外戚与宦官之争以及党锢之祸。
(6)两汉时期的经济发展以及秦汉时期的农民起义可能出选择题;
(7)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和科技进步可能出选择题,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要掌握扎实,不能在这种题上失分。
(8)汉代的服役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表现。
(9)掌握陈胜、吴广起义以及黄巾起义的原因、过程以及影响。
(10)理解秦汉时期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第五部分魏晋南北朝★★★
(1)掌握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重要战役及战役后的政局变化。
(2)了解曹魏的政治、经济改革,如九品选官制、曹魏屯田等重要措施。
(3)了解魏蜀吴的政治、经济、文化,要注意孙吴对江南地区的开发等事实。
(4)要了解曹操其人以及他的用人思想。
(5)了解诸葛亮以及对他做出客观评价。
(6)了解西晋的建立以及统一全国的过程
(7)掌握太康之治、八王之乱、门阀制度、淝水之战、祖逖北伐、"王与马,共天下"等知识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集中在民族问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上。兵制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制度,比如府兵制度,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九品中正制、门阀制度很重要。孝文帝改革是重点知识,无论是材料分析还是论述题都容易考到。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和科技容易出选择题,要掌握基础。
第六部分隋唐五代★★★★★
(1)了解隋朝建立的过程及加强中央集权的各项措施。
(2)贞观之治的时间、内容、影响要识记。
(3)武则天和唐玄宗的统治政策要掌握。要对武则天做出客观的评价。
(4)安史之乱是考查的重中之重,论述题容易出,它的背景、内容、影响要全部掌握,而且答题的时候要做到全面,最好是根据不同的教材来整理答案。
(5)藩镇割据也是重点,要着重掌握。
(6)两税法是唐朝时期实行的一项重要的措施,它的背景、内容、意义要反复记忆,非常重要,出论述题的可能性最大。
(7)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是重要内容,这里的民族关系比较复杂,最好整理成表格的形式,这样看起来比较清楚也容易识记。
(8)五代十国的政治与经济可以大概了解一下,不是重点内容,可能以名词解释的形式来出题。
(9)能够根据史实对五代十国的人物如冯道做出评价。
(10)掌握周世宗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并能做出评价。
第七部分宋、辽、西夏、金、元★★★★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评价是历年出题的重点;
(2)科举制的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3)元朝巩固大一统国家的贡献;
(4)澶渊之盟、隆兴和议、宋元理学、耶律楚材容易出名词解释。
(5)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是重点中的重点,容易以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的形式考查。
(7)宋元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内容,是选择题的命题重点。
(8)宋元时期的社会矛盾和主要的农民起义要了解一下,很有可能会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
(9)宋元时期,封建经济发展,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经济基础;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及元的统一,都为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创造了政治条件。这些都是宋元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重要原因要掌握。
第八部分明清(鸦片战争前)★★★★★
(1)明太祖的重典政治以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重点,可以作为论述题来考查。一定要做到识记全面,不能有漏答的现象,所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都要记住,要做到全面,详细。
(2)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内容、意义要熟记,这也是考试的重点,往往会出论述题和材料分析题。
(3)东林与复社以名词解释来做准备就可以了。
(4)明末农民战争可能出现选择题和名词解释,战争的领导者以及几次重要的战役要了解。
(5)清军入关与清初的社会矛盾不是考查的重点,可以略看。
(6)康熙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贡献,康乾盛世是怎么出现的都是重点。
(7)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表现内容比较多、而且零散,经常会在选择题中涉及到。
(8)明清的文化特点、代表人物及着作也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9)明代的卫所与清代的八旗,绿营制度是很重要的制度,往年很多学校出过题。但今年大纲中这部分弱化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清的国家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等都需要考生掌握清楚。
清代疆域的奠定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最有可能出论述题,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题,要自己整理好答案,不能有漏写的情况。很有可能会问清代的疆域是如何奠定的?这就需要从很多方面来回答!比如平定准格尔叛乱,土尔扈特部回归,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等。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出论述题的可能性比较大。

㈤ 考研历史学名词解释怎么背

我用的是长孙博考研名词解释中国史+世界史

㈥ 历史学考研怎样准备

多做做真题集,这里有一份最全的考研历年真题资料分享给你

链接:

提取码:v2wy

通过不断研究和学习历年真题,为考生冲刺阶段复习提分指点迷津,做真题,做历年真题集,对照考纲查缺补漏,提高实战素养,制定做题策略,规划方向;

若资源有问题欢迎追问!

㈦ 考研历史内容那么多,怎么背,离考试还有120天!

首先要理解记忆,历史是文科但不能死记硬背,你地理好应该掌握了背地理的方法。其实对于地理历史政治,关键是兴趣,在记忆它们的时候,要把它们当作调味剂,每天早读时间多读,主要以课本为主,要把书读薄,没天读一点,慢慢过滤,一轮二轮…加以练习,改正和学习犯错的地方,到考试时一定没问题,相信自己,不要老是认为自己不行,这是典型的先判刑再犯罪 现在不用背了 现在背 到时候考开始容易忘 现在开始抓数学英语 专业的好 政治 每天花一定的时间 考大纲解析 或任汝芬序列一 只是看 反反复复的看 看了个好几遍 就做题 巩固 最后一个多月才总结 背诵 看时政 最后一个多月才是背政治的黄金时间 效率也比较高

阅读全文

与历史学考研名词怎么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7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