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董小宛与太后的关系如何

历史上董小宛与太后的关系如何

发布时间:2022-07-19 19:53:23

⑴ 清初名妓董小宛,难道真的是顺治的宠妃董鄂氏吗

清朝名妓董小宛和顺治的宠妃董鄂氏,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董小婉历史上确有其人,她是秦淮的一个名妓。她最后被冒襄娶回家做了小妾。两个人感情非常要好,可以说是相敬如宾,后面遇到了连年战事,两个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长达九年之久。董小婉最终因为劳累过度去世,享年28岁。

董鄂氏在被顺治皇帝接进宫后心情并不好,后宫的生存环境非常艰难。虽然顺治皇帝非常喜欢她,可是她毕竟是二婚,太后也不看好她,更何况后宫的嫔妃也是嫉妒她。她长期郁郁寡欢,最后在自己的小儿子去世之后,更是一病不起。

顺治帝虽然百般疼爱,但是并没有能够让她的病情好起来。董鄂氏体弱多病,病倒后又感染了天花。顺治帝不顾被传染的危险,亲自给她端药送水。但是还是没能留住董鄂氏, 董鄂氏去世不久,顺治帝也病倒了,年纪轻轻地就去世了。

⑵ 董宛如的相关传说

关于顺治孝献皇后董鄂妃,社会上有各种传说。
一、秦淮名妓董小宛说
最普遍的一种就是说她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名妓董小宛。豫亲王多铎出兵讨伐南明时,占领南京后将董小宛带回献给顺治。清末野史还盛传,董小宛是被南下的洪承畴俘获。洪本想自己霸占,因董誓死不从,才将她送入皇宫,成了顺治帝的爱妃。福临对董小宛宠爱有加。后来,董小宛触怒孝庄皇太后被赐死。福临竟因此把万里江山往他的儿子玄烨一丢,自己到五台山出家了。
到底孝献皇后是不是董小宛呢?经史学家多年考证,认为孝献皇后与董小宛根本就是两个人。
历史上董小宛确有其人,她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名白,字青莲,后来成为秦淮一带的名妓。她19岁从良,嫁给江南才子冒襄(辟疆)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清军南下时,为避战乱,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累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年)病死,年仅28岁,葬于影梅庵,当时名人赠吊的挽诗很多。当顺治帝呱呱坠地时,董小宛已15岁。到顺治二年,顺治帝刚7岁,而董小宛已22岁,7岁的皇帝怎么可以纳22岁的汉族妓女为妃子呢?孝献皇后是顺治十三年入宫的,那时董小宛已死5年。显而易见,董小宛绝不可能是孝献皇后。
为什么野史能把董小宛与孝献皇后扯在一起呢?原来是她们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她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故事情节离奇,能引起读者的兴趣,或许出于对满族统治的故意中伤,于是文人墨客采用移花接木之术,把董小宛和孝献皇后说成是一个人。其实孝献皇后姓董鄂氏是译音,许多史书也有译为栋鄂、东古、东古、东果的。这样看来,她二人之间更没有什么联系了。
历史上真实的孝献端敬皇后董鄂氏,即董鄂妃,本是顺治朝内大臣鄂硕女。她十八岁时入宫。顺治十五年(1658年)生皇四子荣亲王,不久爱子病逝,董鄂妃十分伤心悲痛,身体每况愈下,终于顺治七年(1660年)八月病逝,时年二十二岁。入宫后,董鄂妃因其美貌和贤良,颇得顺治宠爱,刚入宫一个月就晋封为皇贵妃,死后三天就被追封为皇后,可谓红极一时。但是,在顺治帝死后,她的地位急转直下,遭到了一系列冷遇:神牌不进太庙,不系世祖谥,祭祀降格,死后没有推恩外戚,丧仪未列入《大清会典事例》等。这样的结果,其实并不是董鄂氏本人的原因,主要是以孝庄皇太后为首的满族王贵对其生前为顺治独爱不满,因为她顺治就曾两此废后,而皇后却都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和侄孙女。因此,皇亲国戚也更不满意顺治给她的皇后桂冠,觉得名不正言不顺。人心不服,董鄂妃倍受冷落也就很自然了。其实也可能还有一个原因,从董鄂妃死后火化看来,董鄂妃可能是患上了天花,并传染上顺治,因此半年之后,顺治也因出痘(天花症)而亡,招致皇族之恨。
二、襄亲王福晋说
另外,关于董鄂妃还有一个传说,一些史学工作者经过考证,认为孝献皇后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妻子,而博穆博果尔正是顺治帝的同父异母弟。主要依据就是钦天鉴洋人汤若望在回忆录中的一段记载: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的爱恋。当这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耳光。这位军人于是乃因愤至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1660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之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薨逝。皇帝大为哀痛,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汤若望是当时的钦天监监正,是德国传教士,与顺治帝关系比较密切,因此他的这段回忆可靠性、可信性很高。根据他的这段回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当然是后来的孝献皇后,那是毫无疑问的,但这位自杀的军人是否一定是博穆博果尔,却令人怀疑。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第十一子,生母为懿靖贵妃。顺治十二年十二月封襄亲王,翌年七月初三日死,年仅16虚岁,实足年龄才14岁零6个月。
也有人提出,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因此,持孝献皇后的前夫是襄亲王的观点的人认为,亲王的福晋是命妇,是要轮翻入宫服侍后妃的,这便给顺治帝与弟媳相识热恋提供了机会。但孝献皇后的前夫是否就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却并无证据,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⑶ 历史上的董小宛和董鄂妃,是一个人吗

可以说,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中,一个男人拥有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因此,陛下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是姬妾成群的后宫凤黛三千。纵观清朝几百年的历史,十二位皇帝与他们的嫔妃之间的风流韵事一直不绝于耳。然而,也有一些皇帝对他们的爱人情有独钟。


那么野史为什么要把年龄相差这么大的两个人当成一个人呢?


事实上,为了尽可能地吸引人们的注意,最好的办法是把故事讲得尽可能地离奇。另外,这两个人的名字里都有一个 "东 "字,而且都是难得一见的美女,最后都是病死的。因此,许多编纂野史的人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特意做了这本书。


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是,董鄂妃是一个真正的满族人。


她原本是顺治的弟弟、太极皇帝的第11个儿子--襄亲王的福晋,襄亲王在16岁时去世。顺治年幼继位时,对其母亲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皇帝尚且年幼,所以,权力由亲近的舅舅多尔衮掌管,顺治皇帝就像一个王权的傀儡。


后来,孝庄皇后为了与满蒙联姻,不顾顺治的意见,把皇后的头衔封给了自己的科尔沁部落的侄女。顺治皇帝对这种安排非常不满。此外,年轻的皇后被宠坏了,不理解皇帝。他们经常争吵,顺治帝也很郁闷。


直到后来,他遇到了经常进宫伺候皇太后的董鄂氏,他立刻被董鄂氏的美貌和温顺所感动。而董鄂氏就是因为丈夫常年在外打拼而寂寞难耐,两个人看对眼了。


在他的回忆录中提到。


"顺治皇帝爱上了一个满族士兵的妻子,他们很快就相爱了。当那个士兵为此责骂他的妻子时,顺治帝为此打了那个士兵一巴掌。最后,该士兵因怨恨而死,或自杀,皇帝将该士兵的妻子带入宫中,凌驾于众人之上,封她为贵妃。

⑷ 董鄂妃和董小宛是一个人吗要怎样来理解呢

大清王朝皇宫的制度非常严格,皇贵妃的身份等同于副皇后,在皇宫里面没有皇后的情况下,才会设立皇贵妃的人选,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掌管三宫六院的事情,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妃子去世以后,会受到皇帝的追封成为皇贵妃。


因此也有人说董鄂妃是汉族女子,而且还是清初四期的四大名妓之一的董小宛,虽然董小宛和董鄂妃相差并不到,但她们两人并不是同一个人,很多人将二人搞混淆,而董小宛一直居住在南京生活,多尔衮在攻打下南京意外,看到董小宛非常漂亮,于是就孝敬给了顺治皇帝,但当时满汉是不能通婚的,所以就把董小宛的名字改成了董鄂氏,而民间就是根据这个依据觉得两个人是一个人。

但董鄂妃家室非常显赫,而且父亲还是清朝的大官,弟弟也是沙场上有名额将军,为康熙王朝建立不少的军工,而董鄂妃在十八岁的时候才进入皇宫,并且董鄂妃并不是第一次家人了,她的第一个丈夫是顺治的弟弟,而康熙的弟弟在十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因此很多人觉得康熙弟弟的病逝和顺治抢走董鄂妃有很大的关系。

⑸ 顺治与董小宛

历史上顺治和董小宛没有关系。
电视剧《多情江山》中的董小宛是江南有名的歌女,有着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与少年天子顺治相爱后却无法相守,并遭到了孝庄皇太后和清廷众臣的极力反对。面对清廷禁律她与顺治二人勇敢执手却终因一场天花双双殉情,留下一段令人扼腕的千古奇缘。
实际上历史上顺治所忠爱的是董鄂妃非董小宛。实际人们上是将董鄂妃跟董小宛相混淆。
董小宛是明末秦淮名妓,名白,生于公元1624年,卒于公元1651年,是冒襄(辟疆)的妾。冒襄是当年江南的四大公子之一,他曾作《影梅庵忆语》以及《如皋冒氏严书·家乘旧闻·亡妾董小宛哀辞》来描述董小宛,这是历史上唯一有关董小宛的记载。
至于顺治皇帝,《清史》等正史之中有详细的记载。顺治帝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清太宗皇太极的第九个儿子。皇太极去世之后,皇太极长子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陷入帝位之争,但是双方实力相当,最后在不得不妥协的情况下选择了年仅六岁的福临继承帝位。称帝后的福临在摄政王多尔衮的帮助之下,从满洲汗国的汗王一跃成为中国皇帝,少年皇帝的名字可谓实至名归,上天给他两个贵人,多尔衮和吴三桂。多尔衮代替他征战南北,吴三桂一怒为红颜,使多尔衮的部队能够不费吹灰之力越过山海关。
顺治这么一个异族皇帝与董小宛这么一个汉族美女又是如何被联系在一起的呢?
误会还起源于大文豪龚鼎孳《贺新郎》中“难倩附书黄犬”这句词。《贺新郎》这首词是龚鼎孳读冒襄《影梅庵忆语》而作的观后感。人们认为“黄犬”就是清廷太监,据此推测出董小宛曾入宫。其实“黄犬”最先出自《晋书·陆机传》,“初,机有骏犬,名曰黄犬,甚爱之”。所以“黄犬”也只是一个典故罢了,根本不是指太监。
而且,冒襄《如皋冒氏严书·家乘旧闻·亡妾董小宛哀辞》记载,“痰涌血溢,五内崩舂”“脾虚肺逆”,也就是说董小宛死于疢疾,即肺结核。冒襄在《如皋冒氏严书·家乘旧闻·亡妾董小宛哀辞》的前文小叙中记载:“小宛自壬午归副室,与余形影丽者九年,今辛卯献岁初二日长逝。”因此,我们可以肯定董小宛的确死于冒襄家中。而壬午就是明崇祯十五年,亦即公元1642年,辛卯系清世祖顺治八年,亦即公元1651年。所以董小宛于1642年嫁给了冒襄作妾,1651年因肺结核而死于冒襄家中。
根据两人的生卒年月,生于1624年的董小宛比生于1638年的顺治皇帝整整大了15岁。而董小宛1651年去世之时,顺治皇帝才13岁。之所以把顺治与董小宛连接起来,只不过是好事者们进行的文学想象罢了。

⑹ 顺治的董鄂妃身世到底是怎样的,她和秦淮八艳中的董小宛有何关联

董鄂妃是大清入关第一位帝王顺治帝的宠妃,这位董鄂妃颇为传奇,有野史记载董鄂妃不是通过选秀进入顺治帝的后宫的,她是江南一代名妓董小宛,因为她妓女的出身所以让孝庄太后不喜爱,但是她非常受到顺治帝的喜爱,最后她因为丧子后病逝,顺治帝也心灰意冷不久便不在人世了。

不过董鄂妃确实不是通过正常选秀进入顺治帝的后宫,有种说法是董鄂妃原本是顺治帝弟弟博果儿的福晋,后来被顺治帝看上后收到了自己的后宫之中。这种说法更符合现实,所以董鄂妃很大可能是顺治帝的弟媳,而不是江南名妓董小宛。

⑺ 董小宛究竟是谁

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在位只有18年,24岁便离开帝位。那么,顺治究竟是病死了,还是因董鄂妃之死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当了和尚?这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 董鄂妃与董小宛 顺治死后被安葬在清东陵,与他合葬的还有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深得顺治宠爱的董鄂妃。董鄂妃死后被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从充满赞美的封号上,不难看出顺治对她的感情之深。 后来,有人说董小宛就是顺治最喜欢的董鄂妃,那么董鄂妃与董小宛究竟是不是一个人? 民间传说:顺治爱妃董小宛 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故事,就从董小宛的身世说起。 明朝末年,江南有“八大名妓”和“四大公子”。当时八大名妓号称“秦淮八艳”,董小宛就是其中之一。“四大公子”指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慧、冒襄。 传说清军大举南下时,董小宛被督署江南的洪承畴抢走献给顺治。顺治一见董小宛龙心大悦,二人感情迅速加深。顺治先将董小宛册封为妃,接着又立为皇贵妃,一代名妓就这样成了董鄂妃。 但在孝庄皇太后看来,顺治的这种感情再发展下去会坏了国家大事。于是她以学佛的名义,将董小宛送到西山玉泉寺。董小宛被送走以后,顺治仍千方百计与董小宛约会,并一再威胁太后说,如果董小宛有什么不测,他肯定不再当皇帝。后来,孝庄设计烧了玉泉寺,谎称董小宛被烧死。顺治痛不欲生,从此沉迷于佛教中不能自拔。 一天,顺治打坐时恍惚看见董小宛出现在五台山,于是他毅然放弃皇位来到五台山,建了三间草房,从此就做了和尚。他的第三子玄烨继位成为康熙皇帝后,传说曾几次以进香名义到五台山去见父皇,但顺治根本不与康熙相认。康熙就在寺庙墙壁上题写了“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的诗句。 这个故事听起来十分动人,如果事实真是这样,那么历史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就是同一个人了。 历史故事:董小宛与冒襄的爱情 现在,我们再给大家讲第二个故事。 江南“四大公子”中的冒襄,是明末清初一位着名的文学家。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他到南都(今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称她“才色为一时之冠”,在两人介绍下,冒襄才得以求见董小宛。 第一次没能见到董小婉。第二次,冒襄看到董小宛在保姆的陪伴下沿着曲廊走来,不禁感叹:“香姿玉色,神韵天然。”而当时才16岁的董小宛一句话也没说。 三年后,在朋友帮助下,特别是通过“八大名妓”之一的柳如是和赎买柳如是的钱谦益从中周旋担保,冒襄终于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将董小宛赎身。董小宛嫁给冒襄后来到江苏如皋的冒家水绘园,与冒襄一家过着平静的生活。 但不久就赶上明末清初的乱世,冒襄一家四处逃亡、颠沛流离。在以后的5年里,冒襄大病三次,全靠董小宛悉心照顾才保住性命。然而劳累的生活最终吞噬了董小宛年轻的生命,冒襄后来回忆,当时小宛已“星靥如蜡,弱骨如柴……”顺治八年正月初二,也就是1651年1月22日,董小宛死于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28岁。 真相:董小婉并非董鄂妃 关于董小宛的故事,我们还可以从流传下来的冒襄诗文集中找到一些线索,其中的《影梅庵忆语》中,冒襄追忆了他和董小宛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以及他们婚后的生活。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两点: 第一点:董小宛嫁给冒襄以后,两人就再没分开,所以董小宛也就不可能再到宫里成为顺治的妃子。 第二点:明崇祯十二年时董小宛和冒襄相识,当时董小宛16岁,而这时顺治皇帝才两岁。三年后董小宛19岁嫁给冒襄时,顺治才5岁。当顺治皇帝14岁时,董小宛就去世了。 通过以上两点我们可以推断,董小宛与深得顺治皇帝宠爱的董鄂妃,根本就是两个人。 顺治帝与董鄂妃 董鄂妃身世 那董鄂妃又是谁呢? 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即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董小宛去世那年,祖籍辽宁的董鄂氏已经年满13岁。 据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入选秀女,被指配给襄亲王。第二年,董鄂氏与襄亲王成婚,那年董鄂氏16岁,襄亲王14岁。襄亲王名叫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弟弟。 那么,董鄂氏又怎么会成为顺治的妃子呢? 据当时在宫中任职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的笔记记载:“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时,竟被顺治闻知,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位军人于是因愤致死。顺治皇帝就将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汤若望说的这位满籍军人,就是襄亲王。 在《玉牒》中可以看到,襄亲王死时才16岁。就在这年8月,顺治宣布立董鄂氏为妃。他让礼部挑选吉日举行典礼,并委派内大臣鳌拜前去告祭襄亲王。毕竟襄亲王尸骨未寒,顺治还是有些心虚吧! 董鄂氏入宫后,住在承乾宫。 顺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册立为贤妃,一个多月后顺治又准备立她为“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册立典礼是在当年十二月初六举行的,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18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保存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诏书》。按常规,皇帝只有在册立皇后的大礼上,才会颁布诏书公告天下。董鄂妃享受到这种特殊礼遇,表明她得到了顺治不同寻常的宠爱。 董鄂氏入宫后,与顺治的感情与日俱增。顺治后来在《端敬皇后行状》中回忆:他下朝时董鄂妃总是亲自安排饮食,饭菜做好后更要先品尝。当他批阅奏章时,董鄂妃常陪伴在他身边。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 董鄂妃之死 顺治十四年四月初七,董鄂妃生下一个男孩,排行第四。随着新生儿的诞生,清朝后宫内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变得更加残酷。 顺治的父亲皇太极先后娶了包括孝庄皇后在内的五位皇后和妃子,都是蒙古族。 顺治的第一个皇后是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在顺治十年时被降为静妃。顺治的第二个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顺治仍想把她废掉。因为顺治一心宠爱满族血统的董鄂妃,引起孝庄太后对董鄂妃的嫉恨。 董鄂妃即将生产时,孝庄搬到北京永定门外20华里的南苑,这是专供皇家冬天狩猎阅兵的地方。 董鄂妃生下皇子不久,孝庄便以自己身体欠安为由,传下口谕令董鄂妃前往南苑伺候她。董鄂妃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前往南苑照顾孝庄,她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不幸的是,新生的孩子活了不到300天就突然夭亡了。这对董鄂妃是致命的打击,从此她一病不起,在痛苦中挣扎了三年,终于在顺治十七年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 顺治出家之谜 董鄂妃的死,令顺治难过万分。董鄂妃死后两天,顺治追封她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并亲自撰写了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 顺治送走爱妃后,就选择了净发出家!其实顺治并不是突然想出家的,据历史学家陈垣考证,顺治对佛教的启蒙始于一代高僧憨璞聪。顺治十年,这位高僧入宫,他对佛法的解释深深触动了顺治。 在憨璞聪推荐下,僧人玉林 和茆溪森先后入宫讲授佛法。顺治开始信佛,法名“行痴”。这位行痴皇帝在爱妃火化后的当月,就请茆溪森为自己举行了净发仪式。 皇帝出家震惊朝野。在孝庄的压力下,茆溪森的师父玉林 把茆溪森绑起来,并架起干柴,要当众烧死他。就在这时,传来顺治决定蓄发留俗,不再出家的紧急口谕。 顺治没能当成和尚,三个月后,他在病中把身边的近侍吴良辅送到悯忠寺代替他削发为僧。 五天后,顺治带着无限惆怅,在紫禁城养心殿闭上了眼睛,年仅24岁,死因是天花。顺治去世距董鄂妃病逝,仅隔三个多月。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董小宛与太后的关系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