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历史上的九月十八号都发生了什么
1939年9月18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德国、日本、意大利积蓄力量,加紧准备发动新的战争。以1931年9月18日口本侵占中国东北为序幕,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为开端,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为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1945年8月15日方才结束。这场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世界性侵略战争,发展成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亿以上人口卷入,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80%。战争分为两大阵营,以德、意、日等7国的法西斯集团为一方,中、苏、英、美、法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同盟国为一方,在亚、欧、非、大洋洲的广大战场上展开殊死的战斗。战争初期和中期,德国占领了几乎整个欧洲大陆和北非,日本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1944年盟军全面反攻,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15日日本也投降,战争宣告结束。
② 9月18日中国历史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日军占领北大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驻守东北的东北军接受蒋介石(一说张学良)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自发英勇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2)历史上9月18日发生过什么扩展阅读:
柳条湖不是湖而是村名,面积近8平方公里,多为柳林丛生的沼泽地,还有少部分菜地和庄稼地,散乱地分布着20来户人家。
北大营距沈阳老城区约5公里,原为张作霖麾下东北军一大兵营,驻兵万余。整座营盘方方正正,边长两公里,四周环以土围和深壕。
日军精心选定“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实因柳条湖和北大营是中国东北的军事要地,还因为这里的地理位置、地形地物便于日军寻找事变借口和易于发动事变。北大营距沈阳城5公里,距柳条湖村500米,距南满铁路最近处仅300米。
据当年参与策划柳条湖事件的日军中的3个核心人物之一——花谷正,在《文献昭和史》中是这样描述的:
18日夜,月近半圆,高粱地黑沉沉的一片;疏星点点,长空欲坠。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查铁路线为名,带领数名部下向柳条沟走去。
一面从旁边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面选了个离兵营约800米往南去的地点,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装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10点过了,轰的一声炸响,铁轨和枕木都炸飞了。
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也已明确认定:柳条湖事件“是日本人有计划实行的”。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问:什么是“九·一八”事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军能否与关东军一战?
③ 历史上9月18日发生过什么事情
1917年9月18日 护法战争爆发
1996年9月18日 移动通信首次跨国联网 与新加坡自动漫游开通
1997年9月18日 日本超市巨头八百伴公司破产
1999年9月18日 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④ 9.18事变,发生了什么
九一八事变(又称沈阳事变;日本称满洲事变,因中国东北被日本称作满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九一八事件爆发后,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后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北。 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称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从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⑤ 9.18国耻日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件
1931年9月18日发生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沙俄修建,后被日本所占),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
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5)历史上9月18日发生过什么扩展阅读:
九·一八事变是中国由衰而盛的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由衰而盛的历史起点。面对强敌入侵,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国社会空前团结,汇成了求解放争独立的浩荡洪流。“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国内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动,进而在中国共产党号召下,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
在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中国经过14年浴血奋战,最终战胜了侵略者,百余年来第一次赢得了反抗外国入侵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
从世界范围看,“九一八”事变不仅是日本对华侵略的开始,也是其争夺亚洲霸权、走向发动世界战争的起点。中国率先以武装斗争抗击日本侵略,不仅由此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也由此打响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
开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全民族抗战改变了中国国际地位,抗日战争全面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⑥ 9月18日在历史上有什么大事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九一八”事变前,它已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了旅顺、大连和满洲铁路沿线并派兵驻扎,这正是它能够阴谋进行事变的前提。
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就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着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
从1929年起,日军陆军参谋本部和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三省先后秘密组织了四次“参谋旅行”,侦察情况,制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作战方案。1931年6月,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和陆军省制定“满蒙问题解决方案大纲”,确定了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的具体步骤;7月,陆军参谋本部把攻城重炮秘密调运至沈阳,对准东北军驻地北大营;8月,日本陆军大臣南次郎在日本全国师团长会议上叫嚷:满蒙问题只有用武力解决。随后进一步做了发动此次战争的各种准备。
“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 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战。[1]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着的“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⑦ 历史上9月18日发生过那些事件
1917年9月18日
护法战争爆发
1996年9月18日
移动通信首次跨国联网
与新加坡自动漫游开通
1997年9月18日
日本超市巨头八百伴公司破产
1999年9月18日
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