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萧太后出生在哪里
萧太后出生在南京析津府。
应历三年五月初五日,萧绰出生在南京析津府。萧绰从小就聪明伶俐,办事利索,对任何事情都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也不例外。
这种举动深深赢得了她的父亲萧思温的宠爱。有一次,萧绰的几个姐妹一起干家务活,几个姐妹草草地就收场了,唯独她还在继续仔细地擦,家具收拾得整整齐齐,萧思温常常用赞许的眼光称赞到:“此女必成大事。”
萧太后的故事:
统和二十八年正月初一耶律隆绪不受朝贺。初四,耶律隆绪至乾陵。二十三日,将萧绰灵柩安放于乾州涂殿。二月初六,宋朝派王随、王儒前来吊唁祭祀。
十九日(3月7日),高丽派魏守愚等前来吊唁祭祀。同月,派左龙虎卫上将军萧合卓将大行皇太后遗物馈赠给宋朝,并派临海军节度使萧虚列、左领军卫上将军张崇济等前去感谢宋朝的吊祭。
三月二十四日(5月10日),耶律隆绪给萧绰上谥号为圣神宣献皇后。同月,宋、高丽派使者前来会葬。四月十五日(5月31日),葬萧绰于乾陵。
重熙二十一年十一月初六(1052年11月29日),辽兴宗耶律宗真增耶律贤孝成皇帝谥为孝成康靖皇帝,更谥萧绰圣神宣献皇后为睿智。
2. 历史上的萧太后你们知道多少
萧太后在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着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太后名叫萧绰,小名萧燕燕,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圣宗的生母。辽景宗时期,萧皇后的的政治、军事才能已崭露头角。
当初萧太后改国号“大辽”为“大契丹”,就表明她立了恢复祖业、重振辽邦的决心。在改革图强的思想指导下,她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收到了显着成效。
萧绰“亲御戎车,指麾三军”,但进攻并不十分顺利。辽军所攻城池多遇宋军顽强抵抗,如攻打瀛州(今河北河间)时,萧绰亲冒矢石,击桴鼓督战,死于城下者凡三万余人,城池仍岿然不动。特别是辽军到达澶州城下不久,统帅萧挞览被宋兵射死于城下,辽军士气大挫,这对萧绰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面对悬军深入、进退两难的局面,萧绰审时度势,认为在宋辽多次战争中,尽管辽胜多负少,但除军事以外,辽各方面都远不如宋,特别是经济落后,这样长久相持下去,对辽未必有利。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萧绰作出了一个重大的决策:以大军压境为前提,胁迫惧战的宋真宗不战而降。最后,双方签订了历史上着名的“澶渊之盟”。
3. 萧太后是哪里人
萧太后是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萧绰(953年-1009年),小字燕燕,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辽景宗继位后,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71年(保宁三年),生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
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983年(统和元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
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
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辽大将先锋官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在前线察看地形督战时被射中头部,当晚死去。辽军士气受挫,又孤军深入,十分疲惫。
加之后方宋军袭击其后路。萧绰利用宋真宗急于求和的心态,与宋朝谈判,达成澶渊之盟。1006年(统和二十四年),辽圣宗率群臣给萧绰上尊号睿德神略应运启化法道洪仁圣武开统承天皇太后。
1009年(统和二十七年),萧绰归政于辽圣宗,不再摄政。同年十二月,病逝于行宫,享年五十七岁。次年,葬乾陵。
(3)历史上的萧太后是哪里的扩展阅读:
萧太后的故事:
萧太后是来自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她曾经是契丹部落的政治家还有军事家,在那时她的名望也是很高的。甚至在她执掌政事的期间,让辽朝成为了我国历史上有名的鼎盛时期。
在我们现在很多军事家的展厅里都是有这么一个女流之辈存在的,她的才华和担当也是平常男子不能及的。萧绰从小就非常聪慧机灵,而上天又像独爱她一般。
还赐予了她别人难及的美丽,所以她成熟的也是很早。耶律贤当上皇帝之后,她就被他挑选了过去,成为了贵妃。她是在969年成为的皇后。
就在第二年生了下一任皇帝,后来她又生了六个子女。耶律贤经常生病,所以经常都上不了朝,而事事都通晓的萧绰就开始帮助他来处理这些军国大事。
因为一直都是她在代理朝政,而且治理的井井有序,后来还有官员上书,让萧绰在以皇后名义下旨的时候可以自己称呼自己为“朕”。这可是代表萧绰可以跟皇帝平起平坐了。
也是证明了萧绰的能力。在982年的时候,耶律贤去世,萧绰的儿子辽圣宗继位,萧绰就开始了辅佐12岁的儿子处理政务的生涯,而那时的萧绰也不过30岁而已。
后来在970年的时候萧绰的父亲被奸人所害,这让萧绰一下子没有了母家的依靠。皇帝年幼,萧绰仅仅一个女流之辈执政,让很多大臣开始蠢蠢欲动,想要控制朝廷。
这下萧绰算是有了很大的威胁。就在这时萧绰启用了耶律斜轸和韩德,分发了军事管辖权给了他们两个,这下撤换了很多有异心的臣子。这下。他们母子才算安稳了下来。
地位也是站住了些,后来在萧绰的努力下,终于是让所有臣子归了心,还在983年的时候,被自己的儿子和群臣给上了“承天皇太后”的称号。
后来在萧绰与宋太宗的战斗中,萧绰的谋略也是更胜一筹,让宋太宗败北,还降服了宋太宗的猛将杨业,不过杨业很忠心,宁可死也不投降,后来活生生自己选择饿死了。
又在1004年,萧绰大举伐宋,在这次战斗中辽军是真的势如破竹,让宋真宗都很害怕,不过在这个时候宋军的宰相亲自上了阵,这下宋军的士气大涨,将辽军打败。
萧绰见败局已定,赶忙与宋朝谈判,然后成功回归,这也就是有名的“澶渊之盟”。在1009年的时候,萧绰将国家的管理权还给了自己儿子,决意不再摄政。
然后在当年的年末,萧绰就去世了。萧绰跟了自己的丈夫,也就是耶律贤十三年,后来又辅佐自己的儿子二十七年。在经历了残忍杀戮的她,心性也是在后来有所转变。
她的亲人们都因为想谋反而被她杀掉离世,姐姐在狱中死去,她的党羽也是受到了活埋之刑,二姐也是想毒害她被杀。虽然她后来变得残忍无比,可是作为契丹的统治者、军事家。
她还是永垂青史了。萧绰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是很有方法的,有好的建议是会认真采纳的,赏罚也是很分明。她很明白如何做才可以夺得更多臣子的效忠,并且乐此不疲。
使得很多臣子对她唯命是从。虽然她是契丹的人,不过她还是将,“汉人与契丹人发生冲突,就惩罚汉人”的规矩改变成了平等处理。这个举动使得两个民族的关系慢慢趋于了平等。
萧绰在管理国家的时候,一直都秉持着“唯才用之”的原则,也会在启用了之后去相信对方,这使得文化的发展成为了社会的主流。
知识分子还有将士们的积极性被她调动的很好,她还将科举考试变成了大家想做官造福大家的途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读书。
4. 辽国的版土在今天的什么地方,辽国着名的萧太后是今天什么地方人
辽朝全盛时期疆域东到日本海,西至阿尔泰山,北到额尔古纳河、大兴安岭一带,南到河北省南部的白沟河。
萧太后(萧绰)出生地: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市平谷区)
辽朝疆域
辽朝初期的疆域在今辽河流域上游一带,在辽太祖及辽太宗时期不断对外扩张,辽太祖时征服奚(今河北北部)、乌古、黑车子室韦(今内蒙古东部呼伦湖东南)、鞑靼、回鹘与渤海国。938年辽太宗时取得燕云十六州,并一度占有中原。
1005年辽圣宗与北宋签定澶渊之盟,最后确定了与宋的边界。辽朝全盛时,疆域东北至今库页岛,北至蒙古国中部的色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形成南北朝对峙之势。
辽朝于契丹国时期领有八部,建立辽国后的行政区划为道、府(州)、县三级。共有5京、6府,156州(军、城),309县。道有五个,每个道有一个政治中心,称为京,并以京的名称来命名道。道下设府、州、军、城4种政区,为同一级别。
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字燕燕,辽朝皇后。萧绰即是在戏剧舞台上为后人所熟知的萧太后,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四朝老臣”北府宰相萧思温的第三女,历史上是辽国非常有才略、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家族原姓拔里氏,拔里氏被耶律阿保机赐姓萧氏。
(4)历史上的萧太后是哪里的扩展阅读:
契丹族本是游牧民族,后吸收农耕技术,为了保持民族性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分开管理,主张因俗而治,开创出两院制的政治体制。并且创造契丹文字,保存自己的文化。此外,吸收渤海国、五代、北宋、西夏以及西域各国的文化,有效地促进辽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各个方面发展。
萧太后墓葬
辽景宗和萧太后的合葬墓在今锦州北镇的医巫闾山下,名为乾陵。根据《辽史》记载的地理位置,乾陵应该就在龙岗村附近。
古墓的附近已经挖掘出了陪葬墓的墓志铭,“归葬于乾陵附祖宗之寝庙”、“葬于乾陵附孝贞皇太弟(耶律隆庆)之茔顺也!”而墓穴的下方,也就是村落之内,有两处高高隆起的墓穴,经确认是萧太后的两个孙子。
根据辽国祖制,后代的墓穴要在长辈墓穴的下方,根据这个规矩,辽景宗的墓地应该在龙岗山的顶端。据称,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痛恨辽人,所以合宋灭辽之后,将辽国皇室的陵墓通通挖掘,墓穴内的金银器物抢掠的抢掠,毁坏的毁坏,显陵和乾陵也不例外。
网络-辽国
5. 萧太后的老家是哪的
萧太后,本名叫萧绰,小字燕燕,是辽国着名的女政治家。《辽史·列传第八》记载,萧太后的父亲叫萧思温,小字寅古,是宰相敌鲁之族弟忽没里之子。
萧太后的家族是契丹族,这个民族是一个随水草迁移车帐为家的民族,起源于昭乌达草原(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本身没有固定局所。到契丹族全面建立政 权,已经不是在昭乌达草原了,而是在龙化州(今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建立了契丹国。
由此,基本确定,萧太后家族也是起于赤峰、通辽等内蒙古中北部一带。
6. 萧太后是哪个朝代
萧太后是辽朝时期的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摄政达四十余年的太后。而且辽朝在她的带领下走向了鼎盛时期,宋朝和辽朝签订的澶渊之盟也出自她手。耶律贤当上皇帝后,萧思温晋升,而萧绰则被选为了贵妃,刚当选没两个月,就被册立为了皇后。
相关知识
萧太后本名萧绰,是契丹族人,父亲萧思温是辽代四朝元老,萧绰能够当上皇后也全都因为他。在辽穆宗时期,萧思温属于亲信大臣,辽穆宗被刺杀后,是萧思温封锁消息,并且推举辽景宗耶律贤为皇帝。萧太后摄政可以说是辽朝整个时期最为出色的举动,因为在萧太后的摄政下,辽朝的经济、军事各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7. 萧太后哪里人是今天的那个省
萧太后(953~1009),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着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萧绰出身于辽代皇族着名四大别部之一的国舅别部,其父萧思温是辽朝的开国宰相萧敌鲁(述律皇后之兄)的侄子,萧思温历事辽太宗、辽世宗、辽穆宗、辽景宗四朝,身居险要,又有援立景宗之功,可谓权倾一时;其母燕国公主是辽太宗的长女,可见萧绰的出身是何等的显赫和尊贵了。
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皇后多为萧氏。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萧燕燕名萧绰,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萧燕燕的形象对人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不过历史上的萧太后却不像小说所描写的那样是率领虎狼之师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辽朝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