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发生过什么

历史上发生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18 05:35:07

‘壹’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鲜为人知的事

秦始皇嬴政童年时期曾和生母赵姬被送往赵国当质子,少年时期才被接回秦国,回国一年之后成为秦王。后消除权臣吕布伟等人的干政,以及赵太后朋党,真正成为一个掌握政权的王,后励精图治成为秦始皇。

秦朝秦始皇时期,曾发生过一件刺秦大事,曰博浪沙击秦,主导者便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张良本为韩国贵族,后秦灭韩,家破人亡的张良辗转到刘邦身边,凭借才能成为首席军师,是建立汉朝最重要的功臣之一,并能全身而退,不受迫害。

‘贰’ 9.18国耻日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件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2)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扩展阅读: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由衰而盛的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由衰而盛的历史起点。面对强敌入侵,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社会空前团结,汇成了求解放争独立的浩荡洪流。“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进而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中国经过14年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侵略者,百余年来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外国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从世界范围看,“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对华侵略的开始,也是其争夺亚洲霸权、走向发动世界战争的起点。中国率先以武装斗争抗击日本侵略,不仅由此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也由此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全民族抗战改变了中国国际地位,抗日战争全面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叁’ 地球历史上发生过什么

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由宇宙中的灰尘,气体凝聚而成。开始它只是一个粘糊似的火球,后来逐渐冷却,其表面凝固形成地表,且渐渐地产生海洋
35亿年前出现了原核生物。
��寒武纪(6亿年前),菌藻类。
��奥陶纪(5亿年前),棘皮动物多样化,无脊椎动物。
��石炭纪(3.5亿年前),陆生孢子植物(蕨类)繁盛、两栖动物多样化,出现最早的爬行类。
��三叠纪( 2.3亿年前),早期恐龙、哺乳动物出现,裸子植物开始占优势。海洋无脊椎动物多样化。
��侏罗纪( 1.8亿年前),爬行动物多样化。鸟类出现。裸子植物占优势。
��第三纪中新世(2300万年前),哺乳动物、鸟类、被
子植物和昆虫发生适应辐射。
��第四纪全新世(250万年前),人类出现。

‘肆’ 在历史上有哪些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说出来很难让人相信

读历史,越是读得多,就越常有“难以置信”之感。许多乍一看去不可思议,甚至让人“打死都不信”的历史知识,却实实在在,曾发生在过往的岁月里。

而比起那些常被津津乐道的政治军事大事来,下面这些同样让人有“打死都不信”之感的经济文化知识,却同样缩影了历代王朝的兴衰,值得深深思考。



唐朝年间,中国还只有云南海南新疆等省份,有部分棉花种植。作为“舶来品”的棉花,当时就是名贵花草。何止是可以用来赏玩?棉花做成的棉布,那时也是珍贵奢侈品。以唐朝《关市令》的统计,西域地区一端细棉布的当地售价,就高达两千二百文。就算是粗糙的粗棉布,一端也要五百文。棉布做成的棉衣,当时叫“白叠布”“木棉裘”,卖到内地价格通常翻几翻,等于是“把名贵花草穿身上”,有钱人的标配。

很多历史票友品读杜甫名句“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时,常纳闷杜甫冻成这样为何不盖棉被?说实话,当时是真盖不起。

直到宋元年间起,棉花的种植技术,才在内地陆续推广起来,并逐渐适应不同地区的水土。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明朝以立法的手段,全国强制推广种棉。棉花,这个唐宋时代的奢侈品,才从此在中国“人无贫富皆赖之”。曾是名贵“舶来品”的棉布棉衣,更成了明清时代中国的特产,不但是老百姓冬天的日常消费品,还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出口国外,赚足全世界的钱。

‘伍’ 历史上着名的历史事件

1、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历史上,“三家分晋”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的分水岭。司马光将其列为《资治通鉴》的开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为诸侯。司马光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

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2、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称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而采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刘婴)的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作为新朝都城,王莽开中国历史上通过符命禅让作皇帝的先河。王莽开始进行的全面社会改革。

王莽仿照《周礼》的制度推行新政,屡次改变币制、更改官制与官名、以王田制为名恢复“井田制”,把盐、铁、酒、币制、山林川泽收归国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废止奴隶制度,建立五均赊贷(贷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权力平衡物价,防止商人剥削,增加国库收入。

刑罚、礼仪、田宅车服等仪式,不停回复到西周时代的周礼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由于政策多迂通不合实情处,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从,不断引起天下各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到了天凤四年(17年)全国发生蝗灾、旱灾,饥荒四起,各地农民纷起,形成赤眉、绿林大规模的反抗。导致新朝的灭亡。

3、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是东汉晚期的农民战争,也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组织的民变之一,开始于汉灵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当时朝廷腐败、宦官外戚争斗不止、边疆战事不断,国势日趋疲弱。

又因全国大旱,颗粒不收而赋税不减,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在巨鹿人张角的号令下,纷纷揭竿而起,他们头扎黄巾,高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向官僚地主发动了猛烈攻击。

并对东汉朝廷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平息叛乱,各地拥兵自重,虽最终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但军阀割据、东汉名存实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终导致三国局面的形成。

4、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指在西晋时期塞外众多游牧民族趁西晋八王之乱,国力衰弱之际,陆续建立数个非汉族政权,形成与南方汉人政权对峙的时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但事实上五胡是西晋末各乱华胡人的代表,数目远非五个。

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的国家达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其中存在时间较长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有五胡十六国。后北方被前秦统一,中国呈现出前南北朝特征。

西晋“八王之乱”,胡人趁乱反晋。西晋灭亡后,出于避乱,晋朝皇室和北方黄河流域广大居民进入安定的长江流域,史称衣冠南渡。南渡导致了经济重心南移。

五胡乱华的时间一般从西晋灭亡(316年)开始算起,一直到鲜卑北魏统一北方(439年)。有的学者也称之为“永嘉之乱”、“中原陆沉”、“中原沦陷”等。

这一时期,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是汉民族的一场灾难。581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589年灭陈朝,方使中国结束了300年的动乱和分治。

5、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国历史事件

‘陆’ 历史上发生过哪些让人细思极恐却真实发生了的事情

故事发生在大明王朝,时值1625年5月30日,这是一次离奇的爆炸事故,方圆2.25平方公里之内,都受到了强大的爆炸冲击,这件事也被如实地记载至《天变邸抄》一书中,作为一份民间发行的邸报,当然没有官方权威,但是这份邸报,确是对天启年间发生的这次爆炸事故,记载最为详尽的一手资料。作为我国古代新闻报道的优秀参考资料,备受推崇,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聊聊,发生在天启6年那次骇人的历史大爆炸。

‘柒’ 历史上发生过哪些骇人听闻的真实事件

历史上这些事情并不少见,但在我看来,最为骇人听闻并真实的事件,当属长平之战白起坑杀活埋了赵国40余万青壮年。


这次战役的起因是韩国的上党郡,秦国经过几年的蚕食,逐渐占据了太行山的孔道,切断了韩国国都新郑和上党郡之间的联系,韩国上党已是秦国的囊中之物。

一个人杀死了战国时期百万人,这究竟是什么概念,我不敢想。


你可能会说,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但杀降和水淹百姓,毕竟是惨无人道的,在秦国统一华夏的路上,白起是功臣,但在人性上,白起又是罪人。


那么,白起究竟是战神还是人屠呢?

‘捌’ 中国古代历史有哪些大事件

1、沙丘之变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威胁丞相李斯,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隐瞒秦始皇死讯,以咸鱼放到秦始皇车上,遮挡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后,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是秦二世。

不料始皇于沙丘暴卒,宦官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

2、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是发生在中国西汉景帝时期的一次诸侯国叛乱。汉景帝即位后,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景帝三年(前154),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这时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

由于梁国的坚守和汉将周亚夫所率汉军的进击,叛乱在三个月内被平定。

七国之乱是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专制皇权之间矛盾的爆发。七国之乱的平定,标志着西汉诸侯王势力的威胁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3、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指中国古代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两次党锢之祸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失败而结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党人被残酷镇压。

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朝根本,为黄巾之乱和汉朝的最终灭亡埋下伏笔。

4、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

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以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5、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

在起兵反隋的过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渊即位后,李建成为太子,常驻宫内处理事务,为文官集团代表。李世民为秦王,继续率领武将集团带兵出征,功劳也最大。

太子自知战功与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惮,就和弟弟齐王李元吉联合,一起排挤和陷害李世民;同时李世民集团亦不服太子,双方持续明争暗斗。

经过长期的斗争,在李渊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团逐步占上风,控制了局面,为了挽回局面,最终李世民搏命一击,在玄武门杀死了自己的长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渊立自己为新任皇太子,并继承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沙丘之变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七国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党锢之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八王之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玄武门之变

‘玖’ 1972年历史上发生过什么大事

1972年是20世纪70年代的第二年,这是一个闰年,也是中国农历壬子年(鼠年)。
本年度发生的世界性大事有: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水门事件、第20届奥运会召开和慕尼黑"黑九月事件"、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
大事记
1月6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同志在北京逝世。10日,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参加,周恩来致悼词。
1月7日-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中国民航首航纽约成功航程15800公里。title
1月24日-日本士兵横井庄一在关岛的一片丛林被发现,他已独自在这里生活了28年。
1月31日-中国与马耳他共和国建交。马耳他位于欧洲地中海中部,首都瓦莱塔。
2月4日-美国水手9号探测器沿着火星轨道飞行,发回7329张照片。
2月14日-中国与墨西哥合众国建交。墨西哥位于北美洲的西南部,首都墨西哥城。
2月19日-中国与阿根廷建交。
2月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来中国访问。21日,尼克松总统及其夫人一行到达北京。当天,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28日,在上海发表中美双方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联合公报说: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就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联合公报又说: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美双方联合公报的发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和日后不断扩大交往开辟了新的前景,它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对抗了2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28日,尼克松一行离开上海回国。
2月29日-中国与加纳复交。
3月13日-中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外交关系上升为大使级。
4月15日-中国与毛里求斯建交。
5月18日-中国与荷兰两国外交关系由代办处升格为大使馆。
5月30日-日本赤军的三名成员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机场对旅客发动袭击,共造成26人死亡。
6月5日-中国和希腊建交。
6月17日-水门事件发生。李小龙6月24日出席
6月18日-香港因为连日暴雨而引发泥石流。泥石流不仅冲垮了秀茂坪木屋区的多间木屋,甚至还把旭和大厦给冲毁,造成67人死亡。这就是令港人难忘的"六一八"雨灾(也称六一八水灾)。
6月18日-第四届欧洲杯的决赛阶段于1972年6月14日至6月18日在比利时举行。半决赛中,苏联以1-0战胜匈牙利,西德以2-1取胜比利时。比利时2-1战胜匈牙利获得了第三名。最后的决赛中,西德3-0战胜苏联,第一次捧得了德劳内杯。
6月27日-中国和圭亚那建交。
7月4日-朝鲜和韩国共同发表"南北联合声明"(即七·四联合声明、朝鲜联合声明),肯定了金日成此前提出的自主、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的祖国统一三项原则。
7月30日-新华社报道: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墓葬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在这座古墓葬里,埋葬的是一具女尸.尸体、官椁及大批的随葬物,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这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历史、文化、手工业生产、工农业生产以及医药、防腐等方面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声明对美国飞机于8月22日炸毁停泊在越南义安省宇岛附近海面的中国商船"红旗151号"所属的一艘救生艇,炸死5名中国船员的严重挑衅行动,提出强烈抗议。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奉命发表谈话,对美国企图抵赖炸毁中国救生艇的罪责进行驳斥。
8月26日至9月11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第20届奥运会)召开。
9月5日-慕尼黑惨案发生。
9月19日-中国与多哥建交。
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宣布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0月1日-山东北镇黄河大桥建成,正式通车。
10月11日-中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
10月13日-湘黔铁路全部完工通车。
10月14日-中国和马尔代夫建交。
11月6日-中国和马尔加什(今马达加斯加)建交。
11月8日-两个德国代表在波恩签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这标志着双方关系由对抗走向共处。
11月16日-中国和卢森堡建交。
11月21日-中国和牙买加建交。
11月24日-中国和扎伊尔共和国(今刚果民主共和国)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签字。
11月28日-中国和乍得建交。
12月7日-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最后一次任务阿波罗17号发射。
12月14日-我国选派16名留学生赴英国学习英语,连同是年派赴法国的留学生20人,共派出留学生36人。这是自1966年停止派出留学生以来,首批派出的留学生。
12月21日-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
12月22日-中国和新西兰建交。
12月26日--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S.杜鲁门病逝,享年88岁
12月29日-中国和达荷美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
慕尼黑"黑九月事件"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开始一周里,运动员的成绩骄人,人们都沉浸在奥运盛会的祥和与欢乐之中。然而,在这场和平盛会的背后,却有巨大的隐忧:有关决策官员为满足购买先进体育器材的巨大投资需要,缩减了警卫人员和安全设施的开支。对于呕心沥血主办这届奥运会的西德官员来说,他们希望这次运动会能让世人相信,西德已恢复了一个文明国家的形象,人们应抹去二战和希特勒时代1936年柏林奥运会所留下的阴影。西德的边防人员和重要的运输站口都普遍放松了对进出人员的检查,这给了恐怖分子一个可乘之机。
"黑九月"发起恐怖行动
9月4日,以色列队没有赛事,大多数运动员在奥运村休息,晚上出去看电影。电影看完了,以色列选手陆续回到了奥运村。5日凌晨约4时,他们还在沉睡,奥运村外面忽然出现了8个模糊的身影,他们拎着沉重的运动包,悄然走向25A门旁边的一段栅栏。
这8个人是一个名叫"黑九月"的恐怖组织的成员。他们带着冲锋枪、手榴弹,越过栅栏,直奔既定目标---奥运村中以色列选手居住的31号建筑物。他们选择从这里进去,是因为他们先前察看过,而且知道,一些运动员在外面喝醉了,回来时常常攀越这段2米高的栅栏,保安根本不会阻拦。这8名恐怖分子穿上田径服作为伪装。拿今天的标准看,慕尼黑奥运会的安全工作实在是一个笑话:整个奥运村仅用一层薄薄的铁丝网拦住,当运动员回来晚了,他们都愿意翻越铁丝网,抄近路回家。此外,奥运村内没有摄像机、探测器,也没有路障,门口有几个保安,但居然没配武器!这些恐怖分子事前也做了周密准备:一名恐怖分子曾在建设奥运村时当过建筑工,对奥运村了如指掌,另一人事发前一天还潜入了奥运村,详细侦察了以色列运动员居住的楼层。
他们在几个以色列人住的一号公寓套房外站好位置,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钥匙打开门。他们的行动被屋内一名以色列运动员察觉。随后,恐怖分子与以色列运动员们展开搏斗。25分钟后,两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打死,其余9人被劫为人质。
在双方搏斗中,奥运村治安当局接到过一些路人打来的电话,但没引起足够的重视。搏斗时断时续,几声枪响和撕心裂肺的呼叫过后,一切又重归平静。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也闹不清出了什么乱子,因为在奥运村,几乎夜夜都有各种庆祝活动,经常有人放爆竹焰火,喧闹取乐。
4时55分左右,一名没带武器的西德治安警察来察看情况。他打开步话机,朝站在康那利大街31号前缠着头巾的一名恐怖分子咕哝了一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人没吱声,从公寓门后溜了。
拯救人质行动失败
凌晨5点,慕尼黑警察局长曼弗雷德-施赖伯在睡梦中被报警电话惊醒,于是慌忙组织人力处理危情。
5时10分,西德当局开始了拯救人质的行动。在双方对峙当中,"黑九月"下达了最后通牒,他们要求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的234名囚徒和西德监狱中的两名囚犯;最后期限为5日上午9时,过时开始杀人。不过随后,"黑九月"分子一再修改了最后期限的时间。
9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基拉宁和本届奥运会组委会主席道默发表联合公告,宣布从9月5日下午起暂停全部比赛。
西德政府对"最后通牒"作出了反应,表示可以同意他们的要求,但必须就细节问题作进一步谈判。西德警方欲争取时间,为冲进31号大楼营救人质做好准备。
晚上18时35分,双方进行了第一次直接接触。西德内政部长、慕尼黑警察总监和奥运村村长进入31号楼,亲眼目睹了劫持者孤注一掷的决心,于是决定改变原定冲入大楼营救人质的计划。
警方于是答应歹徒提出的要求,用飞机把他们和人质转送到埃及,并决定在慕尼黑机场实施营救行动。
20时30分-21时,西德方面派出3架直升机。
当"黑九月"分子走过柏油碎石铺成的停机坪时,负责这次行动的指挥官下令开火。两名狙击手射出两发子弹,监视直升机驾驶员的两名歹徒应声倒地。机场霎时间乱作一团。随后双方展开激战。
枪战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才结束。警察在清点尸体时,有5名歹徒被击毙,西德警官1人死亡,几名警察受伤。9名以色列人质则全部被恐怖分子杀害。
9月6日,奥林匹克运动场里,一片肃穆。当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第二乐章奏响时,许多运动员禁不住放声痛哭。
为了悼念11名死难者,11个座位被空着。幸存的以色列人在这个追悼仪式上,几乎控制不住自己。
9月7日,奥运会恢复比赛。
营救行动失败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纷纷指责西德警察无能,抨击西德政府"视人质生命如儿戏"。这次恐怖事件,让西德蒙受了奇耻大辱,也使西德政府对日益增加的国际恐怖活动产生了危机感。
从此以后,赛事安全问题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尽管恐怖袭击事件中也有5名恐怖分子被打死,但是,没有人会怀疑,慕尼黑事件是恐怖分子的一次"成功",而且会诱使其他恐怖组织把奥运会作为袭击目标。
另一方面,慕尼黑奥运会的血腥一幕也唤醒了主办者的安全保卫意识,使他们看到反对恐怖主义也是举办奥运会举足轻重的一环。在随后的历届奥运会和其他重大赛事中,组织者都提高了安全措施的投资力度。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和田中角荣以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为中心,就两国间的各项问题,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先后举行多次会谈。27日,毛泽东会见了田中角荣。29日,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联合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两国政府决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换大使;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日两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发生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