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牌坊街多少年历史

牌坊街多少年历史

发布时间:2022-07-25 09:00:59

A. 潮州牌坊街的特点

牌坊多,是潮州纪念性标志建筑,太平路与东门街是潮州古牌坊最为集中的路段。根据史籍记载,太平路共有明、清石牌坊39座,其中建于明代的有34座,建于清代的5座,最早的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为御史许洪宥建的“柱史”坊,最迟的建于干隆五十年(1785年),是为直隶总督郑大进建的“圣朝使相”坊。
清末明初,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引入广东,在此期间,太平路、东门街也渐次改造成骑楼式商业街,并与明、清石牌坊共存,形成了国内独特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B. 关于新乡市石牌坊的来历

新乡石牌坊已经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与在当地居住几百年的赵家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第10代赵家子孙赵珂,由山西铁货商人王泰来协助开始经营铁货生意,逐渐壮大,后来成为当地的首富,赵珂虽为富商但心地善良,经常帮助乡邻,在当地威望极高。

清朝初年白莲教造反时,有人举报赵珂供养百余壮丁,有造反之心。皇上派人调查后,发现百名壮丁原来是赵家的看门护院之人,并得知赵家七辈没有分家,家庭和睦,非但没有查处,还准许赵家修了七世同居坊(石牌坊)以光耀后代。

现在的牌坊街原来并没有名字,石牌坊修建之后,就给街起了个名字,叫牌坊街。

至赵家第15代,赵珂的孙子赵浚当上了河北保定县的知县,赵浚为官清廉,深爱百姓。由于保定县是个穷县,每到向朝廷完粮纳税时,总完不成任务,赵浚便回家卖地,用卖地的钱向朝廷纳税,如此下来,赵家逐渐陷入困境,赵家后代只好搬出饮马口,到现在的周村赵家亲戚处艰难度日。

赵家家境虽然自此困顿,赵浚却落了个“赵青天”的好名声。虽然赵家已经没落,但屹立不倒的石牌坊却记载着赵家先人的功绩。

(2)牌坊街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牌坊的起源

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称呼,老百姓俗称它为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牌坊的历史源远流长。据考察分析,牌坊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其实牌坊与牌楼是有显着区别的,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是由于它们都是我国古代用于表彰、纪念、装饰、标识和导向的一种建筑物,而且又多建于宫苑、寺观、陵墓、祠堂、衙署和街道路口等地方,再加上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

牌坊在古时候其实就是一个门的称谓,但是到什么时候确定它为牌坊的呢,这要从唐代说起。唐代,我国城市都采用里坊制,城内被纵横交错的棋盘式道路划分成若干块方形居民区,这些居民区,唐代称为“坊”。

坊是居民居住区的基本单位,“坊”与“坊”之间有墙相隔,坊墙中央设有门,以便通行,称为坊门。后来因为门没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现在这种形式,于是老百姓逐渐地称这种坊门为牌坊。

牌坊的内涵

中国的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极其隆重的事,每一座牌坊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象征意义,而这些内涵和象征,主要是通过牌坊上雕刻彩绘的各种图案花纹,用隐喻手法表现出来的。例如牌坊上常有这些图案:

(1)龙凤:与皇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龙乃百兽之尊,是封建社会中作为至高无上的皇帝的象征;凤乃百鸟之首,封建社会中常用来作为高贵的皇后的象征。

(2)蝙蝠:因“蝠”字与“福”字谐音,因而成为好运气和幸福的象征,人们常常以五只蝙蝠组成图案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长寿、健康、富裕、平安、人丁兴旺及子孙满堂等五种天赐之福。

(3)鹿:与“禄”字谐音,常被用作牌坊雕绘的图案,以象征升官晋爵、高官厚禄。

(4)鱼:与“余”谐音,常与水塘、荷莲一起组成图案被雕绘在牌坊上,以象征金玉(鱼)满堂或连(莲)年有余;同时,鲤鱼跳龙门又是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的代名词,因此,鲤鱼腾浪也常被用于雕绘牌坊的图案,以象征科举及第、金榜题名。

松、鹤、龟、麒麟、荷花、荷叶、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绘在牌坊上,表达长寿、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丰富内涵。

除了这些动植物的图案外,牌坊最大的特色还有“坊眼”。比如北京中山公园进口出的牌坊,上面就有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字,为的就是表明这座牌坊的建造对象和建造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建造的意义和价值。

另外还会在牌坊上注明牌坊是为谁建的、为什么事建的、由谁建的和什么时候建的等内容,有的还会题写对联。这些文字,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们的人生理念及封建礼教、传统道德观念的集中表现。

但是,在等级制度森严的过去,立牌坊是一件极为隆重、极不容易的事。根据当时的规定,凡是进入国子监读书和获得举人以上功名的人,方可经地方官府审核批准后,由官方出资建功名坊。至于立贞节牌坊、仁义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严格,须经当地官府查核实后逐级呈报,最后由皇帝审查恩准,或由皇帝直接封赠,方能建造。

即使允许建造,建造什么规格的牌坊,也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如只有帝王神庙、陵寝才可用“六柱五间十一楼”,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间七楼”;但孔庙的“万古长春”坊仅是一个破例,因为人家可是“孔圣人”。所以在当时来说,如果一个人能获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那对这个人、这个家族乃至这个地方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无与伦比的殊荣。

C. 石牌坊的潮州石牌坊街

潮州位于广东省,这里自古人才辈出,潮州的汉族文化底蕴雄厚,那遗留下来为数众多的石牌坊见证了这一切。曾经一提及潮州的太平路牌坊街,让不少的潮州人引为自豪的。曾经潮州人视“桥顶吃炒面,大街看亭字”为一大乐事,这里的亭就是指的石牌坊,潮州人称其为石亭。潮州城中累计建设的石牌坊有150多座之众,其中太平路有47座,规格最高最为精致。因此太平路也被称为牌坊街。经过各方的努力,牌坊街的23座石牌坊被重新修复,以原址、原貌、原工艺为基本原则,恢复了古牌坊的真实历史面貌和艺术特色。这二十三座牌坊分别是:
1、十相留声坊:位于太平路南端的第二座牌坊“十相留声坊”,是记念唐朝时期任潮州刺史的(韩愈)韩文公,唐代的常衮、杨嗣复、李德裕、李宗闵,宋代的陈尧佐、赵鼎、吴潜、文天祥、陆秀夫、张士杰,这十位身居百官之首的宰相都来到潮州,并将中原文化带进潮州,潮人为此而立坊纪念。2、大理司平坊:原在太平路头亭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大理司平坊,在大街。为大理寺评事郑崇重建。” 郑崇(1389-1453),字秉义,号古城,明海阳(今潮州市区)人。3、玉署仙班坊:重建于石牌巷口,光绪《海阳县志?坊表》:“木天人瑞坊,在大街石牌巷口。为一百有三岁、钦赐翰林院侍读刘起振建。”刘起振(1648-1751),字颖之,海阳田头(今属潮州枫溪)人。4、秋台坊:原在太平路砖亭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秋台坊,为尚书王大宝建。”王大宝(1091-1165),字符龟,宋海阳人。南宋建炎二年(1128)廷试进士第二,是宋代岭南唯一的榜眼。历官至礼部尚书。5、赐锦重光坊:原在太平路甲第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赐锦重光坊,在大街。为国朝甲辰进士,巩县知县邱轩昂。邱轩昂(1690-1763),字符澍,号名亭,清海阳县大和都麟坪乡(今潮安凤塘镇麟坪村)人。6、吴楚重镇坊:原在太平路甲第巷口。光绪《海阳县志□坊表》:“吴楚重镇坊,在大街甲第巷口。为侍卫、湖北总兵林炳星建。”林炳星,清海阳县城(今潮州市区)人。清干隆三年(1738)武举人,七年二甲武进士,授御前三等侍卫,官至湖北宜昌镇总兵。7、大理少卿坊:原在太平路灶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大理少卿坊,在大街。为大理少卿吴一贯建。”吴一贯,字道夫,海阳县上莆都(今属潮安彩塘镇水美村)人。8、台省褒封坊:在今潮州市区太平路猷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台省褒封坊,在大街。为户科郎中李思悦之父、举人封郎中李一庄,御史李春芳之父、赠御史李大受建。”李大受、李春芳、李一庄、李思悦均是明海阳鹳巢(今属潮安龙湖)人,李春芳系李一庄的大伯父。李春芳,字资元,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历官江西新建知县,南京四川道御史,浙江道监察御史,广东顺德知府。9、两京科道坊:原在太平路下水门街口北。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两京科道坊,在大街。为监察御史迁陕西副使郑安、弟吏科给事中郑寯建。”郑安,字康民,明海阳(今潮州市区)人。10、侍御坊:原在太平路三家巷口南畔。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侍御坊,在大街。为进士、苑马寺卿成子学建。”成子学,字怀远,号井居,一号惟道,明海阳(今潮安龙湖)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11、诰敕重封坊:原在太平路东门街口南畔。干隆《潮州府志?坊表》:“诰敕重封坊,在大街。为封知县赠知府陈以贲、子梧州知府后升贵州副使陈志颐建。”12、少司马坊:原在太平路东门街口南畔。干隆《潮州府志?坊表》:“少司马坊,在大街。为兵部侍郎总督宣大等处翁万达。翁万达,明揭阳鮀江里举登村(今属汕头金平区鮀浦镇)人,生于弘治十一年(1498)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字仁夫,号东涯。卒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13、盛世元凯坊:原在太平路光源街口。雍正《海阳县志?坊表》:“盛世元凯坊,在大街。为崇祯戊辰进士同榜八人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李士淳、梁应龙、杨任斯、陈所献建。”崇祯戊辰为明崇祯元年(1628)。14、宗伯学士坊:原在太平路载阳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云:“宗伯学士坊,在大街。为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建。”,黄锦(1576-1658),字孚元,一作䌹存,号䌹庵,饶平县宣化都(今大埕镇上黄村)人。15、三世尚书坊:原在太平路分司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云:“三世尚书坊,在大街。为赠太常卿林瓒、子林乔樌及孙户部侍郎赠尚书林熙春建。”林熙春(1552-1631),字志和,号仰晋,海阳龙溪(今潮安庵端口)宝陇村人。16、柱史坊:原在太平路柳衙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云:“柱史坊,在大街。为御史许洪宥建。”许洪宥,字舜仁,海阳(今属潮安龙湖)人。明弘治十四年(1501)举人。着有《龙江集》、《南台日录》、《易经管见》等。17、理学儒宗坊:太平路羊玉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云:“理学儒宗坊,在大街。为吏部郎中唐伯元建。”唐伯元(1541-1598),字仁卿,号曙台,澄海苏湾都人。唐伯元的一生是以清节知名的一生,也是在治政和治学上都很出色的一生。18、圣朝使相坊:太平路英聚巷口北侧。光绪《海阳县志?建置略四》载:“圣朝使相坊,在铺巷口,状元坊次。为进士、太子太保、直隶总督郑大进建。”坊字北镌“覃恩三锡”。19、状元坊:在太平路状元亭巷口北侧。下枋镌“嘉靖壬辰科状元林大钦”。“状元”二字由饶宗颐先生重书,朝北为篆书,朝南为榜书。20、文宗方伯坊:在太平路军厅巷口南侧。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云:“文宗方伯坊,在大街。为福建左布政黄琮建。”黄琮(1552-1640),号玉田,又号韩江侣石山人,明饶平宣化都大埕(今饶平大埕镇上黄村)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21、四进士坊:在太平路四进士亭巷口。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云:“四进士坊,在大街。为明正德丁丑科进士萧与成、陈大器、薛侃、苏信建。”明正德丁丑为正德十二年(1517)。22、七俊坊:在太平路东门街。干隆《潮州府志?坊表》:“七俊坊,在东门内。为嘉靖甲辰科进士林光祖、章熙、黄国卿、郭维藩、陈昌言、苏志仁、成子学建。”嘉靖甲辰为嘉靖二十三年(1544)。23、恩光洊锡坊:太平路东门街口北畔。干隆《潮州府志?坊表》:“恩光洊锡坊,在大街。为封尚书翁玉建。”翁玉(1474-1549),字文璜,号梅斋,明揭阳鮀江里举登村(今属汕头鮀浦镇)人,明兵部尚书翁万达之父。翁万达于嘉靖五年(1526)登进士第,随着仕途的青云直上,翁玉因之而四次受到朝廷封赠。

D. 潮州牌坊街的牌坊新貌

1986年12月潮州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后,随着专门机构名城办的建立和人们对历史文化认识的提高,修复牌坊街开始提上议事日程,但由于主客观条件尚不具备,因此未能实施。进入21世纪以后,在“旅游旺市”的策动下,古城墙、东门楼、广济桥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动工,修复牌坊街已成为名城建设的重要项目再次浮出水面。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和海内外乡亲的热心支持下,从2004年开始进行规划设计,同年9月正式奠基;历2年的施工,至2007年底基本完成牌坊的安装、验收、并继续进行两侧骑楼的修复和铺设石板路面。
此次修复的古牌坊共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不包括准备增加的位于南端入口的“三阳门”和“十相留声坊”),东门街2座。在修复工程中,采取“原址、原貌”和“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原则,但由于22座中只有15座存照片,而且历半个世纪环境的变动和考虑布局的合理,因此“原址、原貌”只能是原则上的多数。
2004年4月,潮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动工修复潮州牌坊街,共修复古牌坊22座,其中太平路20座、东门街2座,新增“三阳门”和“十相留声坊”2座牌坊。工程于2009年10月1日竣工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与广济桥齐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标志性景点,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古牌坊街。潮州透过牌坊街这条“中轴线”,逐步修复建成一个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充分反映潮州历史文化的人文环境、历史风貌和经济生活的文化旅游中心区,并分传统文化街区、特色产业及旅游精品街区、 民居客栈街区、小吃一条街、 娱乐休闲街区五大个功能区对外开放,是潮州旅游观光的重点景区。

E. 牌坊街有多少个牌坊

22座。

古代的牌坊都已被拆除,现存的22座是复建的,2004年4月,潮州市委、市政府开始动工修复潮州牌坊街,共修复古牌坊22座。

修复的22座牌坊中,明代从1517年至1637年建的18座,清代从1736年至1785年建的4座,前后历268年。

牌坊的内容有状元坊、榜眼坊、尚书坊、柱史坊、大总制坊、四进士坊、七俊坊以及八十八岁中进士的木天人瑞坊、父子兄弟俱中进士的科甲济美坊、金榜联芳坊等。

历史牌坊:

历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余在金山、韩山、湘子桥。此外,于乡镇间尚有57座,因此人们喻为“牌坊城”;

太平路与东门街是潮州古牌坊最为集中的路段。其中建于明代的有34座,建于清代的5座。

1951年,当时尚存的19座石牌坊因阻碍交通、废坠伤人而被悉数拆除。所幸拆除前均留下照片并对坊刻文字作了实录。

拆除后部分构件由有关单位予以收藏,余散失各处,后陆续有部分构件得到回收。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潮州牌坊街

F. 彩旗飘扬像电影片场,广东唯一的古城是什么

G. 潮州古城在什么地方拥有多少年历史

每次谈及广东,很多人第一想法,就认为这里是一座特别发达的城市,但是却不知道这里其实也有历史悠久的古镇。但是,一些外地人对广东不了解,觉得在古代的时候,其实这里特别的荒凉是比较贫穷的地方。实际上作为省会的广州市,它已经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不过因为自身的发展速度比较迅猛,现在多数地方都已经感觉不到古城的味道了,很多地方给我们的感觉是现代化,如今的广州,能够称得上古城的也就是“潮州市”。

很多人在旅游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些知名的景点,其实忽略了自己身边的古城。因为古城比较低调一些,所以有一些人没有来玩过。其实,我们不妨在节假日的时候,带上相机、带上家人,来这里拍摄一些美美的照片,你就会发现,它的时代感很浓,而且拍出来的照片也是特别的唯美。所以,对于这座古城有很多人非常的热爱,总是会来游玩。朋友,对于这座古城你有什么印象吗?有来这里玩过吗?

旅游地点:潮州古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内

H. 潮州牌坊街有多少个牌坊

潮州牌坊街据有关史籍记载,历史上潮州曾有牌坊91座,其中太平路39座,其他街巷44座,余在金山、韩山、湘子桥。

此外,于乡镇间尚有57座,因此人们喻为“牌坊城”;而集中于太平路(大街)的牌坊,多为横跨路面的二柱一门,规模较大,鳞次栉比,风格独特,气势非凡,故被誉为“牌坊街”。

太平路与东门街是潮州古牌坊最为集中的路段。

根据史籍记载,太平路共有明、清石牌坊39座,其中建于明代的有34座,建于清代的5座,最早的建于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是为御史许洪宥建的“柱史”坊,最迟的建于干隆五十年(1785年),是为直隶总督郑大进建的“圣朝使相”坊。

(8)牌坊街多少年历史扩展阅读

潮城的牌坊,除“宫保尚书坊”和“六贤坊”为木结构,“世旌节孝坊”和倒塌后重建的“秋台坊”为砖砌外,余均为石结构。

这些牌坊,“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以石雕凿成歇山顶、柱、梁及各小件,架上三叠牌楼,匾额两旁,有的加配石刻镂雕之‘双龙戏珠’或‘龙凤卷草’之类装饰,柱边加设石狮或石鼓插柱础,潮人俗称为亭”。

由于历史上自然与人为因素,至1949年10月潮城解放时共存牌坊39座,其中太平路19座,义安路3座,其他街巷13座,金山、韩山4座。

潮城尚存的牌坊因年久失修,出现松动和伤损,加之内容又属“为封建士大夫歌功颂德”,因此一次偶发的突然事故,导致整个牌坊群的毁灭。

I. 潮州最繁华的地段是哪

潮州古城,古代广东潮州府的府城所在地,是现潮州、揭阳、汕头三市在古代共同的商业和文化中心,唐代以来留下大量名胜古迹,如今是省内知名的旅游城市,虽然知名度不如凤凰、丽江、平遥、大理等古城,但风韵独特,来过的游客总会情不自禁喜欢上这里。

潮州牌坊街是中国牌坊最多、最密集的商业步行街,也是和广济桥、开元寺齐名的潮州名胜,这里不设检票口,不收门票,全天对游客开放。

牌坊街其实不是一条街道,而是太平路和周边拥有牌坊的街道的统称。这里特别之处在于石牌坊是明清风格,街道两侧的房子却是南洋特色的骑楼,两者混搭非但没有突兀感,反而有种另类美感。
传说潮州牌坊街的年份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牌坊一开始是木质结构,后来才改木为石。传说终归是传说,潮州牌坊街有历史记载的古牌坊主要建于明清时期。

很多地方的牌坊主要表扬贞节和孝义,潮州牌坊街却透着浓浓的文人气息。

作为潮汕文化的发源地兼原来的府城,潮州自古人文荟萃,名人辈出,城内的牌坊是一些功成名就的人建造的,每座牌坊都有一段故事,较有代表性的牌坊有状元坊、四进士坊、柱史坊、三世尚书·四朝大老坊等,其中状元坊是最着名的一座。在这里,“状元”两字指的是林大钦。

阅读全文

与牌坊街多少年历史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