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历史上有姓宁的皇朝吗
没有。宁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41位。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需要注意:满人后改姓为“宁”姓,汉族宁姓实为“甯”姓,汉字简化以后,均为“宁”姓,特在此说明。
‘贰’ 中国历史上出过60多位帝王的姓氏,其中有姓宁的帝王吗
我国古代出了很多的帝王,其中一些姓氏就成为了帝王专业户,其中一个姓氏就是刘姓。刘氏家族非常强大,他们在帝王时代一共出了60多位帝王,管理过8个王朝。
刘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它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经过刘氏子孙的努力,刘姓成为了帝王之姓,刘氏后裔掌管过好几个王朝,其中汉朝最为夺目。
汉朝是一个非常辉煌的朝代,它从刘邦开始兴起,统治中原几百年,期间出了汉武帝、汉景帝、汉文帝等英明的帝王,这些帝王都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好,汉朝也出现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盛世。后来的人们,都自称汉人,说汉语,现代社会还兴起了汉服热。可见,汉朝是一个非常有存在感的朝代。汉朝在刘氏后裔的治理下,延续了几百年的时间,维持了几百年的政治稳定,足以证明刘氏家族的出色管理能力。
经过时间的推移和汉朝的辉煌,刘氏后裔越来越多,一些刘氏子孙甚至跑到了匈奴等地区生活。中原地区的刘氏后裔就更多了,刘氏家族一代代迁移,目前刘姓已经遍布了全国各地。
如今,刘氏后裔依然活跃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阶层,各个行业,既有刘伯承等军事家,也有刘翔等运动员,还有千千万万在自己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刘氏子孙,他们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国家添砖加瓦。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刘氏家族一直都在社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
‘叁’ 宁氏很少见,姓宁的历史名人有吗
1、宁戚
宁戚(生卒年不详)(应作甯戚,“宁”氏系后世讹传),春秋卫惠公(公元前686年-前669年在位)时人,姬姓,甯氏,名戚,是现代甯(宁)姓始祖,卫国(今河南卫辉)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公元前680年,齐桓公拜宁戚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2、宁调元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1904年加入华兴会,次年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杂志,鼓吹反清革命,遭清政府通缉,逃亡日本。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
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着有《太一遗书》。
3、宁成
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西汉酷吏。贪暴残酷,武帝时任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再起为关都尉。人说:“宁成治,如狼牧羊。”他任济南都尉时,执法十分严厉。后来任关都尉时,出入关的人都哀叹:“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后来宁成辞官回乡经营,居然也大富大贵,家族昌盛。
4、宁越
(生卒年待考),中牟人(今河南中牟)。着名战国时期周朝大夫。宁越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呢?”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散失年,就不用再辛苦种田了。”
宁越说:“那么,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十五年,应当有所成就吧。”果然,宁越从此刻苦读书十五年,因为品学兼优,周王室的成公就聘他为老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5、宁喜
又称宁子、宁氏,谥悼子,宁殖之子。着名春秋时期卫国卿大夫。卫献公姬衎三十~三十一年间(公元前547~前546),宁喜担任卫国卿大夫。早在周灵王十三年(卫献公十八年,公元前559年),卫献公被宁喜的父亲宁殖驱逐出国。
到了周灵王二十五年(卫献公三十年,公元前547),逃亡在外的卫献公派使者悄悄告诉执政上卿宁喜:“苟返,政由宁氏,祭则寡人。”于是,宁喜遂设计谋杀了卫殇公姬秋,迎卫献公返卫国。
当时,老子的弟子、着名政治家文子听说此事后就尖锐地指出:“宁氏要有灾祸了!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他用“举棋不定”的围棋术语来比喻宁喜在政治上的优柔寡断,指出其必因此而亡。
‘肆’ 古代带宁字的皇帝年号有哪些
1.西汉 汉元帝:刘奭 竟宁 2.东汉 汉安帝:刘祜 永宁 3.东汉 汉灵帝:刘宏 建宁 4.汉少帝:刘辩 昭宁 5.西晋 元帝:司马炎 咸宁 6.西晋 晋惠帝:司马衷 永宁 7.东晋 明帝:司马绍 太宁 8.东晋 哀帝:司马丕 兴宁 9。东晋 孝武帝:司马曜 宁康10. 唐 唐昭宗:李晔 乾宁 11.宋 宋神宗:赵顼 熙宁12 宋徽宗:赵佶 崇宁 13. 辽 辽景宗:耶律贤 保宁
楼主,这都是我自己找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伍’ 历史上有那些姓宁的伟大的人物
宁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八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五。
宁调元:字仙霞,别号大一。湖南省醛陵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次年创办《洞庭波》杂志(后更名《汉帜》)。萍例醛起义爆发,回国赶往参加,在岳州(今岳阳市)被捕。三年后获释,至北京办《帝国日报》。武昌起义后在两湖从事革命工作。民国元年(1912年)在任上海《民声日报》主编,旋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民国2年宋教仁被暗杀,到汉口秘密活动讨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年40岁。有《太一遗书)留世。
宁 俞:卫国大夫,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 戚:春秋初期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 玉:元朝将军,能拉强弓,力大过人,为朝廷立功而当大官,他虽是武将,但很有修养,谦虚待人,深受赞扬。
‘陆’ 宁姓历史名人
‘柒’ 百家姓中的宁姓在历史上有没有一两位杰出的人物比方宰相将军
宁戚:卫国人,春秋时齐国大夫。他怀才不遇,隐于商贾,宿齐东门外。桓公外出他正在喂牛,叩角而歌。桓公闻而异之,谋于管仲。管仲根据他的擅长,向桓公推荐,遂任为大田(农官),后拜为大夫。
宁成:南阳穰(今河南邓州)人,西汉酷吏。贪暴残酷,武帝时任内史,后畏罪解脱归家。再起为关都尉。人说:“宁成治,如狼牧羊。
”宁纯:钦州钦江(今属广西)人,唐代官吏。世为俚帅。父为宁宣,隋时为合浦太守。唐高祖武德中归唐。父亡后,以纯为越州刺史。善抚众,能以诗书教其宗人,民俗向化,徙刺合州
。宁赓: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唐代官吏。僖宗广明中黄巢起兵,赓与弟宁衮统乡兵拒之,守饶、歙二州。官至御史大夫
宁涛: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宋代画家。善画,师范宽,多作关右风景,以精雅称
宁智:绛州曲沃(今属山西)人,北宋学者。举乡贡进士。通《五经》,教授晋绛。其德性学问,为时所重
宁正:凤阳府寿州(今属安徽)人,明初将领。沉着有胆略,随朱元璋征讨四方,并屯田数万顷,兵农饶足,积功至四川都指挥使,后守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