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人文历史 > 历史人物宇文邕怎么读

历史人物宇文邕怎么读

发布时间:2022-07-29 12:30:27

① 宇文邕怎么读

邕yōng

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6月21日),小字祢罗突,汉化的鲜卑族,祖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生于同州武乡(今陕西大荔)。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周明帝宇文毓异母弟,母文宣皇后叱奴氏(叱奴太后),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武成二年(560年)至宣政元年(578年)在位。

宇文邕十二岁时被封为西魏辅城郡公。周闵帝宇文觉继位时拜大将军,出镇同州(今陕西大荔)。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官任大司空,封鲁国公。宇文邕聪明有远识,性果决,有智谋,能断大事。武成二年(560年)四月,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即帝位。建德元年(572年)终于诛杀权相宇文护,独掌朝政。后继续推行均田制,改进和发展府兵制度,将府兵指挥权从中外都督诸军事府收回由皇帝掌握,并开始招募均田户农民充当府兵,扩大兵源,充实军事力量,准备兼并北齐。建德五年(576年)十月,复领兵七路攻齐。建德六年(577年)正月,率军乘胜围邺,一举攻陷,俘北齐后主父子,灭北齐。

宣政元年(578年)五月,周武帝率诸军伐突厥,五道俱进。因病诏停进军。六月,疾甚,还军长安,当月病逝,年仅36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孝陵,传位长子宇文赟。

② 宇文邕 怎么读

念:yōng(邕),北周武帝,字祢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北周文帝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

③ 宇文邕的历史

北周武帝宇文邕(543—578),汉化鲜卑人,小字弥罗突,公元560—578年在位。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曾用年号:保定(561-565);天和(566—572三月);建德(572年三月-578年三月);宣政(578年三月-十二)。谥号:高宗;庙号:高祖;安葬地:孝陵。
【生平】
武成二年(560),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护立时为大司空、鲁国公的宇文邕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始亲自处理国务。
建德二年,宇文邕确决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门、道士并还俗,为历史上三武灭佛之一。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开始向 国家纳税服役。
建德四年,他独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策划,力排众议,决定伐齐并亲自统军围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因病还师。次年又率大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临汾)。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时军事失利,自己仅得免。其后听从宇文忻“死中求生,败中取胜”的建议,终于攻克晋阳。六年,入邺,灭北齐。从此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为后来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宇文邕生活俭朴,诸事希求超越古人,对宇文护及北齐所修过于华丽的宫殿一律焚毁,对下严酷少恩,但果断明决,耐劳苦,征伐时躬亲行阵,得士卒死力。
齐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为厮役的杂户,周境有从东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虏的良人没为奴婢,他都豁免为良人。突厥强盛,目北齐、北周为在南两儿。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为后,灭齐之后,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成行而病死。其长子宇文赟即位。不久赟让位于子宇文阐。又两三年,杨坚逼阐禅让,篡周,建立隋朝。

④ 宇文邕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简介一下他。尉迟炯又为何人

宇文邕(543年-578年),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在位18年,史称北周武帝。他是北周建国的奠定者、西魏权臣宇文泰的第四子,鲜卑人。武成二年(560),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护立时为大司空、鲁国公的宇文邕为帝,仍掌朝政。在位期间,宇文邕摆脱鲜卑旧俗,接受汉族文化,他在政治上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关心民间疾苦。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时年36岁,谥号为武帝,庙号是高祖。他是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君主。 尉迟迥字薄居罗,代人,文帝姊子,为大丞相帐内都督,尚魏文帝女金明公主,拜驸马都尉。累迁尚书左仆射兼领军将军,拜大将军,封魏安公。废帝时以平蜀功拜大都督益潼等十八州诸军事、益州刺史,征还。孝闵受禅,进柱国大将军,封宁蜀公,及受禅,以为小宗伯,督陇右十二州,进封蜀国公,后为都督秦、渭、文、康等十四州军事,累迁大司马,拜太师,加上柱国。宣帝即位,拜大右弼,又拜大前疑,出为相州总管。静帝初,隋将革命,征还会葬,举兵不受代,为韦孝宽所败自杀,至唐武德中,诏改葬,开元中建庙立碑。

⑤ 宇文邕简历

宇文邕(543年-578年),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在位18年,史称北周武帝。

宇文邕(543年-578年),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560年—578年在位),在位18年,史称北周武帝。他是北周建国的奠定者、西魏权臣宇文泰的第四子,鲜卑人。武成二年(560),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护立时为大司空、鲁国公的宇文邕为帝,仍掌朝政。在位期间,宇文邕摆脱鲜卑旧俗,接受汉族文化,他在政治上整顿吏治,使北周政治清明,百姓富裕,国势强盛。宇文邕生活俭朴,关心民间疾苦。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出发即病死,时年36岁,谥号为武帝,庙号是高祖。他是中国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君主。

历史人物宇文邕

宇文邕(543-578)
南北朝北周皇帝。小字祢罗突。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宇文泰第四子。武成二年(560),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护立时为大司空、鲁国公的宇文邕为帝。仍掌朝政。建德元年(572),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始亲自处理国务。宇文邕生活俭朴,诸事希求超越古人,对宇文护及北齐所修过于华丽的宫殿一律焚毁,对下严酷少恩,但果断明决,耐劳苦,征伐时躬亲行阵,得士卒死力。四年,他独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策划,力排众议,决定伐齐并亲自统军围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因病还师。次年又率大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临汾)。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时军事失利,自己仅得免。其后听从宇文忻“死中求生,败中取胜”的建议,终于攻克晋阳。六年,入邺,灭北齐。齐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为厮役的杂户,周境有从东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虏的良人没为奴婢,他都豁免为良人。建德二年,宇文邕确决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次年禁佛、道二教,沙门、道士并令还俗,为历史上三武废佛之一。突厥强盛,目北齐、北周为在南两儿。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为后,灭齐之后,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未成行而病死。两三年之后,杨坚灭周。

⑦ 宇文邕简介

宇文邕: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543―578年),字祢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周太祖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在位。

1简介

北周高祖武皇帝宇文邕(543―578年),字祢罗突,鲜卑族,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周太祖宇文泰第四子,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三位皇帝。公元560年—578年在位。

2人物生平

2.1早年经历

宇文邕,字祢罗突,西魏大统九年(543年)出生于同州,是西魏权臣和北周奠基人宇文泰的第四子,北周孝闵帝宇文觉和北周明帝宇文毓的弟弟,母为叱奴太后。

宇文邕,自幼孝敬,聪明有才识,他的父亲宇文泰说:“继承我的大业的人,必定是宇文邕。”

宇文邕十二岁的时候,被封为辅城郡公。孝闵帝宇文觉称帝建立周朝后,拜为大将军,出镇同州。周明帝宇文毓即位后,迁任柱国,授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武成元年(559年),任大司空、治御正,并进封为鲁国公,领宗师。甚得明帝的宠爱,朝廷大事,多有参与。宇文邕性格沉稳有远识,非因顾问,终不辄言。明帝经常感叹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2.2登基

武成二年(560年)四月,权臣宇文护毒死明帝宇文毓,立宇文邕为帝。仍掌朝政。天和七年(572),宇文邕诛杀宇文护,始亲自处理国务。

建德四年,他独与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策划,力排众议,决定伐齐并亲自统军围攻金墉城(今河南洛阳),因病还师。次年又率大军伐齐,几路并进,攻克平阳(今山西临汾)。围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时军事失利,自己仅得免。其后听从宇文忻“死中求生,败中取胜”的建议,终于攻克晋阳。六年,入邺,灭北齐。从此拥有了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为后来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宇文邕生活俭朴,诸事希求超越古人,对宇文护及北齐所修过于华丽的宫殿一律焚毁,对下严酷少恩,但果断明决,耐劳苦,征伐时躬亲行阵,得士卒死力。

齐境有北魏所俘河西人世为厮役的杂户,周境有从东魏及南朝梁江陵俘虏的良人没为奴婢,他都豁免为良人。突厥强盛,目北齐、北周为在南两儿。宇文邕不得不娶突厥公主为后,灭齐之后,宣政元年(578)宇文邕率军分五道伐突厥。

2.3去世

宣政元年(578年),宇文邕在亲征突厥的途中病倒,回到洛阳当天就病逝了,时年35岁,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孝陵。

3为政举措

3.1消灭北齐,统一北方

宇文邕登基后,把目标定为消灭北齐,统一北方,为此决定集中精力搞好内政,增强国力。而当时北齐国力已是江河日下,渐渐失去了在经济上和军事上与北周对抗的实力。宇文邕于是于公元563年联合突厥出征北齐,屡屡获胜,攻占北齐20余城。后因突厥撂了挑子,北周军队孤军奋战最后失败。

这次失败使宇文邕摸清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决定继续发展和增强北周的国力。但掌握国家政权的宇文护向一座大山一般挡在他亲政的路上。宇文邕决定先除掉宇文护(同时宇文护与宇文邕之间还有杀兄之仇),扫亲亲政的障碍。宇文邕与对宇文护不满的大臣多次商议,终于拟定诛杀宇文护的计划。公元572年,宇文邕设计在太后宫里杀掉了宇文护,随后将其儿子、兄弟及亲信斩尽杀绝。终于迎来亲政。

亲政后武帝把注意力集中在内政上,发展生产,吸收均田农民充当府兵,扩充军备加强实力。

公元575年,自感实力大增的周武帝派18万大军讨伐北齐,接连攻克了北齐30座城池,最后因自己生病不得不放弃进攻,班师回朝。这次出征使得北齐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北周抗衡了。

公元577年,宇文邕再次出兵,很快攻下邺城,俘获齐主,灭掉北齐,统一了北方。为日后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2武帝灭佛

建德二年(573年),宇文邕确决三教先后,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

建德三年(574年)五月十五日,周武帝不怕死后下地狱的威胁下诏“禁佛、道二教,经书、佛像尽毁,并令沙门、道士还俗为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

建德六年(577年),北周灭北齐后,针对继续发展的佛教实体,立即推行灭佛政策,毁寺4万,强迫300万僧、尼还俗,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的人重新成为国家编户,使寺院占有的大量人口开始向国家纳税服役,这对急需兵源和财力的封建朝廷来讲,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阅读全文

与历史人物宇文邕怎么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3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