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史上长孙皇后的真名是什么,不会真的是长
在古时候女人的名字只是闺中的称谓,除了亲密的人,是很少有人知道的。尤其在她出嫁后,就随丈夫的姓,叫某氏或某夫人。像我们常说的太平公主,太平并不是她的名字,而是她身为公主的封号。像唐朝的另一位安乐公主,她的小名是叫果儿,而不是安乐。而上官婉儿也只是民间对她的称呼,婉儿是她的小名,只有亲近的人才会称呼,旁人,就算是女人也只能连姓加她的官衔来称呼。像汉代的赵飞燕赵合德姐妹,《汉书》中,只在介绍到两人出生背景时略提了她们的名字,后来都称为赵皇后和赵婕妤。可以去《新唐书》和《旧唐书》中,查查,如果没有名字的话就一定是遗失了。电视剧和小说中的名字不可信。
其实这没什么奇怪,历史上的名女人,身份品格(依传统标准评断)越高越好的反不会留下名字,那些留了姓名,又具体的,像苏小小,鱼玄机之类的,身份都很底下。不过谢道蕴,还有一些人,算是例外吧!
《旧唐书》和《新唐书》,都没有提到长孙皇后的名字。
《旧唐书》卷五十五列传第一后妃上记载: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其年十一月庚寅,葬于昭陵。”
《新唐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一后妃上记载: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河南洛阳人。其先魏拓拔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可见长孙皇后是鲜卑族人。
⑵ 长孙皇后叫什么名字
【名字】长孙皇后的名字于史未有记载,据《观世音经信笺注》所载,其小字为“观音婢”。
长孙皇后(601—636),河南洛阳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后为宗室长,因号长孙。高祖稚,大丞相、冯翊王。曾祖裕,平原公。祖兕,左将军。父晟,字季,涉书史,趫鸷晓兵,仕隋为右骁卫将军。母亲高氏为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乐安王高励之女.
长孙皇后于仁寿元年出生长安.大业九年(13岁)嫁给了唐国公李渊的二子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在立政殿去世,时年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初谥曰文德.上元元年八月,改上尊号曰文德顺圣皇后。
⑶ 唐朝长孙皇后的原名是什么
听说叫 长孙慕容 。没有确证。
⑷ 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叫什么
长孙皇后的名字于史未有记载,但很多人说叫长孙无垢。
文德皇后长孙氏,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
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十三天即册封为皇后。
人物轶事
唐太宗登基后生过一场重病,缠绵床榻累年,长孙皇后悉心照料,昼夜不离左右。唐太宗和长孙皇后自少年结发,共同进退十多年,即使武德末年生死攸关之际都互不离弃。因感念丈夫对自己付出的真心实意,长孙皇后将毒药系在腰间,准备“若有不讳,亦不独生”。
贞观八年,帝后生死相依的情景再度出现。在九成宫的某夜,柴绍突来告变,太宗立刻穿上盔甲,同房就寝的长孙皇后,见丈夫全副武装准备,不顾自己病体虚弱,立即紧跟太宗而出。左右竭力劝说她应以身体为重,然而长孙皇后只顾念着丈夫,不惜自身病情加重,执意随从丈夫,直至此事完结。
无须誓言表白,多少次危难中的生死相随,增进了李世民与长孙氏在相知相守岁月中的浓情深意。无论夫妻俩身份如何改变,始终不渝。
⑸ 长孙皇后真名叫什么
文德皇后长孙氏(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河南洛阳人,小字观音婢, 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
⑹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全名什么
长孙皇后(600-636),小名观音婢。生于开皇二十年,卒于贞观十年,只有36岁。十三岁嫁给李世民,是大业九年(613),当时李世民16岁。一生为唐太宗生了三个儿子,长子承乾,次子李泰,三子李治。
长孙皇后的家族是北魏的皇室拓跋氏,后来因为当了宗室长,所以号长孙,最后成为姓氏。皇后的曾祖父长孙裕,曾经封爵平原公。父亲长孙晟,史书没有记载长孙晟袭封,可能长孙晟不是爵位继承人。长孙晟有一位哥哥叫长孙炽,文武全才,隋朝官户部尚书。长孙晟是隋朝右骁卫将军,在隋朝离间突厥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母亲是扬州刺史高敬德之女,她的舅舅在贞观时代也很有名,叫高士廉。
长孙晟官右骁卫将军,李世民父亲李渊在大业九年的时候,官职是卫尉少卿,到十二年的时候也是右骁卫将军。看来,长孙晟的官职应该高于李渊。不过,李渊另有爵位,七岁的时候已经袭爵唐国公。总之,两家应该是门当户对的。.....
⑺ 长孙皇后的全名叫什么
长孙皇后的名字于史未有记载,但很多人说叫长孙无垢。据《观世音经信笺注》中所载,长孙氏小字“观音婢”。 长孙皇后(600—636),长安人,祖先为北魏拓跋氏,父亲长孙晟隋时官至右骁卫将军。她从小爱好读书,通达理仪,十三岁时嫁给李世民为妻。李世民升储登基以后,被立为皇后。长孙皇后生性节俭,母仪天下。贞观十年(636)六月,长孙皇后在后宫立政殿去世,年仅36岁。同年十一月,葬于昭陵。 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站着一个伟大的女性。唐太宗大治天下,盛极一时,除了依靠他手下的一大批谋臣武将外,也与他贤淑温良的妻子长孙皇后的辅佐是分不开的。 长孙皇后以她的贤淑的品性和无私的行为,不仅赢得了唐太宗及宫内外知情人士的敬仰,而且为后世树立了贤妻良后的典范,到了高宗时,尊号她为“文德顺圣皇后。”
⑻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全名是什么
长孙皇后的名字于史未有记载,但很多人说叫长孙无垢。据《观世音经信笺注》中所载,长孙氏小字“观音婢”
⑼ 长孙皇后叫什么
目前没有在史册上找到长孙皇后的明确名字,但是可以知道她的小字观音婢。
文德皇后长孙氏 (601年3月15日—636年7月28日),鲜卑族,祖籍洛阳,小字观音婢,其名于史无载。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女,唐朝宰相长孙无忌同母妹,唐太宗皇后,唐高宗之母。
八岁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十三岁嫁李世民,武德元年册封秦王妃。武德末年,竭力争取李渊及其后宫对李世民的支持,玄武门之变当天亲自勉慰诸将士。
之后拜太子妃。李世民即位13天即册封为皇后。在后位时,善于借古喻今,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并保护忠正得力的大臣。先后为李世民诞下三子四女。
长孙皇后的作品:
春游曲
长孙氏 〔唐代〕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
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
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译文
皇家园林里的桃花迎着太阳开的很明艳,深闺中的女子漾起思春的情意。
那初绽的桃花仿佛是偷偷借取她红润的面色,屋檐边新发的柳枝仿佛学到她轻盈的身姿。
她在花间徘徊看那款款飞舞的蝴蝶,听取枝头的黄莺声声啼。
不必向远处打听这林下之人是谁,她出众的风韵情致早已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