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城市文化底蕴很重要,中国哪座城市的历史最悠久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省市众多,再加上我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所以很多城市的历史有很深厚,文化底蕴也很浓重。那么我国到底有哪些城市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浓重的文化底蕴呢,小编归纳总结了一番,跟着小编一起去学习一下吧。
1、首都北京首当其冲。要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第一个就是我们的首都北京,北京作为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的发展中心,它的历史可谓众所周知。而且北京还拥有着故宫、长城等七处世界文化遗产,这样的北京自然历史悠久。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历史让众多省份都有着属于自己浓厚的文化底蕴,除了北京、先、洛阳、成都和杭州,还有开封、南京、扬州、苏州等地方都是堪称最具历史文化的城市,这些文化底蕴的城市有没有你的家乡呢?如果你的家乡也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欢迎和小编沟通一二。
❷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地方是哪里
我国最悠久的地方是山西的南部跟陕西一部分以及河南安阳一带,那里是中国文明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原始发源地。
❸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西安吗
今天就让小编为各位分析一下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西安吗?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哪?文化名城西安的历史悠久吗?
01
看怎么理解历史悠久,要是时间长短的话,肯定是像安阳这样的城市,毕竟安阳在商朝的时候就出现了,要是论历史的影响力,那非西安莫属。
西安(长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丝绸之路起点。丰镐都城、秦阿房宫、兵马俑,汉未央宫、长乐宫,隋大兴城,唐大明宫、兴庆宫等勾勒出“长安情结”。这就是西安的魅力……
西安是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有两项六处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分别是: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大雁塔、小雁塔、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兴教寺塔。另有西安城墙、钟鼓楼、华清池、终南山、大唐芙蓉园、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碑林等景点,绝对是一个有文化有历史的地方
02
西安历史上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中国古都学会认定的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帝都历史最长的古都。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100多年。
早在100万年前,蓝田古人类就在这里建造了聚落;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这里已经出现了城垣的雏形;2008年,西安高陵杨官寨出土距今6000余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城市遗迹,被选为当年中国考古发现之首,这是中国发现的迄今最早的城市遗址,也将西安地区城市历史推进到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03
不是
西安排第六
西安,古称“长安”,现为陕西省省会,世界十大古都之一,至今已有3100年的建城史,境内拥有大量帝王陵墓、都城遗址、名胜古迹和各类博物馆等,代表景点有兵马俑、钟鼓楼、大雁塔、大明宫等。
第一是洛阳
在中国的历史上,洛阳绝对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历史名城,拥有四千年的建城史,是中国的第一座有着完整规划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据统计,在记载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二十五史中,“洛阳”一词总共出来了3549次,平均不到8700字就会出现一次,称得上是一座洛阳城,半部华夏史。
04
最悠久肯定不是,建都时间最长,朝代最多肯定是!今天的中国和中国人,从思想到疆域都是在建都西安的时候打下的基础,轩辕黄帝就埋在这里,西周的周公制礼做乐初步规范了人们的思想令社会有序,汉武帝独尊儒术彻底把中国人的思想设定为儒家思想直到今天,秦始皇打下两广,汉武帝打下甘肃新疆辽东外加半个朝鲜半岛和云南越南,大唐更不用说了,东起日本西至里海,南到印北北至蒙俄边境,半个欧亚大陆都在大唐皇帝的庇护之下,万国衣冠拜冕旒,那是何等的荣光!小学历史课本的彩页都印的有章怀太子墓《客使图》,有空到陕历博唐墓壁画展看看,什么叫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看看这幅图,啥都明白了!西安不是最悠久的但一定是最荣耀!
05
是。
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
西安南屏地势磅礴的秦岭,东近险拔峻秀的华山,西临冬夏积雪的太白,北连逶迤延绵的北山。四山亭亭,沃壤广野居中,宜林宜牧、宜粮宜棉、宜瓜宜果,有高山避暑、有风光览胜,故古有“膏腴天府”、“陆海丰饶”之称。
西安拥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历史上曾有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共13个朝代在此建都,曾经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1,200多年,被誉为“天然历史博物馆”。
西安有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遗址、古代城阙遗址、77座帝王陵墓、众多名寺古塔、先民遗迹等优秀文化艺术遗产,是世界旅游热点城市之一。
❹ 中国的古都哪一处历史最悠久
西安,古名长安, 陕西省的省会,中国首批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古都之首,与 罗马、雅典、 开罗并称世界四大古都。位于陕西 关中平原的 渭河南岸。背依 秦岭,面向秦川。西安,是着名的 丝绸之路的唯一起点和终点。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西安也是我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时最长的古城,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西周(公元前1134年)时起,直到唐代,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共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亦有17朝之说),历经2000余年。在中国六大古都中,西安的历史最为悠久。1982年成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公元前202年, 刘邦取得政权,在长安(今西安城西北郊 汉城)建立西汉王朝。西汉末年的公元9年,大司马王莽正式称帝,改都城长安为“ 常安”。明 洪武二年(1369年)改元代称之的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自此得名。西安是历史古都,历史上曾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从 周至唐,先后称之为周、秦、西汉、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历时近1100年。 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李自成都在这里建立过政权。五代时,后梁改京兆府为 雍州,设大安府,后唐改大安府为京兆府。宋代置 陕西路,后置永兴军路。金代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元代曾设陕西、 四川行省、行中书省;后改为 安西路、奉元路。明代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明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攻入西安后,曾改西安为长安。
众多着名的 历史人物和事件在这里活跃和发生, 秦皇汉武,隋文唐宗,白起王翦、 张良萧何、韩信班超、卫青去病、擒虎万岁、 李靖仁贵;秦扫 六合、汉击匈奴、柱国执政、 玄武之变、贞观之治、 武曌女皇、开元盛世、 西安事变……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非常悠久,历史文化的沉积非常厚重,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情风俗概括为关中十大怪。源于 西安碑林中一块清代碑石的关中八景,又称 长安八景,纪录了八处 关中地区着名的文物风景胜地。
中国十大古都:西安(长安),西周、西汉、北周、隋唐都城,统治长达750年。北京,中国金的中都、元的大都、明清的京师,统治中国长达800年。开封,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都城。杭州,吴越、南宋都城。成都,蜀汉、成汉、前蜀、后蜀都城。其它古都,有将杭州、银川、广州,郑州、咸阳、大同列入的,还有将沈阳、朝阳等列入的。南京,东吴、东晋、刘宋、南齐、梁、陈、南唐、明都城。是汉族三次复兴的大本营。洛阳,东周、东汉、西晋、北魏、后唐的都城。
❺ 中国的哪座城市的历史最悠久
“长沙鳖”也许历史最悠久 约7000年前,长沙开始形成村落。“长沙”作为地名,有历史记载的已有3000多年,目前还无法确定究竟源于何时,但有历史记载的时间已经是现今的省会城市中是最长久的了。《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一种“长沙鳖”,这是“长沙”地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开始规模化建城,但长沙地名究竟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定论,可以肯定的是,要比“长沙鳖”的记载还要久远。而且长沙的城名从没变过,城址也没有迁移过,这是中国省会城市中绝无仅有的。 成都比长沙晚吗 距今三四千年前,即相当于夏代纪年的早期阶段,古蜀先民逐渐从川西北高原沿着岷江河谷迁徙到成都平原,在成都平原已形成了高度发达的三星堆文明。周朝末年,蜀王开明九世从郫县迁徙成都,“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成都”一名即由此而来。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秦灭蜀,以蜀王旧都一带置成都县。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秦人仿咸阳建制兴筑成都城。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7),秦人始以蜀国地置蜀郡,成都为郡、县治所。此后两千多年中,成都的城名从没变过,城址没有迁移。 “南京”作为城市名称却是明代的事情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有 2470年历史 ,但“南京”作为城市名称却是明代的事情。 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攻占集庆,建立明朝,定都于此,为京师应天府。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北京皇宫及官衙均仿照南京制度),将应天府改为南京(留都),南京城名沿用至今有586年,仍设六部等机构。南京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 隋朝时期的太原才是今日的太原 春秋末,赵筒子家臣董安于筑晋阳城,在今太原西南晋源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36郡,太原郡为其中之一,郡治设在晋阳(不是今日的太原)。秦称为晋阳县。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西晋扩建。北齐于汾水东岸增筑新城,旋在旧城增设龙山县。隋以龙山为晋阳,晋阳为太原。 “西安”作为城市名称,只有638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建都于镐(今陕西长安沣河以东,但不是今日的西安所在地)。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开始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命名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建造了未央宫,同一年由栎阳城迁都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命名为长安城。汉武帝设京兆尹治理长安,地点由于历史原因有过迁徙,但大致都位于现在中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第二年春,大将军徐达攻下奉元路,将奉元路改名为西安,就是安定的大西北的意思。明太祖朱元璋封其次子为秦王驻守西安,秦王以唐长安城皇城为新城的基础,向外扩展,形成了今日的西安。 历史上的西安叫做长安,还有过大安府(后梁)、京兆府(后唐)、陕西路(宋)、安西路(元)、奉元路(元)等不同名称。西安的前身长安的城市历史有2000多年,而“西安”作为城市名称,只有638年。 “北京”这一地名604年前才出现 公元前1045 年(西周),北京开始建城,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公元前1045年北京成为蓟、燕等诸侯国的都城;公元前226 年(秦), 秦始皇攻取蓟城,蓟城为三十六郡之一。公元1368年(明),明朝取代元朝,把大都改称北平。公元1403年,明朝皇帝永乐改北平名为北京。国民党统治时期把北京改为北平。新中国成立后,又恢复了“北京”这个名字。 2100多年济南,明清以来才是省会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在2600多年前,就建有城廓。最早出现史册上的名称为“泺”(《春秋左传》),系因本市诸泉汇为泺水,故名。春秋战国时代,济南为齐国之泺邑。随后,齐国又把泺邑改为历下。2100多年前的汉代改称济南(《史记》)。因地济水之南,故名。公元前16年设立济南国。公元 前154年又废国改郡。到了宋代至道三年 (公元997年),分全国为15路,济南属京东路,为齐州(《宋史》)。徽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等五县,治所设历城,为府治之治。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山东省省会。 杭州在秦朝时还是海滩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 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的历史只有62年 史籍中首次出现合肥地名是在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中。清康熙六年(公元1664年),安徽正式建省,合肥属安徽省庐州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庐州府废,合肥县直属安徽省。1938年5月14日,合肥为日寇侵占,后为汪伪合肥县。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安徽省省会由立煌县(今金寨县)迁来合肥。 省会城市名称存在超过了千年的有: 南昌: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黄安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十里八十四步、辟有六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并设南昌县为附郭县,属扬州,南昌之名始此。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宋开宝八年(975年)复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江南西路,隆兴元年(1163年)为隆兴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兴路,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 广州:217年,步骘将交州治所从广信迁到番禺。三国吴黄武五年(226年),孙权将交州分为交州和广州两部分:合浦以南为交州,合浦以北为广州(辖南海、苍梧、郁林、合浦4郡),“广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厅,才特指一个城市为广州。“广州”名称自汉代出现至今有1770多年的历史。 福州:秦置闽中郡。历为汉闽越国都,三国建安郡、晋安郡,南朝晋平郡、闽州、丰州,隋泉州、建安郡,唐建州、泉州、闽州,唐开元十三年(725年),改设福州都督府,从此,福州就定了名。 郑州: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隋政府将北周时的荥州改名为郑州,州治成皋(今郑州荥阳汜水镇),下辖荥阳、成皋、密、内牟(即中牟,因避讳隋文帝杨坚父亲杨忠之名,将中牟县改为内牟县)、苑陵(今新郑东北)等县。从此,郑州一名开始用于今郑州地区。 兰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改州,金城郡改为兰州,置兰州总管府,府治子城,“兰州”之称即始于此,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拉萨:相传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娶得大唐文成公主入藏,筑布达拉宫以夸天下,大昭寺建成后,藏王便把文成公主由长安带来的释加牟尼佛像供在庙内,从此各地善男信女纷纷前来朝拜。久而久之,这块神圣的“逻娑”(山羊地)因音似,便被称为“拉萨”即“圣地”了。
❻ 中国哪个省历史历史最悠久
是河南,古中国原来就是直河南那一带,在夏朝时间中国没有走出河南省,到了商朝开始漫漫的中国扩大了,但是也就是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到了周朝时间中国扩大到长江北岸了,南岸仍然是没有开发
❼ 全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
西安市
西安,古称长安;曾用名:大兴城,京兆,奉元,西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的省会,中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9大区域中心之一,世界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中国重要的航天工业中心、机械制造中心和纺织工业中心。西安拥有较强的工业基础,是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实力最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特大城市之一。
截至2005年年末,西安市常住人口已达806.81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500多万。全市人口中,男性为416.82万人,占总人口的51.66%;女性为389.99万人,占总人口的48.34%。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6.88。
一、历史简况
西安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13个朝代或政权在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历时1100余年。
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曾经是陕甘宁边区辖市、西北行政区辖市、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1954年以来,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辖九区、四县。 1981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二、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在中国历史上,有20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但是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应该算是西安,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这是人们对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产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采用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主要还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种数量上不同的说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体朝代又各有两种说法。
·10朝说
10朝——依照时间次序为: 西周(前363年)、秦(统一后15年)、西汉(前210年)、前赵(11年)、前秦(33年)、后秦(34年)、西魏(22年)、北周(25年)、隋(38年)、唐(273年)。
·11朝说
11朝——在10朝的基础上加上王莽建立的新朝(前15年)。
·12朝说
12朝——在11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晋(愍帝4年)。
·13朝说
13朝——在12朝的基础上加上东汉(献帝6年)。
·14朝说
14朝——有两种情形:(1) 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大夏王朝;(2)在13朝基础上加上武则天建立的武周(15年)。
·16朝说
16朝——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末年由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由樊崇刘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权和黄巢建立的大齐。
·17朝说
17朝——分两种情形:(1) 在14朝第1种情形的基础上加上武周,大齐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2) 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更始政权、赤眉政权、大齐和的大顺。
三、历史上咸阳和长安的关系
历史上,今天的西安和咸阳同属一个城市。从古时咸阳与长安的关系可见一斑。西安和咸阳是中国地理距离最近的两个城市,不到20公里。同时西安市的西三环已修至咸阳境内,机场从原西安市桃园迁至咸阳。2006年,咸阳区号并入西安,与西安共同使用029区号。
·秦
都城咸阳。阿房宫大面积在今西安市境内,兵马俑和秦陵在今西安市境内。秦的宗庙在渭河南岸,荆轲刺秦王,就发生在秦章台宫(后来的汉未央宫前殿);廉颇蔺相如,秦王坐章台。秦代宫殿布局还没有形成宫城、皇城和三大殿的布局。秦咸阳城地跨渭河南北。
·汉
都城长安。汉长安是在秦咸阳遗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史记》:“汉长安,秦咸阳也”,张衡《西京赋》云:西汉长安“乃览秦制,跨周法”,《三辅黄图·序》也云:“武昭,治咸阳,因以汉都”。《旧唐书 地理志》说:“京师,故秦之咸阳,汉之长安也。”秦咸阳从惠文王以后,就不断向南扩展,在渭河以南修建了章台、兴乐宫、甘泉宫、信宫、阿房宫及七庙等建筑。刘邦夺得天下后,经娄敬、张良等的劝说,建都长安。修缮秦的兴乐宫而改为长乐宫,在秦章台基础上建未央宫。即汉长安城是在秦都咸阳基础上建立的,说明在都城选址上是汉承秦制的。 汉朝宫阙均在今西安市汉城保护区内,位于北二环以北,而汉代的武帝文帝景帝陵墓,在今咸阳市境内。
·唐
都城长安。宫城完全与今西安市重合,皇宫与今西安市明城墙重合。唐代帝王陵,如昭陵乾陵等则大部分在今咸阳市境内。而在唐代,唐十八陵全部在京兆府的辖县内,乾陵是京兆府奉天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西安与咸阳属同一城市,1950年代划为两市:西安和咸阳。西安为副省级,咸阳为地级。
【地理概况】·位置
西安市位于中国大陆腹地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东经107°40′~109°49′和北纬33°39′~34°45′之间。东以零河和灞源山地为界,与华县、渭南市、商州市、洛南县相接;西以太白山地及青化黄土台塬为界,与眉县、太白县接壤;南至北秦岭主脊,与佛坪县、宁陕县、柞水县分界;北至渭河,东北跨渭河,与咸阳市市区和杨凌区、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等县和扶风县、富平县相邻。辖境东西204公里,南北116公里;面积998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66平方公里。 面积9983平方公里。西安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偏南地区,北部为冲积平原,南部为剥蚀山地。大体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与西南低,呈一簸箕状。秦岭山脉横旦于西安以南,山脊海拔2000~2800米,是我国地理上北方与南方的重要分界。
中国的大地原点和国家授时中心就在西安。
·气候
西安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平均为219~233天。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1.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6.4℃~26.9℃;年平均气温13.3℃。年降水量平均为507.7毫米~719.8毫米。年平均湿度为69.6%。年平均降雪日为13.8天。
·矿产资源
西安地质发育史复杂,构造类型多样。秦岭山区大片的火成岩、变质岩以及渭河盆地巨厚的新生代沉积层,为各种金属、非金属以及能源资源的集聚奠定了基础。现已查明的各类矿产共47种,其中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22种,能源矿产2种,其他矿产2种。主要金属矿有:铁、锰、铬、钛、铜、铅、锌、锌铜、钼、金、钨、铀和高铝矿物原料。非金属矿主要有:大理石、长石、白云岩、水泥灰岩、石墨、建筑砂砾、脉石英、“蓝田玉”、砂线石、硫矿等。
【经济概况】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区位优势,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西安的比较优势突出地表现在三个层次上:世界级的旅游观光资源优势;国家级的科研教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优势;区域级的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信息枢纽优势。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西安正在成为我国重要的内陆开放城市。
近几年来,西安市不断优化区域发展布局,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成效显着,形成了“四区一基地”的开发新区格局,成为西安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心基地、对外开放的窗口和促进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文化教育】
·西安文化概要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西安的历史悠久,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人,将其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概括为关中十大怪。源于西安碑林中一块清代碑石的关中八景,又称长安八景,记录了关中八处着名的风景名胜。
流行于陕西以及西北等地的秦腔又称乱弹,又叫“梆子腔”,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西安方言为代表的的西北方言之一陕西话。西安的饮食文化同样博大精深,作为中国西北饮食的代表,以西安小吃最为着名,回族的清真饮食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中国国画中的长安画派、起源于汉代以前的关中皮影戏、源于西周的陕西木偶戏以及色彩浓郁的户县农民画等都是西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介绍
西安是中国重点高等院校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在校学生人数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第三位。西安的人均受教育水平较高,平均每6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大学本科以上教育,居西部地区之冠,在全国也处于领先地位。
西安现有普通高等院校37所,民办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36所,博士点334个,硕士点826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85个,另外有8 所军事院校、29所成人高校,近百所民办高校,在校大学生20多万人。西安的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生产实验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西安的大学
公办院校 民办院校
西安交通大学 西京学院
西北工业大学 西安培华学院
西北大学 西安翻译学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安外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思源学院
长安大学 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第二炮兵工程学院
西安通信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医学院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
西安邮电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体育学院
空军工程大学
武警工程学院
西安音乐学院
西安美术学院
西安政治学院
【旅游】【西安旅游简介】
西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是着名的世界历史名城。从100 多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蓝田猿人,到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村,西安的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众多王朝在此建都,历时 1100 多年。难怪“秦中自古帝王州”!在汉唐时期,西安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人口最早超过百万的国际大都市。“西罗马,东长安”是西安在世界历史地位的写照。
西安还是着名的丝绸之路的起点。西汉时期,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正式开辟了以长安为起点,联结欧亚大陆的通道“丝绸之路”。从此,中国的使臣、商贾和中亚、西亚、南亚各国的使节客商往来络绎不绝,中外商业贸易迅速发展,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友好往来不断加深。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浩瀚的文物古迹遗存使西安享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全省境内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54 处,其中陕西省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9 处,陵墓 8822 处,古遗址 5700 余处,文物点 21100余个。秦始皇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遗迹,西安古城墙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古城墙遗址。近年,汉阳陵的开发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轰动,其出土的裸体彩俑被誉为“东方维纳斯”。市内有 6000 多年历史的半坡遗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块、被誉为石质历史书库的碑林博物馆;文物储藏量全国之最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着名高僧玄奘法师译经之地大雁塔;西北历史最长的清真寺化觉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边的华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黄帝陵;汉武帝刘彻之墓汉茂陵;唐女皇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释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处法门寺,唐大明宫遗址等驰名中外的景点。自然景观峭拔险峻,独具特色,境内及附近有西岳华山、终南山、太白山、王顺山、骊山、楼观台、辋川溶洞等风景名胜区,更有周边的森林公园十余个。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辉映,构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韵风姿。
近年来,西安旅游业发展迅猛,旅游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业已成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西安市还首批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综合介绍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公里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及具影响力。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发掘情况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兵马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兵马俑坑。
·一号坑
一号坑最大,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弓弩类远射兵器,似为前锋部队,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部队,手执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部队。
·二号坑
二号兵马俑坑平面呈曲尺形,面积6000平方米,是一坐西朝东,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三号坑
三号兵马俑坑平面呈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出土68个陶俑和4 马1 车。
【信息】 西安邮政是全国六大通信中心(区号029)和11个一类邮件转口局之一。西安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形成了拥有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程控交换、数据与多媒体等多种通信手段,覆盖全市城乡,连接全国和世界各地的现代化电信通信网络。“数字西安”正在建设之中。西安电信宽带多媒体城域网已经覆盖西安城区90%以上的区域和郊县40%以上的区域。
西安是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和中国多媒体信息网络在西北五省的网络核心中枢,同时,西安又是西北五省和中国公用计算机网络(CHINANET)连接的必由之路,拥有最大的网络传输线路。因此,在西安建立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必将拥有得天独厚的网络资源。
西部数据中心,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于2002年投资建设的工程。是中国电信规划的全国四大IDC枢纽之一。是面向国内、国际各类型企业、事业客户提供大规模、高质量、安全可靠的服务器托管、带宽租用以及灾备中心建设、应用服务外包的超大型互联网数据交换中心。拥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合作伙伴构成的庞大用户群体,具备国际先进的软硬件环境和优质的服务水平。是目前投入运营中为数不多的直联CHINANET骨干核心节点的数据中心机房,目前出口以6×10G高速光纤联接(目前全国电信IDC中最高)。为网络游戏的运营及西部市场拓展提供一流的IDC服务。
西部数据中心有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核心机房,面积总共5000平方米。每个机房以2*20G的光纤直接接入CHINANET骨干,与省网并行,内部网络双路冗余备份,提供不间断电源,拥有良好的防火、排水、通风设施,机房常年保持恒温、恒湿,可全面满足大型网站增长的需求,数据中心的维护管理由西安电信具有数十年数据线路维护经验和技术的60名专业工程师,技术支持由20名高级网络工程师负责,从其软件、硬件环境而言,堪称目前国内一流的专业互联网数据中心。
【交通】 西安地处中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地区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的门户和交通枢纽。
西安铁路枢纽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联结陇海、西康、宁西、包西、侯西、咸铜和西户等铁路线。西安火车站不仅是中国特等客运站之一,而且是欧亚大陆桥在中国境内重要站点,如今西安的铁路建设已日趋成为连接长江流域和陇海兰新铁路两大动脉十字网架的交通枢纽。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与68个国内城市,11个国家和地区通航,航线108条。2004年旅客吞吐量63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3万吨。
公路建设形成了一个以西安为中心,贯通全省、辐射周边省市的高等级“米”字型辐射状干线公路系统,有公路2800多公里,有5条国道干线通过。绕城高速、机场新线建成,二环路全面贯通,三环路开工建设,建成一批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市区与所辖区县全部开通高速公路。
【人物】 古都西安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英才辈出,仅名列《二十五史》和其它史书中的人物,就有一千多人。他们或生于此,或者长期生活工作于此,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如:
古代
● 政治家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
● 军事家 卫青、霍去病
● 思想家 董仲舒
● 外交家 张骞
● 文学家 杜甫、白居易、柳宗元
● 历史学家 司马迁、班固
● 画家、书法家 吴道子、颜真卿、柳公权
近代
● 社会活动家 于右任
● 水利专家 李仪祉
现代
● 作家 柳青、路遥、陈忠实、贾平凹
● 经管专家 张晓红
● 武术家 周侗
❽ 中国哪个地方历史最悠久
“长沙鳖”也许历史最悠久
约7000年前,长沙开始形成村落。“长沙”作为地名,有历史记载的已有3000多年,目前还无法确定究竟源于何时,但有历史记载的时间已经是现今的省会城市中是最长久的了。《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一种“长沙鳖”,这是“长沙”地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长沙开始规模化建城,但长沙地名究竟源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定论,可以肯定的是,要比“长沙鳖”的记载还要久远。而且长沙的城名从没变过,城址也没有迁移过,这是中国省会城市中绝无仅有的。
❾ 中国建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哪个
【古都洛阳】
洛阳(英译:Loyang 汉语拼音:luòyáng)
历史用名:(“洛邑”“雒邑”“雒阳”“成周”“新大邑”“神都”“雒京”“中京”)等。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南岸。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四大圣城(耶路撒冷、麦加、洛阳、雅典)”之一、是“丝绸之路”(洛阳、西安)起始点之一、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建都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北岸而得名。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洛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帝喾都亳邑,夏太康迁都斟鄩,商汤定都西亳;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沿袭,共十三个王朝。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崤函帝宅,河洛王国”,洛阳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亦是道路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
西周初期,在中国建立了第一个大公路网,洛阳是其中心,驰道驿路,其直如矢,无远不达;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在洛阳建都,下令开凿大运河,至此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
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史学考证知,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寻源于此。圣贤云集,人文荟萃。洛阳还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
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就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着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在这里完成了历史巨着《资治通鉴》,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着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曾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别注释: 洛阳的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 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洛阳是其中的一个。2. 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并与长安享有相同建制,而部分皇帝更长时间留在此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虽然在对整个皇朝之影响和地位上不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但毕竟有别于一般的地方行政单位。
【十三朝古都】
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 建都时间 .
夏 斟鄩 偃师二里头 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
商 西亳 偃师尸乡沟 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
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 前1046年—前771年
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 前771年—前256年
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
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
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
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
隋朝 东都 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
武周 神都 隋唐故城 武则天 公元690年-905年
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
后唐 东都 隋唐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
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
洛阳,从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都城。
【十五朝古都】
“十三朝”古都是官方一直沿用的说法,但根据史书记载和考古发现,最确切的说法是在“十三朝古都”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武周两个朝代的都城,这是目前学者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事实。
【十七朝古都】
在“十五朝古都”基础之上加上北宋、民国两个朝代。
【三十一个朝代】依史书记载和依建都时间,洛阳先后有帝喾、夏、商、西周、东周、战国韩、秦末河南王、西汉、更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李魏、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二十三个政权,同时加上新莽、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等八个陪都政权,因此共有三十一个政权。所以,无论从建都的朝代,或者是从政权的数量,洛阳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注释:
1.公元前202年二月初三,刘邦在定陶称帝,史称西汉或前汉。刘邦称帝的当月,从定陶来到洛阳。《资治通鉴》记载:“帝置酒洛阳南宫。”评功论赏,文臣武将,皆大欢喜,遂定都洛阳。五月间,齐人娄敬路过洛阳,劝说刘邦迁都长安。经过一场辩论,刘邦才决定将都城西迁至长安。
2.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