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自学历史本科该怎么学

自学历史本科该怎么学

发布时间:2022-07-29 03:22:09

Ⅰ 我想自学历史专业,请各位推荐一下历史本科专业或以上的教科书及必看书!

实际上,历史专业的书籍还是不在少数,但是要从最基本的书籍开始,我推荐一下这些专业书籍:
《中国历史》六卷本,张岂之主编。这套书包括,《先秦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明清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
世界史(六卷本 )这套书包括:古代史(上下编)、近代史(上下编)、现代史(上下编),高教出版社 。
《历史地理学》 高教出版社
还需要看看中国历史文献或者中国历史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的,不过是繁体字排版。
以上这些书目是历史本科专业比较重要的书籍,六卷本的历史教材,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阅读和参考。

Ⅱ 如何自学历史

历史:
这个学科的最大难点还是需要记忆的量太大,如果你记不住、背不下来,很难说怎么才能学好,尤其是对历史没有兴趣的人,想考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没兴趣,也就记不住,你连记都没记住,怎么理解,做题的时候,怎么对应作答。
所以,学好历史的关键在于在坚持学习和记忆的同时逐渐培养形成兴趣,这就需要一个小计划。
建议:
1、放长线钓大鱼,不要紧盯眼前进度和考试,你的唯一考试就是高考,把几本历史书做个规划,每天背熟一两节内容即可,内容少或学有余力可适量增加,学习好历史就是一个慢慢积累记忆量的过程。一轮背完再被第二轮、第三轮。周末时间可酌情复习。看书的时候,不但要把勾勾画画的看了,小故事、名言、图片也要看,这是一个放松解闷的不错途径,也是积累冷知识点的好办法。
2、不要注重做题,说实话历史作业写都不用写,没记住,照着答案抄没一点用。把时间放在背上。考试成绩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题,而在于你脑子存了多少货。
3、学校一定会给你们发很多复习资料,就一个好处,肯定有分好类归纳好的知识点,看看,争取记住。如果现在没有,你可以自己简单的做一个分类提纲,比如水利,比如文学作品等。记住只是提纲。只用于面对提纲,回忆知识点用。
4、千万不要花费大把大把的时间在笔记整理上,长个心眼,充分利用辅导材料整理好的,也可以接好同学的。
5、多看答题,分析问题的知识要点。

Ⅲ 谁能告诉我历史本科该学什么

一、主干学科:历史学

二、主要课程

1、核心课程: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史学概论、考古学

2、必修课程:中国经济史、中国文化史、中国民族史、中国史学史、西方古典文明史、国际关系史、

三.主要课程简介:

P4030314001, P4030314001 中国古代史Ⅰ、Ⅱ 周学时数:4 总学时:136

中国古代史是指从中国最早的原始先民起至清朝中叶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它包括三个历史时代: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原始社会(约200万年前~前2070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原始人群、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后期,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国家应运而生,原始社会瓦解了。夏朝和商朝(前2070~前1046年)是奴隶制的确立和初步发展阶段;西周(前1046~前771年)是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解体阶段。封建社会的三个发展阶段是: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前475~581)是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581~1368年)是繁荣和进一步发展阶段;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开始衰落阶段。中国古代史是要研究和揭示这三个社会形态的形成、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要讲述历代的主要政治和经济制度、主要的文化成就、重大的历史事件及重要的历史人物等内容。

选用教材:“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新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第一版。

P4030314003 中国近代史 周学时:4 总学时:72

本课程讲授1840年至1919年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的历史、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变化以及中国人民争取独立富强的爱国运动。从而加深学生对中国近代国情的认识。

选用教材:王文泉、刘天路主编《中国近代史》,高教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P4030314004 中国现代史 周学时:4 总学时:72

该课讲述1919年五四运动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间的历史,全面介绍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与规律以及这一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及外交等领域的发展状况及特点。

选用教材:齐涛主编《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山东大学出版社。

P4030314005 世界上古史 周学时:4 总学时:64

本课程内容包括原始社会史和古代社会史两个部分,古代社会史的讲授以国别史的纵向线索为主,分古代埃及、西亚、印度、希腊和罗马五章,同时从横向角度阐述东方社会特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同希腊、罗马为代表的古典奴隶制的本质特征及二者的差异,以及阐述古代世界是如何由分散逐渐走向一体化的历史趋势和过程。

选用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卷),高教出版社1994年版。

参考书目:米辰峰主编:《世界古代史》

威尔•杜兰着:《世界文明史》

P4030314006 世界中古史 周学时:3 总学时:54

本课程以讲授人类的封建社会历史为主,通过对中古时期西欧、东欧、西亚、南亚以及东亚地区封建社会形态及生产关系形态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的考察,使用权学生了解中古时期东西方封建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各文明区封建制度及生产关系形态的差异,从而对近代东方落后于西文的历史根源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

选用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卷),高教出版社1994年版。

参考书目:孙义学,王永本主编《高校世界历史配套教材》(古代史卷)

P4030314007 世界近代史 周学时:4 总学时:72
本课主要讲授资本主义的历史。它开始于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终止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在阐明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各个阶段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还要阐述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殖、反帝、反封建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从世界历史的横向发展来看,还要讲清西方工业世界对东方农耕世界的优势及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

选用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高教出版社1994年版。

P4030314008 世界现代史 周学时:4 总学时:72

内容提要:本课讲授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至今的历史。在讲清现代世界的四大基本矛盾的同时,主要阐明资本主义工业世界与新生的社会主义工业世界的对立、并存、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世界现当代史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政治性强,某些历史过程尚在进行之中,难于作出准确的判断。但通过教学,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现代世界历史发展脉络的认识和对当代国际局势的判断。

选用教材:齐涛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教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高教出版社1994年版。

P4030314009 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 周学时:4 总学时:72

本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全面的掌握中国历史要籍方面的基础知识和中国历史要籍发生、发展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使学生基本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史料概况、基本史料、专门史料等知识,懂得治史的门径和所需史料的概况。同时,通过选文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掌握历史典籍的阅读能力和分析史料的内容及价值的能力。

选用教材:汪受宽、高伟主编《中国历史文选》,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2月版。

P4030314010 史学概论 周学时:3 总学时:54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基本理论,帮助学生联系历史研究实际,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从事史学工作的必备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探讨理论,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研究工作与教学工作的能力。

选用教材:庞卓恒主编《史学概论》,高教出版社1995年版。

参考书目: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

P4030314011 考古学通论 周学时:3 总学时:54

考古学通论主要讲授中国考古学简史、考古学方法论,考古学的工作方法、研究方法,考古学的学科分支,石器时代考古、青铜时代考古、铁器时代考古、石窟寺考古等内容。

选用教材:张之恒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

参考书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孙英民、李友谋主编《中国考古学通论》。

P4030314012 中国经济史 周学时:3 总学时:54

本课程重点讲授中国历代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思想与经济发展的状况、水平及特点,对经济与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关系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参考教材:章开沅主编《中国经济史》,高教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P4030314013 中国文化史 周学时:3 总学时:54

内容提要:本门课程主要讲授中国文化发生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个层面内容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讲授,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基本面貌,同时认识到传统文化所固有的体制性缺陷,并通过中西文化的比较,让学生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所在。在当前的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如何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是我们应该探讨的最重大课题。

参考教材:李清凌主编《中国文化史》,高教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P4030314014 中国民族史 周学时:3 总学时:54

中国民族史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历史上各主要民族的形成及发展演变的过程,同时介绍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社会状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民族学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华民族各成员的历史面貌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的历史特征,从而树立牢固的民族平等观念和民族团结意识。

P4030314015 中国史学史 周学时:3 总学时:54

中国史学史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史学的发展过程、发展规律及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古代史学、近现代史学和当代史学三个组成部分,分析讲解各个时期史学、史家、史官及史学发展趋势的状况和特点。使学生对中国史学的发展面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选用教材:宋衍申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出版社1995年版。

P4030314016 西方古典文明史 周学时:3 总学时:54

本课讲授范围是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希腊、罗马文明。突出奴隶制商品生产、奴隶主民主政治和丰富多采的古典文化。力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明西方古典文明发生、成长、繁荣、衰亡的过程及原因。

P4030314017 国际关系史 周学时:3 总学时:54

《国际关系史》主要向学生讲解分析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末国际关系格局的演变、国际舞台上各种政治力量的消长、分化和重新组合以及重大国际事件、重要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的对外政策。通过讲述世纪之初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国际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国际关系、冷战后的国际关系及当代国际关系,使学生掌握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的发展过程,能够正确分析一百年中不同时%C

人民大学

Ⅳ 如何系统地自学中国历史呢

系统地自学国史恐怕真的很困难——任何一个断代、一个专题,系统了解总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我想题主的意思是希望有所涉猎——即使不能深入了解,也不想局限于泛泛的速度。这样的话,也许要做五六件事吧。 一是听课。如果可以听好的老师讲国史概论或者听一些断代史的课程,那应该就比较好了,课间还可以请教一下周围的同学什么的——我都不太敢和老师说话。但如果自己长得丑以至保安不让进的话,也有其他的办法,比如可以去超星看视频,有邓小南老师讲隋唐五代宋,张帆讲元明清等等。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听邓老师,做梦都梦见我戴着耳机在听……仔细一点的话应该认真做一下笔记,把她讲演的脉络梳理下来,她提到的文献做一些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知网”进一步追索有关的研究。她问问题的话,想一想自己是否知道,不知道的话回过去再听一次。再深入一些的话可以尝试体会一下邓老师的措辞,比如她有时会说“有的学者就说了”、“有的学者有这样的观点”,我们一方面可以探索一下这里的学者是谁、文章是哪篇。我自己还会想一想邓老师的态度——她显然认为这个观点有道理,也很重要,但似乎她还有一些保留,是不是还有一些讨论的空间呢?还是我多想了…… 二是泛读断代史系列。人民出版社有“中国断代史系列”系列,最近有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讲谈社有中国史系列(除了最后一卷都有中译),哈佛大学出版社有中国朝代系列(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目前没有中文翻译),此外,剑桥史的中国史系列已经广为大家所知。除了剑桥系列以外,其他单册都比较薄,从先秦读到明清不需要太久。大部分是由各个断代好的学者撰写,综合了比较多的新近的研究成果。可以选择精读一种,通过比较细致的笔记,我们可以积累基本人物、事件、制度、专名等等。如果自己有一本名词解释小本就更好了。之后可以泛读其他几种,体会不同时代、不同学术传统下对于国史的不同梳理与把握。比如关于府兵制,王仲荦、气贺泽保规等各自是怎么说的。有了一些这样的意识就是进一步探索的开始。

Ⅳ 大学历史学本科都学了哪些教材我想自学历史学

历史感觉没前途啊。
学校不同,可能所学课程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不外乎这么几种:A 通史类,分别包括中国史(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当代史)和世界史(如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纪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当代史)两个系列;B 史料、文献学及其方法类,包括中国历史文选、训诂学、版本目录学(含社科文献检索)、史源学;C 史学史类,分含中国史学史和西方史学史;D 史学理论及相关社会分析理论类,如史学概论,文化人类学等;E 地区史与专门史类,此类课程多为选修课,如中国政治制度史、历史地理、英国史、抗日战争史等等。大学所学要比高中精博得多,就基本史实的了解与掌握来说,只要你高中认真学过的,到大学仍然有用,差别不是很大。大学主要不同于高中的是培养最基本的科学的治史方法与技能。所以多出了训诂学、考古学、文献学等内容。

Ⅵ 我想学历史,应该从哪着手

先以兴趣入手,建立兴趣是关键。
如果你想研究断代史,就紧抓一个朝代研究。建议以秦朝以后为佳,这样史料会比较充裕。如果你想研究通史,那么必然要将25史通读一遍,当然,时间会很长。在读25史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难点,到时候再查资料,更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即使你想学习断代史,也必须把中国历史大概摸个清楚。比如你想学习春秋战国,那对于别的朝代的特点、大事、至少是开国灭亡君主,都应该有所了解。
且春秋战国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他的产生,源自西周的分封制,而分封制可以上溯的商朝的方国和夏朝的部落,当然,也有人认为夏朝的时候就可以叫方国。
无论是什么,兴趣是最重要的。如果是研究春秋战国,先听听谢涛的“听世界”春秋篇,对培养兴趣是个不错的选择。谢涛讲的不错,虽然评论可能不太准确,但是史实讲的还基本都对,也风趣幽默。再来就是看看东周列国,那个书我看了一半,有时间得补上。如果这时候你还觉得春秋战国挺好玩的。那建议你去看看史记。史记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比如史记廉蔺列传,小学课本的将相和 和他基本没有什么差别。所以,还算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如果你还有恒心,左传、战国策、国语这三本书不错。至于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公羊传,我反正是不太懂,那个就是深层次研究儒学的人,才需要的。这些书籍的E书,如果你有需要,我都可以提供给你。
至于民国的历史,如果你想知道实情,那就比较费劲了。戡乱战史是一部不错的以国民档的观点写的书,如果你能弄到,不防借我看看。剑桥还写过民国史,E书我这里也有,不过我刚刚看到旧五代史,离民国还差的远,没读过。
我建议想学历史的朋友,最好研究古代史。即使是语言过关,但是由于思想的差异,研究世界史也很难登峰造极,没前途。研究近现代史,难度大不说,真要是明白了怎么回事,那叫对抗政府,学历史的心又实诚,再把命搭上不值。

Ⅶ 学习历史的途径有哪些

学习历史的途径主要是两个:课上跟着老师学习,课后自己找相关书籍、资料学习。

1、历史学习,需要阅读、理解、记忆、掌握运用的知识较多,一定要提高学习效率。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条理化清晰的内容,杂乱的知识点一头雾水,那么你就需要学会梳理自己学过的知识点;你可能擅于听老师讲,自己看书效率低下,那么你一定要抓住上课有限的时间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边听一边勾勾画画写写,纯粹的听纯粹的看都不会让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学习上的一些特性,这样才能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

2、学习掌握速读记忆的能力,提高阅读学习效率。速读记忆是一种高效的“眼脑直映”式的学习、复习方法。速读记忆的练习参考《精英特全脑速读记忆训练软件》,用软件练习,每天一个多小时,一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阅读速度提高5、6倍,记忆力、理解力等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最终提高学习、复习效率,取得好成绩。如果你的阅读、学习效率低的话,可以好好的去练习一下。

3、在学习之后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同时,要学会把新知识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不断糅合、完善你的知识体系。这样能够促进理解,加深记忆。

4、如果你是学生,做题练习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题海战术,把自己搞得一塌糊涂。做题的时候坚决独立完成、杜绝抄袭、杜绝题海战术。试题你是永远也做不完的,但题型是有限的,要学会反思、归类、整理出对应的解题思路。学习中还要学会阶段性的总结,了解自己最近的学习情况,进行调节和完善。

Ⅷ 如果想考历史学研究生,本科不是学历史学的,容易考吗 自学历史学需要准备什么呢,需要学什么呢

毕业以后可以考教师,也可以研究严肃历史,就是史学研究。

Ⅸ 自考本科历史专业有哪些科目要考,请详细介绍。谢谢

想要了解更多,可以咨询育福教育
每个省份都是不同的,以下以安徽省与江苏省为例。

一、安徽省的如下表:具体的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英语(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现当代史专题、中国史学史、近代国际关系、史学理论与方法、现代国际关系、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历史教育学。
二、江苏省的如下表: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语(二)、世界现当代史专题、世界文化史、江苏文化史、历史教育学、中国古代经济史、史学理论与方法、中国近代史专题、中国传统文化。
三、具体到所在省份可以到相关教育部门查询。

想了解更多自考本科历史专业的详情,推荐咨询育福教育。育福教育多年来专注教育培训领域,以品质引领、理念引领、服务引领为发展核心目标,致力于打造开阔、丰富、友好、创新的学习平台,实现技能与能力、学识与学历、职业与生活的的优质融合、优质提升。

Ⅹ 该如何自学中国历史

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姬发带领周与各诸侯联军起兵讨伐商王帝辛(纣),最终建周灭商。(2019·宜昌)武王伐纣发生于商周时期,并被长篇小说《封神演义》用作故事创作背景。
公元前356年,商鞅被任命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废除贵族的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废除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普遍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迁都咸阳,修建宫殿;统一度量衡制,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推行小家庭政策。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此即为“焚书”。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方士卢生、侯生等替秦始皇求仙失败后,私下谈论秦始皇的为人、执政以及求仙等各个方面,之后携带求仙用的巨资出逃。秦始皇知道后大怒,故而迁怒于方士,下令在京城搜查审讯,抓获460人并全部活埋。
公元前139年,西汉建元二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由甘父做向导,率领一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2014·宜昌)司马迁在《史记》中称之为“凿空”西域,为汉代开启丝绸之路的使者是张骞。
公元前134年,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189年,永汉元年,荀彧被举孝廉。
196年,建安元年,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封丘西),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2016·宜昌)公元200年,曹操军队奇袭袁绍军队在乌巢的粮仓,继而以少胜多击溃袁军主力的战役是官渡之战。
220年,黄初元年,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制定九品中正制。制度的实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促成魏晋实现全国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8年,建安十三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着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着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486 年,太和十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此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同时也打击了世家大族地主的利益。(2013·宜昌)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北魏孝文帝。(2019·宜昌)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以上措施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
524年,北魏正光五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动乱,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六镇起义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后,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叛乱的大起事。
550年,大统十六年,西魏已建立起八柱国(大将军)、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又称二十四军)的府兵组织系统。
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安史之乱,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2018·新课标)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758年,唐乾元元年,改郡为州,州县制取代了郡县制。
763年10月4日,广德元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2016·宜昌)唐朝时,不畏艰险,六次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高僧是鉴真。
780年,建中元年,唐德宗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
1005年1月,宋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河南濮阳)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2010·宜昌)与北宋签订遭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辽。
1023年,北宋前期,交子发行于四川地区的成都,是世界最早使用的纸币。(2013·宜昌)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虽已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初期,它就是交子。(2016·宜昌)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便利了商业往来。这种纸币就是交子。
1260年,中统元年,元世祖遵用汉法,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始置丞相及平章政事、左丞、右丞、参知政 元世祖 元世祖 事等宰执官。其后,相继于各大地区建立行中书省。(2010·宜昌)我国建立省级行政区制度最早在元朝。
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下西洋首次航行。末次航行结束于1433年,宣德八年,郑和下西洋共计七次。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2016·宜昌)“他竟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文中“奇举”对应的历史事件是郑和下西洋。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努尔哈赤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4旗,八旗之制确立。
1757年,(干隆二十二年),干隆帝一道圣旨从京城传到沿海各省,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西洋贸易,这就是所谓的“一口通商”政策。(2013·宜昌)清朝中期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导致其落伍的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
1771年1月,渥巴锡率领本部17万人东迁,回到其祖先的家园。7月到达西部蒙古,干隆皇帝册封他为乌讷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以其所部为旧土尔扈特部。(2012·江汉)电影《东归英雄》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一支少数民族在他们杰出首领的领导下,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这支少数民族的杰出首领是渥巴锡。
(2016·宜昌)1790年秋,清朝干隆五十五年起,四大徽班陆续进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的剧种是京剧。

阅读全文

与自学历史本科该怎么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