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赵州桥是什么时候建造的是谁造的
赵州桥建于隋朝,是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
赵州桥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1-599年),由着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历史,是当下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位于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的洨河上,距离今赵辛线公路洨河桥上游100米处,大致呈南北方向纵跨洨河水面。
赵州桥景观该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河北民间将赵州桥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华北四宝"。
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两端宽9.6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
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龙在一起,做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
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引涧"。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赵州桥的设计构思和工艺的精巧,不仅在我国古桥是首屈一指,据世界桥梁的考证,像这样的敞肩拱桥,欧洲到19世纪中期才出现,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多年。
赵州桥石栏板望柱上精雕龙兽和花卉图案,浮雕上有各具神态的蛟龙形象。龙雕珍品造型生动、跌宕多姿,风格古朴豪放、意境深厚、刻工精细、刀法苍劲,显示了隋代深厚严整、矫健俊逸的石雕艺术风格,代表隋唐石雕艺术的精华,在石雕艺术美学方面有重要地位。
❷ 赵州桥有多少年历史了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当地称做“大石桥”。建于隋朝开皇十一年至开皇十九年(公元595年-605年)之间,由着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它是中国第一石拱桥。在漫长的岁月中,虽然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风吹雨打、冰雪风霜的侵蚀和8次地震的考验,却安然无恙,巍然挺立在洨河之上。
❸ 赵州桥建于哪个朝代
赵州桥修建于隋朝。隋朝时期修建的赵州桥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具历史的一座石拱桥。作为石拱桥代表的赵州桥位于河北赵县,也被称为“安济桥”、“大石拱桥”。至于“赵州桥”这一名字,则是因为赵县这一地方古时候叫做赵州。赵州桥修建于605年至618年,这一时期属于隋朝统治阶段。而率先开启石拱桥这一新式桥梁建造风格的人则是当时一位名叫李春的石匠。
进入明朝之后,赵州桥曾前后修缮过四次。其中在嘉靖皇帝统治下的1562年至1563年,赵州桥的桥面因辙痕严重而变得不再平坦,故而重新铺设了桥面石。而待铺好新的桥面石之后,人们又接着对码头以及栏槛柱脚展开了修缮。没过多久,赵州桥又因停靠在桥下的船民不小心引发火灾而再一次修缮。等到了万历年间,赵州桥的桥面因车辆行驶而再一次出现破损,故而又于1597年展开修缮。
在这之后,赵州桥的第七次修缮工作直至1821年才展开。此后因为战乱的缘故,赵州桥直到新中国成立才迎来新一轮修缮。这轮修缮工作开始于1955年,后于1958年完工。
❹ 赵州桥有多久的历史啦!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着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因桥两端肩部各有二个小孔,不是实的,故称敞肩型,这是世界造桥史的一个创造(没有小拱的称为满肩或实肩型)。
赵州桥距今已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邢台发生的7.6级地震,邢台距这里有40多公里,这里也有四点几级地震,赵州桥都没有被破坏,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3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至今共修缮8次。
在主拱券的上边两端又各加设了二个小拱,一是可节省材料,二是减少桥身自重(减少自重15%),而且能增加桥下河水的泄流量。
1979年5月,由中国科学院自然史组等四个单位组成联合调查组,对赵州桥的桥基进行了调查,自重为2800吨的赵州桥,而它的根基只是有五层石条砌成高1.55米的桥台,直接建在自然砂石上。
这么浅的桥基简直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先生1933年考察时还认为这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不是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他在报告中写道: “为要实测券基,我们在北面券脚下发掘,但在现在河床下约70-80厘米,即发现承在券下平置的石壁。石共五层,共高1.58米,每层较上—层稍出台,下面并无坚实的基础,分明只是防水流冲刷而用的金刚墙,而非承纳桥券全部荷载的基础。因再下30-40厘米便即见水,所以除非大规模的发掘,实无法进达我们据学理推测的大座桥基的位置。”
1991年9月,赵州桥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定取为第十二个“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 并在桥北端东侧建造了“国际土木工程历史古迹”铜牌纪念碑。
为了保护赵州桥,上世纪末在赵州桥东100米处新建的桥梁,其结构还是沿袭赵州桥,只是主拱上的小拱数量增加到一边5个。
❺ 赵州桥一共有多少年的历史
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着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
❻ 赵州桥具有多少年的历史
从大的概念来说,桥梁当然也属建筑。而说到桥梁,一直让人们感到自豪的就是河北赵县的安济桥(俗称赵州桥)。此桥由李春、李通等人建造(能知道当时造桥者是谁,可谓欣幸了)。建成于隋朝大业初年,至今已有约一千四百年的历史了。
❼ 赵州桥已经有多少年了
赵州桥已经有约1400年的历史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桥名称是以所在地命名的。它建于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着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因桥体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称“大石桥”。时隔大约1200年,欧洲才建成类似的石拱桥。
❽ 赵州桥是什么时期修建的
赵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2015年荣获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赵州桥是一个单跨石拱桥,它的设计既美观又科学。整座桥结构匀称,与周围的景色很协调。桥上的石栏杆雕刻得很精美。赵州桥极高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展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赵州桥在中国古桥中首屈一指。根据世界各国对桥梁的研究,像这样的明肩拱桥直到19世纪中叶才出现在欧洲,比我国晚了1200多年。
完成赵州桥后,初始名称为赵郡河石桥。它是以当时的地名和水名命名的,最初的名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赵州大石桥是当地人的俗称。
因永通桥建在肇州市西门外的冶河(清水河)上,晚于赵郡河石桥,建筑结构和艺术风格与它相似,但形状较小,距赵郡河石桥仅2.5公里,故因其大小可区分南北第二桥而被称为肇州大石桥。赵州桥,是以地名命名的。自北齐天宝二年起,兖州改为赵州,赵州之名始于此。
❾ 赵州桥有多少年的历史
赵州桥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赵州桥,是一座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洨河之上的石拱桥,因赵县古称赵州而得名。当地人称之为大石桥,以区别于城西门外的永通桥(小石桥)。赵州桥始建于隋代,由匠师李春设计建造,后由宋哲宗赵煦赐名安济桥,并以之为正名。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年代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其建造工艺独特,在世界桥梁史上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雕作刀法苍劲有力,艺术风格新颖豪放,显示了隋代浑厚、严整、俊逸的石雕风貌,桥体饰纹雕刻精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赵州桥在中国造桥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全世界后代桥梁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