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潮阳达濠哪个历史更久

潮阳达濠哪个历史更久

发布时间:2022-07-23 06:21:14

㈠ 广东省汕头市达豪区以前是不是潮阳

1958年5月,潮阳县大长陇(保留汕柄村)及石船乡的碗仔等9个村和陈店乡的石港村划归普宁县;达濠镇、河浦、珠园乡划归汕头市。

达濠之前是属于潮阳的

㈡ 潮汕四大古镇分别是哪四个

1、达濠古城:在我市各地,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古建筑遗存,建于1717年的达濠古城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袖珍古城。达濠古城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有名的袖珍古城,是我省重要的文物单位。

2、洪阳镇:洪阳是历史文化名城,有饮誉海内外的“洪阳钧天乐社”,配套完整的“英歌”队和潮州大锣鼓队、醒狮队等;灯谜、诗词、书画、“三棋”等声名远扬;民风民俗更是丰富多姿,妙趣横生,有“十五夜行头桥”、“正月摆社”等。

3、隆都镇:是一个集潮侨文化、红色文化和古建筑群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前美村的陈慈黉故居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是汕头新八景之一。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建筑古迹永宁寨,是澄海保存至今较好的一个古水乡村寨。

4、龙湖镇:位于潮安城区东北部,是着名的文化古镇。龙湖镇现存文物古迹较有名气的有"塘边刘公倭保障碑记"和"龙湖寨遗址"。"塘湖刘公倭保障碑记"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于1961年公布的省级第一批保护文物之一,现为潮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潮阳达濠哪个历史更久扩展阅读

潮汕的文物古迹介绍

广东首批古村落(全省27个):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普宁市洪阳镇德安里,潮安县龙湖镇龙湖寨,澄海区莲下镇程洋冈村,

广东第二批古村落(全省37个):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潮阳区贵屿镇南阳古村、澄海区隆都镇龙美村、潮安县古巷镇孚中村、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象埔寨、潮安县文祠镇李工坑村、潮安县凤凰镇后河村、揭阳市渔湖镇长美村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揭西,普宁,揭阳。

汕头历史街区:涵盖了开端口以来的传统亭台楼阁、骑楼、会馆、教堂、领事馆、学堂庭园等中西结合的建筑精品。

潮汕园林:潮阳西园,潮阳耐轩磊园,潮阳林园,澄海西塘,潮州莼园,葵潭大庚园。

其它主要古迹:普宁城隍庙、普宁学宫、马嘶岩寺、南岩古寺、盘龙阁、樟林古港、潮阳翠峰岩、灵山寺、宋大峰祖师风景区、礐石风景区、石炮台、南澳总兵府、揭西郭氏大楼、岗古寨、涵璧楼。

㈢ 潮阳的历史起源!

汕头市潮阳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因地处海之北而称潮阳,域内长海岸线19.6公里。方言主要为潮阳话和潮汕话,小北山附近的金灶镇,谷饶镇有一小部分人说客家话。区政府所在地:区人民政府驻汕头市潮阳区文光街道中华路。历史沿革潮阳东晋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置县,历代隶属潮州府。1993年4月撤县设市(县级),200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区划变更撤销县级潮阳市,分设潮阳区和潮南区,划归汕头市管辖。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政府驻地)。区划调整后,潮阳区辖文光、棉北、城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谷饶、贵屿、铜盂、河溪、西胪、关端口、金灶等9个镇, 有727个农村基层组织,其中村委会202个,居委会93个,区划面积674.67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21平方公里,总人口155.95万人(2008年末)。 2003年,潮阳区总户数299854户、总人口1536282人:文光街道 38764户、146649人;棉北街道 11861户、54942人;城南街道 22150户、108651人;金浦街道 13933户、79252人;海门镇 16758户、115221人;关端口镇 26107户、121930人;和平镇 27556户、162174人;谷饶镇 24582户、135628人;贵屿镇 25582户、133727人;铜盂镇 19554户、116044人;金玉镇 18519户、77977人;灶浦镇 11228户、49406人;西胪镇 28294户、154725人;河溪镇 14965户、79155人;区直辖单位1户、801人。 2003年10月28日,潮阳区在金玉镇政府召开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工作动员会议,部署金玉、灶浦两镇合并有关工作。11月17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厅以粤民区[2003]163号文批准,同意潮阳区撤销灶浦镇和金玉镇建制,合并设立金灶镇。金灶镇管辖原灶浦镇和原金玉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共有4个居委会和59个村委会,总面积78.9平方公里,总人口126533人,其中常住户口人口126404人。金灶镇政府驻原金玉镇渠南路2号(原金玉镇政府驻地)。原灶浦镇区划面积21.801平方千米,人口49233人。2003年底,潮阳区辖4个街道、9个镇,共有93个居委会、202个村委会。 2005年12月31日,潮阳区辖4个街道(文光、城南、棉北、金浦)、9个镇(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端口、金灶、谷饶、贵屿、铜盂)。 截止2008年末,潮阳区辖4个街道(文光、城南、棉北、金浦)、9个镇(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端口、金灶、谷饶、贵屿、铜盂)。总人口1559582人。 编辑本段建制沿革 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 东晋隆安元年(397)(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潮阳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宋、齐时,属义安郡。后郡州几度更易,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开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乾元元年(758),潮阳郡复称潮州。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 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元代属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嘉靖四年(1525),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乌、氵戎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万历九年(1581),洋乌、氵戎水两都复归潮阳县。 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 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民国9年直属广东省。民国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民国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民国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时期,潮阳县境域略有变动。民国22年(1933)8月析两英圩及河浦寮、古厝、四美、古溪、墙围、圆山仔、金瓯、风吹、仙斗、龟山湾、三顺、流汾水、后棚、秋风岭、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垭、林招18个乡(村),成立南山移垦委员会(县级)。民国24年10月,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址设于两英圩。 1949年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设于一区(附城)。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两英一带乡村复归潮阳县,增设为第十区。6月,划普宁县的石桥头西乡、贵玉乡、南安乡和军端口村归潮阳县。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3月,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5月,潮阳县大长陇(保留汕柄村)及石船乡的碗仔等9个村和陈店乡的石港村划归普宁县;达濠镇、河浦、珠园乡划归汕头市。是年9月,潮阳县雷岭乡的蔗尾等14村划归惠来县。12月,因惠来县与普宁县合并,原属惠来的东红人民公社(辖田心、仙庵、周田、靖海等)划归潮阳县。 1961年3月,惠来复县,田心、靖海、周田、仙庵4个人民公社划归惠来县;惠来县的雷岭人民公社,汕头市的达濠、河浦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达濠人民公社再度划归汕头市,惠来县的田心人民公社复归潮阳县。 1980年1月,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12月22日批准),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人民政府。 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县,按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县级),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河浦镇划归汕头市。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原潮阳市文光、城南、金浦、棉北4个街道,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端口、灶浦、金玉、谷饶、贵屿、铜盂等10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政府驻地)。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镇。

㈣ 汕头达濠以前是不是潮阳的一个镇

是的。在特别久以前了。。后来潮阳叫市的时候河浦也是潮阳的,现在达濠跟河浦合并叫濠江区了

㈤ 潮阳的历史起源包括发展历程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
东晋隆安元年(397)(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潮阳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宋、齐时,属义安郡。后郡州几度更易,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开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乾元元年(758),潮阳郡复称潮州。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
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元代属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嘉靖四年(1525),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乌、氵戎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万历九年(1581),洋乌、氵戎水两都复归潮阳县。
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
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民国9年直属广东省。民国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民国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民国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时期,潮阳县境域略有变动。民国22年(1933)8月析两英圩及河浦寮、古厝、四美、古溪、墙围、圆山仔、金瓯、风吹、仙斗、龟山湾、三顺、流汾水、后棚、秋风岭、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垭、林招18个乡(村),成立南山移垦委员会(县级)。民国24年10月,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址设于两英圩。
1949年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设于一区(附城)。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两英一带乡村复归潮阳县,增设为第十区。6月,划普宁县的石桥头西乡、贵玉乡、南安乡和军端口村归潮阳县。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3月,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5月,潮阳县大长陇(保留汕柄村)及石船乡的碗仔等9个村和陈店乡的石港村划归普宁县;达濠镇、河浦、珠园乡划归汕头市。是年9月,潮阳县雷岭乡的蔗尾等14村划归惠来县。12月,因惠来县与普宁县合并,原属惠来的东红人民公社(辖田心、仙庵、周田、靖海等)划归潮阳县。
1961年3月,惠来复县,田心、靖海、周田、仙庵4个人民公社划归惠来县;惠来县的雷岭人民公社,汕头市的达濠、河浦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达濠人民公社再度划归汕头市,惠来县的田心人民公社复归潮阳县。
1980年1月,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12月22日批准),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人民政府。
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县,按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县级),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河浦镇划归汕头市。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原潮阳市文光、城南、金浦、棉北4个街道,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端口、灶浦、金玉、谷饶、贵屿、铜盂等10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政府驻地)。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镇。

㈥ 潮汕地区那个市的历史早久

远古时,潮汕一带称为南交之地,属于“扬州之域”,人烟稀少,居住在这里的居民,属于百越的一支。 政权建制沿革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百越,置象、桂林、南海3郡,潮汕地区时属秦朝南海郡,但尚未有政权建制。汉初,秦将赵佗自立为南越王,设揭阳县,始有政权建制。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平定南越后,汉朝仍设揭阳县(王莽时改称“南海亭”),属南海郡,潮汕地区开始有直属中原王朝的政权建制。南海郡揭阳县疆域,包括现在的潮汕地区、梅州地区及闽南一部分。建安时南海郡属荆州,三国后期属广州。 随着秦汉时代中原人口的南迁和西晋永嘉之乱后大批中原人民的迁入,潮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公元413年(晋安帝义熙九年)晋王朝于此设立了地区性的政权组织—义安郡,统辖海阳、海宁、潮阳(三县约相当于今潮汕地区)、昭义(今大埔)、绥安(今福建省漳浦地区)5县。 潮州名称由来 隋朝开皇十一年(591)改义安郡为潮州(潮之州,大海在其南,潮水往复,故称)。唐垂拱二年(686),割潮、泉各半,设立漳州,自此,潮州不再辖有闽南之地。唐代的潮州也只有海阳、潮阳、程乡(今梅县)3县。 宋代的潮阳,统辖海阳、潮阳2县,至宣和三年(1121),增设揭阳县,史称“三阳”。 元代,改称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之后至清代,称为潮州府。明初,潮州府只有海阳、潮阳、揭阳、程乡4县。这时之潮汕地区,已成为人烟稠密的地方,农业、手工业、商业相当发达,开始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再加上军事上的需要,先后增设了饶平、惠来、大埔、澄海、普安(万历十年改称普宁)、平远、镇平(今蕉岭)等县级建制。至清雍正十一年(1733),割程乡、镇平、平远3县设嘉应直隶州。干隆三年(1738),设丰顺县。潮州府共辖9县:海阳、潮阳、揭阳、普宁、惠来、澄海、饶平、丰顺、大埔。 潮汕名称由来清咸丰八年(1858),清廷在英国殖民主义者的大炮威吓下,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潮州被列为通商口岸之一,后经多方交涉,咸丰十一年(1861)正式开汕头为商端口,称“汕头端口”,属澄海县 浦司管辖。近代以来,随着汕头逐渐演变为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形成潮汕并称,“潮汕地区”的名称由此而来。 汕头名称由来汕头原是揭阳(后属澄海)海边的一个渔村。元代,在现在的光华端口一带已形成较大渔村,称为“厦岭”。至明嘉靖九年(1530),现在的外马路老妈宫一带至崎碌已形成沙脊,称作“沙汕”。万历三年(1575),沙脊积聚成片,称作“沙汕坪”。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在现在外马路人民银行汕头支行所在地建炮台、烟墩,称作“沙汕头”。以后,清廷在这里设站收盐税,简称“汕头”。至嘉庆十四年(1809),因商船停泊越来越多,称作“沙汕头港”。至开端口前,已建立了“漳潮会馆”,商业活动日趋活跃,具备商端口雏型。汕头开端口后,鸦片和外国商品源源输入,而大批“猪仔”(契约华工)被源源输送到各殖民地国家充当苦力。英、德、法、挪威、美、日等国先后在汕头设立领事馆,进行经济、文化、军事侵略。至民国14年(1925),汕头港出入船只超过2500艘,总约 300万吨。如以来往船只、吨数与当时其他港口相比,全国通商港之繁荣等级,汕头居于上海、天津、大连、汉口、胶州、广州之后,排第七位。 民国时期,潮汕先后成立军政府和专员公署。民国3年(1914)改海阳县为潮安县,翌年,从饶平分出南澳县,民国10年(1921)后,潮汕地区共有10县1市。 民国10年(1921)汕头设立市政厅,与澄海县分治。民国18年改称汕头市政府。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 汕头“ 岛”别称由来汕头得名于海滨泥沙积聚而成的沙脊。由于韩江泥沙在海滨地带的不断冲积,并在潮汐风浪的作用下,在今汕头老市区一带形成一条自然的沙堤,这种沙堤就叫做 “汕”,开端处则叫“汕头”。汕头又有 岛的别称。 是一种体小而圆、带有斑点的鱼类,属鲨鱼的一种,称作鲨 。汕头市区因位于 济河一侧,三面环水,历史上曾是半岛,过去海湾盛产鲨 ,故称“ 岛”。 建国后,潮汕地区建立潮汕专区。1953年与惠阳、兴梅合并为粤东行署。1956年与兴梅合称汕头专区。1958年割海陆丰入汕头专区。1965年与兴梅分专区,并设揭西县。至1983年海陆丰割归惠阳,汕头地区与汕头市机构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共辖8县(澄海、饶平、南澳、潮阳、普宁、惠来、揭阳、揭西)1市(原潮安县与潮州合并,改称潮州市)和6个市辖区(安平、同平、公园、金砂、达濠、郊区)及经济特区,全市共153个建制镇、23个乡、31个街道办事处和3425个村民委员会,人口950多万。1989年1月1日起,潮州市从汕头市分出,直辖于省。 1991年12月7日,饶平县划归潮州市管辖;撤销揭阳县,设立揭阳市(地级),揭西、普宁、惠来划归揭阳市管辖。汕头辖潮阳、澄海、南澳3县和市域4区,总面积2064.4平方公里。 1993年4月9日,撤销潮阳县,以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1994年,澄海撤县设市,由汕头代管。2003年1月29日撤销潮阳市、澄海市,归并汕头市,汕头行政区域重新调整,辖6区(龙湖、金平、濠江、潮阳、潮南、澄海)1县(南澳)。6个区总面积1950平方公里,人口454 万。

㈦ 概述潮阳古代至今历史潮阳为何变成区

春秋战国时,地属岭南百越。秦属南海郡地。汉属南海郡揭阳县地。西晋为揭阳县地。 东晋隆安元年(397)(注:一说义熙九年即413年)置潮阳县。因处山之南,海之北,而名“潮阳”,时属晋王朝的义安郡。 南北朝(420~589)宋、齐时,属义安郡。后郡州几度更易,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潮阳县仍属义安郡。 唐永徽元年(650),潮阳县并入海阳县,属潮州。先天元年(712)复置潮阳县,县治于临昆山(也称孤山或公孤山,今铜盂、和平两镇交界之小北山南麓)。开元二十一年(733),潮州属江南道(翌年改属岭南道),潮阳县属之。天宝元年(742),又改州为郡,潮州改名潮阳郡,领潮阳、海阳、程乡3县。乾元元年(758),潮阳郡复称潮州。郡、州几度更易,潮阳都为其属县。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定迁潮阳县治于新兴乡棉阳(今潮阳市区,旧称棉城镇)。 南宋绍兴二年(1132)再度并入海阳县,十年复置潮阳县。元代属潮州路。 明洪武二年(1369),改潮州路为潮州府。嘉靖四年(1525),潮阳县析出隆井都的三分之一,以及大坭、酉头、惠来3都置惠来县。嘉靖四十二年,又析出洋乌、氵戎水、黄坑3都置普宁县。万历九年(1581),洋乌、氵戎水两都复归潮阳县。 清代,潮阳仍属潮州府,建制一直无变。但其隶属名称,从广南东路到惠潮嘉分巡兵备道,其间时有变动。 民国元年(1912)初,潮阳县直属广东省都督府。民国3年属巡按使署潮循道。民国9年直属广东省。民国14年属广东省东江行政善后处(民国17年改为东江行政公署)。民国21年属广东省东区绥靖委员公署。民国25年属广东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36年第五行政区改为第六行政区,潮阳县属之。民国38年4月,属广东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时期,潮阳县境域略有变动。民国22年(1933)8月析两英圩及河浦寮、古厝、四美、古溪、墙围、圆山仔、金瓯、风吹、仙斗、龟山湾、三顺、流汾水、后棚、秋风岭、牛角丘、林者世、赤竹垭、林招18个乡(村),成立南山移垦委员会(县级)。民国24年10月,改称南山管理局(县级),址设于两英圩。 1949年10月20日县城解放;22日,潮阳县全境解放,成立潮阳县人民政府,设于一区(附城)。12月,属潮汕临时专员公署。 1950年2月,属潮汕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两英一带乡村复归潮阳县,增设为第十区。6月,划普宁县的石桥头西乡、贵玉乡、南安乡和军端口村归潮阳县。10月属潮汕专员公署。 1952年11月属粤东办事处(粤东办事处成立于1951年7月),同年12月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3月,属汕头专区行政专员公署。 1958年5月,潮阳县大长陇(保留汕柄村)及石船乡的碗仔等9个村和陈店乡的石港村划归普宁县;达濠镇、河浦、珠园乡划归汕头市。是年9月,潮阳县雷岭乡的蔗尾等14村划归惠来县。12月,因惠来县与普宁县合并,原属惠来的东红人民公社(辖田心、仙庵、周田、靖海等)划归潮阳县。 1961年3月,惠来复县,田心、靖海、周田、仙庵4个人民公社划归惠来县;惠来县的雷岭人民公社,汕头市的达濠、河浦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67年3月,属汕头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1968年3月,属汕头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5年,达濠人民公社再度划归汕头市,惠来县的田心人民公社复归潮阳县。 1980年1月,属汕头地区行政专员公署。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12月22日批准),撤销汕头地区建制,实行地市合并,市领导县的体制,潮阳县隶汕头市人民政府。 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潮阳县,按原行政区域设立潮阳市(县级),由省直辖,汕头市代管。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河浦镇划归汕头市。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11号),撤销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以原潮阳市文光、城南、金浦、棉北4个街道,海门、河溪、和平、西胪、关端口、灶浦、金玉、谷饶、贵屿、铜盂等10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中华路(原潮阳市人民政府驻地)。以原潮阳市峡山、井都、沙陇、成田、田心、司马浦、陈店、两英、仙城、胪岗、红场、雷岭12个镇的行政区域为潮南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峡山镇。 编辑本段区划沿革 据宋《元丰九域志》载:潮阳县旧辖4乡,即新兴、兴仁、奉恩、丰欢,统14团。 明洪武十四年(1381),知县杨智稽核赋役,将14团改为16都,时新兴乡辖县廓、峡山、黄陇、洋乌4都;兴仁乡辖举练、贵山、氵戎水、黄坑4都;奉恩乡辖直浦、竹山、招收、砂浦4都;丰欢乡辖隆井、大坭、酉头、惠来4都 嘉靖四年(1525)和四十二年析都入新置的惠来县和普宁县后,全县仅存10都,后增设附廓都。 万历九年(1581),复辖洋乌、氵戎水2都,时4乡已名存实亡。 清雍正十年(1732),原?水都所剩5图改设附都,全县共13都118图,即县廓都(9图)、峡山都(19图)、黄陇都(11图)、举练都(7图)、贵山都(16图)、直浦都(13图)、竹山都(5图)、招收都(5图)、砂浦都(1图)、隆井都(9图)、附廓都(7图)、洋乌都(11图)、附都(5图)。 光绪十年(1884),全县13都,辖759个自然村。 清末民初,沿袭旧制。民国10年(1921)2月,广东省民政厅始划定潮阳县自治区域,分9区8镇143乡。民国35年至38年10月,全县乡、镇几经合并,成为9区5镇66乡。 建国初,潮阳县辖区、乡(镇)依旧。1950年3月,南山管理局撤销后,两英一带乡村成为潮阳县第十区。1952年8月,潮阳县区划重新调整为1镇17区,即棉城镇,一区至十七区依次是金浦区、海门区、达濠区、和平区、峡山区、谷饶区、铜盂区、贵屿区、司马浦区、陈店区、河浦区、两英区、石船区、沙陇区、井都区、灶浦区、西胪区。 1956年12月,撤销区的建制,改设3镇44乡,即棉城、海门、达濠镇,金浦、平西、凤岗、广澳、潮光、和平、溪头、港头、峡山、东浦、泗联、谷饶、深石、和练、中练、贵屿、南阳、上练、司马浦、大布、仙桃、金溪、陈店、石桥头、大长陇、河浦、珠圆、钱塘、两英、古厝、金瓯、雷岭、石船、沙陇、成田、井都、关端口、下林、金玉、灶浦、西胪、华阳、桑田、波美乡。 1957年11月,全县重新调整为3镇27乡,即棉城、海门、达濠镇,平西、金浦、凤岗、河浦、珠园、和平、港头、沙陇、井都、峡山、司马浦、两英、石船、雷岭、陈店、金溪、大长陇、上练、贵屿、南阳、铜盂、谷饶、灶浦、西胪、桑田、华阳、关端口乡。 1958年5月,划出达濠镇及大长陇等乡村后,县政区存2镇24乡。同年6月,政区再度合并为2镇17大乡,即:棉城、海门镇,金浦、和平、峡山、谷饶、铜盂、贵屿、司马浦、陈店、两英、石船、雷岭、沙陇、井都、关端口、金玉、西胪、桑田乡。 1958年9月,撤销乡镇建制,建立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县划分为13个人民公社,即红潮、前锋、和平、金星、灯塔、东风、群英、红场、上游、红锋、先锋、红星、幸福人民公社。同年12月,惠来县撤销,其东红人民公社划归潮阳县。 1959年初,撤销东红人民公社,增设靖海、田心、周田、仙庵、金浦、铜盂、井都人民公社及和平柑桔农场、河溪农场。同时,红潮人民公社(下略人民公社)改名棉城人民公社(下略人民),前锋改名海门公社,金星改名沙陇公社,灯塔改名峡山公社,东风改名陈店公社,群英改名两英公社,红场改名石船公社,上游改名贵屿公社,红锋改名谷饶公社,先锋改名金玉公社,红星改名关端口公社,幸福改名西胪公社。 1961年6月,增设司马浦公社。同时10~11月,又增设仙城、灶浦、成田3个公社。 1962年4月,和平柑桔农场改为和柑公社、河溪农场改为河溪公社。 1964年增设城郊公社,棉城公社复称棉城镇。 1970年,和柑公社改名胪岗公社。 1975年,海门公社改名海门镇。全县行政区划为2镇24公社。 1983年10月,社队建制改为区乡建制。至年底,全县行政区划为2个区级镇和24个区,下辖316乡12管理区14街道办事处12渔业队。 1984年9月,沙陇、和平、峡山、陈店、两英、谷饶、关端口7个区改设为区级镇。1985年,全县政区分为2镇24区,下辖316乡12管理区14街道12渔业队。 1986年1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潮阳县撤区置镇建制,将原来的区、镇合并为25个镇(棉城与城郊合并)。设置121个居民委员会和428个村委会。 1992年,各镇增设管理区办事处,并调整部分村(居)民委员会。 199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潮阳市棉城镇、海门镇、金浦镇改设为文光、棉北、城南、海门、金浦5个街道(后海门镇仍保留镇建制)。 2000年,潮阳市辖4个街道、22个镇。总人口2470812人,各镇人口: 文光街道 134720 、棉北街道 53669 、城南街道 96276、 金浦街道 67281 、海门镇 105224、 井都镇 78612 、和平镇 150894 、胪岗镇 119545、 成田镇 80051、 沙陇镇 84470、 田心镇 31754、 司马浦镇 109836、 陈店镇 90286、 仙城镇 82372、 两英镇 164993、 红场镇 24111、 雷岭镇 29801、 峡山镇 182478、 铜盂镇 104158 、谷饶镇 125444、 贵屿镇 120357 、金玉镇 70156 、灶浦镇 46378 、关端口镇 112536、 西胪镇 138541 、河溪镇 66869。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斯坦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2年,潮阳市辖4个街道(文光、棉北、城南、金浦)、22个镇(田心、井都、沙陇、雷岭、成田、红场、胪岗、关端口、两英、仙城、和平、峡山、河溪、西胪、陈店、铜孟、贵屿、谷饶、金玉、海门、灶浦、司马浦),380个会委会、158个居委会。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潮阳市撤市设区并入汕头市,原潮阳市分设为潮阳区和潮南区。潮阳区辖文光、城南、棉北、金浦4个街道和海门、和平、铜盂、谷饶、贵屿、金玉、灶浦、关端口、西胪、河溪10个镇,区域面积667.6平方千米;潮南区辖峡山、司马浦、陈店、仙城、两英、红场、雷岭、胪岗、成田、沙陇、田心、井都12个镇,区域面积596.42平方千米。
采纳哦

㈧ 达濠区的历史沿革

达濠区(DáháoQū)在广东省汕头市区东南部。北临汕头港与城区相望,东南濒南海。全区地域以达濠岛为主。区政府驻达濠城。1987年辖3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因达濠山而得名,山又因濠江而称。原属潮阳县。
1958年划属汕头市郊区,称达濠公社。
1961年重属潮阳县。1974年又属汕头市郊区。
1980年改称达濠镇。
1984年建达濠区,同年12月划出达濠岛东南部30平方公里为汕头经济特区广澳片区。
2003年1月29日,国务院以国函[2003]11号文批复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调整汕头市行政区划。撤销汕头市达濠区、河浦区,设立汕头市濠江区。以原达濠区(不含礐石街道的浔洄居委会)和河浦区的行政区域为濠江区的行政区域;调整后濠江区辖达濠 、礐石、马滘、广澳、三河、玉新、滨海等7个街道,区政府驻府前路(原达濠区政府驻地)。
2004年2月5日,濠江区三河街道办事处更名为河浦街道办事处。

㈨ 达濠的达濠古城

历史
在我市各地,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古建筑遗存,建于1717年的达濠古城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全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袖珍古城。
传说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杨琳上奏朝廷,请钦准在达濠沿海一带构筑城廓,用以抵御明朝余党及海盗的侵扰。当时的地方官许颖,觉得在此地建城廓,既不方便靠潮汐劳作的渔民出入,又以渔盐为业的民众,生活极其贫困,此时大兴土木搞城建工程,实在是劳民伤财。而不筑城又无法向上司交代,出于以民为本的理念,后来许颖终于想出应对的办法,建成了这座袖珍小城——招收城以应付朝廷,还根据达濠鱼岛的地理环境,用余款修建了一条约20多里长的海堤,使当地居民免受潮水侵袭之灾。但欺君罔上的行为终究被杨琳觉察。许大人自知罪责难赦便自缢身亡。许颖为官一任,造福—方百姓的风范备受人们的称赞,达濠人民为纪念他,自愿集资,隔年便在城南修建了“许公祠”,以为纪念。潮剧《濠城风云》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改编和演绎的,曾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和许多启示。
城内原有居民近百户,1939年日寇侵占达濠,驻扎古城,强毁民房,杀戮百姓,血洗濠城,犯下的滔天罪行实在罄竹难书。
达濠古城作为潮汕历史文化实物遗址,是最具达濠风貌的代表,曾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1998年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还专门拍摄《达濠古城探秘》专题片。古城逐渐被世人所关注,并于2010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的达濠招收古城呈正方形,面积只有14000平方米,周长429米,城墙高5.3米,厚1.35米,城墙的上半部用贝灰、粗砂和黏土夯筑,下半部用石块垒砌,十分坚实。墙顶有城垛,城之四角筑有了望平台,设东、西二城门,东门称“达善门”,西门叫“西濠门”,均为高3米、宽4.5米、厚4.3米的石拱门。据说原来城门上筑有城楼,向外是布满枪眼的高墙,内侧是重檐三开间厅。经历了300年的沧桑岁月,现已不复存在了。如今的城墙亦已变得斑驳陆离,却平添一份智者的深沉,它把喧闹的舞台让给新生的楼群,只留下一份执着的坚守,苍凉而凝重
未来发展
中国最小的古城——达濠古城将“华丽变身”,成为一处濠江群众游玩休憩的文化公园及特色旅游景点。昨天上午,濠江区委、区政府举行开工仪式,拉开达濠古城修缮工程的帷幕。
达濠古城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是我国有名的袖珍古城,是我省重要的文物单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古城墙一度受到破坏,尤其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城内建筑物乱搭乱建的现象时有发生,小商贩占道经营与脏乱差的现象十分突出,这些现象与达濠古城古色古香的形象格格不入。为此,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达濠古城的修缮整治工作列入十大为民办好事实事的民生工程之一,落实达濠街道作为达濠古城修缮整治工作的责任主体,相关部门配合联动,实施整治修缮。
目前,古城整治工作已完成城内违建物的拆除和摊档的清退,进入修复修缮阶段。此项工作还得到了林隆彬先生、林辉文先生等诸位乡亲贤达的积极响应,共捐资1000多万作为支持。据了解,此次修缮工程将对重点建筑遗产达濠古城墙、工人文化宫、影剧院等进行原貌复原、修缮提升功能,原有影剧院将改为风雨剧场并作适当整修,同时保留并提升改造现有影剧院前的露天舞台,增设展示空间;结合许公纪念园,象征性恢复老城门原貌,并增加座椅、垃圾桶、标识牌、景观灯等基础配套设施。同时,规划建设古城绿化景观,届时绿化覆盖率将由修缮前的27%提升至74%。

㈩ 濠江的文化历史有哪些

说这个东西它这个东西的话是800次的话,这个肯定要下个作业帮了,帮助那个历史有了现在肯定有非常多。

阅读全文

与潮阳达濠哪个历史更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