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朝皇帝朱常洛,他的一生只拥有几个妃子
有10个,分别是:孝元皇后郭氏、孝和皇后王氏、孝纯皇后刘氏、李康妃、李庄妃、傅懿妃、邵慎嫔、冯敬妃、赵选侍、王选侍。
1、孝元皇后郭氏
孝元皇后郭氏(?—1613年),顺天(今北京)人。明光宗朱常洛当太子时的嫡妻,郭氏于万历二十九年被册为太子妃。她为光宗生育了一个女儿,即皇长女怀淑公主朱徽娟,七岁夭折。
郭氏于万历四十一年十一月逝世。因太子朱常洛不受父亲明神宗的喜欢,太子地位一直受到郑贵妃母子的威胁,明神宗不愿意郭氏按太子妃的规格发丧,与大臣们发生争执,故郭氏死后两年多不能安葬。
直到万历四十三年,轰动朝野的“梃击案”发生,太子的处境受到普遍同情,明神宗为了平息舆论的愤怒,这才谥郭氏为“恭靖太子妃”,并按太子妃的规格发丧。
明熹宗登基,为嫡母上尊谥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圣贞皇后”,迁葬庆陵,祔庙。
2、孝和皇后王氏
孝和皇后王氏(-1619年),本名失考,中国明朝皇族女性,出身顺天府(今北京),新城伯王钺之女。 为明光宗朱常洛的才人,生有二子明熹宗朱由校、简怀王朱由㰒。
万历年间,朱常洛尚为皇太子时,王氏为其选侍,是他身边较早的妃妾之一。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王选侍进封“才人”,次年生下光宗长子朱由校。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逝世。
其子熹宗即位后,尊上生母王才人谥号,称孝和恭献温穆徽慈谐天鞠圣皇太后,迁葬光宗庆陵,神主奉祀于奉先殿。崇祯十一年(1638年)三月,明思宗为生母刘氏以加上孝纯太后的尊谥,于御用监得孝和太后及孝靖太后(明光宗生母)玉册玉宝,始命有司献于庙。
3、孝纯皇后刘氏
孝纯皇太后刘氏(1593年—1614年)。明光宗朱常洛妃嫔,明思宗朱由检生母,海州人,后籍宛平。初为明光宗淑女,明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1611年),生皇五子信王朱由检。
明熹宗朱由校继位之后,追尊光庙刘淑女为光庙刘贤妃。后因子朱由检即位为崇祯帝,追谥生母刘氏为孝纯恭懿淑穆庄静毗天毓圣皇太后,与光宗合葬庆陵。
4、李康妃
李康妃,亦称西李。明光宗之妃,颇受宠爱,亦为明熹宗、明思宗之养母。生有皇四子怀惠王朱由模、皇八女乐安公主朱徽媞。
初为选侍,光宗继位,欲封皇贵妃,皇贵妃册封礼将近,然光宗崩之,遂未封成,后熹宗继位,被尊为康妃。明末三大案之一——移宫案的主角。
5、李庄妃
李庄妃(1588年——1624年),明光宗朱常洛妃嫔之一。为人仁慈,沉默寡言。不如李康妃得宠,后天启帝即位,乳母客氏亦仗着天启帝昏庸而为非作歹,残害女眷。
李庄妃在生活上亦遭受到苛待。最终,李庄妃因不满客氏恶行而在天启四年十月二十六日气郁而死,年仅三十七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常洛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孝元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孝和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孝纯皇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康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李庄妃
Ⅱ 大明宫妃上官兰心在历史记载
摘要 孝元皇后郭氏
Ⅲ 历史上的朱常洛到底有没有上官兰心这个妃子啊,抛开电视剧最后结局怎呀
朱常洛的妃子 大明嫔妃之朱常洛最喜欢的妃子
明光宗朱常洛最喜欢的妃子:明光宗妃李氏
李氏,身世不详,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子,长得柔媚姣俏,艳丽动人,
朱常洛为太子时,李氏姐妹应召入太子宫为选侍,称西李、东李,西李貌美,深得太子专宠,一般所说的李先侍,多指西李,
公元1620年,朱常洛即位为光宗,由于太子妃郭氏早逝,李选便觊觎皇的位子,但是,李选侍不是太子妃,是不能一下子升为皇后的,结果,东李封庄妃,西李封康妃。
有一天光宗朱常洛召大臣广议事,康妃于隔访窃听,原来所议的正是关于康妃的册封问题,光宗朱常洛提出晋封她为皇贵妃,康妃闻言,马上把带在身边的皇长子朱由校推进去,要他代康妃声明:“不是封皇贵妃,是要封皇后,”朱由校的生母王选侍,是被西李迫死的,此后,朱由校一直在西李的身边长大,这时康妃要他去声明,他自然不敢拒绝,光宗朱常洛听了朱由校的话,没有表态,礼部侍郎孙如游说:“今两太皇及元妃,才人的谥号还未议定,以后再考虑吧!”不久,光宗朱常洛死,康妃弄巧成拙,连皇贵妃的封号也落空了,
光宗朱常洛死后,康妃一直赖在乾清宫不肯搬走,并把朱由校扣留在身边,以作为讨封的资本,太监王安表示愿意说服康妃交出皇太子,大臣在乾清宫门口等候,王安对康妃说:“皇长子要争取廷臣拥立,皇储出见大臣热在必行,至于你的加封之事,须等新主登基才可册封,”康妃被说动了,王安带出朱由校,被扶上早已准备好的御辇,康妃后悔莫及,依据祖制,缺少由校须立为太子,择日才能即位,
由于康妃不肯移宫,影响新皇帝登基,后来,大臣位以强硬的手段,逼康妃迁出,史称“移宫案”,它与“挺击案”、“红丸案”,合称明三大案,
朱由校即位为熹宗后,以“殴崩圣母”,妄图“垂帘听政”的罪名,革去康妃的封号,后来,魏患难与共贤擅权,才恢复她的封号,
康妃一直到1764年(清康熙十三年)才死去,时年七十二岁。
相关阅读:朱常洛怎么死的 明光宗朱常洛与“红丸案”
朱常洛的妃子 皇后
孝元皇后郭氏 孝和皇后王氏,生明熹宗朱由校
孝纯皇后刘氏,生明思宗朱由检
妃嫔 康妃李氏,生乐安公主
庄妃李氏,
懿妃傅氏,生宁德公主、遂平公主。
定懿妃,生湘怀王朱由栩,
敬妃某氏,生惠昭王朱由橏
选侍王氏,生齐思王朱由楫
选侍李氏,生怀惠王朱由模 选侍赵氏
朱常洛的儿子
明熹宗朱由校,母孝和王皇后
简怀王朱由(木学),生四岁殇,母孝和皇后王氏
齐思王朱由楫,生八岁殇,母王选侍
怀惠王朱由模,生五岁殇,母李选侍
明思宗朱由检,母孝纯刘皇后
湘怀王朱由栩,早殇,母定懿妃 惠
昭王朱由橏,早殇,母敬妃
朱常洛的女儿
皇长女朱徽娟,封怀淑公主,母孝元郭皇后,七岁而薨,追册。
皇二女朱徽姮,母不详,早夭
皇三女朱徽璇,母不详,早夭
皇四女朱徽嬴,母不详,早夭
皇五女朱徽妍,封宁德公主,母傅懿妃,下嫁刘有福。
皇六女朱徽婧,封遂平公主,母傅懿妃,天启七年下嫁齐赞元。崇祯末,赞元奔南京,主前薨。
皇七女朱徽婉,母不详,早夭
皇八女朱徽媞,封乐安公主,母李康妃,下嫁巩永固。
皇九女朱徽姃,母不详,早夭
Ⅳ 历史上有上官兰心吗
虽说在正史上没有记载 但不能说没有这个人,因为历史吗记上是有很多原因的,在野史上有,说明也不是空穴来风
Ⅳ 有谁知道电视电影《大明嫔妃》中上官兰心的历史原型人物是哪位女子
摘要 《大明嫔妃》中的女主角原型为孝元皇后郭氏,由何杜娟饰演。
Ⅵ 朱常洛最爱的女人是上官兰心还是上官梅儿
朱常洛最爱的是敬贤妃上官兰心,
真爱永远在猜测中曲折盘旋,
万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差不多有三十年不问政事,号称史上“最懒”的皇帝。这三十年间,宫廷失火,甚至国家的官吏缺失了一半,他都懒得过问。像一个幽闭症患者,他整日不出宫门一步,与他这一生最爱的女人缠绵厮守。这个女人就是郑贵妃
Ⅶ 大明的第14任皇帝朱常洛的皇后是谁 朱常洛的妃嫔有没有叫上官兰心的
这电视不尊重历史
历史上的朱常洛没有上官兰心,姚芊芊,金碧瑶这三个妃子
梅儿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有的,梅儿最后被封为李选侍,她抚养过朱由校,在历史上是有这个事的,历史上的李选侍后来被朱由校封为李康妃。
历史上朱常洛的妃嫔:
孝元皇后郭氏,她是朱常洛的第一个太子妃,她老公还没当上皇帝她就死了,皇后是后来追封的。
孝和皇后王氏,生明熹宗朱由校,这就是电视里提到娶的第二个太子妃,她生了朱由校后就死了,她儿子当皇帝后,追封她为皇后。
孝纯皇后刘氏,她是朱由检的母亲,孝纯皇后刘氏,祖上是海州(今辽宁海城)人,被选入太子东宫,成为朱常洛的妾:淑女。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为皇太子朱常洛生下第五子朱由检,即明思宗崇祯帝。刘淑女并不讨朱常洛的欢心,在朱由检五岁这年,刘淑女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发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朱由检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校死后,没有孩子,就选了朱由检当皇帝,他就是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崇祯。
Ⅷ 上官兰心的人物剧情
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后,他梦想与深爱的妻子上官兰心双宿双飞,白头到老。然而朱常洛却深感自己始终得不到兰心的真爱。面对后宫如云的佳丽,朱常洛开始寻欢作乐以解心头的愤懑。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早已陷入一个杀机重重的温柔乡里不能自拔,这一切的黑手依然是那个郑贵妃。最后郑贵妃的阴谋败露,朱常洛却也因为纵欲过度加乱食丹药而一命呜呼。这就是明历史上有名的“红丸案”。随着他的离去,那些深爱他和他深爱过的嫔妃们,也都香消玉殒如过眼云烟。金碧瑶在朱常洛死后选择自杀,梅儿去了寒露院,而兰心则出家为尼,只留下那一段段曲折哀婉的故事留于后人评说……
Ⅸ 明朝嫔妃上官兰心是谁
上宫兰心:官府人家小姐,父亲为礼部尚书上官洪业,外表端庄美丽,蕙质兰心,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一心向往自由生活,却迫于无奈,肩负家族的使命,进入太子府,在针锋相对的太子府里,善良的她,历尽艰辛,坚强的生存着,之后得到了太子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