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认为历史上的宋高宗赵构是怎样一个皇帝呢
在中国,一提到岳飞和秦桧,大多数人都听闻一二,但若提到宋高宗赵构,大家大多只会说杀害岳飞那个皇帝。所以,赵构是个存在感不强的皇帝。他之所以出名,主要是因为做了三件事:重用秦桧,杀害岳飞,议和。那么,他是个昏君吗?历史上的赵构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第七,他具有一定的识人能力。他不论是任用主战的韩世忠,岳飞还是任用主和的秦桧,万俟卨,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并且他还能很好的驾驭他们。
综上所述,宋高宗赵构是一个能文能武,志向短小,具有一定的治国才能和识人才能,算得上是一个庸而仁的皇帝。
Ⅱ 宋高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哎,宋高宗说实话,文武全才,天生神力,少有大志,只是碰到了特殊的时间段: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俘北上,皇室当中只有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逃过劫难,随后继承大统,建立南宋,赵构也就是宋高宗,只可惜他这个皇帝名不正言不顺,若徽钦二帝会京,自己什么都不是了,于是便一味的逃跑,俗称逃跑皇帝。因此,在他的眼里,从来不相信任何人,因为说不定哪天自己就要下台,因此像岳飞,韩世忠,宗泽这样的大将不受重用,造成了宗泽三呼过河而亡,岳飞风波亭被害。哎,只是因为宋高宗贪恋皇位,才造成了这一连串的悲剧!但这也是人的本性啊!
Ⅲ 史上的宋高宗赵构是昏君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两件事在历史上留下了坏名声。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还是他的评论,绍兴和会在杀死岳飞后,跳上禅宗宝座,成为统治者,最终享受了8-1年的生活。1141年,宋朝和金朝在绍兴举行和平会议,宋襄金统治了绍兴,并攻击了一个条件,即杀死岳飞。此时,赵勾面临着一个命运多变的新王朝。新政权就像一艘船,四处游荡。作为一个国家,一个人头被用来换取国家和平,无论是忠诚的还是背信弃义的,都是如此廉价。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
Ⅳ 历史人物介绍:宋高宗
宋高宗简介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
赵构生于大观元年五月乙巳日(1107年6月12日),同年赐名赵构,封蜀国公,历任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等职,不久晋封康王,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掳徽、钦二帝北去后,被宋钦宗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赵构在南京应天府即位,改元建炎,重建宋朝,史称“南宋”。
他拒绝主战派抗金主张,随后南逃至绍兴府(今浙江绍兴)定都。建炎三年(1129年),苗傅、刘正彦发动“苗刘兵变”,被逼退位,让位于三岁的皇太子赵旉,改年号为明受(明授),不久宰相张浚平叛,赵构复位。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眘,被尊为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卒,享年81岁,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葬会稽永思陵。谥号曰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加谥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他在位时,迫于形势起用岳飞、韩世忠等大将抗金,但大部分时间仍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后来甚至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着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宋高宗的历史故事
高宗,名赵构(公元1107年-1187年),字德基,汉族。北宋灭亡后,在南京即帝位。在位36年,让位后病死,终年81岁,葬于永思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宝山)。
先后被封为广平王、康王。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他于金兵大举南侵时,奉钦宗之命,与王云一起出使金国求和。经过磁州(今河北省磁县)时,州官宗泽劝阻他说:“金朝要你去议和,这是骗人的把戏,他们已经兵临城下了,求和还有什么用,你此去岂不是自投罗网!”百姓也拦住了他的马,不让他北去。赵构害怕自己被金国扣留,便驻留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县),称河北兵马大元帅。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即位,改年号为“建炎”。
赵构即位后,在金兵追击下不断南逃,据说,赵构有一次在黄河北岸被金兵追逼,只剩下了他单身匹马,后有忠臣之子李马舍生忘死地背着他逃至河边,又驾船过河,才幸免于难。事后,赵构为了标榜自己是真命天子,有天神相助,捏造出了“泥马渡康王”的故事。他担心李马会揭穿-,便将李马药哑,不久杀死了李马。
高宗在位初期,起用抗战派李纲为相,以宗泽为东京留守,发动军民抗金。不久,他罢免了李纲,启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把宋军防线由黄河一线南移至淮、汉、长江一线,从而使抗战形势逆转。使得金兵分兵三路轻易即渡过黄河,并在不到三个月之内即占领了西自秦州、东至青州一线之广大地区。
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八年(1138年)的十余年间,高宗一直辗转在东南沿海各地,躲避金军。他否定了张浚“权都建康,渐图恢复”的建议,南逃至临安(今杭州市)定都。东京留守宗泽欲渡河北伐,力劝高宗回汴京坐镇,高宗置之不理,沉迷于偏安一隅。
在他逃抵临安后,又为形势所逼,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金,后却又任用投降派秦桧为宰相,对金以求和为主,一味地屈膝妥协。绍兴十年(1140年),金军大举入侵,宋军在反击金军的南下中,取得了顺昌、郾城等役的胜利,岳飞军收复西京(即洛阳),前锋直抵朱仙镇,离汴京仅45里之遥。然而宋高宗却惟恐有碍对金的和议,他与秦桧迫令张俊、杨沂中、岳飞等撤军,完颜宗弼(金兀术)则乘机率重兵进军淮南,形成大军压境之势。为了彻底求和,高宗召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入朝,明升官职,实解兵权。同时还撤销了专为对金作战而设置的三个宣抚司。不久,更诬陷、冤杀了岳飞,以割地、纳贡、称臣的屈辱条件,与金朝订立了“绍兴和议”。
高宗对内还全力镇压了洞庭湖地区的钟相、杨么农民起义。绍兴和议后则全力排斥打击抗战派,朝政完全被议和派所把持。至使大批主战派-被贬谪被-。高宗还严禁对议和不满的呼声,太学生张伯麟在壁上题词:“夫差,你忘记越王杀害你的父亲吗?”结果被打几十大板刺配吉阳充军。
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9月,金废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为虞允文统帅的宋军所击败,使南宋再次转危为安。不过高宗屈辱求苟安的国策遭到了军民的强烈反对。而使他的统治难以继续维持,高宗和宰相陈康伯等商议后,以年老厌烦政务和想以“淡泊为心,颐神养志”为借口,在次年6月宣布退位,禅位于太子赵昚,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夺宫。
Ⅳ 宋高宗赵构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喜欢的请关注杂坛或者微博杂坛-自媒体,每天更新,带你围观历史。
Ⅵ 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第一个,赵构是一个很惜命的人。在之前的钦宗等人被抓住的时候,他就南下逃跑,等到了之后的金军南下的时候,只要是听到任何关于金人的风吹草动,那么,就是一个字——跑。跑得比兔子都快,因为他骑着高头大马,一骑绝尘的样子,要是在电视里,那基本上就看不到人影,只有一片扬尘。
赵构,在位置上唯一的一个错误就是杀掉了岳飞,当然也是有自己考虑的,要是北伐胜利了,自己的位置是不是就要让出来啊?要是北伐成功了,自己还是一个亲王,而不是一个君主了,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赵构可能就没有真的打算要北伐,就算是北伐,也没有打算迎立两位君主回来。这个也是他的小私心,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