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课要课前的演讲及ppt.
可以讲一讲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师傅——翁同龢(课件已经发给你了)
翁同龢,清代书法家。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松禅、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着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卒后追谥文恭。学通汉宋,文宗桐城,诗近江西。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家第一。当时的书法家对他的书法造诣之高十分敬佩。
军机处是清代自雍正以后的最高决策机构。翁同龢两参军机,第一次是光绪八年(1882年)十一月至光绪十年(1884年)三月,正值中法战争时期。第二次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六月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正值中日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时期。他参与了对法、对日主战的决策。在对侵略者的态度问题上,他与主和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证明正是他的失误导致甲午战争的惨败,翁同和不考虑当时的两家实力就知道打,而没有作战计划〕翁将他与李鸿章的私人恩怨派系斗争延伸到国家大事之中,克扣北洋水师军费,最终导致甲午海战失败,这是他人生中不可抹去的污点。翁同龢任户部尚书(1887年)的第二年黄河在郑州决提,一时无钱治理,于是“户部在陈奏《筹备河工赈需用款办法六条》中,以‘十余年来,各省购买军械存积甚多,铁甲快船,新式炮台,业经次第兴办’为由,要求自1888年(光绪十四年)起,沿海各省"所有购买外洋枪炮船只……均请暂行停止,俟河工事竣,再行办理。”此条款的造成的后果就是李鸿章正在定购的战舰没有购成,却被日本人抢先买走,这就是在中日海战中大为风光的日军战舰“吉野”号。当时许多满州大员都把北洋水师看作是李鸿章的“私产”,生怕北洋水师的壮大是李鸿章本身在权利上的纵深,早有防范扼制之意,和李鸿章于公于私都有过节的翁同龢也有此疑虑,所以,他在北洋水师的军费上做文章确实大有动机。 甲午战争惨败直接引发的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来说是一次空前深刻的变革。翁同龢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向光绪帝举荐康有为等进步人士,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他力主变法维新,为门生天子光绪帝拟定并颁发了戊戌变法的纲领性文件《定国是诏》,揭开了百日维新的序幕。由于触犯了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翁同龢为此被开缺回籍。“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余恨未消,又下令将翁同龢革职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七十老人以清廷重臣、一品大员的显赫地位,为国家、民族存亡,难能可贵地站到了时代的前列,因而名垂青史。
⑵ 曾国藩是怎样炼成的演讲PPT.ppt
骄傲的曾国藩 奔奔曾经说过:“你对历史不感兴趣,所以历史对你不感兴趣。”过去是现在的历史,现在是未来的历史。过去的已经是历史,而历史一再重演。所以历史存在的意义就是让活着的人思考如何把正在进行的历史故事演义得更加有趣。 我今天要讲的让毛泽东“独服”的“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让蒋介石称赞“足为吾人之师资”,被后人推崇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立德立功立言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曾国藩——骄傲的曾国藩。 我说的骄傲既不单是褒义也不单是贬义。 曾国藩被许多人评价过,但我认为曾国藩是骄傲的,所以曾国藩一出生下来就是骄傲的。 一吧一一年,曾国藩出生在湖南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其祖父阅历丰富,父亲是个秀才。所以曾国藩受到了可以的文化教育,而且作为老大的曾国藩陆岁时入塾读书,吧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一四岁时能读周礼,一陆岁童子试第漆,二三岁考取秀才。曾国藩作为吧个弟弟妹妹的榜样怎么能不骄傲呢?曾国藩考取进士之后由翰林院庶吉士到侍读到侍讲学士到文渊阁值阁事到内阁学时到稽察中书科事务到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到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作为汉人当时做官能做到“中兴第一名臣”曾国藩能不骄傲吗?当官的时候曾国藩讽刺身边的人说:“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曾国藩还说:“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就是说他不跟一般人相处只跟像自己那样贤明的人相处。 作为理学家学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曾国藩的“文傲”不是一般人能看出来的。曾国藩写过很多书《京史百家杂钞》《求阙文集》《诗集》《读书录》《家调》《家书》《求学道》《五箴》等不下百十数本卷。首先曾国藩很骄傲自我感觉良好,所以噶写书,他写书之后更加骄傲了于是一写几十本。于是骄傲成了曾国藩的本性。曾国藩的治学论道,识人修身,持家教子,为官当将成了曾国藩骄傲的资本,并且他还要把他的骄傲传授给别人。所以很多人如左宗棠李鸿章看见曾国藩时喊他老师而不是大人。 其实曾国藩真正走上历史舞台还是因为他的“武傲”。有句话为证“经商要学胡雪岩,当官要学曾国藩”。 当太平天国起义轰轰烈烈时,清政府很恐慌,曾国藩很高兴。因为清政府的八旗、六营军腐败到不堪一击,而曾国藩的湘军正在卧薪尝胆。于是曾国藩开始发挥自己笔杆子的骄傲,在《讨粤匪缴》中说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是“荼毒生灵”“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之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于九泉”等等。他都把自己与孔孟并列了,你说他骄傲不骄傲? 一吧5四年初,湘军组成陆军十三营,水师十营,共一万七千多人,同时正式出师与太平天国作战。湘军进围九江时,曾国藩得意忘形地叫嚷:“肃清江面,直捣金陵”。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在湖口、九江战役中,痛歼湘军水师。一吧55年二日一一日,太平军放火焚毁停泊在江面的湘军大船百余艘,夺得曾国藩座船,曾国藩走投无路,几次跳水自杀未遂。然后仓促逃入南昌,陷入太平军的包围之中,使他“呼救无人”,“梦魂屡惊”。 这是曾国藩表露无疑的骄傲,所以曾国藩吃到了骄傲的苦果,然后曾国藩羞愧难当要自杀。也正是因为曾国藩还是湘军的骄傲,是曾氏家族的骄傲,是汉人为官的骄傲,所以曾国藩自杀未遂,他为了别人的骄傲而活着。 一吧5陆年,太平天国内部发生变乱,湘军乘机卷土重来,一二月攻下武汉,接着李续宾率领湘军主力投入江西战场
⑶ 人物介绍的PPT该如何做
PPT分很多种,人物PPT是PPT中主要应用的一类。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也不会打纸上草稿,准备做什么事提前做出一个ppt来,可以参考着自己ppt中的重点进行讲解了。
首先,制作人物ppt时我觉的应该确定一下自己ppt板式,做到简约,让人看到版式的时候就会感到有一种欣赏的感觉。然后在找到符合自己介绍人物的封面,让大家看到封面的时候就会明白接下来会讲解什么东西,才能怀着好奇心继续欣赏下去。
其次,ppt中文字内容不必太多,多增加点人物身上发生过的故事。因为很多人看到一大堆文字,还没有读就感觉自己心里根本不想读这些,用故事中的情节让欣赏者没有太多抱怨,也更容易的理解到自己介绍这个人物的特点。
最后,在自己进行大量口述的内容时可以给大家放点轻音乐,微电影之类的,一是让自己的讲解不显得那么枯燥,二是让大家心情都很放松的去理解这个人物。
⑷ 如何讲解一个历史人物ppt
首先可以给出人物图像,出生年代等大致的一个人物简介。然后可以讲述他的家里情况和朋友,有名的可以着重讲述一下,他和哪位有名的朋友的趣事,从而揭露人物性格。最后可以讲述一下他一生的经历,和主要事迹,功和过等,再做出一个自我对其的评价。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⑸ 怎么演讲一个历史人物,主要从什么方面介绍
1介绍出生年月,祖籍
2介绍一下年少的经历事件,归纳几个出来
3详细说一下这个人物的重大历史活动
4介绍人物的功过及产生的影响
⑹ 一篇讲历史人物的PPT
安徽历史人物:刘铭传
刘铭传
刘铭传,字省三,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生于安徽合肥县(今肥西县)酉乡大潜山下的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咸丰初年,江淮一带赤地千里,匪祸丛生,乡里土豪以保卫地方为名滥派费用,威逼凌辱寡居的刘母。18岁的刘铭传怒不可遏,遂刃豪揭竿,并在其家附近安营扎寨,保卫闾里。
1861年,李鸿章回合肥为曾国藩募兵。时已为“都司”的刘铭传投奔李鸿章,参加其编练的淮军,从安庆顺江南下。以后,刘铭传因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有功,累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乡居闹,住在刘老圩。
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刘铭传奉旨进京,呈《海防十事》,被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他密抵台湾后,积极布防、备战,合肥民间传,他曾以数百只夜壶做成莲花灯,放漂海上,假“战船百艘”之势,击退侵略军,导演了一场流传至今的“刘六麻子(刘的绰号)保台湾”的壮举。中法台湾之战,历八个月之久,以中方胜利告终。1885年10月12日(光绪十一年九月初五),清政府宣布台湾正式建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省的第一任巡抚(省长)。
刘铭传在抵台周年时,上专折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今大局虽云粗定,而前车可鉴,后患方殷。一切设防、练兵、抚番、清赋诸大端,均须次第筹办。’他于台湾巡抚任上六年,积极实行“新政”办洋务,做了许多好事。可以归纳为:
一、整军备战,创办军工企业刘铭传聘用洋教习,以新式操典训练军队,重在提高战斗力。还在基隆护尾(今淡水)澎湖等地构筑了多座“铁水泥”结构的炮台,配置了新式后膛炮,在港湾内暗埋沉雷、碰雷以待敌。他创办了机器局、军械所、火药局、水雷营。这些,极大地提高了台湾的防御能力。
二、“通商惠工”,以商战来求富随着局势的相对安定,台湾迅速办起了近代工业和商业贸易。刘铭传先后倡办了煤务局、煤油局、伐木局、蚕桑局、盐务总局、通商总局、招商局(设在新加坡,专门洽谈侨资“引进”)、抚垦总局,以及樟脑官营等。还重划行政区,加强市政建设。他的‘育战”做法的核心,是“求富”。
三、修筑铁路,发展近代交通刘铭传亲自督阵,任命台胞林维源为总办(后由他人接任)修筑的基隆至新竹铁路,全线近100千米,耗银129万余两,为我国自筹资金、享有主权的第一条铁路。当大清邮票还在海关总税务司外国人控制下时,台湾邮政总局已独立发行邮票了。台北一福州、台湾安平一澎湖妈宫港海底电报线以及岛上几条陆线的敷(架)设成功,极大地便利了台湾与大陆和台湾岛内的通讯联系。
四、清赋理财,广泛罗织人才刘铭传决意在经济上达到“以台之财,供台之用”,减轻大陆负担。他清理田赋,整顿税收,引进外资,广开财源。他还进山“抚番”,安定民心,并单独为中部山区的少数民族山民办了学校。他不计较湘、淮系,不论台人大陆人,任人唯贤,实事求是,难能可贵。
刘铭传在台湾实行的一系列改革,不可避免地遭到清廷内顽固派的反对,也受到台湾岛上一些人的忌恨。1891年(光绪十七年),他被迫辞官还乡。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签订,台湾割让给日本。刘铭传在内忧外患中,积郁沉疴,于1896年1月12日凌晨辞世。《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称赞曰:“台湾三百年间,吏才不少,而能立长治久策者,厥维两人:曰陈参军永华、曰刘巡抚铭传。”刘铭传在抵抗法国侵略、台湾建省和建省后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台湾近代化建设的先躯,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人物,受到海峡两岸人民长久的怀念。如今,台湾岛上还有许多刘铭传的纪念设施。
清初新安画派代表人物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清代桐城散文代表人物方苞、刘大槐、姚鼐,清代小说家、中国古典文学名着《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清代戏剧家、徽剧领袖程长庚,现代着名山水画家黄宾虹,着名学者胡适,着名教育家陶行知等;经济方面,主要有清代经济学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 唯一的中国人王茂荫等
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创始人李鸿章,中国共产
⑺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ppt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要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所处的“时代”这个大背景中去,不能以今天的标准苛求古人。
(2)要对历史人物的功和过进行全面的分析,一分为二,切忌绝对化,任何绝对肯定或否定都不能得出正确的论断。
(3)要对这一人物的所有事例全面地了解,不能以点带面。
(4)要史论结合,不能空下结论。先要叙述史实依据。然后得出结论,做到有理有据。
(5)要有正确的评价标准,看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或个人品质是优是劣来进行评价。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主要方面),依据主流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上几点评价标准仅供同学们参考,不是惟一的评价标准。
⑻ 历史人物演讲稿要怎么写
选定一个历史人物,罗列他的事迹,阐述他的思想主张或者精神,赞美他
⑼ 三国历史人物介绍PPT
1.刘备,蜀汉的开国皇帝,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刘备少年孤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黄巾起义时,刘备与关羽、张飞桃园结义,成为异姓兄弟,一同剿除黄巾,有功,任安喜县尉,不久辞官;董卓乱政之际,刘备随公孙瓒讨伐董卓,三人在虎牢关战败吕布。后诸侯割据,刘备势力弱小,经常寄人篱下,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几经波折,却仍无自己的地盘。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在荆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在赤壁之战中,联合孙权打败曹操,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占领荆州,不久又进兵益州,夺取汉中,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后关羽战死,荆州被孙权夺取,刘备大怒,于称帝后伐吴,在夷陵之战中为陆逊用火攻打得大败,不久病逝于白帝城,临终托孤于诸葛亮。
2.张飞(?-221),张飞与刘备、关羽在桃园结义,张飞排第三。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少时即与关羽共事刘备。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221年为替二哥关羽报仇,同刘备起兵攻伐东吴。临行前,因鞭挞士卒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死时只有55岁。
3.关羽(?-220),刘备的义弟,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因战乱而逃亡至涿郡。其后与张飞一起追随刘备。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战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偏军,封汉寿亭侯,为曹杀了袁绍名将颜良、文丑。后千里走单骑,骑坐赤兔马,提一口青龙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终于回到刘备身边。后攻曹仁于樊城,水淹七军,收降曹操大将于禁,杀庞德,让华佗刮骨疗毒,威名远扬。但终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兵败麦城,被孙权所杀,死时58岁。一生重情义,智勇双全,武艺绝伦。
4.赵云蜀国五虎大将第三位。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以勇敢善战着称。原为公孙瓒的部下,后归刘备。赵子龙身长八尺,浓眉大眼,架枪上马威风凛凛,多次冲锋敌营,立下不少战功。刘备兵败长阪坡时,蜀汉人民大举南迁避难,当时刘备妻妾甘、糜二夫人与后主阿斗在人阵中走散,赵子龙单相匹马深入曹操大军中寻找,发现三人身现敌营时,不顾一切冲入重围,救出甘夫人与阿斗,糜夫人则因为伤重,不愿拖累大家而投井自尽。这次事迹就是广受后世歌颂的“长阪坡救主”。
赵子龙七十岁时,骁勇善战不下当年,曾力斩西凉大将韩德父子五名,公元二二七年随诸葛亮进攻关中,失利于箕谷,退回汉中,不久病死,享年七十三岁。其生前曾受封为“翌军将军”,死后后主诏赠大将军,諡号“顺平侯”,敕葬在成都锦屏山之东。
5.黄忠是蜀汉五虎大将之一,原为韩玄手下将,年近六旬有万夫不当之勇,而他的弓箭射术更是天下无双。黄忠与前来取长沙的关羽连战三日,不分胜负。后黄忠马失前蹄,关羽没杀他,黄忠感动于关羽的义气,第二日用弓箭时,不忍用弓箭相伤,只射他的盔缨。太守韩玄以黄忠战关羽不利要处斩黄忠,为魏延所救,后刘备又亲自将他请了出来,这才归顺刘备。黄忠随刘备入西川,所到即克,战功赫赫,他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常常独当一面,后又率军取汉中,定军山亲斩名将夏侯渊,为取汉中的第一功臣。章武二年(222年)刘备伐吴为关羽报仇,黄忠不顾年迈,请令担任先锋。后因刘备言老将无用,黄忠遂单枪匹马出战,在追击吴将潘璋的途中,不幸中了马忠的埋伏,被其用流箭射中肩窝。在张苞、关兴与刘备护送他回营救治的当天晚上,因年老血衰,箭疮痛裂不治身亡。
6.马超。蜀骠骑将军、五虎上将之一、后汉征西将军马腾长子。年十七,随父腾、韩遂袭长安,杀李傕将李蒙、王方。曹操诱杀腾,超、遂举西凉兵报仇,酣战许褚。因操离间超、遂,事败,往汉中投张鲁。鲁使超救刘璋与先主战,超与张飞大战百余合。后受张鲁谋士杨松诬陷,投先主,威使刘璋降备,拜平西将军、前都亭侯,后升左将军。先主称帝,以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镇守西境。后诸葛亮北伐,往扫超墓。
7.诸葛亮,三国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千古良相”的典范。父母早亡,由叔父玄抚养长大,后因徐州之乱,避乱荆州,潜心向学,淡泊明志。后受刘备三顾之礼,提出着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于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蜀汉建立,拜为丞相。刘备伐吴失败,受托孤于永安,辅佐幼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先后五次进攻魏国,在治国、治军等方面发挥了非凡的才能,是以民用其力,百姓不忿;又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造损益连弩、木牛流马,与名将司马懿、张郃等交锋,屡操胜算,最后一次北伐时采取分兵屯田之策,与司马懿大军相持百余日,但不幸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五十四岁,谥曰忠武侯。其“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高尚品格,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敬
仰和怀念。
8.曹操是西园八校尉之一,曾只身行刺董卓,失败后和袁绍共同联合天下诸侯讨伐董卓,后独自发展自身势力,一生中先后战胜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张鲁、马超等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但是在南下讨伐江东的战役中,曹操在赤壁惨败。后来在和蜀汉的汉中争夺战中,曹操再次无功而返。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封曹操为魏武皇帝。
9.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先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担任从事,后来又归附董卓,董卓死后,张辽又带兵投靠了吕布,在吕布手下任骑都尉。后来,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和刘备打败,最终归附曹操。武功高强,有勇善谋,多次建立奇功。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孙权攻打合肥,他率敢死队八百余人守城,奋勇突击,大破吴军。吴军一听见张辽的名字,便人人胆寒,连吴国小儿夜间啼哭,一听说张辽二字便不敢哭了。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三路伐吴。张辽与诸将大破东吴大将吕范军,遂因病死于军中,谥刚侯。
10.吕布
身材高大(估计有190m以上),相貌英俊,武艺高强。他一出场就是“器宇轩昂,威风凛凛,手执方天画戟,怒目而视”,他经常手持一口方天画戟,脚跨赤兔宝马,当时人称“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擅长骑射,膂力过人,号为飞将,闻名于并州;刺史丁原用布为主簿。董卓入京后,诱使吕布杀死丁原,率其众来投。董卓大见亲侍,令布为骑都尉,随侍左右。布亦父事董卓。然董卓常因小忿而欲杀布,布惧,在司徒王允的教唆下杀掉了董卓。卓党李傕等啸聚为贼,攻打长安,布不能拒,逃走,先后投靠袁术、袁绍、张杨,最后在张邈、陈宫的策划下入主兖州,与曹操展开数度激烈的争夺战,先胜后败,投靠徐州的刘备,屯兵小沛。吕布趁刘备攻袁术之机夺取了徐州,后在曹操的调解下与备和解。袁术攻打刘备,吕布以辕门射戟为赌注,使袁军退却。袁术起兵伐吕布,吕布大败。但后曹操和刘备联军攻打,困守下邳。布虽骁猛,然无谋而多猜忌,又信妻言,不纳群下之言。曹操堑围三月,吕布军上下离心,其将侯成、宋宪、魏续缚陈宫,将其众降;吕布亦就缚,与陈宫、高顺被戮于白门楼。吕布性情轻狡反复,唯利是图,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
11.郭嘉(170----207),字奉孝,颖川阳翟(今河南禹县)人。郭嘉最先投靠的是当时实力最强的袁绍。袁绍对郭嘉很敬重,给以很高的礼遇。但郭嘉与袁绍相处数十天,发现袁绍不善用人,优柔寡断,绝非建功立业之主,便毅然离开了袁绍投奔曹操。 郭嘉是曹操最得力的谋士之一。他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为曹操集团的崛起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郭嘉的功劳,曹操曾由衷地赞扬说:“平定天下,谋功为高。”
12.崔琰,字季珪,史书上称他“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也就是清廉忠贞,正派儒雅,既有高风亮节,又有远见卓识,看人看得准,做事做得正,而且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据说连曹操看到他,也为他那一身正气而慑服(太祖亦敬惮焉)。崔琰是一个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曹操晚年,曾为立嗣问题苦恼,不知是立最年长的曹丕呢,还是立最有才的曹植。于是便以信函密问百官,请他们陈述意见,密封以答。惟独崔琰却“露板”(不封板牍)公开作答,说根据《春秋》之义,立子以长,何况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我崔琰愿以死恪守正道。曹操一看,大为惊异。因为曹植正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不举荐曹植而举荐曹丕,说明他确实是处以公心的,连曹操也不得不“喟然叹息”,敬佩他的大公无私。最后被曹操逼杀。
13.荀彧(163~212) 中国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 。荀彧多智谋 ,举孝廉 ,拜县令 。汉末天下大乱,弃官归乡里,率宗族先投袁绍,后归曹操,任司马,被喻为张良。曹操为兖州牧后 ,兴平元年(194)征徐州陶谦 ,荀彧以州司马留守。陈留太守张邈等反叛,各郡县响应者众 。荀彧率军坚守,与程昱一起,为曹操保存了反攻基地。建安元年(196) ,曹操谋迎汉献帝都许,部众犹豫,荀彧极力促成。升侍中,守尚书令,深得曹操信任,军国大事皆与之筹划。能知人举贤,屡荐贤士郭嘉等人,又策划东擒吕布 ,西抚韩遂、马腾。建安五年,官渡之战,曹操军粮将尽,欲退兵还许。荀彧劝其坚持待机,用奇兵制胜 。曹操从其议 ,大败袁绍。建安八年,曹操据荀彧前后功绩,上表封万岁亭侯。后曹操欲自封魏公,加九锡,作为篡汉之阶,荀彧婉转劝阻,为操所忌,被迫饮药而死。
14.孙权简介:(182-252)孙权19岁就继承了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击败了黄祖。后东吴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击溃了曹操军。东吴后来又和曹操军在合肥附近鏖战,并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曹丕称帝后孙权先向北方称臣,后自己建吴称帝,迁都建业。 252年,孙权病逝,终年71岁。
15.甘宁,吴国大将。字兴霸,巴郡临江(今四川忠县)人。起初跟随刘表、黄祖。黄祖兵败被杀后,归降孙权。为着名水军将领,勇猛过人,打仗常冲锋陷阵,一生建立战功无数。曹军进军濡须时,他率敢死队百人,夜袭曹营,大胜而还,未伤一人。刘备伐吴时,被番王沙摩柯一箭射死,死时树上有数百只乌鸦,围绕着他的尸体,也不飞走。孙权得到甘宁已死的消息后,悲痛不已,并立庙祭祀他
16. 陆逊(183-245),字伯言,本名陆仪,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孙策之婿,三国时期吴国大臣,着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陆逊出生于世宦之家,他的祖父陆纤官至城门校尉,父亲陆骏,任九江都尉。陆逊年十岁丧父,十五、六岁时就肩负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公元204年,被孙权征召为掾属,历任东西曹令史,后出为海昌县屯田都尉,并代理县令职务。后又因讨伐山越暴动、讨平鄱阳地区尤突等人的暴乱,被授予定威校尉。公元219年,受吕蒙举荐为荆州督。因成功夺取荆州,升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封娄侯。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发动了夷陵之战。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率兵五万西击刘备。次年六月,陆逊用火攻击败刘备。孙权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为江陵侯。公元229年,任上大将军、大都护,镇守武昌。公元244年,代顾雍为丞相,次年二月病逝。
17.张昭(156-236),字子布,东吴第一谋士。孙策平定江东时,周瑜向孙策推荐张昭,孙策亲自登门请张昭,张昭遂出山相助。在孙策平定江东的战斗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孙策平定江东后,张昭几度向孙策表明了西征黄祖的重要性。但孙策英年早逝,张昭的意见没有在孙策身上实现。孙权继位后,果然西征灭了黄祖。208年,曹操南下,以张昭为主的文官都主张投降曹操。这也是张昭在军事方面的不足,最终周瑜分析了曹军的弱点,并领兵至三江口与曹操决战。张昭也作为参谋参加了赤壁之战,也立了功劳。229年,张昭立劝孙权称帝,孙权从之,东吴政权正式成立。在立东吴丞相一事上,众人都以为这个位置是张昭的,但孙权说道:“此公性刚,不可为之。”遂立顾雍为丞相。不久后,张昭辞官归乡,安心养老,并注释了《春秋左传》。236年,张昭病逝,孙权亲自为张昭吊孝。
18.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三国时东吴名将。于孙权广纳人才时投到东吴麾下,从破黄祖,吕蒙奋勇先登,亲斩敌将陈就。后于濡须口从拒曹操,吕蒙独具战略眼光,力排众论,卒破取皖城太守朱光。后来吕蒙接任鲁肃之职,镇守陆口,其名声之响,连向来骄矜的关羽也不敢有所轻忽。为了成功袭取荆州,吕蒙连同孙权、陆逊一起筹略,设伏用奇,击败关羽,擒其父子,立下大功。但在君臣庆功之时,吕蒙却因被关羽阴魂索命而死,亡年四十三岁。
19.周瑜
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于袁术麾下初崛起时曾随之扫荡江东。后来回去镇守丹阳。袁术心慕周瑜的才干,欲聘周瑜为将,但是周瑜以袁术难成大事而拒绝。其后设法投奔孙策,为中郎将,孙策相待甚厚,又同时迎娶有“国色”之称的二乔,成为连襟。孙策遇刺身亡后,周瑜与张昭一起共同辅佐孙权,为中护军,执掌军政大事。赤壁大战期间,力主拒曹,而指挥全军在乌林迎击曹军取得胜利。赤壁大战之后,周瑜谏议孙权将刘备安抚在吴郡,以美女和玩物消磨其意志,但孙权未采纳。孙权后来采纳周瑜的谏议,拟出兵攻取蜀地,消灭张鲁,然后消灭曹操,周瑜在江陵进行军事准备时死于巴陵,时年三十六岁。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20.鲁肃是三国时期吴国名将。早年鲁肃在袁术手下当东城长,后经周瑜的推荐,成为孙权的参谋,很早就为孙权谋划了成就帝业的战略计划,深受孙权器重。赤壁战前,鲁肃在联合刘备、劝说孙权抗曹等方面都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协助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赤壁战后,鲁肃从大局考虑,又劝说孙权将荆州借给刘备,继续巩固孙刘联盟。周瑜去世后,鲁肃接任他的位置,负责处理荆州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