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学生对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
首先,仔细阅读,明确主题:
阅读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必要前提,读懂、读透、理解材料,是解答好材料解析题的第一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材料题,要想完整准确地把握题意,首先要对所给的材料进行仔细地阅读。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先读设问,后读材料。
学生一看到材料题,往往会马上阅读所给的材料,其实这样做并不恰当。正确的做法应是先读设问、后读材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针对性强,有助于理清思路,进行正确判定,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
第二、关注两头,寻找信息。
在所给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内容作简单介绍的地方,往往包括材料的出处、时间、作者等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以某种暗示或引导,有可能隐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因此,在阅读中必须注重材料首尾两头的内容,寻找可利用的有关信息,千万不可漏读。
第三、读懂读透材料。
只有读懂了所给的材料内容,才能根据材料进行正确的判定和解答。对材料进行阅读时,一般情况下应读三遍:第一遍是粗读,主要目的是要大体了解材料叙述的基本内容,如时间、人物、事件等。第二遍是细读,主要是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的简单处理,找出材料的重点地方,甚至画出关键的词旬,以便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第三遍是有重点的读,就是带着设问有重点的阅读,理解材料与设问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挖掘有效信息,搁置无效信息,并确定材料与教材及相关知识的联系。
其次,正确分析,提取信息。
在阅读的过程中,其实也在对材料进行着正确的分析。通过对材料进行正确的分析,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寻找有效信息,确定材料的中心思想,是解答好材料解析题的关键。在对材料进行正确分析的过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在分析材料时,要注重找关键词语,不论所给的材料文字有多少,材料的核心往往就在几个关键词语上,它们是信息的集中体现。因此,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有利于尽快地确定材料的核心思想。当然,别忘了有些关键信息可能出现在材料的首尾处。
第二、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寻找其联系之处。所给的材料不管难度多大,往往都与课本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大多数的材料题所设的问题,往往要求“结合材料”进行回答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这就隐含了它们之间的一定联系。因此,确定了材料和课本知识的联系之处,也就能对材料进行正确地判定。
第三、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寻找相关点。所给的材料目的是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因而要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和作用。在阅读材料时要处处想着设问,把设问放到材料中互相对照,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有效信息。
最后,归纳整理,准确表述。
对材料进行仔细阅读、正确分析,最后是为了解决所提出问题,因此准确、恰当地进行解答是材料解析题的最终落脚点。在归纳整理有效信息,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文字表达时,应注重以下几点要求:
第一、注重解答好第一问。一道材料解析题一般都有多个设问,各设问间往往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因此,第一问的定位作答显得很重要,是否准确、完整将会影响下一问的判定与作答。
第二、注重对设问的审阅。在设问中,往往会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的词语,如“依据材料概括……”,“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语体观了设问内容的标志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的重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准确度。
第三、注重层次分明,要体现整体性。一些分值较多的设问,往往要求从几个方面进行回答,因此整理答案时要分点回答,条理清楚,而且不能只具体回答其中的某一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否则将影响其整体性。
第四、注重语言的规范。这里的规范,一是指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进行解答;二是指用词尽量准确,言简意赅,不能滥用文学性的修饰语。
当然,要提高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能力,学生不仅要把握正确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还要具备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有良好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有较好的汉语功底和较广的知识面,等等。而学生一旦把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就能更好地将所把握的知识进行灵活地运用,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学科综合能力。
‘贰’ 初中历史中考多少分
历史和政治都是折合成50分制的.就是满分就只有50.地理和生物初二就考完啦,上一般高中只要达到72分了就行吧
‘叁’ 深圳历史中考的大题是多少分
70分
历史与道法(合卷)科目总分为120分,历史科目从中考总分30分提高到70分,道法科目满分50分。
‘肆’ 中考各科总分分别是多少分
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听力测试30分,笔试部分90分),理科综合120分(物理55分、化学35分、综合题30分),文科综合120分[思想品德45分(其中民族团结教育7分)、历史45分、综合题30分],体育30分,总分为630分。
‘伍’ 上海初中历史会考及格几分等第是如何划分的
上海初中历史会考及格60分,分A、B、C、D、E五个等级;E以上等级为及格。
会考的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不同地区科目不统一)。外语可以选考英语、日语、俄语等。
语文、数学和外语各科目的卷面满分值为150分,其他各科目的卷面满分值为100分,考试成绩以“合格/不合格”、等级、分数呈现;不合格的比例不超过当次当科考生总数的2%,其他考生成绩均认定为合格。
会考的作用:
1、会考成绩是记入档案的,是本人学习成绩的凭证,以后不管去哪个用人单位,会考成绩都会用人单位看到。
2、只有会考通过了,才能拿到毕业证书,会考通不过,高中不能毕业,还会影响中考报名。
3、一些自主招生的高校会在高考前提前招生,招生的凭据就是会考成绩,如果符合要求,就可以直接报名,高考后如果对高考成绩不满意,就可以直接去之前那个学校就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会考
‘陆’ 中考政治和历史各占多少分
中考政治和历史各占50分。以福建省为例,2021年是全省统考,满分800分,10门全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各150分,物理90分,化学60分,体育、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五门各40分。
中考考试当天应注意的事项:
1、早些起床(7:00-7:30之间)浏览一下备考笔记、重点公式、重点定理和术语。
2、注意早餐的营养,不可有大的改变,最好与平常差不多。
3、拿好考试物品赶往考场。前往考场应有一定的提前准备(25—30分钟),以防路阻,考生迟到15分钟后不准进入考点。
4、考前十分钟应避免嬉笑、打闹,坐一会儿或整理文具。
5、禁止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和计算器进入考场,否则按作弊处理,取消全科考试成绩。
‘柒’ 中考历史主要考哪些内容
分三个方面
一.从内容上看:分世界史和中国史。考察历史事件对其历史的影响,这是宏观的考察。世界史和中国史所占的的分值不同,大多数地区中考侧重于中国史。
二.从微观上看:一个事件要分几部分来考察,也就是大题中的1234小问。主要分为:事件的原因、过程(其中的人、地、时间、结果)、影响(作用)、启示(开放性为主)。所有时间都可以这样考。
三.总想考察历史事件间的联系。这是比较难的的一部分,多通过材料大题让找联系、启示。要求考生要自己的准确认识、理性的去分析。
其实历史不难,认真复习,把历史当做一串串有趣的故事自然会学好。
‘捌’ 中考历史考试范围是什么
中考历史考试范围从内容上看:分为世界史和中国史。
从微观上看:一个事件要分几部分来考察,也就是大题中的1234小问。主要分为:事件的原因、过程(其中的人、地、时间、结果)、影响(作用)、启示(开放性为主)。所有时间都可以这样考。
总想考察历史事件间的联系。这是比较难的的一部分,多通过材料大题让找联系、启示。要求考生要自己的准确认识、理性的去分析。
中考简介
初中毕业考试(The Academic Test for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
它是初中毕业证发放的必要条件,中国将这几科考试科目规定为国家课程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初三中考的考试时间一般在6月20日左右。全国各省市不统一,按本地时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