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官窑什么时候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官窑,不是官搭民烧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
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官窑,器形较多,有直径大过一尺的大型产品。
从112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1936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江西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景德镇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绝流入民间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为中国目前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官窑遗址和“地下瓷都”。
⑵ 官窑是哪个朝代的
官窑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在京师汴梁建造的,窑址至今没有发现。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着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⑶ 佛山官窑属于什么区
佛山“官窑”属于南海区。
官窑,位于佛山市南海区北部,是有着11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驿。官窑,源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南汉王在官窑设办陶窑而得名。
官窑东与里水镇和顺相连,南与松岗、狮山城区及小塘相接,西与三水区为邻,北与广州市花都区相依。南海县时期面积80.65平方公里,南海市时期面积71.35平方公里。距南海城区桂城22公里、佛山市政府27公里,距广州29公里。
⑷ 南宋官窑有多少年的历史
宋代(北宋960-1126,南宋1127-1280年)是我国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的时代。 江南一带由于其富庶的地理条件和以外贸易的发展,已形成商业繁荣、人口密集的城市。临安(今杭州),是当时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又是最大的消费城市。还有明州(今宁波)、越州(今绍兴)、温州、婺州(今金华)、处州(今丽水)等地,这些市镇,历史悠久,瓷业甚为发达,既是瓷器生产中心,又是瓷器消费市场和销售集散地。越瓷、婺州窑瓷、龙泉青瓷已久负盛名,各树一帜。 "靖康之难",标志着北宋五朝的灭亡。中原地区诸名窑被毁。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了南宋朝廷。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内窑和新官窑集中南北的精工巧匠,烧造官庭和达官贵人需要的青瓷。这是北宋汴京官窑的继续,历史上称为南宋官窑。 据南宋人叶寊的《坦斋笔衡》一书中记载说:政和间(北宋1111-1117年),就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宗遗制置窑 于修内司,造青器, 名内窑,澄泥为花,极其精制,釉色莹沏,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侔矣。此段文献资料是迄今发现的关于南宋官窑历史的最早文字记载,后人研究都多以此为考证。文献说明,北宋时期已烧制官窑。南宋官窑继承了北宋官窑的技术和制作方法。文献把南宋官窑划分为"修内司"和"郊坛下",前者"名内窑",后者系"别立新窑",并明确指出新窑"比旧窑大不侔"。 据浙江省文管会1956年所发掘出来的一座南宋乌龟山窑址已确认了郊坛官窑的存在。但文献所指的"修内司"官窑址迄今未发现,有考古专家提出,抑或是它和郊坛下仅是一处窑 址的两 种称谓,这也有特研究与考古发现的印证。
⑸ 官窑镇的基本信息
官窑闻名于世,已有1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唐末五代梁朝末帝贞明三年(公元917年),刘龚在广州称帝,号称南汉王,南汉王在位期间,得知官窑一带陶土资源丰富,民间制陶业相当发达,于是派官员到当时属官窑地界的镇龙墟(即现在和顺逢冲)文头岭兴办了一家规模较大的陶 窑,由于是官家所办,所以当地墟市就叫做官窑。
官窑发展至清代乃至民国初年最为鼎盛,河堤上的墟市东西走向成一字形,分为石市、驿市、铁网陈市,沿街用三块花岗岩铺砌而成,有十里长街美称。当时店铺林立,墟内人口过万人。 官窑历史上人才辈出,文官武将,熠熠生辉,比较有名的有:北宋时的探花七甫人陈瓘;厚村有刘万石及清代武功将军刘凤翔;群岗小江村的近代岭南画派第二代杰出画家黄少强。七甫村尚保存有明代弘治十二年修建的陈氏宗祠和清代光绪二十九年建的纯阳吕公祠等古建筑。 地理位置 官窑镇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南海区的北部,在北纬23°14',东经113°4'交会处.是南海、三水、花都三市交汇点,水陆交通发达,镇北的珠江支流西南涌直通广州 。镇内货运码头可停泊500吨货船。官(窑)和(顺)公路接南海区南北大道直通花都新国际机场和佛山、桂城,而东西二线(现在的佛山一环),西连三水市横贯官窑直达广州107国道陆路距广州、佛山均为28公里,广佛、广肇高速公路经过镇的边缘,禅(佛山)炭(花都炭步)公路和佛山一环北线贯穿镇境。全镇总面积7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00公倾,土地资源丰富。地貌以低丘陵和平原为主,冲积平原与低丘陵的面积比约为6:4,南部为海拨高度20-30米左右的低矮平缓丘陵,中部和北部为平均海拨高度2-3米的河流冲积平原,处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内,热量丰富,雨量充沛。 城镇概况 官窑镇下辖1个城区,6个居委会,17个村民委员会,112个村民小组。人口59655人, 外来人口约23000人,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1.3万人。农业以种养为主,全镇耕地面积4.5万亩。 工业有玩具、服装、制鞋、工艺、电线电缆、陶瓷、建材、精密机械加工等行业。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镇内村道水泥路网逐渐完善,现有110千伏变电站2个,总装机13.3万千伏安,电话装机容量1.8万门,实装机1万门,食水由南海区第二自来水厂直供,镇内还设有佛山海关驻官窑工作组 。 镇内除原有四大工业区外,还新开劈城东、白沙桥、大榄、汀圃等多个工业开发区,镇属有经济发展有限公司、鸿景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集团、翔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以及东湖开发公司,拥有130多家企业,主要有建筑钢材、陶瓷、电线电缆、玩具服装、食品工艺等行业。较大规模企业有年产钢材15万吨的马鞍钢厂、年生产荣获国际金奖的电线电缆2400多吨的中华电缆厂、拥有5000多生产工人的中美玩具厂、以及设计年生产能力36000吨面粉的东方面粉厂。在这些企业中,不乏质优价廉产品,其中中美玩具厂、中华电缆厂及民营的广亚铝材有限公司均获得国际质量认证ISO9000系列的认可。镇东南部有水面面积230公倾的东风水库,环绕水库四周为天然丘陵,总面积约有6平方公里,形成山水相依,自然环境优美的风水宝地,既可兴建依山傍水的别墅群,也可兴办各类游乐项目,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目前,东风水库已由广州城建集团宏城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规划,区内分设别墅、高尚住宅、贵族学校、商业文娱中心、游艇俱乐部、高尔夫公园等功能区 。
⑹ 官窑起初于什么年代,代表作是什么。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自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凉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官窑,器形较多,有直径大过一尺的大型产品。
从112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1936年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江西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景德镇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绝流入民间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为中国目前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官窑遗址和“地下瓷都”。
资料来源与:artsdo
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