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清朝哪个皇帝是嫡系的
中文名:爱新觉罗·旻宁
出生日期:干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1782年)
逝世日期:道光廿八年正月丙午日(1849年)
主要成就:林清事件鸣枪殪敌平定张格尔叛乱
庙号:宣宗
谥号:成皇帝
享年: 69岁
在位时间: 1820—1849,享位28年
年号:道光(1821-1850)
道光的母亲:
孝淑睿皇后(1760年10月2日-1797年3月5日),喜塔腊氏,生于干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辰时,和嘉 仁宗孝淑睿皇后喜塔拉氏
与嘉庆皇帝是同年生,但比嘉庆皇帝大42天。总管内务府大臣、副都统、承恩公和尔经额女。
干隆三十九年四月二十七日,高宗亲赐封为皇子永琰的嫡福晋,年十五岁。干隆四十五年,生皇二女。干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皇二子绵宁(即道光帝)。
干隆四十九年,生皇四女固伦庄静公主。嘉庆元年正月,册立为皇后。
嘉庆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嘉庆二年五月,谥孝淑皇后。
嘉庆八年十月,入葬昌陵地宫。道光元年三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光天佑圣睿皇后。
道光三十年四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光天佑圣睿皇后。
咸丰十一年十月,加谥:孝淑端和仁庄慈懿敦裕昭肃光天佑圣睿皇后。
② 清朝的皇帝那些是嫡出,那些是庶出,其母有是谁
【努尔哈赤】嫡出,长子
生母喜塔腊氏额穆齐。
塔克世嫡妻,顺治追封宣皇后。
生三子一女,努尔哈赤居长。
【皇太极】嫡出(伪),第八子
生母叶赫那拉氏孟古哲哲。
初为侧福晋→晋大福晋→子谥孝慈高皇后。
生皇太极时为侧福晋。
生一子,即皇太极。
【顺治帝-福临】庶出,皇九子
生母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
初为侧福晋→封庄妃→子尊皇太后→孙尊太皇太后→孙
谥孝庄文皇后
生福临时为庄妃。
生三女一子,福临最幼。
【康熙帝-玄烨】庶出,皇三子
生母佟佳氏(佟氏)
初为妃→子尊皇太后→子谥孝康章皇后
生玄烨时为佟妃。
生一子,即玄烨。
【雍正帝-胤禛】庶出,皇四子(第十一子)
生母乌雅氏
初为宫女→封德嫔、德妃→子尊皇太后→子谥孝恭仁皇
后。
生胤禛时为庶妃(尚未封嫔,可能是贵人)
生三子三女,胤禛居长。
【干隆帝-弘历】庶出,皇四子(第五子)
生母钮祜禄氏
初为庶福晋→封熹妃、熹贵妃→子尊皇太后→子谥孝圣
宪皇后。
生弘历时为庶福晋(雍亲王庶福晋,或称格格)
生一子,即弘历。
【嘉庆帝-颙琰】庶出,皇十五子
生母魏佳氏(魏氏)
初为宫女→封令嫔、令妃、令贵妃、令皇贵妃→干隆谥
令懿皇贵妃→子谥孝仪纯皇后。
生颙琰时为令贵妃。
生二女四子,颙琰居其四,有二姐一兄二弟。
【道光帝-旻宁】嫡出,皇次子
生母为喜塔腊氏
初为嫡福晋→封皇后→干隆谥孝淑皇后
生旻宁时为嫡福晋。
生二女一子,旻宁居中,有一姐一妹。
【咸丰帝-奕詝】嫡出(伪),皇四子
生母为钮祜禄氏
初为贵人→封全嫔、全妃、全贵妃、全皇贵妃→册皇后
→道光谥孝全皇后。
生奕詝时为全贵妃。
生二女一子,奕詝最幼。
【同治帝-载淳】庶出,皇长子(独子)
生母为叶赫那拉氏
初为贵人→封懿嫔、懿妃、懿贵妃→子尊皇太后→孙尊
太皇太后→谥孝钦显皇后。
生载淳时为懿嫔。
生一子,即载淳。
【光绪帝-载湉】嫡出,过继子(醇亲王奕譞次子)
生母为叶赫那拉氏
醇亲王奕譞嫡福晋,慈禧之妹。
生四子,载湉居次(其余三兄弟皆早夭)
【宣统帝-溥仪】嫡出,过继子(醇亲王载沣长子)
生母为瓜尔佳氏
醇亲王嫡福晋。
生二子三女,溥仪居长。
③ 明朝有哪些皇帝是嫡子
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武宗朱厚照都是嫡长子继位,明英宗朱祁镇是嫡子,但先立太子后封的皇后。
④ 清朝皇帝都是嫡出长子吗哪个皇帝最有作为
中国古代有不少皇帝都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不过清朝的情况比较特殊。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只有道光皇帝一人。原本康熙皇帝的嫡长子胤礽也是很有机会继承皇位的,但是在两度被废太子后最终与皇位失之交臂了。
康熙和干隆两位皇帝也很有作为,两人都有不错的文治武功,不过也都有过失。相比起来雍正皇帝更为完美一些。以上是个人观点,如有错漏请指正,欢迎加入交流。
⑤ 中国历史上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有哪些
1、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
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
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2、刘奭
汉元帝刘奭,生于元平元年(前74年),汉宣帝刘询的长子,母亲是恭哀皇后许平君。刘奭出生后数月,其父刘询即位,是为汉宣帝。地节三年(前67年)八岁的刘奭被宣帝立为太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
刘奭出生几个月后,汉宣帝即位为帝。两年后,其母许平君被霍光妻子霍显毒死。地节三年(前67年)四月,刘奭被立为太子。黄龙元年(前49年)十月,汉宣帝驾崩,皇太子刘奭继位,是为汉元帝。
汉元帝多才艺,善史书,通音律,少好儒术,为人柔懦。在位期间,因为宠信宦官,导致皇权式微,朝政混乱不堪,西汉由此走向衰落。
竟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在长安未央宫病死,终年42岁,在位16年,葬于渭陵。
3、曹叡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即魏明帝,字符仲,豫州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
黄初三年(222年),曹叡封平原王,黄初七年(226年)五月,魏文帝病重,立曹叡为皇太子,即位于洛阳。
曹叡在位期间指挥曹真、司马懿等人成功防御了吴、蜀的多次攻伐,并且平定鲜卑,攻灭公孙渊,设置律博士制度,重视狱讼审理,与尚书陈群等人制《魏律》十八篇,是古代法典编纂史上的重大进步。
魏明帝在军事,政治和文化方面都颇有建树,但在统治后期大兴土木,广采众女,因此留下负面影响。
景初三年(239年),曹叡病逝于洛阳,时年三十六岁,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葬于高平陵。曹叡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氏“三祖”,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4、朱瞻基
明宣宗朱瞻基(1398年或1399年2月9日-1435年1月31日),明朝第五位皇帝。明仁宗朱高炽和诚孝昭皇后张氏的长子,年号宣德,自号长春真人。洪熙元年(1425年)至宣德十年(1435年)在位。
朱瞻基幼年就深受祖父朱棣与父亲的喜爱与赏识。永乐九年(1411年)被成祖立为皇太孙,数度随朱棣征讨蒙古。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变。
次年,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趾。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
在位期间文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夏原吉;武有英国公张辅,地方上又有像于谦、周忱这样的巡抚,一时人才济济。
经济得到空前的发展,朱瞻基与其父亲的统治加在一起虽短短十一年,但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
同时,明宣宗也是杰出的书画家。翰墨图书,极为精致,“点墨写生,遂与宣和(宋徽宗)争胜”。
书法能于圆熟之外见遒劲。尤工绘事,山水、人物、走兽、花鸟、草虫均佳。钤“广运之宝“、”武英殿宝”及“雍熙世人”等印章。
宣德十年(1435年)去世,终年38岁,葬十三陵之景陵。庙号宣宗,谥号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长子朱祁镇继位。有《明宣宗御制乐府》一卷,今佚,存词二首。
5、爱新觉罗·旻宁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干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
旻宁在位期间,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
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旻宁苟安姑息、拒绝变革,而内忧外患日益严重,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危机。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爱新觉罗·旻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瞻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曹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奭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朱高炽
⑥ 唐太宗李世民是嫡出还是庶出
1、嫡出,母亲窦氏,李渊的窦皇后。
2、人物简介
太穆皇后(约569年—约613年),窦氏,唐高祖窦皇后,北周定州总管神武公窦毅与北周襄阳长公主(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的女儿。聪慧刚毅,颇有才华。嫁李渊,生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一女平阳公主。谥号太穆皇后。
3、生平简介
窦氏年幼时被舅舅周武帝宇文邕抚养于宫中,很受宠爱。她曾因劝谏周武帝亲近和亲的柔然公主而得到周武帝称赞,认为她小小年纪,见识不凡。有记载称当时的名将长孙晟听说这件事以后,对朋友说“此奇人必有奇子,可为婚姻”。几十年后,长孙晟去世,他的内兄高士廉做主将长孙晟的小女儿嫁给窦氏的二儿子李世民,也就是后来的长孙皇后。
窦氏七岁时,杨坚篡位,宇文家族被诛杀殆尽。窦氏闻讯,自投胡床下,叹息道:“恨我不为男子,救舅氏之患!”。相传窦氏儿童时期就发长过膝,光可鉴人,拥有绝世的容貌。因此她长大以后,求亲者甚多,窦毅不得不设雀屏选婿,李渊以箭射中屏风上两只孔雀的眼睛而入选,这就是成语雀屏中选的由来。
她在李渊反隋之前就去世了,据说生前曾经劝说李渊不要把好马留在家里,要及早献给皇帝,以免引起隋炀帝忌妒。李渊当时没有听从,而后来不得不被迫献马以打消隋炀帝的疑心。李渊回想窦氏当初的劝言,叹息着对子女们说:“如果我早听了你们母亲的话,哪里到这地步。”李渊登基以后,追封她为皇后,并追谥为太穆皇后。李渊之后不曾再立皇后。
据说这位太穆皇后生来不凡,刚出娘胎头发就长过颈项,三岁时这头发就已经与她的身高一样长短了。周武帝对这位外甥女非常喜爱,自幼就将她养在宫中。她对舅舅北周武帝与皇后突厥公主夫妻失和的状态非常担心,劝说周武帝。这时窦氏可能只有六七岁年纪,能有如此见解,顿时语惊四座。周武帝第一个正色以对,立即接纳小甥女的进谏,从此对阿史那皇后态度大为转变。
隋文帝受北周禅,窦氏大哭道:“恨我不为男,以救舅氏之难。”窦毅与襄阳长公主忙掩其口说:“汝勿妄言,灭吾族矣!”窦毅对妻子襄阳长公主提出要求:“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经过广泛而苛刻的“比武招亲”,最终“雀屏中选”的东床快婿也非寻常人,乃是未来的唐高祖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平阳公主都是她的亲生子女。
隋大业年间,在涿郡去世,时年四十五岁。唐朝建立后,窦氏追封为皇后(约公元618年);唐高宗上元元年八月时,上尊号为太穆顺圣皇后。
⑦ 历史上有多少皇帝是庶出多少皇帝是嫡出
泰二世 隋杨帝 唐太宗 明成祖 雍正 干隆..
⑧ 中国历史上真正嫡子继位当皇帝有那几位
我知道的也不多,有以下几个:1,道光皇帝在清朝十二帝中,是惟一嫡子继承皇位的皇帝;2,明武宗是明朝所有皇帝中唯一的嫡子,就生他一个。3,晋武帝司马炎的嫡子司马衷,就是那个白痴皇帝。4,朱棣是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嫡子,不过他的皇位是抢侄子的。5,刘邦的嫡长子惠帝刘盈。6,唐高宗李治.
就知道这么多了,干隆是四子,不过确实是嫡子。如果非说朱元璋也是,也可以,因为他爸爸根本娶不起小的。
⑨ 清朝哪位皇帝以嫡长继位的
道光帝,名旻宁,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他是嘉庆皇帝的嫡子。他三十九岁继位,在位三十年, 享年六十九岁。很多人不知道道光继位也存在疑案问题,道光是清朝皇帝嫡子继位里面惟一的一个。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嘉庆帝猝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根据雍正帝创立的秘密立储制度,写有皇位继承人的密折应封存于𫔎匣中,放置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从雍正帝开始,秘密立储就成为清王朝皇位继承的祖制家法。