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有哪些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地标建筑
上海市有非常多具有文化标志性的地标建筑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东方明珠,站在东方明珠的顶上是可以看到整个外滩的全景,如果是第1次去到上海的话,就可以考虑去一下东方明珠。还有最着名的地方之一就是外滩,外套和周围的建筑也承载了很多的历史,在夜里如果坐轮渡的话,是能够看到黄浦江两岸非常漂亮的景色。还有陆家嘴是在外滩的对岸,这也是中国影响力比较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被人们戏称为陆家嘴三件套,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而且上海也是有很多年历史的,像比较有悠久历史的圣地,就是上海城隍庙,还可以去上海城隍庙旁边的豫园感受当地的文化。除此之外,去上海必打卡的地方就是南京路步行街,这也是上海最繁华的街区,只要沿着步行街一直往东走,就可以到达上海的外滩。
总结
最后上海称为魔都是有非常多世界性地标的存在,同时也有传统的建筑,东西文化也在这里激烈上演着。
2. 武康大楼是文化遗产吗
武康大楼是文化遗产。
武康大楼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楼,始建于1924年,屹立在武康路、兴国路、淮海路、天平路、余庆路口五街交汇处,外形犹如一艘巨型航船。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着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
2019年,武康大楼修缮工程。修缮后的武康大楼和周边的业态得到改造,并未减少神秘沧桑的气质,还真正拥有了“网红体质”。2021年端午假期,武康大楼再度登上上海的热门景点榜单。
修缮工程:
“建筑考古”和“中药调理”:2018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推进大会。随后2019年,武康大楼迎来大修。当时负责修缮方案设计的上海建筑装饰(集团)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中伟用“建筑考古”和“中药调理”来形容这次修缮工程。
实施智能管理:大楼内部安装了智能传感器,可以进行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3. 求漫步上海武康路后的感想
在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中,武康路也许是最具个性的。她的南北连接了沪上两条最繁华的马路,却奇异地保持着其独有的神秘和宁静。在武康路上漫步,你完全感受不到城市车水马龙的喧闹,片刻间能让一颗躁动的心完全安定下来。走进武康路,仿佛走进了悠长的"时光隧道",花瓶形的阳台、红色的木质百叶窗、宽敞的露台、大斜坡的屋顶。细节里无不透露出地中海式、意大利式、法式或英式建筑的影响,却并不刻意彰显那份气度,显得低调而又从容。
这条长达一千米的老马路,北起华山路,可见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在武康大楼而止,与宋庆龄故居相望。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在这个季节里,显得格外的妩媚多彩。
富有历史故事和文化底蕴的武康路,只要你懂点历史和人文,那就能感受到这里浓郁的色彩,还有一些文化名人生活过的痕迹。武康路沿线上的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等风格的建筑极富特色的老建筑,是上海中心城区最具欧陆风情街区之一。在这里总能遇见很多外国人,当然,也有不少中国的游客。
这里有很多名人旧居,遗憾的不少的建筑如今都是私人或者单位拥有,并不对外开放,比如黄兴故居等。当然也有一些如今成为了展览区域,可以免费去游览,街边也有一些相对比较好的咖啡厅和商店。有时候带上一份好心情,就能待一个下午。
4. 上海有一座武康大楼总所周知,但是我今天想问的是这座楼为什么会叫做“武康大楼”“武康”二字什么意思
武康大楼和武康路一样在民国时期收回租界之后把以外国人名字命名的路改成了国内地名,武康路包括武康大楼都是以当时湖州武康县(现德清县)来命令的
5. 上海武康路是哪个区
武康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原名福开森路,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RouteFerguson)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武康路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沿线有优秀历史建筑总计14处,保留历史建筑37处。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汇区武康路入选由文化部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三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下图为为武康大楼,位于淮海路和武康路的交界处,是武康路标志性建筑。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武康大楼犹如等待起航的巨轮般,以前曾叫诺曼底公寓。
6. “上海颜王”武康大楼重新亮相,之前是何原因导致不对外开放
“上海颜王”武康大楼重新亮相,之前其不对外开放的原因进行一次大修缮。今年5月武康大楼被支架为起,你来了近十年来最大为毛的一次修缮。这栋令所有人都期待的地标建筑,不光对上海人意义非凡,同时身兼诸多荣耀。它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之一,与宋庆龄故居隔街相望,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三栋船型建筑之一,称得上一张“上海名片”。
7. 上海有哪些具有历史感的马路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是以美国传教士约翰•福开森命名的。武康路长1183米,宽12米到16米,整条路呈弧线、大致为南北走向,北起华山路,紧邻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丁香花园,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庆路,与宋庆龄故居相望。作为曾经的法租界,这里的洋楼风格多样,以西班牙式、法国文艺复兴式为主,道路两侧摇曳着梧桐疏影,透着优雅与沉静。这里有邬达克的武康大楼、巴金的故居、迷你欧洲武康庭等等,被誉为“浓缩了上海近代百年历史”的“名人路”。
巴金故居
地址:武康路113号
文学巨匠巴金的故居,建于1923年。1955年9月,巴金一家迁入,并定居于此,这里是他生活时间最长,写作着作最丰盛的地方。在此完成了他最具知名度的《随想录》以及《创作回忆录》、《往事与随想》、《长夜》、《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译作及小说。这一座简朴而略显敦厚的建筑由一栋主楼和两座副楼组成。灰色细鹅卵石的外墙,在绿树掩映中显出一派静谧的古典韵味。
8. 什么人可以住在上海武康大楼里
住在武康大楼里,“也没什么神秘的”,生活也都是一样,无非是柴米油盐。
一位周姓老人已经80多岁了,头发和胡子全白,遇见他的时候他正拄着拐杖下楼去买菜,最近的一个菜市场离这里也有一里地。电梯里,他和另一个送孙女去学乐器的老人互相打招呼,他们都是退休的音乐学院教职工。
一些人永远地离开了,比如那些曾经住在楼内、新中国成立之后红极一时的名流艺人们。还有一些建国后分到这里的老职工,大部分也已经不在人世,住在这里的是他们的子女,现如今,他们的子女也已经老了。作为租界时代收归国有的老式公寓,又经历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的岁月,整个大楼里产权众多,房东房客、短租长租住在一起,整栋大楼人员构成比较复杂。
武康大楼外貌。
近日,近10年来武康大楼最大规模保护性修缮已接近完毕。此次工程涉及屋面翻修、墙体修缮、室内公用部位修缮、管线整理以及公共晾衣架、空调滴水管、雨水管、空调外机架更换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整体上进一步恢复建筑原有风貌,修旧如旧。
倘若你走入大楼的底层大堂,便可以见到大楼建造时的锦绣华章。这座公寓楼由法商万国储蓄会于1924年投资建造,匈牙利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它犹如等待启航的一艘巨轮,雄伟壮观,是武康路上的一幢标志性建筑。
武康大楼以前曾叫诺曼底公寓,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也是目前世界仅存的3栋船型建筑之一。
9. 武康大楼在什么地方可以简单介绍下么
今年,上海的一栋大楼火了,地处于上海图书馆站附近很有名气的网红“武康大楼”被评价为最值得游客来打卡的景点。甚至,在网上有人说过,如果你来上海,甚至没有去过武康大楼拍照,那么,你就没有真正的来过上海。
很多喜欢旅游的朋友,凡是来上海游玩,都喜欢这里打卡,并且觉得不虚此行。确实,欣赏它的同时,并不单单是一栋与众不同的楼梯,这栋楼它见证了上海的历史,有它的特殊意义。所以,这也是人们将它视作网红楼的主要原因,朋友,对于这座武康楼,你对它有所了解吗,也是否到过这里呢,欢迎大家互动。
上海最红的网红地:被称为诺曼底公寓,却很无人知道另一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