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爱滋病的起源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英文简称。艾滋病病毒终生传染,它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报道了5例这样的病例,他们都是同性恋者,随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陆续发现了类似症状的病人,在全世界大规模传播开来。
当人们追溯艾滋病的历史时会惊奇地发现,它的前几页迄今为止还是一片空白。
人类关于艾滋病的确切记载大都始于1981年。在此之前,我们对这种疾病一无所知。我们不知道在20世纪的70年代,或者更遥远的过去,有多少人感染了艾滋病,也不知道它究竟起源于何处。艾滋病从一开始就被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虽然众说纷纭,其中不乏合理的猜测和颇有科学依据的推论,但还没有哪一种观点能够得到世人的公认。
我们所知道的是,艾滋病病毒这个沉默的杀手在人类对它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悄然发起了攻击。随后,又以一种不引人注目的方式开始了它的传播。一位研究艾滋病的专家用“寂静”概括了艾滋病在早期蔓延时的特点。但我们注意到,艾滋病病毒这个“寂静”的杀手所选择的攻击目标令人不寒而栗。它对侵犯人体的某个器官,或者
说“攻城掠地”并不感兴趣。它要摧毁的是人类的整个免疫系统。
艾滋病的出现并非来势汹汹,但它却来者不善!
1981年3至4月间,有两种疾病的异常动向引起了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关专家的注意。这两种疾病分别是卡波西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
卡波西肉瘤是一种少见的、发生在老年人当中的疾病,而且恶性程度不高。但1981年3月,他们在纽约市年轻的男性同性恋人群中至少发现了8例恶性程度很高的卡波西肉瘤病例。
几乎与此同时,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和纽约,一种少见的肺部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一位药剂师在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一位20多岁的男性同性恋者因为患有肺炎在医院接受治疗。两个星期之后,他的医生打来电话,要求我补充一种很不常用的治疗药物。这种情况很特别,因为在此之前没有人要求补充药物,患者通常在10天左右时痊愈出院或者死亡。”
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其《发病率与病死率每周报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卡氏肺囊虫肺炎—洛衫矶”的文章。就在文章发表以后,该文的作者之一,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的免疫学家迈克尔·戈特里布的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全国各地都有医师打来电话说,他们也发现了同样的病例。
此后,这篇文章的发表曾被认为是艾滋病出现的标志。但确切地说,它只是人们认识艾滋病的开始。
1982年7月,美国有23个州报告了艾滋病病例,感染者的总数上升到了452人。随着艾滋病病例的不断增加,它所危及的人群范围也在不断扩展。这使人们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开始有了初步的认识。
1982年8月,人们给它起了一个新的名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所谓“获得性”是指这种疾病不是人类固有的或遗传的。它是由外界的因素引起的。“免疫缺陷”是就其后果而言的。因为这种疾病最终造成的结果是人体免疫系统被破坏。“综合征”是指这种疾病的患者所表现出的症状不止一种,而是一组综合的症状。由于这个名字十分贴切地反映了疾病的特点,因此广为流传而且一直被沿用至今。不过这名字也有个缺点,那就是太长,叫起来不顺口。于是人们就取其英文名称每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而称其为AIDS。在法语和西班牙语中,由于语序的关系把它改成了SIDA。我们中国人根据英文缩写AIDS的发音,再加上一个“病”字,把它翻译为“艾滋病”。
2. 艾滋病的流行病历史
艾滋病自1981年发现患者,95%以上在发展中国家常见,次撒哈拉非洲是当前流行最严重的地区,流行危机持续增长,非洲南部一些地区的孕妇HIV感染率超过30%,亚太地区HIV携带者总数超过720万表现为局部地区流行严重。~~~~
......~
3. 历史上第一例艾滋病是什么时候发现的
第一例艾滋病什么时候发现已无从考究,但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是在1981年。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
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3)艾滋病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艾滋病预防:
艾滋病的预防,要从它的传播途径,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这是最基本的防范。
艾滋病从切断传染源来讲是不现实的,不能说患有艾滋病就隔离起来,而且它的传播途径也不是通过日常的接触就能传染的。
保护易感人群,就像比如我们得了麻疹水痘,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接种过麻疹疫苗了,所以你即使在接触麻疹的患者,可能得麻疹的概率就很低。
艾滋病不一样,直到现在也没有有效的疫苗被研制出来,由于这种病毒的特殊性,所以这一点也被排除掉了所以关键点就在中间,切断传播途径,那就要从艾滋病的三个传播途径下手了。
血液传播,我们要严格的国家管理血源,避免针具的交换,不要吸毒;母婴传播,要尽早的发现母亲是HIV阳性,生孩子的话要去正规的传染病医院做母婴阻断;性传播避免性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艾滋病
4. 世界艾滋病日的历史起源
艾滋病日的概念来源于1988年。
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
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全年。
(4)艾滋病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绸带。红绸带标志的意义:红绸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它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5. 艾滋病是怎么样传入中国的
1985年6月初,八达岭长城景致迷人,游人如织。美籍阿根廷旅游者阿斯克墨西纳来到这里,实现了他的一大愿望。但正当他兴致勃勃,举步攀登时,突然晕倒在地。事后,由于病情发展,他被迫走进协和医院就诊。
尽管中国医生对阿斯克墨西纳进行了及时的抢救和治疗,但病人还是很快就死于重症肺部感染和呼吸循环衰竭。其间,经与其在美国的家人联系,才知道此人有同性恋史,在美国已确诊为艾滋病。这次到中国旅行是他早有准备的一次绝命之旅。
由于阿斯克墨西纳之死给中国带来了艾滋病的阴影,我国开始制定一系列措施,努力控制外来传染的可能。但国外艾滋病猖獗,日胜一日,来华外国人中的病毒感染者和发病者不断增多,增加了传入的机会。
6. 艾滋病的历史
艾滋病日的概念来源于1988年,自1981年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现至今,短短3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
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会上宣布每年的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 (World Aids Day) ;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UNAIDS)在日内瓦成立;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全年。
(6)艾滋病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设立目的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7. 为何古代没有出现艾滋病,近代才出现艾滋病呢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艾滋病是人类进入2世纪之才出现的一种疾病,所以古人是不会染上艾滋病的,那么为什么现代人类会染上被称为“不治之症”的艾滋病的呢?
根据现代医学的说法,艾滋病本不被人类所感染,而是非洲的大猩猩体内的一种特殊病毒,由于某种机缘巧合被非洲的土着人所接受,所以艾滋病才从大猩猩身上传播到了人类的身上。到了后来的大航海运动,大量的非洲人被贩卖到美洲与欧洲地区,艾滋病的得以广泛的传播。
随后随着调查的深入,人们发现Dugas是一名同性恋患者,并且有着数十名的性伴侣,而这数十个人也在Dugas死后一一死去,医生们很快的意识到这是一种前所未见的致死率极强的传播类疾病,但是也已经为时已晚。Dugas一生竟然和2000名男女发生了关系,艾滋病患者如同指数爆炸一般传遍了整个欧洲,因为至今都没有治疗的方法,成为了困扰世界的一大疾病。
8. 艾滋病的起源最初是什么原因
艾滋病毒:出现时间1980年10月
●出现地:美国加州洛杉矶分校医院收治了5个年轻男同性恋病例,这几起病例后被证实为一种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疾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传播动物:仍不是十分明确。科研人员很可能找到了该病毒的自然宿主,或者至少是宿主之一——生活在非洲的绿猴或称非洲猴。传统的观点是,艾滋病人是因吃了含有艾滋病病毒的猴子或猩猩等动物的肉而致病的。但这一理论的缺陷是,艾滋病是通过血液及体液感染的,饮食途径说并不准确。后有推测,由于非洲炎热的气候和潮湿的居住环境,使得全非民族的生活习性与“文明社会”难以接轨,各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在该地区的流行发展都迅猛顽固。另一方面,在许多地方,尤其是乡村部落,发生性关系是十分随意的事。某些地区的居民还有一种世代相传的习俗:用猴血来刺激人的性欲。他们将公猴血和母猴血分别注入男人、女人的大腿处或耻骨区及手背臂上,甚至用这种将猴血注给人体的方法治疗妇女的不孕症和男性阳痿等病。不过,如果追溯该地区这种习惯风俗,最早的年代可能远远长于艾滋病流行的历史,使得这一观点也有令人怀疑之处。1999年德国三位生化学家的最新研究认为,野生猴或猩猩中确有大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其本身不会发病,而当它们被猎杀出售时,吸血的马厩蝇就可将艾滋病毒转移到人的体内而致病,另一个可能则是这种吸血蝇叮咬艾滋病病猴后再叮咬人而传病。
9. 艾滋病是怎么起源的
研究认为,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登载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报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
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HIV感染者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因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并发生长期消耗,以至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还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艾滋病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
(9)艾滋病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艾滋病
10. 艾滋病的发展史
艾滋病是1981年在美国首先被发现的。 1981年6月到8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陆续接到了96例男性同性恋者患卡波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报告。这些人年龄16-51岁,平均39岁,多数人伴有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隐球菌、弓形体等机会性感染,同时还有细胞免疫功 能的缺陷。而在1970-1979年近10年的时间内没有发现一例50岁以下男性卡波氏肉瘤, 1961-1979年近20年时间内纽约大学医院也只发现了3例。卡波氏肉瘤是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的恶性肿瘤,表现为皮损和慢性病程,很少死亡。而当时发现的卡波氏肉瘤多发生于中青年男性,病死率高达20%,多数病例是在出现发热、体重下降、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以后,通过淋巴结活检而诊断的,与以往的卡波氏肉瘤病情迥异。卡氏肺囊虫肺炎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病人也十分罕见。这种卡波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多发的现象使人们感到出现了异常的情况,引起了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1981年6月至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一共收到了593例卡波氏肉瘤和卡氏肺囊虫肺炎的报告,并发现这种疾病的发病率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上升,平均每半年增加一倍。1982年9月24日,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式提出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licierlcySyndrom,AIDS,艾滋病)的概念,指出艾滋病是不明原因的细胞免疫缺陷所导致的卡波氏肉瘤、卡氏肺囊虫肺炎和其他严重的机会性感染。在美国,这种疾病最主要的危险人群是同性恋或双性恋男性、静脉注射毒品者、血友病病人和艾滋病患者的性伴等。科学家们推测可以通过性接触和血液交换而传播的传染性因子是导致艾滋病流行的原因。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Montagnier教授在一名患淋巴瘤的男性同性恋者的淋巴结中分离出一种病毒,并将其定名为淋巴结病相关病毒(LAV)。同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Gallo教授从艾滋病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II型(HTLV-III)。几乎是在同时,美国加州大学的Levy教授也从艾滋病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分离出一株病毒,命名为艾滋病相关病毒(ARV)。1986年,国际微生物学会和病毒分类学会将上述LAV/HTLV-III /ARV统一命名为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又可称为艾滋病病毒。www.aids-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