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参内有什么历史

参内有什么历史

发布时间:2022-07-20 01:48:36

㈠ 荔湾区美食

荔湾区美食有开记绿豆沙、陶陶姜葱鸡、蝶恋花、池记云吞面、艇仔粥、猪手面、顺记椰子雪糕等。
1、开记绿豆沙:绿豆沙是极受广州人喜爱的甜品。开记制作的”陈皮脱壳绿豆沙“,则以其香滑清甜、清热解暑、别具一格的风味而独树一帜、饮誉羊城。
2、陶陶姜葱鸡:广州最古老的茶楼之一陶陶居的招牌名菜,深受食家推崇。陶陶姜葱鸡在白切鸡的基础上,把姜茸、葱丝铺上鸡面,溅以滚油,使姜葱的香辣气味渗透鸡的表层,再用上好生抽、白糖、加适量上汤于锅中和匀煮沸,淋上鸡面,使之热气腾腾,姜葱油香溢散,它既具有保持鲜活肥鸡的原味,又有浓郁馨香的美味,冷菜热食,味道更胜一筹。
3、蝶恋花:蝶恋花蝶恋花,以辽参做成“蝴蝶身”,以修过的南瓜做成“蝴蝶翅”,造型十分美观,加上辽参营养丰富,厨师又在参内酿入了咸蛋黄来增香和增质感,末了再淋上加了少许咸蛋黄的南瓜汁,才造就了这色、香、味、形、营兼备的金牌菜。
4、池记云吞面:池记云吞面池记云吞面担为三十年代驰名省港澳的个体小食档。它常于晚间在荔湾三圣社开档营业。档主名亚池,以卖圆眼云吞发菜面(面条细如发菜)而深受欢迎。由于用料纯正,工夫落足,故所制面条柔韧爽口,云吞色味俱佳。其知名度竟超越当时一些大酒店。……[详细]
5、艇仔粥:广州人称小舟为“艇仔”,艇仔粥以小艇为生,专营供应水边及船上顾客的小商贩所经营的粥品。主要集中在荔湾和东堤西濠口。
6、猪手面:宝华面点是广州的名牌老店。其招牌面点猪手面更是家喻户晓。猪手面价格不贵但分量十足,有大小碗之分的,价格相差一元钱,多的只是面的分量;猪手是撕开的,足有一只,咬起来爽脆不腻;面是传统的竹升面,幼细烟韧,难怪连广东人自己都感叹”幸福是碗猪手面“。
7、顺记椰子雪糕:荔湾区宝华路79号顺记冰室制作的椰子雪糕是驰名远近的西关历史名牌小食。上世纪20年代由小贩吕顺首创,选用肥厚结实的椰肉作原料,加工成鲜椰丝后榨成椰汁,再配上新鲜的水牛奶和鸡蛋、白糖,独特的制作使雪糕格外软滑可口,椰味浓郁,别具风味。五六十年代一些外国元首、贵宾如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都曾慕名品尝并津津乐道。自1956年以来均获历届评比的”广州市名牌美食“称号。

㈡ 安溪有几年历史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北部2乡置小溪场。

大顺年间(890~891)小溪场长官廖俨招集流民,开发蓝溪沿岸。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场为县,设清溪县,取溪小清澈意。

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县:因睦州清溪洞“盗”起,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反其意为
凤城镇
“溪水安流”,希望此地平安。

历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下辖今泉州、莆田)、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兴泉永道(下辖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厦门道、南路道(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1949年9月3日解放,属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2005年,安溪县辖凤城、湖头、蓬莱、官桥、剑斗、城厢、魁斗、金谷、龙门、西坪、虎邱、感德、芦田13个镇,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蓝田、祥华、桃舟、参内、白濑、福田11个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㈢ 人参在广东地区可以种植吗

㈣ 安溪地名的来历,地名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典故等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北部2乡置小溪场。
大顺年间(890~891)小溪场长官廖俨招集流民,开发蓝溪沿岸。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场为县,设清溪县,取溪小清澈意。
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县:因睦州清溪洞“盗”起,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反其意为 凤城镇“溪水安流”,希望此地平安。
历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下辖今泉州、莆田)、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兴泉永道(下辖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厦门道、南路道(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1949年9月3日解放,属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2005年,安溪县辖凤城、湖头、蓬莱、官桥、剑斗、城厢、魁斗、金谷、龙门、西坪、虎邱、感德、芦田13个镇,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蓝田、祥华、桃舟、参内、白濑、福田11个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㈤ 我国应用人参的历史有多久古代中医是如何应用人参的怎样服用人参

我国是应用人参最早的国家。传说在公元前约2000年的黄帝等神话时代,人参就开始被认识,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但缺乏文字记载及考证资料。少数人以春秋战国时代越王的宰相范蠡所着《计然》为依据。《计然》一书中有“人参出上党,状类人形者善”的记载,因此认为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但大多数人以《神龙本草经》为依据,认为有2000多年的历史。朝鲜对人参的认识晚于我国5~6个世纪,日本晚于我国7~8个世纪,俄罗斯和美国晚于我国16~17个世纪。

宋代,苏颂在《嘉裕图经本草》论人参曰:“相传欲试人参,使二人同行,一含人参,一空口,各走三、五里许,其不含人参者,口大喘,含者其息自如。”

明代的伟大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云,人参“治男女一切虚症发热,自汗眩晕,头痛反胃,吐食痎疟,滑泻火痢,小便频数,淋沥劳倦,内伤中风,中暑痹瘘,吐血、嗽血,下血、血淋、血崩、胎前产后诸病”。

明代张介宾所着《景岳全书》中收载处方2218方,其中配伍人参方达509方,约占总方数的23%,可见人参在祖国医药中的重要地位。

上述种种描述经近代多方面的研究,证明人参确有其独特作用。我国医药界一直把它作为医治神经衰弱和心脏衰弱的良好药物。中医在临床上多用于补益强壮,每遇虚弱体质与老年,病后哀弱、大失血、虚脱等情况时必用之。

怎样服用人参?

我国和朝鲜的中医治疗各种疾病时,多与其他中药配合应用,服用人参有以下几种方法:

(1)蒸服

将人参切成片,取6~9克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架上,蒸炖1~2小时即可服用。上海老年人多用此法,一般日服1.5~9克,1次或分2次服均可。南方多在蒸米饭时将蒸碗放在木制饭甑内与米饭上一起蒸即可。

(2)吞服

将人参磨成细粉,每日吞服,一般每次服1~1.5克,日服1~3次,用温开水在饭前吞服或以水研调成稀糊服用。

(3)嚼服

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甘凉可口,为最简单的服用法,对于口腔、咽喉病变尤有良效。这种参片或密片可从药店购买,也可自己加工。可将鲜人参切成0.2~0.3厘米厚的薄片,放在较浓的白糖水中微火煮20~30分钟,待糖水浓稠时取出晾干,用清洁塑料袋保存随时取用。干参也可蒸后切片,再加工成糖参片服用。

(4)泡酒

将整根或切成薄片约10~15克人参装入瓶内,用50~60度白酒500克左右密闭浸泡,常将酒瓶振荡,两周后即可饮服,每日约饮30毫升左右,多在饭后服用,可大补元气,延年益寿。

(5)当茶饮

将3~5克人参片或人参粗腿、细根折成段置于茶杯或保温杯中,倒入热开水闷泡10~2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酌加枸杞、山楂、冰糖等。一般可连泡数次,待味变淡后,连渣一起嚼服。可提神健体。

(6)煮服

将一支干参(生晒参或红参)掰碎置小锅加水煮约半小时使其参内成分基本上溶出,水味变苦时,再加入一匙蜂蜜加以搅拌,使二者有效成分合而为一,称人参蜂蜜汤,每天早晨饮一大酒盅或一小杯,既强身又治病。

(7)炖服

这种服用在北方,尤其在东北地区比较普遍,每年冬至以后,一些老年人都要用人参炖母鸡吃。先将老母鸡去掉毛,除净内脏,然后将50克鲜人参或15~20克干人参放入鸡肚内,不加盐酱油和作料,只加清水,用文火炖,直炖到脱骨即可服用。也可在人参的基础上,再增加250克鲜天麻和2~3根黄芪一起炖服。有人嫌老母鸡脂肪太多可将脂肪除去后再炖,或干脆改用一二年生小鸡也可。关于一天吃多少比较合适的问题,尚无统一的看法,因人而异,有的每天吃两匙,有的每天吃一饭勺,一只鸡吃一周或十天八日的都有。一些离退休老干部说,冬天吃人参炖母鸡,确实补身子,提高抗寒力,一冬天也不感冒,即使感冒了也比较轻,好得快。

不仅我国,日本、韩国也用此法服用。具体做法是嫩鸡(乌骨鸡)一只,生人参一支(干燥的2克),江米(称红米)一大匙,姜块大小适中,洋葱半个,老酒少量,用土陶锅或珐琅锅以小火炖4小时,也可加少许盐调味,尽量淡,效果才会更好。

但人参炖鸡有些人不宜服用,一是患血管硬化的人不宜,因鸡汤中鸡油是溶于水的小分子蛋白质,属于过饱和脂肪酸,不利于心血管病人。二是肾功能较差的人,因鸡汤中有一种水溶性矿物质,会使病情加重。三是胃酸过多的胃出血患者,因鸡汤会促使胃酸分泌,使病情加重。

服用人参的注意事项:

①服用人参切忌过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神经系教授西格尔博士从133例患者中发现每天服人参超过15克者都患了“滥用人参综合症”。从中外服用者的剂量来看每天服2~3克是没有问题的,上海人日服剂量是3~9克,英国人为0.4~9.8克。

②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人参畏“五灵脂”,反“黎芦”,因此这两种中药不能与人参合用。

另外一些中医师认为,吃人参后再吃萝卜,会将人参的补益功能消解,因为人参补气,而萝卜破气。但他们不明白中医学上的“气”有多种,一是先天之肾气(生命能量),二是水谷之气(营养物质的能量),三是从肺吸入的空气,这3种气合成为元气。人参能大补元气,而萝卜所破的气是胃肠消化不良所产生的胃肠胀气。《本草纲目》对人参补气,萝卜理气,二者合用的中医理论早有论述,说明人参和萝卜相辅相成而不相忌。《本草纲目》曰,“萝卜生吃升气,熟食降气”,“生吃可止渴清胀气,熟吃可化瘀助消化”。近代营养学家也研究证实,萝卜含有丰富的淀粉酶,能助消化而消除胃肠胀气。有的人服用人参后出现胸腹胀闷不适等症状,往往与消化不良有一定关系,吃萝卜正好相得益彰。

㈥ 藤原彰子的历史人物

藤原彰子(ふじわら の あきこ)
生于永延二年(988年),逝于承保元年(1074年)。彰子是御堂关白藤原道长(时任权中纳言)的长女,母亲是左大臣源雅信之女源伦子。和她同母的弟妹有宇治殿赖通、大二条殿教通、藤原妍子(三条天皇中宫)、藤原威子(后一条天皇中宫)、藤原嬉子(后朱雀天皇东宫妃)等。
她身边的着名女房有《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着名歌人和泉式部等。 永延二年(988年),彰子出生。
长保元年(公元999年),彰子11岁,举行着裳(成人)仪式,同日叙从三位。同年入宫,成为一条天皇的女御,居飞香舍(藤壶)。
长保二年(公元1000年),彰子受封中宫,实际上凌驾于当时已失势的皇后定子。
宽弘五年(公元1008年),彰子生下第二皇子敦成亲王(后来的后一条天皇)。
宽弘六年(公元1009年),彰子生下敦良亲王(后来的后朱雀天皇)。
宽弘八年(公元1011年),一条天皇让位给东宫居真亲王(三条天皇),并封彰子所生的敦成亲王为太子。
长和元年(公元1012年),彰子晋封皇太后。
长和五年(公元1016年),后一条天皇即位。
宽仁二年(公元1018年),彰子晋封太皇太后。
万寿三年(公元1026年),彰子出家,法名“清净觉”,并获赐“上东门院”称号。
承保元年(公元1074年),彰子病逝,享年八十七岁。 参内
长保元年(公元999年),11岁的彰子举行着裳仪式,叙从三位。数月后,彰子入宫,成为一条天皇的女御。
这次参内,藤原道长制办了豪华的日用器具品作为礼品。公卿们也纷纷赠送和歌与礼品,其中有参议源俊贤的和歌以及书有书法家藤原行成书法的四尺的屏风歌,就连花山法皇也赠送了庆祝彰子参内的和歌。其中,唯有中纳言藤原实资献上的和歌被拒收。
彰子入宫之际,中宫藤原定子(藤原道隆长女,彰子的堂姊)因兄长失势而贬居宫外,此时后宫无主;叙从三位的彰子,俨然是风光无限的准皇后。然而定子已经入宫九年,并且生下一条天皇的长女脩子内亲王(997-1049);开朗、聪明的定子与一条天皇的感情十分好。
册立中宫
长保元年(999年)11月7日,定子生下了长子敦康亲王(999-1019,定子去世后先后由御匣殿和彰子抚养),一条天皇为此十分欢喜。道长却十分焦虑,开始谋划将女儿立为皇后。
长保二年(公元1000年)二月二十五日,在道长的权势贯彻与皇太后藤原诠子(即东三条院,一条天皇生母,定子与彰子的姑母)的后援以及近臣藤原行成的劝说之下,彰子被册立为中宫。原本是中宫的定子,则被迁为皇后宫,开了“一帝二后”的先例。当年第一个将原本都指天皇正妻的称号区别开来的定子的父亲道隆,却没想到他的做法给弟弟道长提供了绝妙的思路,断送了自己女儿和家门的后路。
同年末,于宫外待产第三子的定子在生下女儿媄子内亲王后,因胎衣不下在第二日凌晨去世。
获宠
某次宫中聚宴(此时彰子还是女御),一条天皇亲自吹笛,众人都欣赏着一条天皇吹笛的身姿,只有彰子没有看向一条天皇。天皇问:“女御为何不看?”彰子回答:“笛子本就是听音欣赏,何必用看的呢?”在此便能见识彰子的聪慧灵巧,也让一条天皇与彰子的关系大为改善。从此以后,一条天皇与彰子的感情渐趋和睦,毫无芥蒂,彰子进而宠冠后宫。直至一条天皇去世,彰子所受到的宠爱丝毫未减。后世谈起皇后的椒房之宠与母仪累朝之久,都以彰子为最贵盛的典范。(事见《荣华物语》)
生子
宽弘五年(1008年)九月,在参内后九年,彰子在道长的土御门邸生下皇子敦成亲王(即后一条天皇)。
翌年,即宽弘六年(公元1009年),彰子产下敦良亲王(即后朱雀天皇)。当时,热切期待皇子诞生的道长的狂喜被《紫式部日记》记录下来。
天皇退位
宽弘八年六月(1011年7月16日),卧病在床的一条天皇让位给东宫居贞亲王(冷泉天皇的皇子)剃发出家,九日后崩御。之后居贞亲王即位,即为三条天皇。第一皇子敦康亲王获得一品准三宫宣下,而彰子所生的敦成亲王被册立为东宫(彰子对父亲违背了一条天皇和自己的意愿而对父亲抱有怨言)。彰子因一条天皇的去世而十分悲痛;随后彰子出居枇杷殿,抚育敦康亲王、脩子内亲王。
长和元年(公元1012年),三条天皇晋封彰子为皇太后。
长和五年(1016年)正月,三条天皇让位,东宫敦成亲王即位(后一条天皇),藤原道长被委任为摄政。宽仁元年(1017年)五月,三条上皇崩御,东宫敦明亲王(三条天皇与皇后娍子之子)主动提出辞退东宫之位。彰子的第二子敦良亲王受册为东宫。
宽仁二年(公元1018年),后一条天皇举行成人仪式,并晋封母后彰子为太皇太后。
彰子于万寿三年(公元1026年)出家,法名“清净觉”,并被尊为女院,院号“上东门院”(以内里宫门名称作为院号的先例),别称大女院。
去世
白河天皇承保元年(公元1074年),八十七岁的彰子崩于法成寺阿弥陀堂。 长辈
祖父:藤原兼家。
祖母:藤原时姬(?-981),藤原中正女;藤原兼家正室。
父亲:藤原道长(966年-1027年),藤原兼家五子。
母亲:源伦子(964-1053),左大臣源雅信的女儿,母亲是藤原朝忠的女儿穆子;藤原道长正室。
姑母:
藤原超子(954-982),藤原兼家长女,冷泉天皇女御,三条天皇生母。
藤原诠子(962-1001),藤原兼家次女,圆融天皇女御,一条天皇生母;院号东三条院。
伯父:
藤原道隆(953-995),藤原兼家长子,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之父。
藤原道兼(961-995),藤原兼家三子,人称“七日关白”。
丈夫
一条天皇(980-1011):讳怀仁,圆融天皇与女御诠子的独生子。
兄弟姐妹
(以下按年龄排序)
同母
长弟:藤原赖通(992-1074),摄政、关白,太政大臣,别称宇治殿。
二妹:藤原妍子(994-1027),三条天皇中宫,女儿是祯子内亲王(后朱雀天皇皇后),别称枇杷殿皇太后。
五弟:藤原教通(996-1075),关白太政大臣,别称大二条殿。
四妹:藤原威子(998-1036),后一条天皇中宫,别称大中宫。
六妹:藤原嬉子(1007-1025),后朱雀天皇东宫妃,后冷泉天皇生母,追赠皇太后。
异母
二弟:藤原赖宗(993-1065),右大臣。
三弟:藤原显信(994-1027),入道前右马头。
四弟:藤原能信(995-1065),权大纳言。
三妹:藤原宽子(999-1025),敦明亲王妃。
五妹:藤原尊子(1003?-1084),源师房(赖通的养子)妻室。
六弟:藤原长家(1005-1064),权大纳言(御子左家之祖)。
七妹:藤原盛子,三条天皇尚侍。
七弟:藤原长信(1014-1072),东寺法务僧正,通称池边僧正。
子女
后一条天皇(1008-1036):一条天皇第二皇子,讳敦成,日本第68代天皇。
后朱雀天皇(1009-1045):一条天皇第三皇子,讳敦良,日本第69代天皇。
此外,彰子也曾抚养脩子内亲王(藤原定子之之女)、敦康亲王(藤原定子之子,彰子的养子)、章子内亲王与馨子内亲王(后一条天皇与中宫威子之女)。 序章
一朝照在明镜里,过去未来均可识
长保二年初冬,新雪微降,平安京宫内,迎来了新的女御。她便是当今权臣内览宣旨兼右大臣藤原道长的长女,藤原彰子。
虽然此前,后宫已有中宫定子以及长德元年同时入宫的两位女御藤原义子与藤原元子,但谁都知道,此位女御的入宫,必将更改后宫的权势分布:中宫定子虽有空有中宫名,但业已因为娘家的至亲争权失利,而被贬居到家臣大进生昌家中。现下后宫七殿五舍并无女主,而彰子此时入宫,不言而喻,便肯定是统领后宫的第一人了。
后宫的嫔妃们,是怀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情观看彰子的入宫之仪的,这位新女御,在家中着裳之日便已叙爵从三位,而她们,却只不过是从四位下品级的女御而已。并且,一般的后妃,都是在夜深子时之后,自内宫后门悄无声息的迁居内宫。而彰子,却在清晨,以二十辆牛车、五十名女房的盛大姿态入宫。并且,此次入宫,也不过只是走走形式而已。拜谒完天皇之后,彰子就以体弱多病,且宫中没有合适居所的名义,立刻又退回了私邸。
如此的显耀招摇,自然在后宫徒生了许多事端。据服侍此位女御的采女言道,这位贵人,实际不过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幼女而已,身体娇小,形容完全尚未长成,兼之言语幼稚,实在不象是宫中气度庄严的未来之主。又有朝臣传言说,彰子立刻入宫后立刻被接回私邸,实则是因为道长匆匆让女儿着裳入宫,以图早日掌握后宫势力,却未料到彰子至今尚未初潮,根本无法服侍一条帝,故此急急让她退回家中,每日以药汤温泉相催,以求她可以早日真正成人。
道长虽然尽力禁止此传言,但是仍旧无法隐匿这样一个事实:彰子至今,不过才十二岁而已。实际的真实年龄是十一岁。因此,无论在外他及属臣如何宣扬新任女御的贤良淑德、美慧双修,但世人俱已明白,此位妃子尚未成年,入掌后宫,还需假以时日。
尽管风评如此,但道长并不会因为世俗风传就停止自己掌权的脚步。在往后的数个月中,他拿出私蓄,翻修了因大火而烧毁的内宫藤壷院,作为女儿未来的居所。或许是热水与汤药的效力的确卓绝,三个月后,彰子又重新入宫,当夜,便接到了天皇的立后之旨。于是,长保二年2月25日,这位年方13的少女,便成为一条帝的新任中宫。而原来的中宫定子,尽管势力已失,但余威仍在,便被迁为皇后宫,名义上位衔稍稍尊于定子。
道长之举,乃是受到定子之父、他的长兄藤原道隆的启发。当年,定子受封中宫之时,中宫之位本无空缺,道隆便创立皇后宫之职,使当时的中宫藤原遵子升任皇后宫,而定子便能掌中宫之职。当时道隆的做法,还可以理解为应对上下两代天皇后宫职衔混乱的权宜之举。而道长这次,却是完全地实现“一帝二后”之制,加之定子原本就已失势,才彰子通过父亲这样的安排,就轻轻松松地掌握了代表后宫实权的“中宫职”。
此时,属于藤原彰子的后宫生涯,也才真正地拉开了帷幕。
藤壶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称为藤壶宫或中宫的藤原彰子,并不知道自己往后生活的道灯所在。
身为右大臣的父亲将自己送入宫中,自小有不少女房侍女进行教育……但彰子,毕竟是一个初懂人事的少女而已。来到宫中,她最初的感觉是掌握到了极大的权柄,以往在家中所受的束缚,如今因为她的中宫身份,都再不会存在。
在渐渐熟悉宫中生活的过程中,她的夫婿,一条帝,自然也前来看望过几回。面对着完全尚未成长的少女,这位对定子念念不忘的天皇,只是叹息了一声“与卿相比,朕实在已垂垂老矣!”实际上,这位相当于她从兄的天皇,御年不过也才二十而已。但十岁登基的他,经历了诸多风波,一生都在母亲诠子的操控之下,如今连心爱的妻子定子都保护不了,此中沧桑感,的确是让人有叹息的感觉吧。
但是,无论怎么憎恨道长与痛惜定子,一条帝还是不能对面前这个不懂世事的女孩有任何的脸色,一是必需看在道长的面子上加以抚慰,第二也是清楚地知道她胸无城府。因此,一条帝在彰子入宫之初,完全把她当作一个玩伴来对待。尽管也有侍寝,却是全无床笫之事。宫中仍有不少忠于皇后定子的女官,曾在私底下说,天皇曾与定子一封书信,直言不会忘却结发之情,对彰子只是虚与委蛇罢了。
彰子的近侍们自是着急,道长也多次进宫教导女儿要学会争宠。只是彰子的确太过年轻,如何得到丈夫的宠爱,于她而言,尚不比游戏与管弦乐会来得重要。只是在日夜的耳濡目染之中,她幼小的心灵里,也对“情敌”定子,有了一个模糊的印象。据说在她擅丹青汉学,长得秀美清越,身旁还有清少纳等一众出色的女房服侍,但是,她就竟是如何像侍女们说的“可恶”,中宫彰子,还是毫无印象。
一直要到一条帝与母后东三条院诠子发生第二次激烈的争吵,彰子才慢慢了解到了事势的一些端倪:据贴身女官奏报,诠子此次与一条帝会面,就是要求儿子与彰子圆房。而一条帝悔怒难当,则是由于之前在彰子立后之时,诠子与道长就曾进入他的内室,逼迫他写下立后诏书。此次母后进宫,竟然还要干涉宫帷之事,一条帝颇有羞愤之感,竟再度以退位为要胁,宫中一时大乱。
就算再不成熟,彰子也开始明白了一个事实,丈夫一条帝,对自己并不喜爱。特别是不久之后,定子因为有孕,再度迁出宫外生产。一条帝日夜所做的,不过是书写和歌或频繁与定子通信。至于后宫的妃嫔们,他始终未尝一顾。
对于定子这位年长自己近十岁的堂姐,彰子产生了一种奇异的感觉。她出生不久之时,定子就业已入宫。就算在宫内偶有相逢,但代表着不同势力的皇后与中宫,也始终没有正式的会面。已经渐渐有少女情态的彰子却开始想了解,定子到底是用一种什么样的魅力,才能让主上如此眷顾。这不是争宠后妃们的互相嫉妒,只是单纯的,对于爱情和未来的犹疑而已。
然而,尚未寻求到答案的彰子,和有着焦急盼望心情的一条帝,却一同在一个冬夜,迎来了悲剧的消息:皇后宫定子因为难产,已在大进生昌邸突然崩御,身后留下初产的小皇女,以及尚只有三岁及一岁的皇女、皇子各一名。
一条帝的悲伤,用言语是无法形容的。如果按照他的愿望,就是立即退位出家,以为定子祈求冥福。但是,他这种徒劳的希望,在藤原道长眼中看来,是绝不可行之事。因为现下东宫居贞亲王妃,原是定子的妹妹,其余几位妃子,也都不是道长一系的人。如果一条帝退位,居贞亲王即位,在彰子尚无子息的情况下,道长苦心安排的后宫势力,就要毁于一旦了。

㈦ 安溪的名字的由来

以下是安溪名字的由来和历史沿革:
唐咸通五年(864)析南安县西北部2乡置小溪场。
大顺年间(890~891)小溪场长官廖俨招集流民,开发蓝溪沿岸。五代后周显德二年(955)升场为县,设清溪县,取溪小清澈意。
宋宣和三年(1121)改名安溪县:因睦州清溪洞“盗”起,吏恶其名,故改称安溪,反其意为 凤城镇“溪水安流”,希望此地平安。
历属清源军(下辖今泉州、莆田)、平海军(下辖今泉州、莆田)、泉州、泉州路、泉州府,兴泉永道(下辖莆田(兴化)、泉州府、永春州)、厦门道、南路道(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第四行政督察区,第五行政督察区(辖同安、晋江、南安、金门、安溪、莆田、仙游、永春、德化、惠安、十县,驻同安,)。1949年9月3日解放,属泉州专区(辖晋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莆田、仙游、金门、同安九县,后又改名为晋江专区)、晋江专区(地区)、泉州市。
2005年,安溪县辖凤城、湖头、蓬莱、官桥、剑斗、城厢、魁斗、金谷、龙门、西坪、虎邱、感德、芦田13个镇,湖上、尚卿、大坪、龙涓、长坑、蓝田、祥华、桃舟、参内、白濑、福田11个乡,共有19个社区、3个居委会、435个行政村。

㈧ 急求~有关清朝历史知识的书籍或文章。比如其中有讲述清朝贵族等级制度、封号、称呼之类的。

清朝贵族的女儿一般称格格,分为三等,从低到高分别是固山、多罗、和硕,只有近支亲王的女儿才能封为和硕格格。皇帝的女儿分为两等,和硕公主和固伦公主,一般只有皇后的女儿才能封为固伦公主,当然也有例外,比方说干隆的十公主的封号就是固伦和孝公主,因为干隆是老来得女,非常宠爱,后来下嫁和绅之子丰绅殷德。皇帝的姐妹称长公主,姑母称大长公主。
皇帝的妻、妾也有不同等级,从高到低分别为皇后、皇贵妃、贵妃、妃、贵姘、姘、贵人,以下就是没有名分的宫女,比如什么答应、常在的。顺治时的董鄂妃人们以前一直认为是董小宛,其实她的闺名为乌云珠,父亲是满人,母亲是汉人,后来封为贤皇贵妃,身份也已经很尊贵了。董鄂妃详细的介绍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少年天子》,就是董鄂妃和顺治的故事,比较接近史实,写的不错的。
官员的等级分公、侯、伯、子、男五级,每级分三等,汉人除非军功,很难得到伯爵以上爵位。康熙朝时的周培公和施琅,一个平定三藩,一个收复台湾,最多也只封到侯爵。只有雍正朝时的年羹尧平定西北,才被封为一等公,但是当时朝廷内忧外患,他的爵位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就不多说了。清朝的封赏以军功最厚,尚且如此,汉人文官更是很难有出头之人。
清朝的皇族爵位大家比较熟知的有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这些一般是近支皇族的头衔,比较远的皇族或者母亲地位比较低下的皇族还有其它封号,比方说镇国将军,柱国将军等,统称为“八分辅国公”。很少有非皇族封王,我记忆里只有福康安因为众所周知的缘故封为贝勒,死后追封郡王,他的儿子世袭贝勒,但后来嘉庆上台后随便安了个罪名剥夺了他的封号。
最后提一句,清朝的贵族娶妻(福晋)或纳比较有地位的妾(侧福晋),都会由宗人府审核并登记造册,发给玉碟,身份比较低的女子很难有这种机会.皇后一人
妃二人
夫人三人
嫔四人
妃、夫人、嫔这三位号在平安时代中期变的名存实亡,而原本为嫔之代称的女御一词,成为一个独立的位号且仅次于中宫和皇后;原为低阶女官的更衣则升等,取代了消失的位号空缺,且和女御同样的并无限制人数。

在一条天皇时期,由于权臣之间相争的结果,将原本代称皇后的中宫 一词,强改为地位等同于皇后之号,开了一帝二后的先例,详细解释请参考中宫。因此后宫位阶改为;

皇后一人
中宫一人
女御不限人数
更衣不限人数
由于日本后宫中没有宦官服侍,是以大量的女官和宫女来替代,其中后宫十二司中的内侍司(又称尚侍所)之女官职位有;

尚侍二人,为内侍司之最高长官
典侍四人,为内侍司之次官
掌侍正官四人、权官二人,共六人,为内侍司之三次官
命妇数人
女嬬,为内侍司最低阶的女官,定员百人
其他还有大量的无职名的女官及宫女。 尚侍、典侍因经常服侍于天皇身边,故常有侍妾化的情形出现,之后便收编为天皇嫔妃的位号。

后妃出身限制
不论位号是否经过增减,对于后妃的出身依然都有着规定;

皇后需出自皇族,但在平安时代的桓武天皇时,由于他首开先例的册立非皇族出身的——藤原乙牟漏为皇后,打破此规定,也成为后世所依循的成例。
妃;需为四品以上的内亲王。
夫人;需为三位以上太政官之女。
嫔;需为五位以上贵族之女。
尚侍;多由摄关家之女或重臣之妻选出。
典侍;需为正三品以上太政官之女。
由于天皇后宫并未详细规定如何选定后妃及女官,只对出身有所限制,因此后妃的入宫(日本称为入内或参内),都是经由各家大臣于天皇面前毛遂自荐,才有可能入宫(官位越高,女儿入宫的机会越大),但也有权臣逼使天皇立后封妃的例子出现。

后妃在入宫之后,由于当时女性地位之低下,和当时贵族人家之女、都将自己的名字视为私密之故,因此在宫中除对亲信之外,甚少对外人透露真名,而在当时为了称呼众后妃,便冠之以其所居的宫室名,例如居住在弘徽殿的女御,便称为弘徽殿女御,或是冠之以该后妃的籍贯或出生地,例如高仓女御,也有少数曾任斋王的皇女入宫成为后妃,此时将之称为斋院○○或斋宫○○(○○为该皇女的位号)

其他
三宫、中宫;对于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的总括之称,而中宫后来则演变为皇后代称,和等同于皇后之位号。
皇嗣,天皇之后嗣,不分嫡出或庶岀,泛指天皇的儿女。
御息所;原本专用于代称生下皇子、皇女的女御、更衣,但在荣华物语中,未生下皇嗣的女御和更衣也用此称呼,之后转成用以称呼更衣以下的嫔妃。
东宫,如同中国一般,皇太子也可称之为东宫(或称皇储),而其正妻也称之为太子妃,但在日本较常使用的称呼是东宫、东宫太子和东宫妃(全称为东宫太子妃)
皇太后;一般情况下是称呼天皇的母亲,但在一帝三后并立的情形之下,也可用以称呼第三位皇后。
皇太夫人;在奈良时代和平安朝前期可用以代称皇太后。

阅读全文

与参内有什么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