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题如何区分原因

历史题如何区分原因

发布时间:2022-07-16 00:35:57

⑴ 怎样区别历史问题上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重要原

根本原因与最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等的区别
在我们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学生把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原因区分不清.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等,如果对事件各种原因的内涵和分类理解不清的话,在分析原因时往往就会无从下手,或把各种原因混为一谈,使得做题的正确率非常低.下面就历史事件原因的内涵及分类进行辩析和探讨,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历史事件原因的分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从事件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有不同的原因.在日常的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历史事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在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必然性的东西,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本质及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我们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学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内容时,就可以发现它们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而原有的旧制度、老思想却阻碍其快速发展,即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换言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引起这些国家发生社会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又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这些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是从阶级本质上来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与根本原因相对应的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的原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更加侧重于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因素.如: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把中国变为它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则是因禁烟运动引起的中英之间的冲突,这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属于历史事件发展的偶然性因素.
2、历史事件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历史事件的主观原因是指个人、阶级、政党等主体意识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指在人类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原因.是历史进程特定的不可变动的因素.前者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领先、武器装备精良,又建立了强大的近代化海军,战争准备充分,战胜清王朝是必然的,是我们无法左右的客观因素.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则是其主观原因.
一般来说,以一个人、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集团为主体的历史事件多用主客观原因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成败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多个主体的历史事件不能运用这种方法.例如,在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因为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涉及到共产党、国民党等多个主体,无法确定哪个更是主观原因,因而最好用内外因等其他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3、历史事件中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一般来说,分析一个国家的社会变化时常常用内外因相融合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如: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因是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初步发展;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转变为反对幕府统治的中坚力量;广大劳动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外因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入侵,使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又如:苏联解体的内因是由于苏联本身的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的泥潭,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和阴谋分裂活动则是它解体的外因.
4、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像内因、根本原因、主观原因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了.不过一般的考试题目只问大家某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1)建立了以中共领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中共领导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持久抗战.(3)中共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4)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5)中国的抗战得到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这些原因都应算是主要原因了,但第一条原因应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也可以说是根本原因吧.其他几个原因自然就是“次要原因”.
总之, 在做历史试卷中有关原因方面的问题时,一定不能教条和死板,不能公式化地去看待历史事件,而要仔细研究和分析历史事件中的原因是哪种类型的,然后再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实际,去具体分析用哪种类型的原因解释更恰当、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只有把历史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⑵ 怎么区分 <历史>中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导火线>

楼主,给你复制个详细点的根本原因与最主要原因,主要原因等的区别
在我们日常的历史教学过程中,经常会有很多学生把历史事件中的各种原因区分不清。如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义和团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等等,如果对事件各种原因的内涵和分类理解不清的话,在分析原因时往往就会无从下手,或把各种原因混为一谈,使得做题的正确率非常低。下面就历史事件原因的内涵及分类进行辩析和探讨,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历史事件原因的分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从事件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就会有不同的原因。在日常的历史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历史事件中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源或者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在影响历史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带有必然性的东西,在历史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这种因素是一种历史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反映着客观历史规律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本质及影响历史事物的主要矛盾等多个角度来分析和探讨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
我们在世界历史教学中学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德意志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内容时,就可以发现它们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而原有的旧制度、老思想却阻碍其快速发展,即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换言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引起这些国家发生社会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又如: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这些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这是从阶级本质上来分析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与根本原因相对应的是直接原因,直接原因就是具体原因。直接原因是指导致事件发生的直接因素,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其发生的原因,它往往是一种表面现象,事件发生的导火线通常就是直接原因。它在历史事物产生过程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是更加侧重于事物发展的偶然性因素。如: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把中国变为它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则是因禁烟运动引起的中英之间的冲突,这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属于历史事件发展的偶然性因素。
2、历史事件的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
历史事件的主观原因是指个人、阶级、政党等主体意识方面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指在人类的意识之外,不依赖人类的意识而存在的原因。是历史进程特定的不可变动的因素。前者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后者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原因。历史的发展变化是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客观原因是英国综合国力强大。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科技领先、武器装备精良,又建立了强大的近代化海军,战争准备充分,战胜清王朝是必然的,是我们无法左右的客观因素。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则是其主观原因。
一般来说,以一个人、一个阶级、一个政党、一个集团为主体的历史事件多用主客观原因的观点和方法去分析成败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多个主体的历史事件不能运用这种方法。例如,在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时,因为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涉及到共产党、国民党等多个主体,无法确定哪个更是主观原因,因而最好用内外因等其他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
3、历史事件中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和第二位的原因,外因对事物发展的影响要通过内因才能起到作用。一般来说,分析一个国家的社会变化时常常用内外因相融合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如: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内因是封建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初步发展;作为幕府统治基础的中下级武士转变为反对幕府统治的中坚力量;广大劳动人民的反封建斗争。外因是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入侵,使得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又如:苏联解体的内因是由于苏联本身的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的泥潭,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和阴谋分裂活动则是它解体的外因。
4、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指在诸多原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但这种主导因素有时不止一个,像内因、根本原因、主观原因等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因的称之为“最主要的原因”,不属于主要原因的就是次要原因了。不过一般的考试题目只问大家某个历史事件的主要原因。如: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1)建立了以中共领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中共领导建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的持久抗战。(3)中共坚持实行全面抗战路线。(4)国民党政府在正面战场的抗战。(5)中国的抗战得到爱国华侨和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持。这些原因都应算是主要原因了,但第一条原因应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也可以说是根本原因吧。其他几个原因自然就是“次要原因”。
总之, 在做历史试卷中有关原因方面的问题时,一定不能教条和死板,不能公式化地去看待历史事件,而要仔细研究和分析历史事件中的原因是哪种类型的,然后再联系具体的历史事件的实际,去具体分析用哪种类型的原因解释更恰当、更合理、更有说服力。只有把历史知识活学活用,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一、对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的测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着重考查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
此类试题的题干用语多采用“主要原因是”、“主要是因为”、“最主要的是”、“主要是”、“主要是由于”等。(启示:根本原因强调其“决定性、必然性”。主要原因强调其“重要性”。直接原因强调其“连续性”。)

⑶ 怎样区别历史问题上的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和重要原因呢

直接原因是导火线,最近的事件。根本原因是最重要的因素。重要原因考试不会出单选,但是脑子里要记一下,大题也许会问。例:一战的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枪击,根因是帝国主义政经发展不平衡

⑷ 做历史或政治题时如何判断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1、根本原因”是引起事物发展变化的潜在的、深层次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主要原因”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诸多现实的、具体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或决定性作用的原因。
2、根本原因”在语言表达较为抽象,分析时一般可从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历史事件或政权的性质(或阶级本质)等方面入手;“主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具体,分析时一般从具体史实入手,通过对多种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认真比较得出正确结论。
3、就你这道题来说,“如果把民族资本主义比喻成树苗,则夏天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根本原因和主要原因应当是一回事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最主要跟自身关系重大,即:国民政府一系列措施的促进 。

⑸ 如何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

事事不无原因. 1、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7要素:历史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关系因素、对外关系因素、思想文化因素、个人主观因素. 如秦朝的统一: 历史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减少即局部统一. 政治因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因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强. 对外关系因素——远交近攻的战略策略. 思想文化因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因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附】中国古代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应分析8要素:统一稳定或分裂并存的政治局面、调整统治政策、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水利的兴修、技术的推广)、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交流的密切、前代经济发展的经验、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自然条件.如2000年的高考题(广东卷)第41题:“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学生根据上述思路,不难得出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发展变化的原因:“兴修水利,政府提倡推广,中外交流,生产工具改进,技术提高,自然条件符合”. 2、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应分析2要素:外国因素、内部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思想因素、直接因素、个人因素等). 如第二次鸦片战争: 外国因素——19世纪50年代经济的迅速发展,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关于外国因素,五四运动以前从资本主义国家方面分析,五四运动开始要从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方面分析.) 经济因素——在中国市场上,英国的棉纺织品滞销. 政治因素——清政府拒绝了英法美三国的修约要求. 直接因素——太平天国运动为列强发动战争提供了机会. 如太平天国运动: 外国因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新的灾难. 经济因素——沉重的封建剥削和严重的自然灾害,广大劳动人民陷入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政治因素——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 思想因素——拜上帝教的教义(西方基督教义、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三结合的思想). 个人因素——洪秀全等人的宣传发动作用. 如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外国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经济上加紧掠夺、政治上扶植军阀等,中国人民必须继续反帝.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经济因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政治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阶级基础;北洋军阀黑暗统治,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必须继续反封建. 思想因素——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个人因素——陈独秀、李大钊等人的努力. 3、世界近代现代史,如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发生的原因应分析3要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上、阶级力量上、思想上)、旧生产关系的束缚、社会矛盾的激化. 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上,18世纪下半期,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已有很大发展.阶级力量上,资产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取消封建特权,反对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工人、城市平民和广大农民,生活困苦不堪,他们强烈要求改变生活状况,成为革命的主力军.思想上,18世纪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出现和广泛传播,为法国大革命和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作了思想和舆论上的准备. 旧生产关系的束缚——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社会矛盾的激化——财政危机的加剧,社会矛盾空前激化.三级会议成为革命导火线. 在做历史练习题时,特别是选择题时,很多涉及到问题的原因的,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往往不知如何下手.下面我就谈谈关于如何解决历史事件年原因,以减少失分率. 学会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是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步骤.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有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外因、内因、直接原因、具体原因等等.因此,首先要学会分清原因含义的区别. 1、根本原因是促成这一事件发生的、必然的、不可少的内在因素. 2、主观原因是指个人、阶级、政党等主体意识方面的原因,它往往是从事件和现象的外因去分析. 3、客观原因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原因,是历史进程中特定、不可变动的因素. 4、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5、直接原因一般又称导火线, 是离事件的发生最近的原因;具体原因一般是根本原因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外在表现. 一般历史事件的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内因是主要原因,而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是相对的,要根据提问的具体角度去分析.比如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美国的扶持只能是外因,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内因,也是主要原因. 以上分别解释了各自的含义,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真正的做好作对问题,还需要我们在平时积累的知识经验,还望同学们善于总结.下面举一例子来说明: 下列各项中,推动当今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的因素是( ) A、欧盟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 B、欧盟的形成、联合国的建立 C、第三世界的兴起、联合国的建立 D、联合国的建立、东欧的剧变 解析:本题从世界格局 多极化趋势的推动因素切入,答案为A,解题关键是理解当今世界多极化的前提是两极格局解体.欧盟的形成是美国霸主地位受挑战的政治表现;第三世界兴起是东西方两大政治集团之外的一支国际政治力量.本题也可采用排除法,联合国早在1945年就已经建立,反含此项的均错误.

⑹ 高中历史选择题怎么区分表现和原因

1. 题型特征
表格数据型选择题是以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现象等统计表格数据为载体而设计的一种选择题。数据表格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命题多是根据现成的表格数据或者根据文字记载编制的表格数据作为命题的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形象分析、理解、判断历史现象变化的能力。一般有表格、公式、统计图、线条图、圆形结构图、函数图像、动态曲线图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以政治、经济史方面较多。
2. 高考例析
(2012·安徽高考)表2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表2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着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解析】本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表格数据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关键观察表中时间和城市、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数据的变化,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从题干中可以看出,1979~1984年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均高于城市,可以得出1978年开始的农村改革成效显着,B项符合题意。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C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1984年已经开始,且与题干无关,排除;题干反映的是消费水平增长率而非消费水平,排除D项。
3. 解题技法
(1)数据表格、统计图题:首先,根据题干材料和问题、图表表头和注释等进行知识定位,确定考查的知识范围(知识内容、阶段特征、基本理论等)。其次,按顺序读图表。要横看、纵比再综合,全面寻找有用的历史信息。读图表时不要只是看表格的数字,还要从中总结出数据间的变化趋势,是递增、递减、持平还是曲折发展。(横看要看那种因素占多数;纵比要得出变化趋势;综合要根据时间找变化原因)
(2)折线曲线图题:要找准变化发展趋势的关键点(起点、顶点、终点、转折点等),运用所学知识把关键点所反映的历史时期、阶段特征、重大事件等与变化发展趋势相印证。
(3)饼状图题:要阴晴圆缺看大小,主要看不同事物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大小,结合所学知识和时间阶段特点找到答案。
另外,如果遇到表格要素较多时,可先将表

⑺ 历史题中那些“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直接原因”怎么区分啊

根本的,通常是经济方面的
主要,通常是政治原因
直接,就是有直接因果关系的

⑻ 历史选择题中,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的区别是

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原因.
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往往是一致的。它主要指事件发生的必然性的原因。是内因
根本原因一般是主要矛盾和趋势,换句话说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原因所以所引发的事件是迟早要发生的。像英国对美国的殖民统治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是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就是引发事件的事件。像波士顿倾茶事件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直接原因。
补充:
直接原因一般是发动事件的导火线、借口、火星等字眼
主要和根本原因是说明这样的历史潮流不可逆转的原因

⑼ 历史题如何区分:实质,主要原因,目的,意义,作用,影响,后果,结果。(洧高悬赏)

实质就是根本原因,一般从自身找,或从经济是看。
主要原因要从整体上看,就是对事件的发生起主要推动作用的,并不是引起的根本原因。也就是说主要原因是催化剂,没有主要原因,因为实质,必要的历史事件还是可以发生的,只是时间不一定。
目的就是该历史事件出现时,主要历史人物的出发点,如历史上的改革多以富国强兵为目的。
意义,作用,影响没有太大差别,可以按同样的话来答,一般从对自身,对对方,对统治者,对国家,对整个历史进程,对国外的某些影响,对今天的借鉴意义等方面看。

⑽ 问一下,历史上的重要原因、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怎么分啊

希望对你有帮助一、根本原因
在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我们可以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阶级本质、内因等方面去分析。
第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社会发展的两个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引起社会变化和发展的根本原因。
例1、 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 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 "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 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 人民觉悟不断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生活共和国"
这是1995年全国高考题,我们只要运用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理论,就可知应选A项,它在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具有必然性。
例2、 在原始社会,、人们过着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共同劳动、共同分配的平等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 当时没有私有财产
B、 当时生产力低下,没有剩余产品可供分配
C、 人们没有剥削他人的思想
D、 当时没有产生阶级
该题涉及的是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内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原始公有制是一种以低下生产力为基础的公有制,北京人、半坡氏族、河母渡氏族的社会生活内容就是此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反映。故应选择B项。
据此,世界史上的尼德兰、英、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俄国1861年革命,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日本的明治维新等,其根本原因无一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而原有的旧制度或统治体系阻碍其发展,即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质变或量变),就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换言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二、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或其所在的团体、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例3、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1994年高考题)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 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例4、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 政治主张不适合中国国情 B、顽固派势力过于强大
C、袁世凯出卖了维新派 D、维新派的局限性
同理,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法运动这些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失败的根本原因都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三、从影响历史事件的主要矛盾了分析。每一历史事件都是现象和本质的同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例5、"府院之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B、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
C、军阀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夺中国的矛盾
此题答案选择D项。C项是错误选项,A、B项都是属于表面现象,我们必须透过表面现象看本质,分析出本质或主要矛盾是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这一矛盾通过黎元洪与段祺瑞关于参战问题的斗争而表现出来。
例6、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 清朝的统治腐朽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
C、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农民阶级反抗精神强烈
试题中还常出现"最主要原因"的分析,它与根本原因并没有实质上的不同,只是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对原因进行定性而已,根本原因是从原因的性质上说明其重要性,最主要原因是从原因地位重要性来确定的。因此,可参照以上三个角度来分析解答。
二、主要原因
同时存在的若干原因中,定有主次之分,主要原因就是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原因。相比较而言,历史的内因、根本原因、必然原因一般都是主要原因。故此类题解答可参照前文。
例7、从尼德兰革命到法国大革命历时两个多世纪,而此后仅半个世纪资本主义就初步形成为一个世界体系。这主要是因为(2000年高考题)
A、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得到广泛传播 B、维也纳体系激化了各国社会矛盾
C、革命使资本主义力量迅速壮大 D、殖民统治遍及世界各大洲
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政治方面,世界各国革命和改革广泛开展;国际关系方面,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亚、非和拉美的殖民征服;经济方面,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等。究竟哪一个起决定作用呢?这道题较好的体现了评价历时事件的生产力标准。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力量迅速增强,导致其它方面相应变化。
例8、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强,主要是因为(1999年高考题)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B、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减弱
C、世界形势出现和平稳定局面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差距缩小
三、直接原因
它是指不经过中间事物和中介环节,是导致事件发生的近期原因。导火线也是直接原因。
例9、1841年2月英军再次进攻虎门,守军抵抗失败,炮台陷落,其直接原因是
A、 葛云飞中炮牺牲 B、琦善拒发援兵
C、弈山缺乏作战决心 D、牛鉴临阵逃走
这是1992年高考题。解题关键是要认真思考题中的"直接原因",题中四个选项都是失败原因,而导致虎门失守的近期原因是琦善拒不发援兵这一史实,故应选答案B项。
例10、1939年国民政府政策重点发生转变的直接原因是(1999年高考题)
A、 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接连失利B、汪精卫集团叛国导致国民党分裂
C、实行以政治诱降为主的政策D、美英的注意力集中于欧洲战场 答案:C
四、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在历史事物的诸原因中与某事件或人物所在的阶层、阶级、团体、个人的主观意识密切相关的那一方面的因素称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则是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的存在。
例1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A、 封建势力强大 B、帝国主义的干涉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中共中央右倾投降错误 答案: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它的失败应是针对无产阶级而言的,对国民党反动派来说是背叛,这种背叛是不以中共的意志为转移的,故此题应选答案D。
例12、"百日维新"失败的客观原因是(1990年上海高考题 答案C)
A、 袁世凯的告密 B、光绪帝的囚禁
C、顽固派的强大 D、帝国主义的破坏
我们在对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时经常用这种分析方法。例如,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时,都从主客观原因两方面总结。同样,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后来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重大事件失败的原因都可以从主客观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阅读全文

与历史题如何区分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