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五月十三日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上五月十三日发生了什么事

发布时间:2022-07-23 03:05:07

⑴ 五月三十日历史上发生的所有事情


1925年5月30日五卅运动。这年五月间,上海、青岛的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的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镇压。上海内外棉第七厂日本资本家在五月十五日枪杀了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并伤十余人。五月三十日,当二千余学生分头在公共租界各马路进行示威时,一百余人遭巡捕(租界内的警察)逮捕,被拘押在南京路老闸巡捕房内,引起了学生和市民的更大愤慨,有近万人聚集在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学生。英帝国主义的巡捕向群众开枪,打死打伤许多爱国群众,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六月,英、日等帝国主义在上海和其他地方继续进行屠杀。这些屠杀事件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公愤。广大的工人、学生和部分工商业者,在许多城市和县镇举行游行示威和罢工、罢课、罢市,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将中国民族运动升至高潮,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动摇了。

⑵ 关于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 1900年)五月一日晚,
义和团焚烧丰台火车站的消息与京津铁路轨道
被拆毁的谣言传到外国公使居住的东交民巷。
各国公使感到形势紧急,立即举行会议,全体
同意调军队保护各国使馆。次日,驶抵大沽口
外的外国舰队先后接到进京的电报,并很快派
出陆战队,由海河乘船抵达天津,准备向北京
进犯。五月上旬,进人天津租界的各国军队已
达2000人。五月十三日,各国驻津领事和海军
统帅在英国领事贾礼士的提议下举行会议。在
美国领事的鼓动下,会议决定将在津的八国现
有兵力组成联军进军北京,由在津军队中级别
最高的英国人西摩尔中将为统帅,美国人麦卡
加拉上校为副统帅,八国联军正式组成。光绪
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五月二十一日,八国联
军攻打大沽炮台,当天义和团和清军就联合攻
打紫竹林租界,天津战役爆发。五月二十五日,
清政府宣布对各国开战。
六月一日,义和团着名首领张德成率“天
下第一团”5000多人支援天津,参加战斗。当
时驻津清军只有聂士成部武卫前军10营,势单
力薄,于是清政府急调马玉昆、宋庆这些驻山
海关的军队到天津增援。义和团和清军攻打紫
竹林的战斗持续了一个月。聂士成部是清军中
战斗力最强的新军,与八国军队进行恶战十多
次,斩杀敌军多人。但各国联军从大沽源源进
入天津,力量逐渐增强。六月十三日,聂士成
战死,天津防御力量迅速减弱。宋庆接手天津
防务后,又伙同马玉昆大肆屠杀义和团,致使
天津于十八日失陷。八国联军开始向北京进攻。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七月二十日,八国
联军侵人北京。凌晨,俄国从东便门攻入守城,
清军占据制高点阻击敌人。激战持续到下午,
俄军才占领建国门并由此开始洗劫北京城。

1900年7月13日,侵华的八国联军向天津城发起总攻。“确凿的史料证明,在对天津城发起最后总攻的时候,在最前面冲锋陷阵的,是一支由英国军官指挥由中国青年组成的特殊部队。”(王树增着《1901,帝国的背影》海南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为虎作伥,与骨肉同胞“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时期为“国土沦陷”为“皇军”效力的伪军,竟然还有“师傅”!这个“师傅”就是“中国军团”。这是很多读者在没有翻开这本书之前,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尘封的历史羞羞答答,还有多少难以启齿的耻辱没有告诉我们?

“中国军团”不同于我们熟知的那个时期的“二毛子”。二毛子,习惯上是指中国籍教徒。平常因为“身份特殊”而借着洋大人的势力有些张牙舞爪,后来义和团兴盛起来,“二毛子”便首当其冲。这是“运动”的规律,怨不得别个。而“中国军团”则是在英国军官的阴险和清廷的昏愦中诞生的,1898年组建,至1906年因为军纪、经费和兵源等问题而解散。凶悍猖獗了整整八个年头的“中国军团”终于走到了尽头。

“中国军团”成立时仅有600人,首先入伍的是在香港的懂英语的中国人,后来,又从山东、河北等地招募了一些青年。从那里招募士兵,并不能说明那里的青年头脑就特别的简单,或者为了金钱就心甘情愿地出卖祖国。但是,不管是在当时,还是放在相对“开放”的今天,他们都给父老乡亲带来了极大的耻辱。这些“军人”越“优秀”,道德观念上的颠倒与混乱,就越是显得突出。在八国联军的“大扫荡”中,“中国军团”“厥功甚伟”,就因为他们“熟悉”同胞的一切。熟悉同胞的“中国特色”,自古以来,是一笔无形而巨大的财富;多少出于内部的“反戈一击”,如楚大夫养由基百步穿柳,动辄中的,一箭能射穿七层铠甲。

猜想这些“军人”的“尽职尽责”的原动力,可能也是颇有意义的。从见了芝麻绿豆官狗屁小差役都得打哆嗦,到一抡枪托便能让贪官酷吏摇尾乞怜,何其快哉!从吃不饱穿不暖到肉类蔬菜米饭敞开供应,夏季军服和冬季军服齐全,普通军服和礼服齐备,何其乐哉!在打击妄自尊大的权贵的过程中,“军人”们不啻只找到了快感,妄自尊大从来都是亡国祸民之道。从怨恨官员腐败而怨恨政府的“不作为”,转而怨恨这个社会上比自己活得滋润的其他人,进而剧烈地报复社会,多少“心胸狭隘”的人,几乎都是从对妄自尊大的最简单的愤慨开始,逐渐升温而终究“炼成”为冷酷凶残之杀手的。

有学者分析说,“中国军团”能迅速“壮大”,其根源看来还是落后贫穷和长期处于被歧视的最底层以及缺乏有力的爱国主义教育。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衷。中国的读书人从来都有好心肠,这似乎是个理由,然而,清泉绿果,何物不可饮啄,而鸱鸮偏嗜腐鼠。绝大多数处于“弱势群体”的同胞却没有为“中国军团”张目助威,而是毫不客气地给予毁灭性地打击。据史料记载,“中国军团”在天津战场上的出现,引起了清军官兵和义和团的极大注意,无论“中国军团”驻守在哪里,行进到哪里,宿营到哪里,都会有炮弹莫名其妙地落下来。人们痛恨“汉奸”,严厉的惩罚自然是免不了的。民族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应该是凝聚人心的巨纛。

对于“中国军团”的产生和存在,历史和我们的祖先都应该挨板子,谁都不能例外。

“中国军团”又不同于鲁迅笔下的看客。看客虽然不是“观棋不语”的“真君子”,但是“只动口而不动手”,而“中国军团”却是专门拿同胞下手最凶狠的家伙。这是一种献媚式的“宰熟”,越是嫡嫡亲的,宰起来更是刀刀见血,以示“划清界限”“大义灭亲”。以前的“中国军团”,你在昨天、今天、明天也不难瞧见他们的影子。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国的看客多数是看热闹的,有的从看热闹中觉醒了,有的从看热闹中堕落了,更有冷漠的看客在对刽子手“把活儿干得漂亮些”的怂恿中寻得灵感,而从业余的晋升为职业的。职业的看客一般与“中国军团”并没有多少距离,望其项背而已。一旦风吹草动,他们很难不成为“中国军团”中的“优秀士兵”!

现在看来,“中国军团”的“军人”确实有些愚不可及。1902年,他们中有12名士兵被挑选出来,代表“中国军团”到英国本土,参加国王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我们实在无法想象这些“军人”究竟是以如何尴尬的神情去拜见倨傲的“胜利者”的。叛徒兼兇手兼奴才的身份,有什么可炫耀的!

任何民族都有出卖民族利益的无耻奸贼。手头有份资料说:不算“志愿助手”,仅在德军和党卫军中直接服役的前苏联公民就达21.5万人。(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苏德战争期间德军中有百余万苏联公民》作者格尔奇科夫)

即使挑毛剔刺,弄出点人家“不可为外人道”的“家丑”,这就能减轻我们的沉重,有一些“心理平衡”吗?聚腥膻而思驱蝇蚋,矛盾而再巧妙的掩饰,总要不争气地流露出衰飒气象。倒还不如以此为鉴,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奋发图强,提高全民素质,实事求是地直面耻辱,免得以后再“诞生”些不体面的“中国军团”来。

⑶ 5月13日究竟是个什么日子

5月13日历史事件精选
1955年5月13日,《人民日报》开始刊登关于胡风集团的材料
1996年5月13日,中央决定《叶剑英选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1840年5月13日,法国作家都德诞辰
1947年5月13日,孟良崮战役开始
1954年5月13日,官厅水库建成
1956年5月13日,苏联着名作家法捷耶夫逝世
1981年5月13日,教皇在圣彼得大教堂被刺客击伤
1984年5月13日,苏联库存导弹大爆炸
1990年5月13日,南斯拉夫足球赛发生大规模殴斗
1992年5月13日,我国与克罗地亚建交
1996年5月13日,我代表在联合国呼吁建立公正合理世界新闻秩序
1997年5月13日,世界卫生大会反对在互联网上促销药品
1997年5月13日,英“千年大厦”高度引起争论
1998年5月13日,十五国集团首脑会议呼吁加强南南合作
1998年5月13日,印尼发生有组织地迫害华人、强奸华人妇女的事件
1998年5月13日,大兴安岭阿尔山发生森林大火
2008年5月13日,印度城市斋普尔发生系列爆炸事件,造成63人死亡,216人受伤

⑷ 历史上的今天5月13日

1573年05月13日日本着名武将武田信玄逝世
1832年05月13日法国着名动物学家居维叶逝世
1840年05月13日法国作家都德诞辰
1883年05月13日爱迪生发现在真空玻璃泡中金属板极通电流到热灯丝极
1888年05月13日巴西废除农奴制
1904年四月十五中国红十字会成立
1907年四月十五美国影星约翰·韦恩出生
1912年四月十五吴健雄诞辰
1912年05月13日英国成立空军
1922年05月13日胡适呼唤好人政府
1926年四月十五里夫战争结束
1931年四月十五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诞生
1931年05月13日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告捷
1932年四月十五陶尔斐斯当选奥地利总理
1941年四月十五希特勒助手黑斯飞往苏格兰
1944年四月十五诺曼底登陆
1947年05月13日孟良崮战役开始
1947年四月十五蒙巴顿方案公布
1949年四月十五柏林封锁解除
1949年四月十五解放军发动上海战役
1951年四月十五电影《武训传》受到批判
1951年四月十五《应当重视电影的讨论》发表
1952年四月十五珠穆朗玛峰获得正名
1952年四月十五盟军在朝鲜发动最大规模空袭
1953年四月十五中央同意《资本主义工业的公私关系问题》报告
1954年四月十五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废除黑白分校制
1954年05月13日我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永定河官厅水库竣工启用
1955年05月13日胡风集团第一批材料发表
1956年05月13日苏联着名作家法捷耶夫逝世
1956年05月13日苏联作家法捷耶夫自杀
1961年05月13日美国影星贾莱·古柏病故
1963年四月十五霍梅尼在伊朗暴乱中被捕
1964年05月13日美国天文学家彭色列和威尔逊测到宇宙空间的各向同性辐射
1967年四月十五“革命样板戏”开始推行
1968年05月13日法国五月风暴兴起
1968年05月13日美国与越南开始巴黎和谈
1973年四月十五美参议院专门小组开始水门事件听证会
1974年四月十五德国总理勃兰特辞职
1978年05月13日意大利前总理莫罗被红色旅杀害
1979年四月十五着名电影艺术家舒绣文追悼会举行
1981年05月13日国家建立科学基金制
1981年05月13日罗马教皇保罗二世遇刺
1982年四月十五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全面入侵 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
1983年四月十五我国首批博士诞生
1984年05月13日苏联库存导弹大爆炸
1988年四月十五中央决定创办《求是》杂志
1990年05月13日南斯拉夫足球赛发生大规模殴斗
1991年四月十五北约调整军事战略
1992年05月13日我国与克罗地亚建立外交关系
1993年05月13日美国宣布“星球大战时代”结束
1994年05月13日美俄等七国就波黑领土划分达成一致
1995年四月十五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
1996年05月13日我代表在联合国呼吁建立公正合理世界新闻秩序
1997年05月13日世界卫生大会反对在互联网上促销药品
1997年05月13日英国“千年大厦”高度引起争论
1997年四月十五国产VCD稳居市场主导地位
1998年05月13日十五国集团首脑会议呼吁加强南南合作
1998年05月13日大兴安岭阿尔山发生森林大火
1998年05月13日印尼有组织地迫害华人、强奸华人妇女
1998年05月13日印巴进行新一轮核竞赛
1998年四月十五电影《一个都不能少》在河北赤城开机
2003年05月13日淮北芦岭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 86人遇难
2008年四月十五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
2010年05月13日河南坐11年冤狱农民赵作海获65万元国家赔偿
2010年05月13日泰国军队与红衫军枪战百人死伤

世界历史,五月都发生过什么事比如说1925.5.3济南惨案。要具体到那一天,描述事迹也行,尽量详细,谢谢

5月19日:着名劳模时传祥逝世
5月22日:黄冈起义爆发 法国着名诗人雨果逝世
5月5日:拿破仑逝世 着名诗人艾青逝世
罗马着名预言:2011年5月11日!_
1872年5月18日 英国着名逻辑学家罗素诞辰
还有很多的

⑹ 世界历史上5月都发生了哪些大事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1928年5月3日,日本占领中国济南,制造济南惨案;
1915年5月8日,日本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定为“国耻日”;
1947年5月20日,国民党镇压北京上海南京人民斗争,制造“五二零惨案”
1925年5月30日,顾正红被枪杀,工人起而斗争,帝国主义有制造了“五卅惨案”从而引发了席卷全国的五卅运动;】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工人罢工示威游行,1889年,定为劳动节;
1945年5月8-9日法西斯德国投降,苏联,西欧纷纷庆贺,定为“欧洲胜利日”;
1649年5月,英国共和国成立,1660年5月斯图亚特封建王朝复辟;
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组建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领导独立战争;
1862年5月林肯总统颁布《宅地法》,同9月的《解放黑人奴隶的宣言》调动了人民积极性,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局势;
1789年5月法国三级会议召开,1793年5月31日巴黎人民第三次武装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上台,法国大革命今日高潮;
1871年5月10日,《法兰克福合约》签订,普法战争结束;
1860年5月30日加里波第率红衫军西西里首府巴勒摩,被恩格斯称为“本世界最惊人的战绩之一”;
1940年5月27日-6月4日,“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了英军有生力量,为英国重整旗鼓奠定了基础;

⑺ 1898年,是中国的多事之秋.试列举在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1)

1、《英德续垡合同》签订

光绪二十三年(1897),清政府开始筹借第三期对日赔款。英德集团再次压倒俄法集团,取得了这次借款权。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九日,清总理衙门与英国汇丰银行、德国德华银行在北京签订了《英德续借款合同》十七款,另附《付还本利日期数》一件。

规定:借款总额为一千六百万英镑(合银一亿两);以八三(83%)折扣交付,年息四点五厘;分四十五年还清,不得提前或一次还清;以海关税和苏州、淞沪、九江、浙东货厘及宜昌、鄂岸、皖岸盐厘为担保。

以上各处厘金由海关税税务司派人征收;借款偿还期内,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职位必须由英国人充任。

2、中德订立《胶澳租界条约》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二月十四日,清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与德使海靖在北京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亦称《德租胶澳专条》)。共三端十款。

主要内容是:德国租借胶州湾,租期九十九年;德国军队可以在胶州湾沿岸百里以内自由通行;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胶济铁路,并享有铁路沿线三十里内的矿产开采权;德国获有承办山东各项工程的优先权。通过这一条约,德国不仅得以租借胶州湾,而且把山东全省变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3、法国强租“广州湾”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日(1898年3月11日),法帝国主义向清政府提出“租借”广州湾(今广东湛江)的无理要求,并于当年闰三月初二(1898年4月22日)派出军舰在广东雷州府遂溪县的海头汛(今湛江市霞山区沿海)武装登陆,强占海头炮台。

对此,清政府却委曲求全,屈膝投降,竟然派官员与法军划定租界。法帝国主义入侵后,所到之处四出烧杀掳掠,妄图扩大“租借”范围。敌人的野蛮的暴行激起了当地广大人民的极大愤慨,进而爆发震惊中外的抗法斗争(即湛江人民抗法斗争)。

光绪二十四年二月二十一(1898年6月19日)南柳、海头、绿塘、洪屋等村民众500多人在吴帮泽等的率领下首揭抗法义旗,歃血誓师,以大刀、长矛、木棍等为武器,攻打广州湾的法巢。

尔后,抗法斗争风起云涌,湛江人民在代理知县李忠珏(上海人)的支持下成立抗法团练,抱着“寸土当金与伊打”的信念,与敌战斗十余次,打退了装备精良的敌人的数次进攻。

但是,清政府却向法侵略者节节退让,钦差大臣苏元春于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899年11月16日)不顾人民反对,竟与法国海军提督高礼睿签定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把广州湾租借给法国,期限99年。

但慑于人民的反抗,法国不得不将租界西线从万年桥(现遂溪县新桥糖厂附近)退至赤坎西面的文章河桥(今寸金桥),租界范围从纵深一百几十里缩小至三十里。[7]

4、中英订立《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法国强迫清政府允其强租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后,英国政府立即要求强租九龙半岛作为“补偿”。

四月二十一日,清总理衙门大臣李鸿章等与英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位于深圳河以南、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及附近岛屿的中国领土,即所谓“新界”,租借给英国,租期九十九年;租期内该地区完全归英国管辖。

5、清廷废除八股考试

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二十八日,光绪皇帝召见康有为,康力陈八股之弊。二十九日,康有为、宋伯鲁又上疏请改八股为策论。五月初五日,光绪帝发布“上谕”:自下科始,乡会试及生童岁科各试,一律废八股,改试策论。

戊戌政变后,八月二十四日,清廷宣布恢复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等项分别考试。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又下诏:自明年始,乡会试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清廷正式宣布彻底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推行新式学堂。

6、中英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

继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之后,英国要求按照租让旅大的同样条件租借威海卫。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十三日,清总理衙门大臣奕劻与英驻华公使窦纳乐在北京签订《订租威海卫专条》,规定将威海卫及其附近海面租与英国,租期二十五年,期满经两国相商仍可延长。

7、英德订立瓜分津镇铁路协定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中比《芦汉铁路借款合同》签订以后,英国于七月五日向清政府提出了修筑天津至镇江等铁路的要求,与德国在山东的利益发生矛盾。英国被迫与德国政府直接交涉,以两国共同分割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为条件,来换取德国在津镇铁路上的让步。

德国对非洲觊觎已久,愿与英国妥协。双方遂于同年七月十七日达成协定:天津到山东南境的铁路由德国修筑,由山东南境至镇江的铁路由英国修筑,全线竣工后由双方共同经营。

此外,还议珲:英国的铁路投资范围是长江以南各省和北经河南至山西;德国的铁路投资范围是山东省以及自黄河沿岸至南京一带。

实际上是双方互相承认了各自在华的势力范围。该协定签订后,两国联合向清政府提出了承筑津镇铁路的要求,并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四月九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津镇铁路借款合同》。

8、诏设农工商总局

光绪二十四年(1898)七月初五日。康有为奏上《请开农学堂地质局以兴农殖民而富国本折》,建议于各省设立农学局、地质局,于京师设立农商局,各省设分局。

同日,光绪帝发布“上谕”: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派直隶霸昌道端方及候补道徐建寅、吴懋鼎为督理;各省设立分局,各省府州县皆设农务学堂,广开农会,刊农报,购农器;其工学、商学各事宜,亦着一体举办,统归农工商总局大臣随时考察。

戊戌政变后,八月二十四日,清廷裁撤农工商总局。

9、签订《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英国为了减轻芦汉铁路的重要性,并阻挡俄、法插足长江流域,急于揽到关内外铁路的借款权,以便向北扩展势力。光绪二十四年(1898)八月二十五日,关内外铁路会办胡燏棻与英国中英公司在北京签订了《关内外铁路借款合同》。

规定:借款总额二百三十万英镑,年息五厘,九扣实付,四十五年还清;该款用于修筑奉天中后所至新民屯铁路及营口支线;备还津渝、津芦铁路欠款;以北京至山海关铁路财产、收和新筑铁路收入作担保;铁路总工程师英国人担任;中国保证合同内所指铁路永不让与他国。

⑻ 1370年的历史事记

徐达奉命北征
朱元璋以扩廓帖木耳为西北边患,决意征剿。遂于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三日,复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 (即冯宗异)为右副将军,邓愈为左副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副将军,往征沙漠。元璋问诸将:“元顺帝滞留塞外,扩廓帖木儿以孤军犯我兰州,其志欲侥幸尺寸之利,不灭不已。今命你们出师,当以何为先?”诸将答道:“以师直取元顺帝,扩廓帖木儿失势,可不战而降。”朱元璋说;“扩廓帖木儿以兵临边,今舍彼而取元顺帝,是忘近而取远,失缓急之宜,不是善策。我的意思是,分兵二道,一令大将军徐达,自潼关山西安, (扌寿)定西,取扩廓帖木儿;一令左副将军李文忠出居庸,入沙漠,追元顺帝。使其彼此自救,无暇应援。何况元顺帝远居沙漠,料不到我师突至,如孤豚之遇猛虎,取之必易。此有一举二得之效。”诸将即奉命而行。四月初八日,徐达一路出巩昌安定县,次沈儿峪,与扩廓帖木儿隔渠沟列阵对垒。初九日,诸将悉力与战,大败扩廓帖木儿,擒元郯王、文济王及国公阎思孝、平章韩扎儿、虎林赤等官一千八百六十五人,吏卒八万四千五百余人,马一万五千二百八十匹,橐施驴牛羊杂畜不计其数。扩廓帖木儿从皇城与妻子数人逃奔和林,郭英追击至宁夏,不及而还。五月十三日,李文忠一路趋应昌,得知元顺帝死,兼程前进。十五日围应昌城,十六日破城而入,获元嫡孙买的里八剌及后妃宫女、官属将校人等,驼马牛羊木计其数,还获历代金玉玺宝圭册斗斧。元嗣君与数十骑北奔,文忠追至庆州而还,经兴州,降元将江文清等三万六千九百余人。至红罗山,又降杨思祖等一万六千余人。遂班师还京。洪武三年六月二十日,朱元璋颁平定沙漠诏于天、下。此次北征沙漠,迫使元朝残余势力从应昌、定西一线北撤,明朝北边防御相对稳定。
严肃殿陛礼法
天下初定之时,朱元璋为了解下情,每日召集百官,侍于左右,询问民情,谘访得失。或考论古今典礼制度。所以,虽官位卑下,也可上殿议论。逾越班序之事,时有发生。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三日,朱元璋对中书省臣说:“朝廷之上,礼法为先,殿陛之间,严肃为贵。我始为谘访庶事,而令百官入侍左右,至班序失次,是与严肃朝仪相悖的。自今以后,文武百官入朝,除侍从、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指挥使、六部尚书侍郎等官许上殿,其余文武官五品以下,并列班于丹陛左右。若有违犯,由纠仪官举正。”初四日,各道按察司官来朝,命依品级行礼。元璋说;“官员品级,是列上下、明尊卑,不可混淆。”
王府官制的制定
洪武三年(1370)正月初四日,定王府官制。王相府设左右相各一人(正二品)、左右傅各一人(从二品),参军府设参军一人(正五品)、录事二人(正七品)、纪善一人(正七品)。其班位各以其品秩列朝官之下。四月初八日,以郑九成为秦王府左相兼陕西行省参政,王克让为左傅,文原吉为录事,高逊志为纪善;汪河为晋王府左相兼山西行省参政,熊鼎为左傅。并令各王相傅官屑皆选人充任。朱元璋又屡次淳淳告谕王府官,精心辅导。洪武四年四月初七日,申定王府官制:王相府左右相正二品,文武傅从二品。首领官参军司参军从五品,录事正七品,承奉正正六品、副正七品,仪卫正正六品、副从七品,审理正正六品、副正七品,纪善正七品。各署典祠正、典宝正、典仪正、典膳正、典服正、工正、医正并正七品,典祠副、典宝副、典服副、工副、医副并从七品;牧正正八品、副从八品,引礼舍人、中书,省注。洪武五年正月,置亲王护卫:每王府设三护卫指挥使司,卫设左、右、前、后、中五所,所设千户二人、百户十人。又设围子手二所,所设百户一人。洪武九年二月初二日,重定王府官制:王相府设左右相二人,武相一人,文相一人;左右傅二人,武傅一人,文傅一人;首领官长史二人,录事二人。罢王傅府及典签司、谘议官并护军府。增设伴读四人,选老成明经慎行之士充任;侍读四人,收掌文移。四月初三日,又置王府典膳所、典宝所及门官等。洪武十三年十月初五日,罢诸王相府及长史司录事,升长史司为正五品,置左右长史各一人,典簿一员(正九品)。更定王府孽牲所、仓库等官俱为杂职。洪武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更定王府官制,长官司左右长史各一人(正五品)、典簿一人(正九品),审理所审理正一人(正六品)、审理副一人(正七品),典膳所典膳一人(正八品)、典膳副一人(从八品);奉祠所奉祠正一人(正八品)、奉祠副一人(从八品)、典乐一人(正九品),典宝所典宝正一人 (正八品)、典宝副一人(从八品);纪善所纪善二人 (正八品),良医所良医正一人(正八品)、良医副一人 (从八品);典仪所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 (从九品),引礼舍人三人(未入流),工正所工正一人(正八品)、工正副一人(从八品);伴读四人、教授无定员(俱从九品),库大使、副使各一人(未入流)。其护卫指挥使司官并属官,随军多寡设置,不拘员数,品秩、俸禄并同在京卫分。仪卫司仪卫正(正五品)、仪卫副(从五品)、典仗六人(正六品)。
分封诸皇子为王
洪武三年(1370)四月三日,朱元璋以封建诸皇子为王告太庙。七日,正式册封,诏告天下。诏书说;我惟帝王之子居嫡长者,必正储位,其余诸子当封以王爵,分茅胙土,以藩屏国家。我今有子十人,即位之初,已立长子标为皇太子。诸子之封,本待报赏功臣之后。然尊卑之分,所宜早定。乃以四月七日封第二予樉为秦王,第三子为晋王,第四子棣为燕王,第五子捕为吴王,第六子桢为楚王,第七子榑为齐王,第八子梓为潭王,第九子杞为赵王,第十子檀为鲁王,从孙守谦为靖江王。皆授以册宝,设置相府官属及诸礼仪已有定制。”又说:奉天平乱,实为生民,法古建邦,用臻至治。故兹诏示,咸使闻知。洪武十一年正月初一日,封第十一子椿为蜀王,第十二子柏为湘王,第十三子桂为豫王(二十五年改封代王),第十四子(木英)为汉王(二十五年改为肃王),第十五子植为卫王(二十五年改为辽王)。改封吴王(木肃)为周王。同年三月初十日,秦王樉之国西安,晋王相之国太原。秦王护卫军士三千七百四十八人,晋王三千二百八十一人。十三年三月十一日,燕王之国北平,赐燕山中、左二护卫、侍从将士五千七百七十人。洪武十四年十月周王之国开封。洪武十五年十月齐王搏之国青州。洪武十八年十月鲁王檀、湘王柏分别就藩兖州、荆州;十二月潭王梓就藩长沙。洪武二十三年正月,蜀王椿就藩成都。洪武二十四年四月十四日,封第十六子(木旃)藩为庆王,第十七子权为宁王,第十八子楩为岷王,第十九子橞为谷王,第二十子松为韩王,第二十一子模为沈王,第二十二子楹为安王,第二十三子桱为唐王,第二十四子栋为郢王,第二十五于(木彝)为伊王。洪武二十五年闰十二月,代王桂就藩大同。洪武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月,肃王(木英)就藩广宁,暂住平凉(二十八年就藩甘州)。辽王植就藩,暂住大凌河北。庆王(木旃)就藩,暂住庆陌北古韦州城(三十年建邸宁夏)。宁王权就藩大宁。
五等勋爵的制定
洪武三年(1370)六月初七日,定五等勋爵之制:勋为正一品,上柱国,从一品柱国;正二品上护军,从二品护军,正三品上轻车都尉,从三品轻车都尉;正四品上骑都尉,从四品骑都尉;正五品云骑尉,从五品武骑尉。爵:正一品国公、郡公,从一品郡侯;正、从二品郡伯;正、从三品县伯;正、从四品县子;正、从五品县男。洪武十七年三月十六日,吏部尚书余炽奏:公、侯、伯、子、男,爵虽五等,不可以常调品级论。今公、侯三代得封赠公、侯者,诰如一品,封赠伯的,给诰如二品;封赠子、男的,给诰如三品。如此则有递降之殊,非所以示宠异。自今以后,五等之爵诰,皆如一品,以显殊恩,朱元璋批准。于是,凡有封赠给诰,皆如一品之制。惟公侯仍用玉轴,伯、子、男仍用犀轴,以为区别。
钦天监的设立
龙凤十一年、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七月二十六日朱元璋在应天置太史监,设太史令、通判太史监事、佥判太史监事、校事郎、五官正、灵台郎、保章正副、挈壶正、管勾等官。以刘基为太史令。吴元年(1367)十月初三日改太史院,秩正三品,设院使、同知、院判等官。洪武元年(1368)十月二十七日,改太史院为司天监。洪武二年二月兼设回回司天监。洪武三年六月十三日,改钦天监。四年,诏监官职专司天,非特旨不得升调。又定监官散官。十四年九月初二日改钦天监为正五品,设令一人(正五品)、丞一人(正六品)。其属有主簿厅,主簿一人(正八品),春、夏、中、秋、冬官正各一人(正六品),五官灵台郎八人(从七品),五官保章正二人(正八品),五官挈壶正二人(从八品),五官监侯三人(正九品),五官司历二人(正九品),五官司晨八人(从九品),漏刻博士六人(从九品)。二十二年,改令为正,丞为监副。洪武三十一年罢回回钦天监,以其事归本监。其职掌为察天文,定历数,占候,推步等事。凡日月、星辰、风云、气色,由监正、副主持屑官测候,有灾变异,密疏呈报。
制定科举
洪武三年(1370)五月,朱元璋颁发科举诏令,于八月设科取士。明代科举考试分文武二科,考试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考中者称举人,京师会试考中者有资格参加殿试。三年一大考,殿试由皇帝亲自把关,殿试及格而被录取的通称进士。凡考中进士者,即可授官。文科考试内容主要局限于四书五经,考试文体通用八股文,虚内容而重形式,因而明代科举制又称八股取士。武科试士则以技勇为重,所考内容因时局要求而变化。六年一大考,考中头名称武状元。
海禁令
明朝开始实施海禁令,禁止华人出海与移民。
封阿答阿者
明太祖封阿答阿者为占城国王。
元代时,占婆与元政权关系不佳,元世祖时期曾经与其发生战争。在明政权建立之后,制蓬峨(在中国典籍里称作阿答阿者)与之关系非常亲密。《明史》及《明实录》等记载,在明政权刚建立的洪武二年农历正月乙卯二十日(西历1369年2月26日),明太祖将他即皇帝位消息,通知占城。农历二月己巳四日(1369年3月12日),制蓬峨派遣使者虎都蛮前往朝贡,致送虎、象及土产方物。辛未六日(西历3月14日),明太祖给予制蓬峨玺书,称“诚意至笃,朕甚嘉焉”,以答谢其亲善之谊。同年十二月甲戌(1370年1月11日)明太祖派遣管勾甘与路景贤前往占城,封为占城国王。之后,制蓬峨在位的时期里,双方时常派遣使者往来。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农历四月,明太祖因为占城王夺取真腊的贡品等事,命令董绍前往谴责,但是因为占婆使者先到,就将董绍召回,后来制蓬峨再度派遣使者谢罪,占明两国又回复以往关系。到1390年,根据中国典籍记载,明朝认为占婆首将阁胜(即罗皑)杀害阿答阿者,并控制政权,明太祖因而拒绝罗皑派遣的使者朝贡,并中断关系达7年。
利摩日大屠杀
百年战争中,英占区的法国城市利摩日(Limoges)暴动,时患绝症的黑太子爱德华(1330年-1376年)与其弟,冈特的约翰(1340年-1399年),率英军破城,残杀居民3000余人,史称利摩日大屠杀(Massacre at Limoges)。暴行引发更多的法国城市暴动,英军陷入被动。
汉萨同盟战胜丹麦,订立《施特拉尔松德条约》,垄断波罗的海地区贸易。
《施特拉尔松德条约》(德语:Friede von Stralsund)于1370年5月24日签署,结束了汉萨同盟与丹麦王国之间的战争,也标志着汉萨同盟到达其力量的巅峰。
战争开始于1361年,当时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尔四世征服了斯科讷、厄兰岛、哥得兰岛和汉萨同盟重镇维斯比。1362年,汉萨同盟的反击在赫尔辛堡被丹麦舰队击败,被迫签署了《沃尔丁堡条约》,大量特权被剥夺。不愿接受该条约的汉萨同盟在1367年通过科隆同盟建立起一支舰队并与瑞典重建联盟关系。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瓦尔德马尔四世和其挪威女婿哈康六世完全被击败。
《施特拉尔松德条约》的谈判在丹麦总管亨宁·波德布斯克和汉萨同盟吕贝克市长雅各布·普列斯科夫和施特拉尔松德市长贝尔特拉姆·武尔夫拉姆之间进行。根据条约,维斯比重获自由。此外,丹麦还被迫保证汉萨同盟在整个波罗的海拥有自由贸易的权利。条约赋予了汉萨同盟在波罗的海内捕鱼的垄断地位。汉萨同盟还拥有对丹麦王位候选人的否决权。
兰甘亨大帝称帝
素可泰王国(今泰国)自高棉帝国独立,兰甘亨大帝称帝。
兰甘亨大帝(泰文:พ่อขุนรามคำแหงมหาราช ,约1239年-1298年)泰国素可泰王朝第三代国王,中国史称敢木丁。
兰甘亨的父亲室利·膺沙罗铁是素可泰王朝创始人。其兄班孟是素可泰王朝的第二代国王,1278年去世后,兰甘亨继位。兰甘亨19岁时随父与功德城的君主沙木槎作战。室利·因陀罗的士兵战败而逃,只有兰甘亨一人驱赶战象,坚持战斗,结果转败为胜。因而他父亲给他命名为甘亨,即勇敢的意思。后人称他为坤兰甘亨,是因为坤是素可泰时期对国王的称呼,兰是梵文“伟大”之意,坤兰甘亨意即“勇敢而伟大的君主”。
兰甘亨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流行于素可泰地区的巴利文、吉蔑文加以改造,于1283年创制了泰文字母。约1317年兰甘亨逝世,据说是在湄南河失踪的。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五月十三日发生了什么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