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什么是历史之迷

什么是历史之迷

发布时间:2022-07-20 08:28:35

A. 历史之谜有哪些

一 中国历史之谜
1.西施下落之谜
2.“卧薪尝胆”的故事是事实还是传说?
3.秦始皇真的既焚书又坑儒吗?
4.王昭君为何出塞?
5.淝水之战之谜
6.少林棍僧救过李世民吗?
7.杨贵妃之谜
8.杨家将人物是真是假?
9.唐伯虎是风流才子吗?
10.李自成生死归宿之谜
11.石达开出走之谜
二 外国历史之谜
1.历史传说“大西国”沉没是否真有其事?
2.金字塔的“报复”与奇谜
3.非洲古石城——大津巴布韦之谜
4.诺萨斯王宫毁灭之谜
5.荷马之谜
6.斯巴达克不翻越阿尔卑斯之谜
7.马可·波罗旅居中国之谜
8.法国历史上的“铁面人”之谜
9.拿破仑死亡之谜
10.希特勒尸体之谜
11.古印度文明毁灭之谜
12.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谁?
13.哥伦布真的是“新大陆的发现者”吗?
14.太平洋复活节岛巨大石雕人之谜
15.古代美洲玛雅文明之谜
16.秘鲁纳斯卡地面巨型“古图案”之谜
17.何塞·圣马丁退隐之谜
18.美国总统肯尼迪被刺杀之谜

B. 中国历史未解之谜有哪些

第一部分:帝王崇祯帝究竟如何死去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熹宗病危,召信王入宫受遗命。不久熹宗撒手归天,年仅17岁的信王朱由检即位,大赦天下,次年改为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年轻气盛的崇祯皇帝面临的是一种风雨飘摇的局面。这位明朝最后的一位皇帝很想凭借自己的一腔热血力挽狂潮,重建太平天下。他即位后铲除阉党魏忠贤、一心想要中兴,但是最终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冲破了京城,明朝覆灭了,他自己也落了个自缢的下场。崇祯帝朱由检生性懦弱、无主见,而且他继位时的明朝已是政治腐败。崇祯皇帝也回天乏术,大臣们个个明哲保身,少有为社稷着想者。而且崇祯为人极易猜疑,大臣们更是小心翼翼、很少发言。就是到了起义军进逼京城的时候,也没有主动站出来为崇祯分忧的大臣。 当李自成的起义军猛烈进逼,崇祯帝惊慌得完全失了主见,处处寄希望于大臣们,希望他们能提供妙计良策,甚至替他决断,但是危急之中,大臣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每天崇祯帝都要召见大臣,有时候竟达到一日三次。起初大家都认认真真地替崇祯帝谋划,提出“南迁”、“撤关”等,可崇祯帝总是拿不定主意,大臣们也渐渐没招了。召见中,大臣总是惶恐地说:“为臣有罪,为臣有罪!”然后就不再说话,实在被问急了,只是用些“练兵”、“加饷”等话来应付崇祯帝。每次召见,崇祯帝都非常不满,常常是中途拂袖离去,回宫后痛哭并且大骂:“朝中无人!朝中无人!” 大明灭亡的前三天上午,崇祯帝来到东左掖门,召见了新考选官32人,问他们以急策。崇祯帝本想能从新臣中寻找到良策,可一见答卷,也全是些套话。召见未及一半,忽然有一太监送进一个密封,崇祯帝拆视后脸色突然大变,原来这是昌平(今北京市昌平区)失守的总报。李自成军已经攻到昌平。但是惊慌的崇祯帝仍无法从众大臣那里得到一计良策。 次日早晨,崇祯帝再次召见文武诸臣,半晌大家都沉默不语。崇祯帝流着泪恳请大臣们想办法,大臣们也是泪流满面地回应。忽然有位大臣大梦初醒一般,凑向前欲奏对,崇祯帝一见,马上将泪水收住,准备细听,只听这位大臣说:“当务之急为考选科道。”原以为是什么良策,不想又是老套话。可这位大臣一开头,许多大臣也跟着说这人当起,那人该用。崇祯帝早就不耐烦了,俯首在御案上写了七个大字:“文武官个个可杀。”起身示意退朝。 关于崇祯的死,历来众说纷纭,计六奇《明孝北略》卷二十记载道:“丁未五鼓,上御前殿,与二人手自鸣钟集百官,无一至者。遂散遣内员,手携王承恩,入内苑,人皆莫知,上登万岁山之寿皇亭,即煤山之红阁也。亭新成,先帝为阅内操特建者……遂自尽于亭下海棠树下,太监王承恩对面缢死。”又有《明史》卷三百九《流贼传》说:“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登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而《明之述略》中却说:“丁未,内城陷,帝崩于西山。”可见,对崇祯究竟怎么死,死于何地至今还是个谜。一个力图中兴的君主竟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令人深思。大臣们还是一副唯唯诺诺、支支吾吾的样子,出的计策无非是什么巡街闭门、不许出入等。这时候守城者来报,守城军队不敌。见城陷就在眼前的崇祯帝,不禁大哭,边哭边道:“诸臣误朕至此!”自己拿不定主意,却要埋怨大臣。大臣们见形势“不可为”,便俯首同崇祯帝一起恸哭,哭声响彻大殿,甚为悲惨。到了中午,崇祯又召见大臣,此时大臣们已彻底看透了这位年轻且毫无主见的皇帝,干脆以沉默来回答崇祯帝,崇祯帝不禁大吼道:“既然这样!不如大家一起在奉先殿统统自尽吧!”此话倒是说中了,19日晨,崇祯帝在走投无路中自尽身亡。 第一部分:帝王顺治帝出家之谜 在清朝第二位皇帝顺治短短的一生中,他一共娶了19个妻妾,差不多是每年一个,但是最讨他欢心的,只有董鄂妃一人。 在顺治眼里,董鄂妃就是他的心。虽然两人不曾有过任何誓言,但是,那种难舍难分的感情的确能感天地、泣鬼神。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七日,皇贵妃董鄂氏因病去世,顺治痛不欲生。为哀悼董鄂妃,他5天不理朝政。没过多久,他又亲自给礼部下了一道圣旨,特意采用追封的方法,给董鄂妃加封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至于追加皇后应举行怎样的大礼,他命礼部要认真、详细、迅速商讨并递交他审议。 董鄂妃死后,顺治的心也随之而去,正如元稹所写的那样:“维将竟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他不仅辍朝5日,而且将她晋封为皇后。在蔡东藩的《清史演义》里写道:“顺治帝经此惨事,亦看破世情,遂于次年正月,脱离尘世,只留重诏一张,传出宫中。”此外,还有《清稗类钞》、《清代野史大观》等书中均有关于顺治帝因董鄂妃去世而削发出家的故事。 顺治帝的离家出走,令清宫上下惊慌失措。他们为了不引起世人的非议,只得向外宣布:顺治皇帝驾崩。但是,这种谎言也瞒不了多久。很快,堂堂的大清皇帝为了一个女人而削发为僧的事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了。 顺治一向好佛,宫中奉有木降、玉琳二禅师,印章有“尘隐道人”、“痴道人”等称号。他对木降曾说:“愿老和尚勿以天子视朕,当如门弟子旋庵相待。”他早有削发为僧的念头。临宣布他去世前几天,他还叫最宠信的内监吴良辅去悯忠寺削发为僧,因此一些人认为顺治出家之因是与孝惠皇后不合,所以宠爱的董鄂妃一死,他就以此为借口皈依了净土。据说清圣祖康熙亲政后,曾经以进香为借口,多次到五台山看望顺治,希望顺治能回到宫中,但是顺治不为所动。康熙帝有诗哀悼:“又到清凉境,岩卷复垂。芳心愧自省,瘦骨久鸣悲。膏语随芳节,寒霜惜大时。文殊色相在,惟愿鬼神知。”语气十分悲恸。又传说在康熙年间,两宫西狩,经过晋北,地方上无法准备供御器具,却在五台山上找到了内廷器物,这似乎又是一个顺治出家的证据。但民国时,明清史专家孟森的《世祖出家事考实》举出《东华录》等史书的记载,认为清世祖死于痘疹,没有出家;又认为吴梅村诗中“房”为天驷,“房里竟未动”是指顺治将幸五台山而忽然去世,后几句诗孟森认为是自责之词。所以顺治出家与否,仍然是一个谜。 第一部分:帝王秘密立储始于康熙吗 康熙是清代有名的圣君,有子35人,女20人,嫡出最长者为胤,康熙十四年曾被立为皇太子,后玄烨在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十月,第二次废黜胤 ;第二年二月左都御史赵申乔上奏请求再次册立皇太子,这是二废太子后,朝臣第一次为此事上奏请求。玄烨看罢奏疏后,特别召集群臣说明此事。他说:“立储大事,朕岂忘怀,但关系甚重,有未可轻立者……今欲立皇太子,必然以朕心为心者,方可立之,岂宜轻举。”谕旨表明,接受了两次废立太子的沉痛教训,又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储位之争的局面,玄烨正在深入思考皇储关系、储君标准、建储方式等重大问题,力图寻找一个较好的办法,避免以往的失误;在没有找到可行方法之前,决不草率册立。他向群臣公开陈述他的观点,表明他在晚年已开始拟订新的建储计划了。 玄烨在经过4年多的总结、思考以及对储君的精心选择后,开始实施他的建储计划了。 第一次建储之议出现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据《清世宗实录》载:“康熙五十六年冬,圣祖仁皇帝召诸王子,面询建储之事。”朝鲜使臣于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四月从中国返回朝鲜后,禀告朝鲜国王:“臣来时问太后葬后,当有建储之议。”建储之事虽然到处流传,反响很大,但人们对其具体内容却毫不知晓。这表明玄烨只是就建储一事征询皇子与重臣的意见,他本人并未表露态度,更未作出任何决定。可见他对储君人选、册立日期等重大问题,已开始有意识地采取保密措施了。 “长篇谕旨”出现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玄烨在皇太后病危,自己也重病缠身的情形下,召集全体朝臣,商讨建储的有关问题。“长篇谕旨”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康熙五十二年二月及五十六年十一月两个谕旨构成了新的建储计划。与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相比较,它的具体的方略,如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有德者即登大位”、“择贤而立”的择储标准,对储君人选以及建储的有关问题的保密原则等等,都比较新颖,而且秘密色彩浓厚,因而可称之为秘密建储计划。如果这个计划能贯彻执行,并且形成制度,将会减少传统建储制度的某些弊端,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玄烨对实施两千多年的建储制度进行了改革,尽管他本人并未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 这一秘密建储计划的核心是皇帝全权决定储君人选,完全排除统治阶层中任何集团或个人对建储的干扰。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其他三部分得以实施的先决条件。这一点得不到保证,其他三部分也无法实施。

C. 中国十大历史之谜

一、探索中国古代后宫秘史 中国皇家后宫历来充满了神秘色彩,后宫三千佳丽命运多舛,也不乏传奇命运幸运之子,武则天、杨贵妃、庄妃、慈禧、慈安、董鄂妃、珍妃……发生在她们身上的重重历史谜团将如何去破解? 二、《民国遗案》大揭秘 历史专题片《民国遗案》讲述的是民国时期发生在上海滩的大案、要案。通过寻找当年的珍贵档案资料,探访见证人和当事人,真实再现月黑风高的第一现场,探寻那些已经盖上历史印戳的尘封档案,揭秘案件背后鲜为人知的隐情和闻所未闻的悬疑。 三、揭秘杨贵妃生死之谜 杨贵妃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绝代佳人。公元756年,安史之乱爆发,一代绝世美人杨贵妃香消玉陨在马嵬坡上,两年后,挖开的贵妃墓中却找不到贵妃的遗体,杨贵妃可能会在马嵬坡死而复生吗?这位国色天香的美女究竟归宿如何呢? 四、无法解读的马王堆传奇 湖南马王堆汉墓和西汉千年不朽女尸辛追,有着太多至今无法解释的谜团,它的种种悬疑就像烈酒与艳香吸引着我们的好奇心! 五、揭秘秦始皇的特种部队 2000多年前,秦始皇的军队第一次统一了中国大地,也创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帝国。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以考古证据和历史研究为依托,借鉴故事片的表现形式,层层揭示秦军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的历史真相,重现了一个大气磅礴的时代。 六、记录片《清宫秘档》 这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三百年由盛而衰的历史足迹,这是无数宫廷内幕,皇家私隐点点滴滴的原始记录。苔米带您揭秘清宫秘史。 七、穿越时空追寻女尸美丽容颜 砀山女尸、契丹女尸,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在她们身上记载了不为人知的历史记忆片段。她们是谁?来自何方?生前是什么模样?现代科技的鬼斧神工,将抽丝剥茧解开女尸身上的秘密,穿越时空追寻女尸的美丽容颜。 八、诸葛亮真实传奇的一生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九、寻找“阿房宫”的前世今生 作为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那么阿房宫为何会人间蒸发?是否是项羽点燃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火,这座恢宏的殿宇在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呢?阿房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至今还是一个历史未解之谜。 十、揭秘契丹女尸凤棺谜案 一座契丹人留下的古墓,一个红色的棺椁摆放在古墓的中央,但墓主人身份不明,神秘的凤凰图案到底意味着什么?墓主人到底是个神秘的萨满巫师还是高贵的皇家公主?现代科学将解开这千年古墓的种种谜团。

D. 什么是历史之谜,学了唯物史观对历史之谜揭示有何启发

唯心史观主要表现形态:以“神意”或上帝为最高主宰的神学历史观;主张精神或理念是历史本质的历史观;自然主义历史观。
以“神意”或上帝为最高主宰的神学历史观:社会本质上是“神定的一种秩序”,上帝是主宰国家兴亡、民族盛衰最高力量。即否认了社会的客观性,又否认了人在社会中的主体性。

E. 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之谜都有什么

在中国成都市以北约40公里的“三星堆”遗址及其出土文物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至今仍是难以破译的千古之谜。

据中国媒体报道,专家学者对其中“七大千古之谜”尤其争论不休,但都因没有确凿证据而成为悬案。

第一谜,三星堆文化来自何方?

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有其来源与岷江上游新石器文化有关、与川东鄂西史前文化有关、与山东龙山文化有关等看法,即人们认为三星堆文化是土着文化与外来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是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结果。但究竟来自何方?

第二谜,三星堆遗址居民的是什么族?

目前有氐羌说、濮人说、巴人说、东夷说、越人说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岷江上游石棺葬文化与三星堆关系密切,其主体居民可能是来自川西北及岷江上游的氐羌系。

由于三星堆出土的人物头像和面具等造型很奇特,有人推测是“外来文明”,甚至耸人听闻的说法:“外星文明”。

但四川省文物考古所专家、三星堆遗址保护站站长陈德安说,出土文物并不是写实的,那些头像和面具可能是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神灵”,用那些奇特的造型来判断当时的人种“说服力不是很强”。

第三谜,三星堆古蜀国的政权性质及宗教形态究竟如何?

三星堆古蜀国是一个附属于中原王朝的部落军事联盟,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已建立起统一王朝的早期国家?它的宗教形态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还是神灵崇拜?或是兼而有之?这些问题目前都还没有答案。

第四谜,三星堆青铜器群高超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及青铜文化是如何产生的?是蜀地独自产生发展起来的,还是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或西亚、东南亚等外来文化影响的产物?

第五谜,三星堆古蜀国何以产生、持续多久,又何以突然消亡?

古蜀国繁荣持续了1500多年,然后就突然消失了。在历史重新衔接时,中间已有2000多年的神秘空白。

古蜀国究竟如何灭亡,目前有水患说、战争说和迁徙说,但都没有非常充分的理由。

第六谜,出土上千件文物的两个坑属何年代及什么性质?

目前,年代争论有商代说、商末周初说、西周说、春秋战国说等,性质有祭祀坑、墓葬陪葬坑、器物坑等不同看法。

第七谜,晚期蜀文化的重大之谜“巴蜀图语”。

三星堆出土的瑰宝--世界最早的金杖--等器物上的符号究竟是文字?是族徽?是图画?还是某种宗教符号?可以说,如果解开“巴蜀图语”之谜,将极大促进三星堆之谜的破解。

据媒体昨天引述考古队,发掘工作还须进行“一二十年”。考古专家认为,随着青铜器的矿料来源、铸造技术等的综合研究,三星堆的千古之谜将逐渐破解。

F. 你最希望解开的历史之谜是什么呢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未解之谜。我这人比较喜欢看古装剧,基本上从春秋战国到明清都看过,所以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武则天的无字碑,关于无字碑众说纷纭,有说是武则天自视甚高不愿留字,还有说武则天认为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无需刻字,还有野史说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一处不好称呼。

我觉得都有可能毕竟时隔几千年真正的原因只有她本人知晓,真正的史书没有明文记载,所以才成为了未解之谜。其次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了,项羽被刘备大军逼至乌江自刎,在有船的情况下为什么不愿意过乌江,真的是因为从他老家带过来的兵都死了,无颜见江东父老吗?

中国有诸多预言,在这些预言中,有一个人用770字,预知了其生后一万多年的事情,不得不让人惊叹,这个人在中国神话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传说是他分封诸神,他就是姜子牙,写了《干坤万年歌》,成功预言了周朝以后中国两千多年各朝的兴衰成败。秦始皇的地宫到底是不是像司马迁说的那样,或者请始皇陵是否埋葬着真身。

G. 我国历史上未解之谜有哪些

我是历史沧澜,这个问题,有点说来话长,因为我们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上留下了太多的未解之谜。不可能一一说完。而且每个人的看法和见解都会不同,在这里,先简单说一个我认为很神秘,很重要的,也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山海经》到底是是完全志怪的神话故事,还是有一定的真实性的地理着作。

现在以《山海经》为蓝本创作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也非常多,可见人们对上古这些神秘的事物还是很好奇,很想了解清楚的。尤其是影视作品更给《山海经》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让人更加神往。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山海经》记录的那些上古神兽,说不定也真的是曾经存在,只是现在灭绝了。毕竟在史料还不丰富的上古时期,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还不能完全了解清楚,希望随着科技的发达,能让我们了解到更丰富的史前文明。

我是历史沧澜,您还有什么见解,欢迎留言讨论啊

H. 怎样理解和认识历史之谜

没有人能够真正地了解到历史之谜 毕竟 子在川上曰过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时光的流逝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这种不可逆使得历史的真相不可能重现 自然后人不可能真正了解 真正去追寻历史的人 可能会比常人知道的更多 但不可能完全了解的。

与什么是历史之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