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国气温起伏频繁,与哪些因素有关未来气温趋势如何
在我国是非常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春天是过度时节,温度起伏显着。2022年在拉尼娜环境下,4月至今有6次冷空气经常影响在我国,致多地产生极端化降温事情。纵然4月至今在我国平均气温为1961年至今历史时间同期第六高,但因为温度波动水平大,尤其是京津冀地域多次全是降温的核心地区,温度起伏力度为1961年至今同期第二大,冷热波动特点尤其突出,给人觉得这一春季分外“冷”。
经常的冷空气主题活动与欧亚中高纬度西风带电场的分阶段起伏大息息相关,乌拉尔山堵塞髙压和东亚槽分阶段提高,引起3次寒潮气温过程。拉尼娜事情的持续性影响。拉尼娜环境下欧亚中高纬度电场经向度大且分阶段起伏显着,这为冷空气经常影响在我国带来了有益的气侯环境标准。
② 南方多地高温持续,本轮高温天气和历史同期相比有怎样的特点
中央气象台发布了高温橙色预警,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重庆,贵州等南方地区的温度将会持续增高,局部地区将会存在高温,南方多地的温度还在持续上涨,自6月份以来,高温天气已经持续了一个月,影响了很多人的出行工作,华北南部以及黄淮等地区因为高温而引发了气象干旱的现象,而此次因为高温天气影响范围比较广,时间也比之前更长,通过分散各地的气象台当中可以显示有76个站台突破了气温的最高温度,其中河北占有23个,四川占有25个,与之前的高温天气相比,此次在全国平均气温和平均高温的数量上都创造了历史比以往更长久,这也是对农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接下来当中高温天气还会持续,大家的出行也要注意高温,避免出现中暑的现象。
③ 气象中经常用到的“常年同期”、“历史同期”指哪些年
“常年同期”与“历史同期”的意思基本相同,是指当地10年以上的气象数据的平均值,比如:旬(10天)降雨量、月降雨量、年降雨量,旬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等数据。
④ 全国1971年春节多冷
昨天是“立夏”节气,江城清晨却以9.7℃低温创下史上同期第三冷纪录。
立夏之后,本应天气转热向夏季过渡,可是前晚天气转晴后,没了云朵作保温层,地面辐射冷却剧烈,我市早晨低温跌破10℃,只有9.7℃。这在武汉百年气象史上还是极其少见的。此前“立夏”当日最低气温低于10℃的纪录仅有1971年的9.4℃和1991年的8.1℃,也就是说,昨日武汉最低气温算是历史同期第三冷。
1971年和1991两年的入夏时间分别为5月29日和5月28日。按此规律类推,今年的入夏时间也不会太早,至今武汉还没有一天的日均温达到22℃。
好在江城天气正在卖力回暖,今起未来三天阳光灿烂,早晚最低气温升至10℃以上,今天午后气温便可突破25℃,明天更是直逼30℃。9、10日受冷空气南下影响,我市有小雨滴落,天气稍有转凉。
三镇天气精细预报如下(汉口、汉阳、武昌相同):
今天晴天到多云,最高气温26℃,最低气温11℃,湿度30%—90%,偏南风2到3级;明天晴天到多云,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14℃,湿度30%—85%,偏南风2到3级;后天多云,最高气温28℃,最低气温17℃。
⑤ 安徽出梅气温历史同期最高,接下来的天气会如何
安徽出梅气温历史同期最高,平均温度在36度到38度之间,这是一个相当夸张的温度。接下来的天气也可以说是一片艳阳天,但是温度会持续升高,这也提示我们当地的市民一定要及时避暑。
按照目前新闻台的天气预报来看,接下来的安徽将会是天天大晴天,而且天气也会越来越热,像36度以上只不过是常态而已。面对这种比较恶劣的天气,当地的市民还是需要注意避暑,我们平时能够在阴凉的地方待着就千万别出去晒,毕竟晒不仅会把自己的皮肤晒得很黑,同时也有可能让自己中暑,现在这种恶劣的天气中暑可是相当严重的事情,这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威胁。
⑥ 2021年是寒冬还是暖冬
2021年是暖冬。
这个冬季,大家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气温起伏,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分析,2020/2021年冬季确定为又是一个暖冬。
这个冬季确实挺暖和的。据悉,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气温历史同期第八高,为暖冬年份。冬季全国平均气温-2.5℃,较常年同期(-3.3℃)偏高0.8℃,是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八高,其中2月全国平均气温1.2℃,较常年同期偏高2.9℃,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
这个冬季,除黑龙江西北部和东部、吉林中部、辽宁西部、内蒙古中东部、贵州西南部、新疆北部等地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2℃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偏高或接近常年同期,其中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中东部及四川西部、西藏、新疆西南部等地气温偏高1~2℃,河南中北部局地、浙江中部、西藏西部等地偏高2℃以上。
河南、浙江和西藏3省(区)冬季气温为历史同期第三高。
其他:
暖冬下,这个冬季降水量少了。据统计,2020/2021年冬季全国平均降水量为30.8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25%,为2009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与常年同期相比,除东北地区大部、黄淮、江淮及四川中南部、陕西中西部和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以偏少为主,其中江南中东部、西北地区中西部及福建西部和南部、广东东南部、广西东北部、云南大部等地偏少5~8成,局部偏少8成以上。
⑦ 中国近60年气温变化总趋势是什么
一是大范围增温。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0.5—0.8℃,略高于同期全球增温平均值,近50年变暖尤其明显。从地域分布看,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气候变暖明显,全国冬季增温最明显。1986—2005年,我国连续出现了20个全国性暖冬。
二是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
三是近50年来,全国主要极端天气与气侯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趋重,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南地区洪涝加重。
四是近5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年平均上升速率为2.5毫米,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五是我国山地冰川快速退缩,并有加速趋势。
我国科学家的预测结果表明,未来我国的气候变暖趋势进一步加剧。与2000年相比,2020年中国年平均气温将升高1.3—2.1℃,2050年将升高2.3—3.3℃。特别值得说明的是,虽然我国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很低,且人均排放量一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是,1994—2004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平均增长率约为4%,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现居世界第二,难免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关注和压力。
⑧ 2019春节期间上海的天气和去年相比如何
比去年冷。
去年春节期间是14日最高气温可以升到14℃左右,最低气温也有5~8℃。中心城区(徐家汇站)日平均气温5.0℃,较常年偏暖0.2℃,历史常年同期为4.8℃。
今年二月平均温度是-2°C ~ 8C,天气冷,白天平均8°C,建议穿套装、夹衣。夜间平均-2C,建议穿棉衣冬大衣皮夹克厚呢外套、呢帽、手套、羽绒服等。
冬至在一个月的上旬,那么冬季就会比较的寒冷,而如果冬至节气在一个月的中旬,则天气比较的暖和。可是冬至如果是在月下旬,那就会出现倒春寒。今年的冬至是在农历11月16日,也就是冬至在中,因此在春节期间的天气是比较暖和的。
在很多的地方都有着冬至节气天气预测春节雨水情况的农谚,在湖南、山东则有“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的说法,意思是说冬至当天是晴天,那么在来年的春节期间雨水就比较多,甚至还会降雪。
而在冬至节气当天如果下雨了,那在来年春节的时候就会是一晴天为主。在很多地方都有类似的说法,比如在黑龙江有“冬至晴新年雨”,辽宁地区有“冬至晴,春节阴”等农谚。其实农民是希望冬至下雨的,这样第二年的时候雨水才会充足。
⑨ 全国多地气温升破历史极值,具体天气状况如何
一、北京:最高气温超20℃ 昼夜温差大
20日下午两点多,北京的最高气温突破20℃。由于气温攀升,很多北京市民都脱去了厚实的羽绒服、棉袄等御寒衣物,换上了轻便的服装。不过从21日开始,北京的气温将阶梯式下降,预计23日和24日的最高气温会跌至6℃。此外,22日夜间到23日白天,北京北部地区有望迎来小雪或零星小雪天气。
二、河北:回暖加快 中南大部最高超20℃
20日,河北省中南大部气温稳稳站在20℃以上,邯郸周日最高气温将飙升到27℃。
三、天津:连续两天气温超20℃ 刷新历史同期最高值
20日中午,天津市多个辖区的气温突破了20℃。而最高温出现在天津市区,达到了23℃,刷新了1951年以来天津市历史同日温度的最高值,这也是自19日出现了21.3℃的温度后,连续第二次刷新的历史同期高温纪录。
四、江苏气温突破25℃
高温天气还出现在南方。20日,江苏全省最高气温普通在20℃以上,其中宜兴突破25℃,较往年同期平均气温明显偏高。不过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受冷空气影响,22日到23日,江苏省将迎来一轮降温,降温幅度在10℃左右。
江苏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刘梅:像最高气温来看,在20日到21日,全省都在23℃到24℃;22日到23日的时候,我们省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将会在10℃到15℃,最低气温将会在5℃以下。
五、上海:今日最高温或达23℃
上海的气温继续处在回暖状态,蓄势已久的白玉兰开始盛放,满树洁白,意味着春天的脚步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