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莱阳属于烟台还是青岛
莱阳属于烟台。
莱阳,是山东省下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名称来自于“日月出东莱之阳”。古为“昌阳”、“长广”,又有“梨城”、“龙城”的称号。
莱阳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面积1732平方公里,海岸线长27.5公里,是着名的“中国梨乡”“中国恐龙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花生油之乡”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的发祥地。
莱阳区位优势明显,蓝烟铁路、青荣城际铁路横贯全境,荣潍、龙青、沈海、威青、荣兰、烟上等12条高速公路和国省公路干线在这里交汇,莱阳已融入青岛、烟台、潍坊、威海“一小时经济圈”,是半岛都市群重要节点城市。
(1)莱阳作为县名有多久的历史扩展阅读
莱阳的历史沿革:
莱阳夏时为莱夷地;商时为莱国地;西周时为莱侯国地;东周及秦为齐郡东境。鲁襄公六年(前567年),齐国灭莱,并在莱西城区古城一带修建起一座新城池,以取代莱国对胶东地区的统治。
西晋咸宁三年(277年),观阳、昌阳并入长广县。元康八年(298年)复置昌阳县(其址在今境内昌山村南)。唐永徽元年(650年),昌阳城被水淹没,迁县治于今莱阳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庄宗李存勖为避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即在莱山之阳,莱山为旌旗山古名)。
1950年,建立莱阳专区。1956年,文登专区、莱阳专区合并为莱阳专区。1958年,莱阳专区、烟台市合并为烟台专区(后改烟台地区)。1987年2月20日,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2009年,莱阳市被列为山东省直接管理县(市)财政体制改革试点县。
‘贰’ 请教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的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莱阳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唐虞夏时为莱夷地;商时为莱国地;西周时为莱侯国地;东周及秦时为齐郡东境;西汉时为挺、邹卢、昌阳、长广、观阳县治之地;277年,观阳、昌阳并入长广;298年(晋元康八年)复置昌阳县(其城址在今境内昌山村南);五代后唐讳昌,改莱阳县。1131年(金天会九年)划莱阳东北部归新设置的栖霞县。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县东境三乡划归新设的海阳县;划青山乡归宁海州(后改称牟平县)管辖。抗日战争时期分为莱东、莱阳(即现莱西县)、莱西南、五龙4县,后,莱东、五龙两县并为莱阳县(并时称莱东县,不久,改称莱阳县);莱阳(即莱西)、莱西南两县并为莱西县。1958年莱西县并入莱阳县。1962年又分为莱阳、莱西两县。1987年4月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莱阳历代先人们在这一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为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光添彩。明代画家崔子忠的国画着名于世,与当时浙江的陈鸿绶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其所画的“云中玉女图”至今珍藏于上海博物馆;清初诗人宋琬,其诗辞意凄清,与安徽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誉,遗着有《安雅堂集》传世。清代莱阳籍着名书画家还有张瑞征、周兆龙、赵擢彤、李朴、宋汲、王等20余人;着作者有倡导成立“山左大社”的宋继澄等百余人。他们丰厚的遗着,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传承和影响着莱阳故土的后来者。近现代书法名家孙墨佛,其作品如惊鸿游龙,造诣精深,与苏局仙并称为“南苏北孙”(也有“南仙北佛”之说),为世人推崇,也为莱阳生辉。 明代,莱阳县城划为忠正坊、宣化坊、杏坛坊、迎仙坊、贤古坊、东北关坊6个坊;乡村划为14个乡,辖135个。清初,全县区划与明代相同。1735年(雍正十三年)将莱阳东部3个乡划归海阳县,将5个社划归宁海州(牟平),时县城仍为6个坊,乡村为11个乡,辖100个社,后调为98个社。民国初期,全县区划与清末同。1930年全县划为9个区,辖30个镇、176个乡、1620个村。1934年11月,废区制,全县划为20所乡农学校。1940年,国民党县政府撤销乡校,将全县划为10个区,辖7个镇、114个乡、1587个村。1940年5月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政府在原国民党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政权。1941年2月,莱阳县析出莱东行署。行署将莱东划为12个区。1945年8月,莱东行署改称为莱东县政府。此时,莱东县划为12个区,辖428个村,五龙县划为10个区,辖363个村,此区划直至新中国成立。 1950年3月,莱东、五龙两县合并成为新的莱东县,6月莱东县改称莱阳县,时仍沿用合县前的区制,共22个区,即旌旗区、龙门区、磊山区、富水区、赤山区、小平区、鹤山区、望石区、陶漳区、白龙区、唐河区、城关区、万第区、大夼区、羊郡区、穴坊区、端口西区、姜山区、泽口区、野头区、团旺区、姜疃区。 1952年3月,撤销磊山区、唐河区、鹤山区,同时区下设乡,全县划为19个区、185个乡。 1956年3月,撤销富水、大夼、端口西、泽口、野头和望石6个区,并将姜山区的全部和端口西区的10个乡划归莱西县。莱西县将苗家区的全部及河头店区、渚河区的5个乡划归莱阳县,新组铎山区。此时全县辖13个区,154个乡。是年7月,撤销区制,全县划为30个乡、5个镇。 1958年8月调整为23个乡。9月,又将23个乡镇改建为23处人民公社。10月莱西县合并入莱阳县,全县设45处人民公社,12月调整为32处,1959年3月有调整为23处。 1962年1月,莱阳、莱西分治,莱阳划为12处人民公社,5月增划出9处人民公社,12月又增划出3处。时全县划为城厢、谭格庄、西留、榆科顶、柏林庄、河洛、沐浴店、石河头、山前店、冯格庄、泉水、纪格庄、赤山、照旺庄、万第、禄格庄、姜疃、大夼、团旺、中荆、高格庄、穴坊、羊郡、躬家庄24处人民公社。 1980年1月,将纪格庄、泉水、禄格庄公社分别改称为龙旺庄、古柳、吕格庄公社,时辖782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镇建制,同时新增设岚子、前淳于两个乡,全县划为9个镇17个乡,辖783个行政村。 1987年4月,莱阳撤销设市后,行政区划未变。 1988年7月7日,撤销城厢镇、古柳镇,分别以原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城厢、古柳2个街道办事处。1989年4月(可能是正式撤镇设立街道的时间),将城厢、古柳两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1993年4月,柏林庄撤乡设镇。7月,将城厢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和平、北郝格庄、盖家疃3个村和古柳街道办事处所辖的东赵疃、四真庄、留衣庄3个村划出,成立外向型工业加工区。10月,照旺庄撤乡设镇。12月,冯格庄、吕格庄、山前店撤乡设镇。 1993年9月15日,撤销照旺庄乡,设立照旺庄镇;撤销柏林庄乡,设立柏林庄镇;撤销吕格庄乡,设立吕格庄镇;撤销冯格庄乡,设立冯格庄镇;撤销山前店乡,设立山前店镇。 1994年4月,中荆撤乡设镇。1995年2月,谭格庄撤乡设镇。5月,大夼、高格庄撤乡设镇。 1995年1月23日,撤销谭格庄乡、中荆乡、大夼乡、高格庄乡,设立谭格庄镇,中荆镇、大夼镇、高格庄镇。 1997年3月18日,撤销河洛乡、榆科顶乡、前淳于乡,分别设立河洛镇、榆科顶镇、前淳于镇(鲁政函民字[1997]11号)。3月,榆科顶撤乡设镇。5月河洛、前淳于撤乡设镇。 1999年3月16日,撤销赤山乡、西留乡,设立赤山镇、西留镇(鲁政函民字[1999]7号)。4月,西留、赤山撤乡设镇。 2000年,全市总面积1732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3个乡,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784个行政村,22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5万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莱阳市总人口897681人;辖2个街道、21个镇、3个乡,各乡镇人口: 城厢街道 148907 古柳街道 55189 沐浴店镇 23487 团旺镇 35533 穴坊镇 42445 羊郡镇 27752 姜疃镇 33950 万第镇 33236 龙旺庄镇 39404 榆科顶镇 23399 西留镇 20941 谭格庄镇 31152 柏林庄镇 31382 河洛镇 26302 冯格庄镇 31869 吕格庄镇 27660 中荆镇 33144 高格庄镇 32636 前淳于镇 18696 大夼镇 33084 照旺庄镇 34703 赤山镇 27062 山前店镇 31106 躬家庄乡 16568 岚子乡 19470 石河头乡 18604 2000年12月19日,(鲁政函民字[2000]80号):撤销中荆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团旺镇;撤销榆科镇、石河头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沐浴店镇;撤销躬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穴坊镇;撤销岚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姜疃镇;撤销前淳于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照旺庄镇;撤销赤山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万第镇;撤销西留镇,将其行政区域入谭格庄镇;撤销龙旺庄镇,以原龙旺庄镇的行政区域设立龙旺庄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原龙旺庄镇人民政府驻地。2001年1月,莱阳市进行全市乡镇区划调整,撤销中荆、岚子、前淳于、赤山、躬家庄、西留、石河头、榆科顶8个乡镇,同时将龙旺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2001年6月,将冯格庄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2001年,全市总面积1732平方千米。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共784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9.0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33万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89.0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1731.54平方千米。辖城厢、古柳、冯格庄、龙旺庄4个街道办事处及团旺、沐浴店、穴坊、姜疃、照旺庄、万第、谭格庄、羊郡、高格庄、大夼、山前店、河洛、柏林庄、吕格庄14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784个行政村。年底全市总人口88.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19万人。
‘叁’ 山东莱阳市是个怎么样的城市
莱阳地处胶东半岛腹地,东南濒临黄海丁字湾。现辖1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共784个行政村,总人口89万,总面积17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万亩,海岸线长15公里。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城市、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县、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无公害蔬菜出口示范基地县、中国绿色食品城、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县,是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市(县)和全国科技综合实力百强市(县)之一。
莱阳区位优越,是胶东半岛重要的“交通枢纽”。蓝烟铁路穿境而过,莱潍、同三、烟青、青威等7条国家和省级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莱阳基础功能设施完善,日供水能力8万吨,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以上,年供电能力8亿千瓦时,程控交换设备总容量100万门。
莱阳占山、田、河、海之地利,物产丰富。境内巍峨的旌旗山群起伏罗列,如同旌旗招展;奔腾的五龙河蜿蜒曲折,纵贯莱阳南北,恰似五龙跃波;独特的沃土流水,使盛产的莱阳梨驰名中外,莱胡沙参、莱阳芋头、五龙鹅等享有盛誉,大理石、膨润土、钾长石等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而丰富。
莱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曾哺育出崔子忠、左懋第、宋琬、曲士文、孙墨佛等有名之士,为世人推崇。明代画家崔子忠的国画着名于世,与当时浙江的陈鸿绥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清初诗人宋琬,与安徽施诳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誉;近现代书法名家孙墨佛,与苏局仙并称为“南苏北孙”,他们丰富的遗着,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
莱阳经济实力雄厚。2006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5369万元,出口创汇5.1亿美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15元,在全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中列114位,比2005年前进了15个位次。莱阳产业优势明显。食品、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呈现规模发展趋势,涌现了一大批规模企业集团和知名品牌,成为我市经济的主要支撑力量。目前全市已发展规模以上的企业270多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50多家。特别是食品工业,发展极为迅猛。目前全市形成了蔬菜、果品、畜牧、粮油四大产业链条,拥有食品加工企业300多家,产品多达10大系列1000多个品种,出口市场覆盖亚欧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其中“LONGDA(龙大)”、“鲁花”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龙大牌粉丝和鲁花花生油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另外全市还拥有省级着名商标14个,省级名牌12个。2006年全市加工各类食品130多万吨,出口创汇3.8亿美元。莱阳是一座向世界开放的的城市。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们努力构筑园区招商平台,强化服务“第一”意识,全方位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全市上下形成了亲商、安商、扶商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市外资企业总数达到377家,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与我市企业进行了合资合作。
‘肆’ 历史上的登州府莱阳县
登州就是现在
山东烟台
,莱阳就是现在
山东莱阳市
,是烟台市下面的一个县级市。
‘伍’ 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现在叫什么名
摘要 山东登州府现在叫烟台市蓬莱区以及威海市。登州府是我国古代的地名,登州府最早设立在唐代,现在的烟台以及威海则隶属于登州府。登州府最大时几乎囊括了整个山东半岛在内,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我国的重要行政区。
‘陆’ 历史上的山东省登州府莱阳县是现今何处,具体点,谢谢。
明初的莱阳县是一个大县,包括今天的莱阳、海阳、莱西三县,及牟平的一部分。
‘柒’ 莱阳的历史沿革
莱阳,夏时为莱夷地;商时为莱国地;西周时为莱侯国地;东周及秦为齐郡东境,西汉时为挺、邹卢、昌阳、长广、观阳县治之地于旧莱阳境内。公元277年观阳、昌阳并入长广;公元298年(晋元康八年)复置昌阳县(其址在今境内昌山村南),公元650年昌阳城被水淹没,迁县治于莱阳城址,置城已1355年之久,公元923年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即在莱山之阳,莱山为旌旗山的古名)。
西汉时设昌阳县,后唐改为莱阳。新中国建立后,曾为莱阳专署机关所在地。
公元前567年,齐国灭莱,并在莱西城区古城一带修建起一座新城池,以取代莱国对胶东地区的统治。
1950年建立莱阳专区。
1956年文登、莱阳专区合并为莱阳专区。
1958年莱阳专区、烟台市合并为烟台地区。
1987年2月20日,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捌’ 莱西莱阳莱州,这三个地方有什么渊源
你好
这是因为莱西、莱阳、莱州这三个地方的现辖区范围在商、周时期同属“莱子国”
1.莱子国后被齐国所灭,齐侯灭莱时,于今周格庄乡筑古城为“莱西”
2.莱州的来源更长一些,东晋时期曾经的东莱郡就是现在的莱州
3.至于莱阳的由来:西汉时为挺、邹卢、昌阳、长广、观阳县治之地;277年,观阳、昌阳并入长广;298年(晋元康八年)复置昌阳县(其城址在今境内昌山村南);五代后唐讳昌,改莱阳县。
详见三地网络中三地的“历史沿革”:
莱州:
http://ke..com/view/9494.html?wtp=tt
莱阳:
http://ke..com/view/66227.html?wtp=tt#11
莱西:
http://ke..com/view/133197.htm
‘玖’ 宋朝的莱阳县是现在哪里
就是现在的莱阳市,是山东烟台的一个县级市。公元923年唐庄宗李存勖为避祖名国昌,改昌阳为莱阳(即在莱山之阳,莱山为旌旗山的古名),直到现在。
‘拾’ 莱阳市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
莱阳一名的由来有几种不同说法。
一说是:莱阳城北有莱山(即今旌旗山),莱阳地处莱山之阳,因以得名。
一说是:西晋时莱阳地属昌阳郡,昌阳城在今市区东南二十三里处的昌山之阳(今前后发坊一带)。唐初,迁昌阳城至今市区。后唐庄宗为避其祖[国昌]讳,更[昌阳]为[莱阳]。
一说是:汉置挺城于今市区南十里东西古城处。但这里屡遭水灾。有人看到从地里钻出五只羊朝现在县城方向跑,跑到城南关温泉,钻进泉去,遂定城址于此,名之曰:[来羊],[莱阳]乃其谐音。
据考,头两种说法较为可信。第三种说法乃为好事者所造。有意思的是:第三种说法曾提到城南关有温泉。据说,河洛镇过去有一座[倒座观音庙],那里地温比较高,有人考证,古时那里可能有温泉莱阳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唐虞夏时为莱夷地;商时为莱国地;西周时为莱侯国地;东周及秦时为齐郡东境;西汉时为挺、邹卢、昌阳、长广、观阳县治之地;277年,观阳、昌阳并入长广;298年(晋元康八年)复置昌阳县(其城址在今境内昌山村南);五代后唐讳昌,改莱阳县。1131年(金天会九年)划莱阳东北部归新设置的栖霞县。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县东境三乡划归新设的海阳县;划青山乡归宁海州(后改称牟平县)管辖。抗日战争时期分为莱东、莱阳(即现莱西县)、莱西南、五龙4县,后,莱东、五龙两县并为莱阳县(并时称莱东县,不久,改称莱阳县);莱阳(即莱西)、莱西南两县并为莱西县。1958年莱西县并入莱阳县。1962年又分为莱阳、莱西两县。1987年4月撤销莱阳县设立莱阳市。
在悠长的历史岁月中,莱阳历代先人们在这一片热土上辛勤耕耘,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为灿烂的民族文化增光添彩。明代画家崔子忠的国画着名于世,与当时浙江的陈鸿绶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其所画的“云中玉女图”至今珍藏于上海博物馆;清初诗人宋琬,其诗辞意凄清,与安徽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誉,遗着有《安雅堂集》传世。清代莱阳籍着名书画家还有张瑞征、周兆龙、赵擢彤、李朴、宋汲、王�等20余人;着作者有倡导成立“山左大社”的宋继澄等百余人。他们丰厚的遗着,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传承和影响着莱阳故土的后来者。近现代书法名家孙墨佛,其作品如惊鸿游龙,造诣精深,与苏局仙并称为“南苏北孙”(也有“南仙北佛”之说),为世人推崇,也为莱阳生辉。
明代,莱阳县城划为忠正坊、宣化坊、杏坛坊、迎仙坊、贤古坊、东北关坊6个坊;乡村划为14个乡,辖135个。清初,全县区划与明代相同。1735年(雍正十三年)将莱阳东部3个乡划归海阳县,将5个社划归宁海州(牟平),时县城仍为6个坊,乡村为11个乡,辖100个社,后调为98个社。民国初期,全县区划与清末同。1930年全县划为9个区,辖30个镇、176个乡、1620个村。1934年11月,废区制,全县划为20所乡农学校。1940年,国民党县政府撤销乡校,将全县划为10个区,辖7个镇、114个乡、1587个村。1940年5月莱阳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县政府在原国民党区划的基础上建立地方政权。1941年2月,莱阳县析出莱东行署。行署将莱东划为12个区。1945年8月,莱东行署改称为莱东县政府。此时,莱东县划为12个区,辖428个村,五龙县划为10个区,辖363个村,此区划直至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