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张家港有什么名人
两院院士:张光斗、钱人元、曹楚南、章申、童秉纲、薛永祺、吴培亨、吴中伟
2. 张家港名人
陆浩杰,男,1990年出生,江苏省张家港人,为中国男子举重队队员。2012年4月12日,在2012全国男子举重锦标赛暨伦敦奥运选拔赛中,其以总成绩375公斤强势夺冠,抓举成绩175公斤超世界纪录。在第30届伦敦奥运会上获得男子举重77公斤级亚军。
3. 张家港名人的资料
当然首推我们的秦振华同志,没有他的高瞻远瞩和大力吹嘘,现在张家港能这么有名气么,想当初张扬公路扩建的时候被人骂浪费钱,现在10年没到,张扬公路的车流量已经到顶了,不得不佩服秦老头的远见,嘿嘿
4. 张家港的名人
刘半农(1891——1934),名复,字寿彭,1891年生于张家港市南沙镇(原属江阴),幼年从先君宝珊先生就读,后毕业于翰墨林小学,并到常州府中学攻读。武昌起义后,学校停办,他在清江从事书牍翻译工作。宣统溥仪退位后,他又抵沪以卖文为生。因为文才出众,受到鲁迅先生的赏识和器重,被邀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在这期间,他积极提倡新文化运动,并努力从事新诗的创作实践。在宣传文化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的斗争中,他冲锋陷阵,写了不少文章,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我之文学改良观》、《复王敬轩书》等;在新诗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他也有出色的贡献,写了文艺论着《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创作了新诗《相隔一层纸》、《学徒苦》、《铁匠》、《敲冰》等。当时的刘半农,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忆刘半农君》)。
后来,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器重刘半农的学识才华,破格聘刘半农到北大任教。1920年,刘半农又去法国里昂大学留学,并获文学博士学位。1925年4月回国后,刘半农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世界日报》副刊编辑等职。以后,他又以一个学者和诗人的身份活跃于文坛上,在文艺批评、语音学、文学、乐律、古代音乐史以及摄影艺术等诸多艺术领域中,都取得了卓着的成就,显示了多方面的非凡才华。
刘半农到京以后,对故乡仍充满了无限的思念之情,曾于1919年夏和1925年冬两度回归故里。一回到家乡,他就探耕者,访渔夫,察风俗,观民情,跟父老乡亲叙谈离情别意,话说家常趣事。在亲情洋溢的交谈接触中,他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先后采集了船歌20首,短歌30余首和长歌2首。后来,这些作品分别刊于《歌谣》周刊和收在《瓦釜集》中。
1934年,刘半农不幸暴病身亡,享年仅43岁。鲁迅先生惊悉刘半农去世,不胜悲痛,挥泪写下了《忆刘半农君》一文,以表示对刘半农的纪念。
刘半农的主要着作,有诗集《扬鞭集》、《瓦釜集》;杂文集《半农杂文》;翻译作品《法国短篇小说》、《茶花女》;学术着作《中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1958年,为纪念刘半农,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了《刘半农诗选》。
5. 张家港的名人
刘半农(1891——1934),名复,字寿彭,1891年生于张家港市南沙镇(原属江阴),幼年从先君宝珊先生就读,后毕业于翰墨林小学,并到常州府中学攻读。武昌起义后,学校停办,他在清江从事书牍翻译工作。宣统溥仪退位后,他又抵沪以卖文为生。因为文才出众,受到鲁迅先生的赏识和器重,被邀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工作。在这期间,他积极提倡新文化运动,并努力从事新诗的创作实践。在宣传文化革命、反对封建复古主义的斗争中,他冲锋陷阵,写了不少文章,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我之文学改良观》、《复王敬轩书》等;在新诗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他也有出色的贡献,写了文艺论着《诗与小说精神上之革新》,创作了新诗《相隔一层纸》、《学徒苦》、《铁匠》、《敲冰》等。当时的刘半农,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忆刘半农君》)。
刘天华(1895——1932),系刘半农之胞弟,排行第二,字寿椿。1895年生于张家港市南沙镇马桥村殷家埭(原属江阴),自幼便具有丰富的音乐细胞,对音乐特别喜爱。由于父母早亡,家境贫困,他连中学都未能毕业,即于1911年去上海开明剧社从事音乐工作。
张光斗,1912年5月生,张家港市鹿苑镇人。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获美加州大学硕士学位,次年获哈佛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教授、水利水电研究院院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80年被墨西哥国家工程院聘为国外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
钱人元,1917年9月19日生在张家港市乘航镇的一个中国旧式文人家庭。1931年毕业于常熟孝友中学初中部,193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43年在美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进修兼学物理学和数学。曾任西南联大教员,厦门大学教授级讲席,浙江大学副教授,中科院物理化学所研究员,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以及IUPAC高分子部第二委员会委员、太平洋高分子联合会理事,IUPAGWPIV2-1一I东亚会议主席。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高分子物理开放实验室名誉学术委员。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9年当选为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
曹楚南,1930年8月生,张家港市合兴镇人。少年时代在常熟乡下私塾求学,初高中阶段在当时常熟梁丰中学就读。195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化学系。现任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长,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
薛永祺,1937年生于张家港市兆丰镇;195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后一直在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从事多光谱和成像光谱技术研究。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童秉纲,1927年9月生。张家港市杨舍镇人。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机械工程系,195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力学专业研完生毕业并留校任教,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大流体力学教研室主任、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副会长、副理事长、国家教育部工程力学专业教材委员会委员和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顾问委员。现任中国科技大学研完生院博士生导师。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章申,1935年10月24日生于张家港市三兴镇。1956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土壤农业化学系,获学士位。1962年获莫斯科大学生物学副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环境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3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1995年5月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6. 江苏张家港有什么名人啊~
千百年来,张家港市着块锦绣江南的膏腴土地,孕育了众多名贤俊杰,积淀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据史料记载,自唐宋至清末,境内名门望族簪缨不绝,名宦辈出,共出了2名状元、1名榜眼、4名探花,100多名进士。唐代状元陆器是苏州范围内最早的状元;章擎赵氏自宋代至清末共出了37名进士,其中宋代就出了16名进士;鹿苑钱氏科名显赫,在明代有“一门九进士”之誉;港口蒋氏在明清两朝名宦迭出,至清康乾年间出了蒋廷锡、蒋溥父子宰相。境内官至大学士、尚书、御史、巡抚、总督者代不乏人。
张家港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斗争传统。宋代抗金名将丘崇,在淮南指挥庐州、和州一战,阻击金兵南侵,威震敌胆;明代参政钱泮、太医院吏目徐、布衣许蓉率民众奋起抗倭,钱泮、徐 壮烈牺牲在三丈浦战场;明代阎党专权,残害忠良,缪昌期、黄昭不畏权贵,以死抗争,名垂青史。这些耿介忠节之士,在港城文化史上书写了绚丽篇章。
在文化艺术方面,港城历史上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经学方面,有着称30卷《春秋新解》《易学杂说》《听琴歌》等书的北宋尚书职方郎中陆绾,博通群籍、融会经传的元代墙东先生陆文圭,撰着《四书异同说》《群经献疑》等多部经学着作的清代国子监纂修庞大坤。史学方面,有主纂《江阴县志》的北宋进士、江阴军学教授郭庭坚,参与纂修《元史》的明初文学家陈基,主修《明史》《古今图书集成》的清代学者蒋廷锡,主纂《常熟县志》《河阳山永庆寺志》的清代史学家钱陆灿,主纂《常昭合志》的清末进士庞鸿文。文学方面,有号称东南文宗的文学家、诗人钱谦益,撰写《龙禅室诗》等12部着作的近代南社诗词家庞树柏,编写〈紫金还〉等多部杂杂剧的戏剧家李天根,参与<新青年>编辑的着名文学家刘半农。书画方面,有花鸟画家、清代大学士蒋廷锡,清代篆隶书法家杨 孙,近代金石篆刻家赵古泥,现代工艺美术家庞熏 。音乐方面,有近代着名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刘北茂,古琴雪学家吴景略。藏书方面,有章卿赵氏后裔,绛云楼主人钱谦益、述古党主人钱曾;刊刻〈徐霞客游记〉等三部奇书、藏书5万余卷的清代静观楼主人叶廷甲。医学方面,有撰写30卷〈本草经疏〉的明代名医缪希雍,治愈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脓疽的清代名医缪柳村,有擅治温湿疑难病症的近代名医周 棠、金兰升。
7. 张家港出过哪些体育名人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吴斌 ,1991年入国家队(举重),同年8月参加了在印尼举行的第5届亚洲青年举重锦标赛,夺得男子67.5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枚金牌。 冯明 ,1993年入国家队(举重),两次参加世界举重锦标赛,两次获得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64公斤级第一名。 刘海华 ,2002年入选国家队,2007年在萨摩亚举办的举重世界杯上,夺得77公斤级冠军,成为第14位苏州籍的世界冠军。
8. 张家港的历史,文化
张家港不仅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是一座美丽富饶的新兴城市,同时它也是一方源远流长的古老土地。经考证,张家港拥有深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隽永的文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从建城史来看,早在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张家港境内就设置了县级行政建制暨阳县,至南北朝时期的梁代,暨阳县分割为梁丰、江阴、利城三县,其中梁丰县“建于暨阳之墟”,县治仍在杨舍镇。唐代武德年间,境内县级建制撤销,自此张家港境域分属江阴、常熟管辖。正是因为这个历史原因造成的“断代史”,很多人错误地以为张家港的建城史一直到1962年建县才开始。但同时也恰恰是这样一段悠久的历史,见证了张家港城市历史底蕴的深厚。在苏州5个县市中,张家港是设置县级行政建制最早的县城。 张家港是块人杰地灵的土地,千百年来,人才辈出。唐宋至晚清,张家港市境内至少有2名状元、1名榜眼、4名探花,数百名进士。河阳山的唐代状元陆器,是苏州地区历史上最早的状元。晋唐至清代,境内的文学家、史学家、音乐家、书画家等名贤名家辈出,鹿苑的大诗人钱牧斋,杨舍的清代史学家郭庭坚,恬庄的清代纂刻家杨沂孙……张家港的土地上为此还留下了无数历史名人的清词丽句,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宋代杰出诗人杨万里、元末明初着名作家施耐庵等名家纷纷吟咏张家港,在这里留下了履痕和翰墨,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所作6首抒写故乡的诗作,皆为写张家港境内的香山。这些都成为张家港抹不去的历史和文化印记。
9. 张家港古代名人介绍
刘半农,
10. 张家港名人—沈冰
姓 名:沈冰
英文 名:
身 高: 0CM
体 重: 0KG
出生日期:6月25日
出生地:
籍 贯:
生 肖:鼠
星 座:白羊座
喜欢的歌星:古典音乐
喜欢的歌曲:经典电影
喜欢的运动:篮球、羽毛球、游泳、逾迦、健身、滑旱冰
喜欢去的地方:家
最尊敬的人:周恩来
出道及主要作品
☆ 学习经历:
1996年1月-1999年6月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财经系学士学位
1995年7月-1995年11月 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系
职业:电视台主持人
作为一个刚刚踏入主持行业的新兵,每做一期节目都如履薄冰。好在有那么多资深而敬业的同事全力相佐,帮助我成长。
“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样”。
健康、聪慧、端庄、大方,是我想让您留下的印象,希望您会接受。把健康放在第一位,是因为自己信奉生命在于运动,当然工作更要优先。
☆ 主持经历:
2002年6月 客串《世界杯直播》
2002年4月 客串《智者为王》
2001年 中央电视台《对话》
2001年3月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大赛银奖(亚军)
☆ 新加坡工作经历:
1999年6月-2000年9月 新加坡《联合早报》,财经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