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哪里
范增这一人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第七卷,是关于楚霸王项羽的本纪,它记录了秦末项羽光辉壮烈的一生。《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范增,秦朝末年谋略家、政治家、西楚霸王项羽的主要谋士。早年投奔项梁于薛地,跟随项羽参加巨鹿之战、攻破关中,屡献奇谋,被项羽尊为“亚父”。鸿门宴时,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劝说项庄舞剑,借机行刺刘邦,终未成功。后来,陈平施展“离间计”,受到项羽猜忌,辞官归家。
(1)历史上的范增哪个朝扩展阅读:
公元前204年初,楚军数次切断汉军粮道,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于是向项羽请和。项羽打算同意,范增说:“此时很容易就能击败汉军,如果现在把他们放走而去征服,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于是项羽与范增急攻荥阳。
刘邦的谋臣陈平抓住了项羽多疑、自大的特点,利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同范增的君臣关系。项羽的使者来了,刘邦叫人准备丰盛筵席,捧着佳肴正要进献,细看使者,故意假装惊讶地说:“我们以为是亚父的使者,没想到却是项王的使者。”
便更换佳肴,改以粗食供项羽的使者吃。使者回来报告项羽,项羽就怀疑范增与汉有私情,渐渐夺去范增权柄。
范增大怒,说:“天下事大局已定,君王您自己看着办吧。希望您把这把老骨头赐还给我,让我回乡为民吧。”项羽允许范增辞归。范增启程,未到彭城,背上生毒疮发作而死。
2. 范僧是什么朝代
范增是南北朝时代的北朝人。
3. 范增是什么时期的画家,是什么人
范曾介绍http://www.cangdian.com/RenWu/RenWu.asp?ID=A-00739
范曾书画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word=%B7%B6%D4%F8%D7%F7%C6%B7&z=0
范曾是江苏南通人,1938年生于书香之家,自幼即学习历史、文学和绘画,1959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两年后转入中央美院研究美术史,后又转入中国画系学习。他先后师事于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刘凌沧诸位名家,深得教益。
1962年范曾毕业后分配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工作,70年代末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后来他又筹建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任系主任。 范曾作画主张用石涛“一画论”之精义,力追天籁之境,精于白描,尤喜写意人物。为表现历史人物之神韵,他潜心研究历史,悉心揣摩古今中外诸名家之作,他特别推崇陈老莲和任伯年。 范曾的历史人物画清新典雅,潇洒飘逸,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风骨独具。1979年他首访日本,被日本誉为“近代中国十大画家之一”。他先后于香港、日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 1989年时他曾去法国居住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南开大学任教。
范曾的绘画作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曾红红火火,一幅四尺整纸卖出过17万元的高价。当时,日本、港台地区的画廊投资者竞相抢购范曾的作品,一时间洛阳纸贵,范曾画作一路看涨。在1989年5月8日,高雄名人画廊遭窃,正在展出的“范曾画展”作品被盗窃走廿七幅作品。
九十年代初期,范曾一度飞赴法国,范曾是作品最早进入世界两大拍卖行的中国中年画家。
1993年北京正式展开书画拍卖活动后,他的画也成为拍卖场的在世画家的中心。1993年12月北京拍卖出的一幅《华陀望断图》,起价8万,最后以12万成交。三年后回国,范曾更潜心于绘画,行笔更加沉稳,更加注重表现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收藏和投资的角度考虑,90年代以后的作品是范曾国画创作的成熟时期。 2000年,各大拍卖行先后推出范曾22件作品,其中1999年创作的《酒酣扬意跨神》在中国嘉德拍出17、6万元;《画龙点睛》在北京翰海以82、5万元成交;2001年拍出的1990年画的《竹林七贤》以176万元的高价,创范曾作品市场拍卖价最高纪录。
1995年春拍到2003年春拍,各大拍卖行共上拍范曾的作品235件,成交195件,成交率高达90%。还有1件作品《丽人行》在香港拍出1200多万元。总之,近几年范曾的绘画市场人气指数骤涨,价格不断攀升,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
荣宝拍卖公司在近二年的拍卖活动中,范曾的《苏子吟啸图》成交价是23.1万元、《钟馗神威》以55万元拍出、范曾先生与荣宝拍卖公司有良好的互动关系,曾创下范曾先生半年内仅在荣宝斋交国税157万元的纪录,至今无人打破。
4. 范增有关历史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秦末居鄛(今安徽巢湖市亚父乡,一说安徽桐城市练潭)人。
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公元前206(汉元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
苏轼曾经着《范增论》。
1人物生平
▪七十反秦
▪鸿门斗智
▪中途病死
如果想了解更详细的,可以参考网络
http://ke..com/subview/36577/9827607.htm?fr=aladdin
5. 汉代范增身世
首先,范增并不是汉代人物,而是秦末楚汉战争时期的人物,他死时汉朝还并没有建立。以下是他的生平:
范增(公元前277年—公元前204年),居鄛人(今安徽巢湖西南)。秦末农民战争中为项羽主要谋士,被项羽尊为“亚父”。公元前206(汉元年)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苏轼曾经着《范增论》。
6. 范增是那个朝代的人
[范增](公元前277一前204)秦末着名政治家。居巢(今安徽巢湖市居巢区亚父乡)人。《史记·项羽本纪》载:"居巢人范增,年七十,索居家,好奇计。" 曾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公元前207年,秦军围钜鹿(今河北平乡西南),楚怀王命宋义、项羽救赵,他为末将。后归项羽,为其主要谋士,被尊为"亚父"。曾屡劝项羽杀刘邦;羽不听,反中刘邦反间汁;削其权力,愤而离去,病死于途中。刘邦尝言:"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秦朝末年,刘邦先入函谷关,想据守关中称王,f项羽破关而入,与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相会,开始了历史上着名的"楚汉之争"。在刀光剑影、杀气腾腾的作鸿门宴"上,好用奇计"的范增,定下暗杀之计,要把项羽的敌手刘邦奈掉,以绝后漶。在·举杯祝酒声申,范增多次向项羽递眼色,并接连三次举起他佩带的玉硖,暗示项羽,要项羽下决心趁此机会杀掉刘邦。可是项羽讲义气,不忍心下毒手。此刻范增非常着急,连忙抽身离席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面授机宜,要他到宴会上去敬酒,以舞剑助乐为名,趁机刺杀刘邦。由于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刘邦部下的猛将樊哙的阻拦、救护,刘邦才得以脱身逃走,保全性命。"鸿门宴"暗杀阴谋未遂,范增勃然大怒,拨出所佩宝剑,劈碎刘邦赠给他的一双玉斗(玉制的酒器),明斥项庄暗骂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后来,刘邦的谋臣陈平用离间计,项羽夺其权,范增:"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饵"。未至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一命呜呼。“空余孤冢在湖濡"。
范增死后二年,项羽的军队被刘邦,韩信、彭越的联军:击败,退至垓下 (今安徽灵璧县南)。不久,项羽逃到和县-乌江,自刎而死。刘邦以"楚汉战争"的胜利者,登上·了皇帝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强大的汉朝。刘邦总·结项羽失败的教训说:"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7. 秦朝范增.和范喜良关系
秦朝范增和范喜良没有关系。
范喜良是古代中国民间爱情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孟姜女的丈夫杞梁,秦朝修筑长城的民夫。
范喜良是一个人们虚构的人物,而范增则是历史之中,确有记载的人物,后世人们经过考证,此人在秦末时期是确实存在的。
范增,先是跟随项羽的叔父项梁,后来在项梁死后,又辅佐项羽推翻暴秦的统治,是项羽手下第一谋士,文韬武略都非常的精通。这样一个现实存在的人,和一个虚构的人物是不可能有关系的。
(7)历史上的范增哪个朝扩展阅读:
范增人物事迹:
秦末时期,农民起义不断,范增在七十高龄的时候,毅然决定参与到这个乱世之中。当时与他相依为命的老伴提出要和他一起去,并说要和他生死相依,他递给了老伴一把宝剑,在一起生活多年的老伴知道他的心意,拿起宝剑自刎而死。
听到宝剑割破喉咙的声音,范增心中悲痛,老伴死后,他将老伴的尸体和两人共住多年的农家小院付之一炬,潇洒踏歌而去。
元前206(汉元年),范增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8. 范增的生平及死亡
范增(前277~前204) 秦末项羽谋士。居(今安徽桐城南)人。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后,秦二世二年(前208),范增投奔项梁,陈明利害,劝项梁立楚王族后裔为楚怀王,以从民望。后归属项羽,为其主要谋士,封历阳侯,尊为亚父。汉元年(前206),随项羽攻入关中,劝项羽消灭刘邦势力,未被采纳。后在鸿门宴上多次示意项羽杀刘邦,又使项庄舞剑,意欲借机行刺,终因项羽优柔寡断,项伯从中干扰,未获成功。汉三年,刘邦被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用陈平计离间楚君臣关系,被项羽猜忌,并削弱其权力,范增辞官归里,途中病死。
9. 范增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范增是战国、秦朝、楚汉相争时期的谋士、政治家。曾辅佐项羽建立西楚政权。别称为亚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