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河南有多少年历史了
河南省
河南,古称中原、豫州、中州,简称“豫”,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截至2014年底,河南共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县级市,省会郑州。河南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河南已经发现7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遗址、6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5000年前的大河文化遗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河南有老子、庄子、墨子、白居易、岳飞等历史名人。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劳动力输出大省。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总人口10662万人,常住人口9436万人。
B. 河南的历史是怎么样的
新石器时代早期,裴李岗文化裴李岗文化的年代在距今约9000年前至7000年前之间,由于最早在河南郑州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该文化的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重要遗址还包括临汝中山寨遗址、长葛石固遗址等。
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文化和贾湖遗址贾湖遗址是9000年至7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我国河南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面积约55000平方米,于1979年秋贾湖村民修筑护村堤期间,村小学师生在取土坑内开荒种地时发现。
河南
河南,简称“豫”,古称中原、中州、豫州,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全省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
截止2020年,河南省下辖17个地级市,1个省直辖县级市,21个县级市,83个县,53个市辖区,常住人口为99365519人。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C. 河南省的历史发展过程,大致以公元12世纪的 什么灭亡为转折点,可分为前后两段
北宋政权灭亡。
公元1127年,金军攻入汴京,北宋灭亡,自此河南省被北方金国政权统治。直到1234年,金国又被北方蒙古所灭。
D. 为什么说“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河南的历史多久远
河南之所以会成为中国历史的精华浓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河南孕育了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约50万年前河南境内已经出现了原始人;约10万年前,具有智力的卢氏人也是出自河南。所以,中国古代祖先之一,就在河南繁衍生息,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中华民族的人根之祖,皆源自河南。华夏文明也是在此地初露了曙光,九千年前,河南先民在这里拉开了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先河;七千年前,治铜、纺织、酿酒、玉器等手工业在河南起步发展;五千年前,皇帝在河南建立了中国国家最早的雏形“有熊国”;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完整的国家夏朝在此地建立,某种程度上说,河南的发展史确实是中国的诞生史。
另外河南的手工业、商业同样活跃繁荣,早在八千多年以前,河南就已经出现了制陶业、纺织业、酿酒业;汉唐时期河南更是全国重要的冶铁基地、丝织业基地。据历史学家考证,中国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场就是现如今的商丘火神台,之所以会将做生意的人称之为“商人”,将做生意称之为“商业”,就与商丘的商部落有关。综合以上种种方面,“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确实有其道理,辉煌灿烂的河南的历史,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代表中国的半部历史。
E. 河南历史是什么
河南,史称中原,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元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之一。
洛阳(十五朝古都)、开封(七朝古都)、安阳(夏商古都)、以及郑州(夏商郑管韩五朝古都)都是着名的千年古都。河南在国务院颁布的109个历史文化名城中占据了8个,居全国第一。夏代在偃师二里头(今河南洛阳偃师)建都,后迁都阳城(今河南郑州洛阳登封)。
后迁都阳翟(今河南许昌禹州),商代在亳(今河南商丘附近)建都,后来迁到“殷”(安阳),以后许多朝代在洛阳建都。每当中国内乱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河南是必争之地,“中国”的名称就来源于中心位于中原地带的国家。
在远古新石器时代早期,在中国黄河中游流域的中原地区河南就有再不同历史时期多种形式的文化发源和发展,现考古发掘出的有裴李岗文化,和贾湖文化。
(5)河南历史多少年了扩展阅读:
河南的历史文化遗留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地下文物和馆藏文物均居全国首位,有记载着人类祖先在中原大地繁衍生息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有“人祖”伏羲太昊陵、黄帝故里和轩辕丘,有最古老的天文台周公测景台,有历史上最早的关隘函谷关、最早的禅宗寺院白马寺。
河南还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当今的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近些年来,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F. 河南省的历史有哪些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至迟在50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和繁衍。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这里就产生了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中晚期,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夏朝时期,夏朝在中原地区建立。商朝时期,先后定都于亳、西亳、嚣、相、邢、殷和朝歌等地。西周,周成王营建都城成周洛邑。东周,定都洛邑(今洛阳)。春秋战国时期,宋国、陈国、卫国、管国、郑国、许国、应国、蔡国、魏国、韩国等诸侯国都城在河南境内。东汉,刘秀定都洛阳。东汉末期,迁都许昌。曹魏,曹操定都洛阳,末期迁都许昌。西晋,司马炎定都洛阳。北魏统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均定都安阳。隋朝,以洛阳为东都,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陈留郡、梁郡等郡。唐朝,以洛阳为东都,期间数度迁都洛阳,在河南境内设立都畿道和河南道。武周,武则天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定都于开封、洛阳。北宋定都开封,以开封府(今开封)为东京、以河南府(今洛阳)为西京、以应天府(今商丘)为南京。南宋,赵构定都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继承了宋朝皇位,为了延续宋朝皇统和法统,定国号仍为宋,史称南宋。金朝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开封,末期迁都商丘。宋、金划淮河而治之后,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元朝,在河南境内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开封为省会。明朝,河南省下辖8个府和1个直隶州。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区划。中华民国时期,洛阳曾是吴佩孚的基地。1926年(民国十五年),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1928年(民国十七年),张国焘、徐向前等在大别山区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信阳新县是根据地的首府。1930年(民国十九年)5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移驻商丘市。同年10月6日,河南省会驻地由商丘市迁驻开封市。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一二八事变后,中华民国迁都洛阳。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彭雪枫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开辟豫皖苏抗日根据地,商丘永城为根据地的首府。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1949年8月,黄河以北地区成立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市,河南省保留黄河以南地区。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大部分并入河南省。1954年10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驻郑州市。
G. 河南几朝古都
河南洛阳是13朝古都。
洛阳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市有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东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等五大都城遗址。
截至2019年3月,洛阳市共有龙门石窟、汉函谷关、含嘉仓等3项6处世界文化遗产;2019年末,洛阳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82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30处。洛阳市有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日活动。
地形地貌
洛阳市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邙山、青要山、嵩山等多座山脉。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东秦岭褶皱系。地势西高东低。有伏牛、外方、熊耳及崤山四大山脉。伏牛山海拔1500-2000米;外方山为伏牛山分支;熊耳山为伊、洛河分水岭;崤山海拔1200-1800米,境内最高点为海拔2212.5米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
以上内容参考洛阳政府官网-魅力洛阳
H. 为什么说“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河南历史有多久远
河南从古代就被称之为中原,一般都是属于兵家必争之地,隶属于封建王朝的政治中心,但说“一部中国史,半部在河南”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有几个原因;首先就是人类的繁衍,据记载在50万年前当时河南境内就已经出现了原始人,还有已经出现具备思考能力的卢氏人也是发现出自河南,大约在10万年前,而且中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的源头也是在河南,比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等,还有就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封建王朝也是建立在河南,那就是夏朝了,而且除此之外,畜牧业、酿酒、纺织等等手工业都是源自河南。
除了这些之外中国最早的商业发展也是在河南,那就是现在的商丘,除此之外河南出的名人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可谓是历史名人辈出,所以还有个说法就是“一部河南史,就是半部中国史”。
I. 河南历史的由来是什么
河南省位于我国的中东部地区、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故称河南,在远古时期,这里的地势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所以河南简称豫。
《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天下九州之中的是豫州,现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属于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称。
从唐朝建立到北宋灭亡,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北宋建都开封,当时开封人口达100多万,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商业贸易额占全国之半,各方面都极一时之盛,可说是中世纪河南历史的黄金时代。
南宋以后,是河南社会历史发展的中衰时期。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被明、清两朝沿袭下来,其河南的疆域大体上与今天的河南省相近。在此期间,河南经济和文化都越来越落后于江南和北方其他一些省区。
金朝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开封,末期迁都商丘。宋、金划淮河而治之后,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区属南宋。
元朝时期,在河南境内设置河南江北行省,开封为省会。
明朝时期,河南省下辖8个府和1个直隶州。清朝时期,基本沿袭了明朝的区划。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河南全境解放。1949年8月,黄河以北地区成立平原省,省会驻新乡市,河南省保留黄河以南地区。1952年11月,撤销平原省,其行政区域大部分并入河南省。1954年10月,河南省会驻地从开封市迁驻郑州市。
河南辖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等17个省辖市,济源市1个省直管市,21个县级市,83个县,53个市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