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上消失的十天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日子一天连着一天,不会多一天也不会少一天,但在1582年的10月份,从10月4日后就直接跳到到了10月14日,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会缺失了这十天呢?
格里历的来历
儒略历的一年长度365.25天,回归年的长度是:1回归年 = 365.2421990741日 = 365天5小时48分46秒,比儒略历短了11分14秒,400年就会多出三天,时间越久与真正的地球公转运动误差会越来越大,终有一天会误差到六月份的北半球就开始下雪,这不必惊讶,只要差180天即可,理论上大概是24000年,当然这会在很久以后,但16世纪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阿洛伊修斯·里利乌斯的主持下改革儒略历制定了新的历法,教皇格里高实施新历时,将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星期四的次日,改为格里高历1582年10月15日星期五!
这误差的十天就是罗马时代到十六世纪这1600多年的误差累积在这十天中直接消除,格里高历在颁布时同时除了将把1582年10月5日改为10月15日外还有一条规。,年号不能被400除尽的年(轮到闰年)(比如如1700、1800年)不再算作闰年,
这个规定纠正了春分的误差,避免将春分提前十天导致节气错误,另外将格里高历中的年平均长度调整为365.2425日,与回归年仅差26秒,因此格里高历大约过3300年才会误差一天!为什么格里历中会有那么多规定?因为天数是整数,无法分成半天或者小半天,但回归年的点却是一定的,所以格里高历中制定了这个标准来尽量消除这个误差。
‘贰’ 历史上1985年少了10天属实吗
这个是虚假的历史不是真的
‘叁’ 人类历史上哪几天是没有的
很多年前罗马有一个皇帝,因为他出生在八月,所以,他让史官把二月的第三十天改到八月,原来的八月是只有三十天的.后来又因为救世主耶酥的出生,基督教又把2月的一天移到了耶酥出生的12月原来的12月也是只有30天的,现在却有31天,所以二月就只有28天了.
‘肆’ 历史上1582年为什么没有7、8、10三个月
七月八月都有的,十月没有,本来十月只是少十天,怎么其余21天也不见了,图省事?21天三星期,没有了倒是不影响星期
‘伍’ 1582年的10月,在欧洲历史上为何会莫名其妙少了10天
在公元的1582年是明神宗万历10年,这一年的7月9号张居正去世,万历皇帝开始了真正的亲政生涯。而在欧洲也发生了一件影响世界的事情。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这一年的2月24号,颁布了新的历法,格列高利历法。也就是如今世界通行的历法,我们中国人称之为阳历或者公历,我们传统历法叫农历。格列高利并且决定在原先执行儒略历的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在10月4号星期四的次日定位新历10月15号星期五。这就造成了一个甚至影响到今天的一个巨大问题。那就是无论你翻到哪本万年历,甚至用手机查询,都会发现1582年的10月5日到10月14日这10天时间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虽然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一个巨大的问号?
‘陆’ 为何1582年10月少了10天被掩盖的那段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
时间是一往无前的,既不会暂停,也不会倒流,正如人的寿命一样,从出生之日起算,余下的时光都只不过是生命的倒计时罢了。然而,人们却意外地发现,1582年的10月却突然少了10天,日历上从4号直接跳往15号,被掩盖的那段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
复活节是重大节日,在时间的计算上,罗马人绝不允许出现丝毫差错。可是,从325年到1582年,11分14秒的误差已经累积到10天,意味着他们要在10天之后才能过上真正的复活节。因此,教皇格里高利对原来的儒略历进行了修改,将多出来的10天抹除,这也就是1582年10月少了10天的真正原因。
‘柒’ 1582的10月为什么少了10天拜托各位大神
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是格里历,这个历法的前身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的,目的是取代旧罗马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划分为12个月,单数月份31天,双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此全年天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地球环绕太阳转动一圈的时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天,周期约是365.2422天。因此,使用儒略历法之后,每年多算了11分钟14秒。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
到了16世纪,这个偏差已经达到了10天。于是在1582年,当时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掉,于是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1582年10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10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这便是今天世界上通用的历法——格里高利历,简称格里历,也就是我们说的公历。
中国历代以来所有的历法都给予每年一个标准日期,规定每年的阳历元旦(亥子之交)必须是冬至日,阴历又制定月建规则,阴历月跟着阳历辰转,超辰之月即是上月之闰月,所以中国的历法是不会出现西方历法这种盲目现象的。
‘捌’ 历史上丢失的一天是怎么回事
由于历法的误差,到十六世纪80年代,当时的历法已经不能准确显示太阳的轨迹。公元1582年3曰1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布诏修改儒略历。
将1582年10月4日之后的一天定为10月15日。即1582年10月5日-10月14日这十天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8)为什么历史上少了几天扩展阅读
2011年12月29日,萨摩亚和托克劳把时区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调整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变动的结果使两国失去12月30日(星期五),直接从12月29日(星期四)进入12月31日(星期六)。
变更的目的是为了加强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亚洲的经济交流,与这些地区时间同步。当地居民自12月31日零时起展开庆祝活动,迎接“提早”到来的新年。
西萨摩亚的酒店顾客毋须缴付12月30日房租,惟当天工资仍须发出。但此举扰乱居民生活,西萨摩亚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信徒以后须在星期日进行礼拜,而非星期六。
萨摩亚群岛在1892年7月4日前设定于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与西太平洋地区同步。在执行日光节约时间期间,西萨摩亚时间更较协调世界时快14小时,但由于美属萨摩亚却未有跟随,此举将导致萨摩亚群岛出现一整日时差。
‘玖’ 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不存在的十天即1582、10、14到1582、10、25
在现在通行的历法记载上,全世界居然有十天没有任何人出生过,也没有任何人死亡过,也没有发生过大大小小值得纪念的人或事。这就是 1582 年 10 月5日至 10 月 14 日 持续时间为0的一年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目前世界通行的公历中,就有持续时间为0的 10 天,即公元 1582 年 10 月5日至 14 日。事情是这样的: 西方历法的第一次改革是罗马朱利乌斯·凯撒大帝于公元前45年亲自引进的。当时采用的数字是一年365.25天,于是朱利安历法成为最简单的历法:第一、二、三年都是365天,三年余下的0.25天给第四年,第四年就有366天,这就是闰年。于是重复365,365,365,366的周期,每年都是整数。 但是,一个太阳年不刚好是362.25天,而是 362.242199…天,每年相差11分 14 秒,也就是朱利安历法中每年多算了11分钟 14 秒。由于误差不太大,头几年没什么关系,凯撒活着时影响还不大。但是,一年又一年,误差累积起来,朱利安历法就与实际的太阳年不合拍了。例如每年春分在3月21日前后,但几个世纪后,春分在朱利安历法上的日期越来越提前了,这对农民种地不方便,对教会确定复活节在哪一天也带来麻烦。由于朱利安历法是凯撒亲自制定的,上述情况对他的威信是一个沉重打击。 16世纪时,教皇格利戈里八世进行了一次校正。因为到16世纪,每年11分 14 秒已经累积成 10 天,也就是历法上多了 10 天,这对于确定复活节造成严重困难,不得不采取措施补救。为此,格利戈里采取了解决此类难题的最古老最有效的策略----他召集一个委员会,任命一位聪明的主席,即杰出的耶稣会数学家克利斯多弗·克拉维斯(Christopher Clavius),要求委员会提出解决方案。委员会于1587年开始工作。 克拉维斯委员会面临两个不同的问题,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决。第一,朱利安历法现在走快了 10 天,必须拉回到与太阳年一致。克拉维斯建议用官方声明把这 10 天抹掉!教皇格利戈八世于 1582 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颁布,将 1582 年 10 月5日至 14 抹掉,于是这 10 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 1582 年 10 月4日过完了,第二天已经是 10 月15日了,于是历法又回到与太阳年同步。 当时以及后来有许多人对此感到惊愕,目瞪口呆,有人认为是荒唐、武断。“教皇一纸训令就能抹掉日历上的 10 天?” 但是,这 10 天的确不存在了,这 10 天什么也没有发生,这 10 天根本就没过日子。如果你能找到当时的日记, 10 月4日记完后,下一页就是 10 月15日的事。用科学语言表达,这 10 天的持续时间为0。 其实完全不必惊讶。太阳年、太阳日与自然现象有联系,至于某一天是什么日子,则是人为的,与给小孩起名字一样。我们可以不用公历,一年不分月,只叫第1天,第2天,……第125天,……到第365天,这是允许的。喜欢偶数的人可以发明一个“偶数日历”:2月2日,2月4日……4月2日……12月30日,12月32日……, 14 月2日,这也是允许的,只要一年365天或者366天就行。这再一次证明,在一个科学理论或体系中区分出由自然现象决定(因而必须符合实验)的部分和人为规定的部分是重要的。 当然,这个决定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也会有一定影响,例如出生在 10 月5日至 10 月 14 日的人在 1582 年找不到自己的生日,但与出生在2月29日的人相比,少过一年生日算不了什么。还有,那年 10 月份的工资、利息也会有问题,但不知那时的银行、工资制度什么样。不过这些问题与我们马上要遇到的千年虫问题相比,影响微乎其微。 第二个问题是需要提出历法的补充规则,不让每年多出的11分 14 秒累积得太多。于是克拉维斯委员会提出一年有365.2422天的方案,这比朱利安历法的365.25天大大接近天体运动实际。据此对朱利安历法只有“四年一闰”的简单规定进行校正:四年一闰,但是世纪之交的’00年,如 10 0年,200年,不闰,即每一百年少闰一次。这样一算,闰年又太少了,于是进一步规定:每四个世纪的世纪之交,即400年,800年等仍是闰年。最终关于闰年的规定为,用4除尽的年份仍是闰年。教皇训令也批准了这个校正。经过这两个校正的朱利安历法叫格利戈里历法,也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公历。由于格利戈里历法中的年与太阳年仍有误差,还需要进一步校正,不过二者只相差25.96秒,每过2800年才相关一天,在实际生活中没什么影响。这样,1900年不是闰年,但将要到来的2000年是闰年,每400年才遇到一次!又一个特殊性! 格利戈里历法很快在罗马天主教势力范围被普遍接受,但是在英国却引起了一片喧嚣的反对声,英国人仍然坚持朱利安历法,拒绝“抹掉 10 天”。直到1752年,英国人才想通,理性终于占了上风,不过从 1582 年到那时,历法又多出了1天,所以英国议会在1752年作出决定,抹掉11天----1752年9月3日至13日,至此才接受了格利戈里的改革。请注意,英国历史中,这11天什么也没有发生。由此可以看到,一次历法改革是多么不容易,对于一个聪明、合理的决定,仅仅因为看上去有点怪就有人反对,竟然花了快二百年才接受! 参考资料: www.zainan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