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五千年的历史看山西,三千年历史看河南”为何这么说
因为人长得还像猴子的时候,是住在山上,当时打猎为生,吃生肉。燧人氏发明取火后,中国人就吃烧烤了,不过仍住在山里。
而炎帝神农出,以身试药,其实试的是所有能吃的东西,神农氏就教会了族人种植五谷,中国人就开始吃饭了。种粮食就要有水有地,中国人就慢慢走出森林,在森林边上,有水也有地的地方种植庄稼,没事的时候就去打猎。这个地方就是山西一带,包括山西陕西甘肃等地方。这就是5000年历史看山西。
大中华文明继续演变,到大宋被金赶到南方,大中华的经济中心就迁移到长江以南,虽然各代大多建都北京,那也只是为了抵抗北方的入侵。北京也只是大中华的政治中心,而经济中心始终在南方。所以宋高宗赵构的历史地位被大大低估,从经济中心南移的角度来说,赵构无疑是杰出帝王,他改变了大中华的格局。到改革开放至今,更加明显,自上海至深圳,经济明显优于北方。
㈡ 为什么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看山西,三千年历史看河南”呢
中华民族山下五千年的历史,这个说法要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在1911年确定了黄帝元年,在公园前2698年。这才有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个说法的由来。
冀州处于黄河中游地区,在上古时期就是人口密集的地方,特别是大禹治水之后,黄河中游的水患得到了解决,在中游地区行成了沃野千里。在当时这个地方也就成了中华民族上古时期最富有和最繁华的地方。
比如在大禹治水完毕后,进行分封天下,将国家划了几五个圈,就想我们现代的城市里的外环路一样,最靠内的一圈是大禹管理的区域,再往外就是诸侯、大夫,最外圈就是虞舜时期流放的北狄、南蛮、东夷、西戎。所有的诸侯和大夫都是需要缴税和朝拜,而山西这块就成当时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㈢ 五千年的历史看山西,三千年历史看河南,为什么有这样的说法
山西是中国文化历史悠久的地方。早在三皇五帝时期,一些原始人就聚集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的群体。例如,生活在4500万年前的元曲“大猩猩”,可能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千多年前,周武王摧毁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历史。后来,“成王同业成了他的弟弟,蜀禹成了唐朝的统治者。”他的儿子谢父改名为晋国,并为统治晋国做出了巨大努力。金变得越来越强大。看看河南三千年的历史,真是太棒了。河南拥有中国七座古都中的四座,其中两座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三千年后,洛阳周围有许多古墓葬,盗墓一直是一个大产业。探索地球最流行的工具之一是洛阳铁锹,它是由古墓丽影发明的。在洛阳,钱塘知斋博物馆专门为发现的墓志铭而建。去河南博物馆看看,每一个朝代每一代的文物都不缺,而且都很精美,比如春秋时期的玉柄铁剑、云纹酒坂、莲花鹤壶、汉代四神云启图、唐三彩、吴钊去赎罪金条、宋金瓷、明清丝绸等等,名单上还有很多。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㈣ 为何说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那为什么说中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印证了中国5000多年的发展,山西是中国历史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省份,山西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有着多姿多彩,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是华夏文明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说5000年文明看山西,主要是指华夏文明的起源,在山西晋东南,他的历史文明延续几千年而不断,先进思想流传几千年而不哭,艺术精华播散,几千年而不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果结晶,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中的艺术精华,是先组织给后人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中国史前传说的尧舜禹时代由传说成为信史,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证实。
㈤ 中国有这么多省份,为什么说“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只是因为山西历经五千年风雨,见证了中国五千年来的发展。
古时山西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中国历史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省份,拥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历史文化悠久。
从古至今,山西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与发展,他虽然不是中国的发源地,但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山西这片土地上留存下来的众多文物古迹,也向我们诉说中国五千年来的经历,所以有了五千年中国看山西这句话。
㈥ 为什么大家常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八千年历史看甘肃呢
中国历史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时间节点,比如说,30年历史就要去深圳;想看100年中国历史,就得去上海;想看1000年的历史,就应该到北京。
如果想了解3000年中国历史就得去陕西;但想看更远的5000年历史,那就要去山西;再往上想看8000年历史,只能去甘肃了。
为什么要按照这几点来划分呢?这是有它的原因的。
第二,为什么说8000年历史看甘肃?
我在甘肃兰州生活了三年,中间去过甘肃无数个地方。很多人都没有到过西部,其实甘肃就是西部,古代丝绸之路、敦煌石窟、嘉峪关、张掖、武威,这些名字让我们想起了汉朝、唐朝的强大。
但甘肃号称8000年历史,并不是自卖自夸,而是有历史依据的。在8000年前,秦安大地湾地区就已经有人存在了,而且是很早的彩陶文化,也被称为是大地湾文化。
㈦ 为什么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山西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的美称,保留有全国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说:“十年中国看深圳,百年中国看上海,千年中国看西安,五千年中国看山西”。
山西省自古就有人类活动的迹象,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考古表明,远古时代,山西南部是人类初曙的起源地。运城垣曲县“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约在1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原始人群就在山西晋南地区繁衍生息,其中运城芮城县西侯度文化遗址发现的火烧骨,把中国范围内发现的人类用火历史向前推进了100万年;约在10—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山西汾河两岸和大同、朔州一带,已经出现了比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
新石器时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经成为当时诸多邦国的中心。对临汾襄汾县陶寺遗址发现和研究成果表明,这里是帝尧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国所在区域。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后中国史前传说的尧舜禹时代由传说成为信史,中华5000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证实。
(7)为什么说5000历史看山西扩展阅读
山西的历史文化:
1、方言
山西大部地区使用晋语,晋南大部地区使用中原官话,广灵县使用冀鲁官话。晋语是中国北方的唯一一个非官话方言。晋语别于官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留入声。多数晋语有五个声调。晋语的声调有极复杂的连续变调现象。晋语古浊音今读塞音、塞擦音的字平声不送气。晋语保留诸多古汉语特征。
2、戏曲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被称为“戏曲摇篮”。汉代时山西大地就出现了戏曲萌芽。北宋年间,山西各地活跃多种土戏——这些土戏是中国戏曲的雏形。元代时山西成了全国戏曲艺术的中心,全国所发现的元代戏台基本都在山西(晋南)。
至明代时,山西蒲州、陕西同州、河南陕州一带的民间艺人把北杂剧唱腔进行改革,演变出了“蒲州梆子”戏,蒲州梆子后分别与晋中、晋北、晋东南等地的土戏相结合,逐步形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
清朝中叶,中国戏曲开始了“花部”(即梆子戏)和“雅部”(即昆曲)之争,山西民间赛戏之风也盛行开来,大村镇往往同时邀两个戏班演出,唱“对台戏”。1980年晋查显示,山西地方剧种达54个,占300多个剧种的六分之一。
3、节令
山西是岁时节日民俗最早出现的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夏历,而夏历是历史上夏王朝使用的历法。山西省的南部地区是夏代的发祥地之一,北部地区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胡汉杂居,形成了地方特色节令民俗。
㈧ 为什么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文明看晋东南
火是人类生存进步开展的重要要素,罗曼罗兰的“一团火熄了,另一团火燃起”就提醒了人类文化和火一熄一燃的关系,而人类人工取火最早的考古证据就在180万年的山西。
春秋时期屡次称霸被人誉作“晋国天下莫强焉”后被一分为二的晋国也是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的辉煌,给山西留下了运用至今的简称“晋”和“三晋”。
㈨ 为什么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
一、我们自称炎黄子孙,尧庙就在山西临汾,大禹乃是山西运城人,而且临汾和运城挨得很近。
二、华夏族发源于山西,从尧帝时代,炎黄子孙就从山西这块地方上发扬光大了。
三、三皇五帝中唐尧立都平阳(今山西临汾),而时间是发生在公元前4700年,也就是从尧舜禹时代到现在大约是5000年,所以说“五千年历史看山西”。
(9)为什么说5000历史看山西扩展阅读: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的根据
1、山西是厚重的黄河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
古人类文化遗址、帝都古城、宝刹禅院、石窟碑碣、雕塑壁画、古塔古墓、佛道圣地、险堡雄关以及革命文物、史迹等,从北到南、珠串全省,构成了山西古今兼备,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
目前,全国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筑物70%以上在山西省全省境内,具有珍贵价值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就有119多处。
2、中国历史上,山西仅在为数不多的时间作为某些朝代首都,但是回顾历朝历代,山西都作为边关要塞为历任君王所重视。
历朝历代都有君王在山西境内修筑长城,在山西境内最有名的长城关城有平型关,雁门关,娘子关,偏关等,而全国唯一的宋代长城也在山西境内。
3、明清两代可谓是山西人最为活跃的时代,晋商在明清五百年间将中国古近代金融业做到了真正的"汇通天下"。
简而言之,从古至今,山西都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与发展,而且一度在历史的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留存下来的众多文物古迹也诉说着千年中国的漫漫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