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上汝南珺指现在哪里

历史上汝南珺指现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7-28 09:02:36

① 古代河南汝南郡是现代哪里

1950年建汝南市,现为汝南县,隶属驻马店市。

1965年,建立驻马店专区,2000年改为驻马店市。 全市辖9县1区:汝南县、上蔡县、平舆县、正阳县、西平县、遂平县、泌阳县、确山县、新蔡县(河南省直管县)和驿城区。

郡,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域,最开始于战国时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汉又增四十六郡,二十一国,凡郡国一百有三。河南南部一个地方,在西汉刘邦二年(前205年),建立了汝南郡,这是汝南郡称呼的由来。

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梁祝传说”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西晋时期,汝南县马乡镇梁庄的梁山伯和祝庄的祝英台,他们的爱情故事传颂至今,马乡镇也因此改名为梁祝镇。逢年过节,当地群众都会到梁祝墓焚香烧纸以示纪念。

民国二年,随着清朝的灭亡,汝宁府改为汝南县;建国初期曾设置汝南专署,后又改为汝南县;1965年设立驻马店地区,汝南县归属驻马店管辖。

(1)历史上汝南珺指现在哪里扩展阅读

1、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汝南为历史古迹众多,有亚洲最大的寺南海禅寺,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与颜真卿壮烈书写的“天中山”碑刻,更是传奇故事梁祝的发祥地和《重阳节》的起源地。

2、汝南作为地名出现于西汉初期,汉初置汝南郡,郡治位于上蔡,后前往平舆,又迁往新息(今息县),东晋时迁到悬瓠城(今汝南县城),隋时先后改汝南郡为豫州、溱州、蔡州。

② 三国时期的汝南今在何方

三国时期的汝南。就是现在的河南省的驻马店市。那个时候这个名字是非常好听的,但是现在名字改的有点不好了。

③ 唐代时候汝南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汝南,主要是指豫州汝南,豫洲为九洲之中,汝南又居豫洲之中,故有“天中”之称。 自春秋战国时代有建制,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为八方辐辏之地。现辖7镇、13乡,28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78万,总面积1470平方公里。有时也指晋378年把江夏县改为的汝南县(今武汉市江夏区),后来隋改汝南县为江夏县后,“江夏”县名沿袭不变,直至清朝灭亡。 汝南历史 历史沿革 汝南地处淮北平原,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她的称谓随着朝代的更迭屡有变化。汉高祖置汝南郡,当时已是贯通中原地区南北的水陆码头。公元317年,上蔡县治所迁于此,称“悬瓠城”。《水经注》有云:河自东西下,屈曲而流,抱城三面。形若垂瓠,故称悬瓠城。东晋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汝南郡治迁至于此。南北朝时,刘宋侨立司州,后周置总管府,隋仍为汝南郡治,另置汝阳县于郡城,改悬瓠城为溱州。唐,“初置予州,宝应初以避讳改为蔡州”。宋置“淮康军”,金设“镇南军”,曾建行宫。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因断汝河上源之水经郾城入颍河,汝南水患大减,人民稍得安宁,改蔡州为汝宁府,是河南行省八府之一。明英宗朱棣分封四子于汝宁府,称崇庄王,传十一世。清沿明制,民国三年废府,改汝阳县为汝南县,是河南省第八行政区专员公署所在,解放初也曾设专署。近两千年,她一直是豫南一代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如果说中原大地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发源地,汝南就是这个发源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丽的风光,众多的古迹,为中州大地增添了绚丽夺目的光芒! 千年沧桑 自古汝南有“负山面淮,控扼颍蔡”之险,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公元450年,奠定南北朝对峙局面的刘宋、北魏悬瓠之战。公元317年,李溯雪夜入蔡州活捉吴元济,结束唐末潘镇叛乱;公元1234年宋、蒙联军灭金之战和1601年,闯王李自成威震中原的汝宁府之战都发生在这里。 以下是指河南的汝南: 汝南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风景秀丽,资源丰富,区位优越。西临京广铁路、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驻新(驻马店—新蔡)、开龚(开封—龚家棚)公路两条省道交汇县城,形成大“十”字架的交通框架,构成独特的承南贯北,连东接西的区位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地方铁路横穿全境,县乡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全县20个乡镇全部通国内、国际直拨电话,移动通讯与全国联网。全县电力总容量10470万千瓦,能源充足。 汝南素有豫南“粮油鱼米之乡”的美誉,被国家确定为粮食生产基地县、油料生产基地县、生猪外贸出口基地县、优质小麦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县,先后荣获“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温室技术推广协作县”等称号,瘦肉型猪肉质量和出口量居全国县市前列,全县宜渔面积18.3万亩,被评为“河南省渔业生产十强县”。汝南蔬菜面积超过30万亩,日光温室25000多座。汝南蔬菜批发市场是农业部定点市场,年交易额超8亿元,辐射半径超过500公里。汝南工业起步较早,拥有各类企业近200家,乡镇企业14735家,主要产品达2000多种,其中20多种产品获省、部级以上优质产品奖,3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1个项目获国家专利。汝南商贸活跃发达,全县对外贸易供货额达4亿元人民币以上,出口产品主要有粮食、食品、轻工、工艺、纺织、机械、土产、畜产、蔬菜等20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日本、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汝南文化灿烂,文物繁多,有文化遗址280多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被省政府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水库——宿鸭湖,碧波万顷,风景如画;有亚洲最大的的寺院——南海禅寺,宝刹雄伟,琳宫璀璨;有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山不在高,却是天下之最中的标志物,也是中国古代地理中心和校核时间的地方;还是世界着名的爱情传奇梁祝故事的发祥地——梁祝故里,缠绵凄婉,源远流长;更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刻。

④ 三国时期颖川汝南在哪里

汉末三国时,颖川主体部分在今河南省禹州市。汝南郡辖境大致相当于今河南东南部、安徽阜阳一带。

⑤ 周氏汝南郡今天指哪个地方

汝南安城

汝南安城周氏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生十子,徙于安成。周仁5世孙周燕,生5子,后皆至刺史、太守之职。5子号称"五龙",各居一里,皆以儒学传家。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 魏晋南北朝之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两晋时期,汝南安成周氏周浚一门五封,此后出现了周浚。周颤,周嵩。周馥等着名人物。安城周氏周瑜家族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形成旺族.隋唐时期其中一支迁徙湖南,即周敦颐家族.汝南安城周姓,自周燕始,除了其五个儿子,史志上留有姓名并立传者多达二百三十九人,代代人才辈出,为官者甚多。

汝南安城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第十八代裔孙周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汝南安城周氏在汉晋南北朝隋唐宋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这支周姓人中历代人才辈出.有汉执金吾周球.汉决曹掾周 燕.东吴大都督周 瑜.晋征西将军寻阳侯周访.晋梁益诸军都督鹰扬将军爵建城公周楚.晋龙镶将军周虓.梁庐桂二州刺史保城侯周灵起。唐武卫大将军周法尚.唐左屯卫大将军谯郡公周绍范.唐左金吾大将军征南大元帅周如锡.唐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侍郎当朝宰相周墀.宋礼部侍郎周元孙等人.自周邕开基之始,世代文武进士及第入仕.赫显历代朝廷.

⑥ 三国时期的汝南是现在的哪个城市

三国时期的汝南是现在的驻马店市。
汝南县是驻马店下辖县,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部,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自春秋战国时代建制以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为八方辐辏之地。
驻马店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中南部,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位于全国第三级地貌台阶上,横跨南阳盆地东缘和淮北平原,处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总面积15083平方千米。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驻马店市常住人口为7008427人。

⑦ 三国时期的汝南君在哪里

汝南郡 汝南县城,隶属驻马店地区。

⑧ 明朝时期的汝南郡现在指的是哪里

明朝时期的汝南郡现在指的是汝南县人民政府在三里店乡十里铺
雄伟的北城门,静静地守卫着古老的悬瓠城。出城门向北,是一条浩浩荡荡的河,古河三面抱城,自西向东缓缓流过。这条河,就是古老的汝河。因其形状似垂而得名悬瓠城,就是今日的汝南县城。
史载: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刘邦置汝南郡,因其大部分地域在汝河南岸而得名,系“汝南”专有地名之始。隋大业三年,置汝阳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汝宁府废汝阳县,改为汝南市,后又改回汝南县。从此,该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悬瓠城
悬瓠城是一座古城,郦道元《水经注》曾有记载:汝水东迳悬瓠城北,形若垂瓠,故取其名。自东晋以来,悬瓠一直是州、郡、府、县治所所在地。这里地处古豫州之中,既能北进汴洛,又可南下荆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自公元765年起,先后有李忠臣、李希烈、吴元济等在蔡州(今汝南)叛乱。为解除这一心腹之患,经过几年准备,唐宪宗以裴度为主帅,以节度使李愬为先锋,讨伐吴元济。当时李愬率精兵一万,从遂平文城出发,四更时,到达蔡州城下。蔡州守城叛军全然不知,李愬率军直攻内城,活捉吴元济。割据多年的蔡州终归于唐。“李愬雪夜入蔡州”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
南宋后期,宋蒙联军在蔡州城下与金作战。1233年,金朝最后一个皇帝哀宗退到蔡州,端平元年正月初八,宋军攻破南门,金哀宗自缢幽兰轩,金朝灭亡。蔡州成了金国的灭亡之地。

天中山
汝南,名胜古迹众多,这里有秦汉古城安城和宜春城,有刘备招兵买马的点将台,有建于唐朝的开元寺、吉祥寺、悟颖寺等佛教圣地,还有遍布街市的石牌坊,然而,其中最值得圈点的还是位于古城北两公里的天中山。
史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于是,这座小小的土山和山脚下的这一小块土地,便成了许多人朝拜的圣地。
到了周朝,周公营建东都洛阳时,派人到各地建土圭,测日影,他曾三次来到汝南。
唐德宗建中三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据蔡叛唐。唐朝重臣颜真卿身负皇命,到许昌宣慰李希烈部,李希烈将颜禁锢在蔡州。此后李希烈节节败退,指使手下把颜勒死在蔡州龙兴寺。淮西平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颜真卿,在汝南城内建立了“颜鲁公庙”。
在天中山院子的东山墙,镶嵌着一排石碑,上面记叙了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叛吴元济这一史实。隋朝以前,从长江下游通向中原,一般都在安徽省的寿县到凤台一带渡河。这一段淮河的流向是由南向北的,淮河西岸的皖北、豫东一带统称为淮西。
为表彰平叛吴元济这一史实,唐宪宗在蔡州城内建立了裴晋公庙,让韩愈撰写碑文,刻石竖碑,歌功颂德,即“平淮西碑”。李愬部下石忠孝认为,唐宪宗为在淮西平叛的节度使立碑属于赏罚不明,执意要推倒平淮西碑。唐宪宗随后又命翰林院学士段文昌重写了平淮西碑。到了宋代,蔡州知州陈向让人磨去段文昌的碑文,仍刻上韩愈写的碑文。

古书院
汝南,不仅是征战厮杀的战场,也是诞生梁祝爱情绝唱的地方。
汝南县城南30多公里处,现存一座高出地面六七米的土山,该地便是红罗山书院,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同窗共读的学校。在红罗山书院东北边,隆起两座大墓,一条古老的官道从中穿过,一边是梁山伯墓,一边是祝英台墓。一对恩爱男女,生不能同室,死不能同穴,马乡父老遂于墓南修三孔石桥,使其能够相会,后人谓之一步三孔桥。

董会村
汝南城西12华里有个董会村。2004年6月,在汝南县城西三里店乡十里铺湖东村村民方振生家发现一碑,碑为青石质,下部稍残。碑上横书“仙女桥”,竖书“汉董永遇仙女口”(残部疑为“处”),右上角竖书“道光丁末年”,现存放于汝南县文物管理所。
《重修汝宁府志》记载:“董永,千乘人也。少失母,汉末奉父逃兵,寓居汝南。”
董母是汝南人,生下董永不久病死。董永与父亲为避战乱逃往汝南,父亲给财主扛活,后来父亲病死了,没有钱下葬。孝顺的董永向财主借钱,说:“如果以后没钱还你,我愿意卖身为奴,一辈子给你干活。”财主就借给他钱,葬了父亲。
董永履约去财主家干活,走到董会村北头的一座小桥上,忽然遇见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左拦右挡不让董永过桥。董永好生烦恼,女子却不扭捏,说愿意嫁给董永,帮他还债。董永很惊异:哪有这等好事!那女子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天帝看你孝顺,让我帮你还债。”两人就让桥边的一个老槐树做媒,结成夫妻。那棵媒人大槐树早已枯死,留下一个大坑,坑内泉水清冽甘甜,四季不断,人称“槐树坑”。
两千多年来,人们依然对董永的孝行以及由此带来的好运津津乐道。我们到董会村走访时,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讲述这同一个故事,却各有各的版本,他们对董永与仙女相遇的细节纠缠不休,好象这不是千年以前的传说,而是刚刚发生在眼前的事情,他们因站了不同的角度,看到了不同的细节。相同的是故事发展的方向。织女一夜间织成三百匹绢,替董永还了债,赎出董永,两人男耕女织,你恩我爱,过得很幸福。谁知好景不长,结婚百日那天,天帝传旨命七仙女立刻离开人间,返回天庭,二人悲痛欲绝,但天命难违,只得忍悲含泪,凄然作别。七仙女回到天宫,第二年生一子,取名董仲,送交董永抚养成人。
《汝宁府志》卷二十·仙释载:“董仲,永子也。母天女,生而灵异。数篆符驱邪。尝游京山、潼泉,镇蛇毒,篆石尚在京山之阴。后仙去。”儿子当然继承了母亲灵异的秉性,董仲会驱鬼避邪,给人治病,手到病除。他也很孝顺,常常思念母亲,就在村子附近,为母亲修建了衣冠冡,人称“仙女墓”。
董会村东边有条古老悠长的河,叫练江河,流经水屯镇、老君庙镇、三里店乡、三门闸乡,后汇入汝水入淮。这条今天看起来很平常的小河,千百年来,哺育了两岸善良的人们,还日夜不息地讲述着七仙女为百姓建桥的神奇故事。传说练江河上没有桥,来往行人要靠坐船摆渡或淌水过河,很是不便。乡亲们曾几次捐款修桥,可钱都被贪心的葛员外霸占了,桥一直没有修成。七仙女十分同情乡亲们,决心在河上修一座石桥。怎么修呢?七仙女就请天上的众姐妹帮忙。一天夜里,七仙女来到院中,从头上拨下银簪,朝天上一划,一道白光攻破夜空,只见众位姐姐踏着祥云飘然而至.七仙女见众位姐姐来了,非常高兴,便把想建桥的事说了一遍。众姐姐听说乡亲们造福,都乐于相助,随即回到天宫,把后花园石山上的石头偷偷搬了下来。很快,一座石桥就修成了。雄鸡一叫,众仙女起身告辞,情急之中。她们的脚踏在石桥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那块印有脚印的石头,被传为“仙女脚印石”。这里还有个有趣的传说:来往行人从桥上过,好奇的人们用手去量七仙女的小脚印看有多大,但是,手不能挨着脚印,如果挨着,伸开的手就合不拢了。桥北头,人们感念七仙女的功德修了一座“仙女庙”,逢年过节,人们焚香上供,祭祀七仙女。遗憾的是,这里地势低洼,十年九涝。1958年,修宿鸭湖水库时将这里作为蓄洪区,古老的练江河也融入美丽的宿鸭湖,仙女桥淹于湖中。
汝南城西十里铺村,位于宿鸭湖东岸大堤旁,村南遗留有汝宁府至驻马店驿站的古官道。据村里老人讲,“仙女桥”就坐落在由此向西的官道上,距十里铺村1.5公里。
宿鸭湖西岸罗店乡有个村庄,叫大石磙庄。这个村名与仙女桥有关。这里群众讲述的是七仙女修桥的另一个神奇版本。说是织女想给乡亲们修桥。趁夜里往西山神仙老头儿那儿借石头。石头怎么运呢?织女说:“把它变成羊吧,我赶回去。”于是织女就赶了九只羊往回走,走到一座桥上,一只羊别了腿,走不动了。这座桥就叫了“别桥”。织女看看天快亮了,赶紧赶着其它的羊往前走,终于赶在鸡叫前修好了桥,但是这座桥少了一个桥墩。那只落在别桥的羊,鸡一叫就变成了一个特大号的石磙,再也没人能搬得动了。于是,它就上千年地留在那儿了。它所在的村庄也因为大石磙出了名,就叫大石磙庄了。这个石磙上,至今还能看见一个绵羊盖(羊尾巴)样的东西呢。
《汝宁府志》卷二十七 · 文诗记载了明傅振商的诗作《仙桥夕照》:“二孝庄前迹已陈,董姑解佩旧河津。年年七夕通灵会,曾忆桥边合卺人。”傅振商是明朝万历年间的兵部尚书,汝南人。他与众多的汝南籍重臣一起铸造了“汝半朝”的辉煌。
2005年,汝南县人民政府在三里店乡十里铺湖东村西宿鸭湖畔,修建了董永遇仙亭。该亭建在汝宁府至驻马店驿站的古官道上,西距仙女桥旧址1公里,亭内立有董永遇仙碑。矗立的碑亭,向人们讲述着董永遇仙的美丽传说,也昭示着董永为父尽孝的孝义,寄托着人们对甜蜜爱情的不懈追求

⑨ 古代的河南省汝南县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古代的河南省汝南县现在的地理位置:河南省中南部,黄淮平原。

汝南县,隶属于河南省驻马店市,东临平舆县,北临上蔡县,南临正阳县,西临驿城区。介于东经114°21′—114°53′、北纬 33°00′—33°33′之间,总面积1475平方千米。

汝南(中国古地名)一般指汝南县(中国古地名),西周时,这里属于沈国封地;春秋战国时,先后归蔡国和楚国管辖;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并推行郡县制,汝南一带又短暂地归属颍川郡。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汝南郡,这是“汝南”作为地理专属名词首次出现,其辖颍水、淮河之间的37县,属豫州刺史监察范围,因为大部分辖地都在“汝河之南”而得名。

(9)历史上汝南珺指现在哪里扩展阅读

汝南县的行政区划

2009年底,汝南县辖3个街道、7个镇、13个乡、281个村(居)委会。

即汝宁街道、古塔街道、三门闸街道、王岗镇、梁祝镇、和孝镇、老君庙镇、留盆镇、金铺镇、罗店镇、三里店乡、梁祝镇、官庄乡、三桥镇、南余店乡、常兴乡、韩庄乡、张楼镇、三门闸乡、韩庄乡、金铺乡、罗店乡、板店乡。

2011年,经省政府批准,同意撤销汝南县罗店乡建立罗店镇,实行镇管村体制,原辖区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2014年,汝南县下辖3个街道、12个镇、2个乡。2014年7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汝南县对城区周边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设立宿鸭湖街道办事处。

阅读全文

与历史上汝南珺指现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