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峥嵘岁月形容中国的什么时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
峥嵘岁月:一般来说,并没有明确地指向美好的时代也没有指向动荡的年代,只要那个年代是个风流人物辈出的年代,那就可以说是峥嵘岁月。不过近年来峥嵘岁月都被现代人用来指代抗日战争的这段时代
新峥嵘岁月: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㈡ 《复兴之路》中的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 继往开来分别是指哪个历史阶段
辛亥革命,长征,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㈢ 忆峥嵘岁月手抄报(内容包括:历史故事、历史背景、感动部分摘抄、自创读后感、故事续编、插图设计等)
有好几篇呢!
祖国在我心中
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女工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腾飞吧,祖 国
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和五十三年缤纷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一个主题:祖国母亲!
我们以《诗经》关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颂》的音韵;以古风与乐府、律诗与散曲;以京剧与秦腔、梆子与鼓词唱您历史恢宏岁月的辉煌,唱响您壮丽的山河亮丽的风景。
我们以岳飞的一阕《满江红》,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气歌》,以鲁迅的一声《呐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响您不屈的脊梁与骨气,唱响您不屈的尊严与神圣。
我们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志敏身上的那份清贫;以杨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刘志丹胸前的那块补丁;以焦裕禄窗前的那盏油灯;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脚印,唱响您的坚韧与顽强,唱响您的灵魂与精神。
亲爱的祖国,让我们以采薇采茶采桑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里黄金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飘扬的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里山河浩浩荡荡从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过一队队方红霄——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
亲爱的祖国,五千年的蕴涵和积淀,五十三年的扬弃和继承,一个东方巨人到了可以说“不!”可以发言的时候。您聚集当今世界上最多最广最大的人气和景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平与发展是您热切表达的心声!您不卑不亢不躁不惊,以坦荡豁达和深邃、闲静,阔步在新世纪的黎明!在“十六大”的东风劲吹中,新一代的中国领导人正继往开来带领着中华民族走向新的辉煌。
祖国在我心中
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 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这是民族的耻辱。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历史又翻到今日。新的仇恨,新的血泪又涌现在我们眼前:1999年5月8日一对新婚不久的中国青年夫妇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2001年4月一位优秀的中国飞行员为了祖国尊严血洒南海上空……
同学们,我们能无动于衷吗?我们能让鲜血再洒在中国历史的十字架上吗?我们能让闪着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国人吗?
不!决不!血、泪、仇。我们记住了,永远地记住了。让我们化作冬雨,将南斯拉夫的血场刷清。让我们化作精卫,将汹涌的大海填平……
雪耻复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少年责无旁贷!
然而,我们许多少年人将自已民族的新仇旧恨忘掉了,将“五四”青年匍匐喋血,在血泪中仍高喊祖国万岁的那一刻忘记,将日本刽子手在南京城中狞笑着举起钢刀的那一刻忘记了……同学们如果我们沉溺在享乐之中将学习荒毁了,将前程荒毁了,将民族兴衰抛置脑后……这是一种毁灭,一种自我毁灭。
鲁迅先生穷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荐轩辕”唤醒了刀俎上的中国人,我们的前辈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以天下安危为已任,前仆后继,建立了新中国。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怎能放任自流,荒毁一生置民族大业于不顾?否则,枉为炎黄子孙!
梁启超曾高瞻远瞩地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当今世界的残酷竞争中,中国青少年能否肩负起民族振兴和洗刷国耻的任务,直接关系到中国将来的命运。
我们的老师学识渊博、温文尔雅、谦和真诚、勤奋敬业、任劳任怨。
我们青春焕发、热血沸腾。摆脱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宽大的羽翼下避风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风雨,敢于战斗。我们虽然无需面对国土的沦丧,无需承受战火硝烟,但是我们可能要阻挡不期而来的洪水,抗击非典,预防禽流感,我们的飞船要上天,我们的足球要获胜,我们要研究转基因,我们要征服沙尘暴,我们要保护环境、维护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们这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重担、义不容辞、任重道远。为了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兴旺,今天的我们用激情点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学习、奋力拼搏,是我们初中生活不变的主题。“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也许会受挫,也许会失败,但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远航的水手告诉我们“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问,至少我们还有梦。”
努力吧!奋斗吧!中国青少年。为我们开辟民族复兴的新蓝天……!
㈣ 关于建国峥嵘岁月的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电影《建国大业》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中结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奋的场景,在脑海里久久回荡,挥之不去。
是的,今天我观看了《建国大业》这部电影,也更深地认识到了建国的伟大历史。这部电影集中反映了自1945年抗战胜利,国、共两党重庆谈判,一直到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五年间的风云变幻,为我们展示了一副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历史画卷。
建国大业,鸿篇巨制,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共与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在如何建国,如何安抚深受战争创伤的百姓采取了不一样的政策,双方利益分歧巨大,导致了内战的全面爆发。共产党人重视各民主党派的力量,选择了民主建国,成立联合政府,并以分田地的方式关注了劳苦大众的利益。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人却选择了一党治国,漠视共产党人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存在,漠视劳苦大众的利益,结果失败了……这一系列所发生的事情,也让我无限感慨在建国中的“战斗”是如此的残忍。着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一幕戏中,冯将军在白天手持着灯笼闯入了蒋介石的府第,要求见蒋介石。被拒绝后,冯将军义愤填膺地说:“这个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见。”这足以看出当时的局面是多么的恐怖,而冯将军也遭到了国民党特务的杀害……
而让我最难忘的是,在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时,这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这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后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我十分感动。而在屋外,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起唱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而此时此刻我的眼睛似乎也湿润了,这是多么艰难的历程啊,我的心情也随着兴奋激动了起来……
历史的车轮正滚滚向前,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已逾六十周年了,让我们随着电影的回放,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
㈤ 建国大业影片主要讲述了哪些历史事件
㈥ 峥嵘岁月啥意思
峥嵘岁月,汉语成语,拼音是zhēngróngsuìyuè,意思是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出自宋·陈杰《自堂存稿·仲宣楼》:“峥嵘岁月欺人事,浩荡干坤入客愁。”
造句:
1、两位老将军正在回忆当年的峥嵘岁月。
2、威尔逊称霸峥嵘岁月,但他的倔强却难以维护和平果实。
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50年峥嵘岁月融入历史长河。
4、革命老干部回首当年峥嵘岁月,自豪感油然而生。
㈦ “忆峥嵘岁月” 党的光辉历程我诵读。要求:故事名称、历史背景、故事梗概、中心思想、感动部分摘抄、相关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
历史长河中的七十年,往事依稀恍若梦。人们从历史的星空中,寻找那些不朽的灵魂。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在湘江血战五昼夜,突破封锁,渡过湘江。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
1935年1月,红10军团在江西怀玉山陷入国民党军队重围。方志敏等不幸被捕入狱,从容就义。他在《可爱的中国》中喊出的那情满天下的“我愿意牺牲一切,贡献于苏维埃和革命”的誓言,激励无数人献身于革命事业。
主力红军走了,占领革命根据地的国民党军疯狂“清剿”。留在南方8省15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以“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种遍革命花”的气概,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曾是党的创始人之一的何叔衡,在敌人围追堵截中英勇跳崖,壮烈牺牲。中共中央原负责人瞿秋白面对敌人枪口,盘膝而坐,高唱国际歌,从容就义。
“雪山低头迎远客”。1935年6月,中央红军到达雪山脚下。红军战士草鞋单衣,食不果腹。他们用辣椒面、棕背心、麻布片等御寒,以“寒风透骨凉,风凉血不凉”的豪迈气概,艰难前行。许多人累倒、冻僵,铸成了巍峨的雪山。
“草滩泥毡扎营盘”。8月,红军进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川西北水草地。草地气候变化无常,红军战士风趣地说:“过雪山我们是顶天立地,过草地我们又是铺天盖地。我们不愧是天地的主人。”
数千名红军女战士参加了长征。她们不仅行军打仗,还担负着宣传鼓动、救治伤员、筹粮扩充红军等任务,其中包括蔡畅、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等。
长征途中,红军官兵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把担架让给了伤病员;朱德怕战士吃野菜中毒便亲自口尝百草;彭德怀杀掉心爱的坐骑救活了饥饿的战士。
长征途中,红军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沿途各地。中央红军长征途经湖南蓝山县大汉口村时,帮助村民扑灭大火,还给村民留下了银元。
长征途中的藏族等少数民族亲切称红军是“菩萨兵”。红2、6军团经过云南中甸时,缺衣少粮,但对群众却秋毫无犯,得到了当地僧人和藏民的信任和支持。他们主动筹集了几十万斤粮食,帮助红军渡过难关。
红军血,民族魂!长征的胜利,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他们共同用信念、热血和生命,创造了长征这个历史丰功伟业。长征创造的伟大壮举,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人民日报》 (2006-10-20 第04版)
㈧ 《复兴之路》第一集中的《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分别是指哪个历史阶段
好像是(按书序):辛亥革命,25000里长征,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不准别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